博文

第16届 JOLT 卓越产品奖隆重揭晓(来自csdn)(2006-04-03 16:18:00)

摘要:第16届 JOLT 卓越产品奖隆重揭晓
2006.03.17  来自:CSDN EricLee  有人认为一项技术产品只有在获得了Jolt奖之后才能真正成为行业的主流,一本技术书籍只有在获得了Jolt奖之后才能真正奠定经典的地位。Jolt大奖共设通用类图书、技术类图书、语言和开发环境、框架库和组件等十余个分类,每个分类设有一个“卓越奖”(Jolt Award)和三个“生产力奖(Productivity Award)。 通用类图书 卓越奖: Prefactoring by Ken Pugh (O'Reilly) 生产力奖:
Innovation Happens Elsewhere: Open Source as Business Strategy by Ron Goldman, Richard P. Gabriel (Morgan Kaufmann)
Producing Open Source Software: How to Run a Successful Free Software Project by Karl Fogel (O'Reilly)
The Art of Project Management by Scott Berkun (O'Reilly) 技术类图书 卓越奖:Agile Web Development with Rails by Dave Thomas, David Hansson, Leon Breedt and Mike Clark (Pragmatic Bookshelf) 生产力奖:
Framework Design Guidelines: Conventions, Idioms, and Patterns for Reusable .NET Libraries by Krzysztof Cwalina and Brad Abrams (Addison-Wesley)
Practical Common Lisp by Peter Seibel (Apress)
Why Programs Fail: A Guide to Systematic Debugging by Andreas Zeller (Morgan Kaufmann) 企业项目管理 卓越奖:......

阅读全文(13721) | 评论:0

程序员生涯之我见 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转)(2006-04-03 16:16:00)

摘要:程序员生涯之我见 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2006.01.13  来自:网易科技 冯羽  
 
在海外有很多中国人在从事程序员这个职业。我认识很多这样的朋友,发现许多人并不快乐,只是将这个工作当成养家糊口的工具。还有许多人工作努力而不能入门。我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有过困惑,但最后终于走了出来。在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启发。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很有道理,但运用在事业上往往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在学生时代你可以追随兴趣天马行空,为未来作各种各样的设想。坚韧不拔而又有些运气的在后学生时代仍可在预设的道路上跋涉前进,甚至一帆风顺。而绝大多数同仁们则在生活所伏下的各种小圈套中纷纷落马,有的痛苦挣扎,有的怨天尤人,还有的则既来之,则安之,以失败者的心态接受生活的安排。   这些为生活所改变的同仁们的共同点是不再(敢或愿)提对原先事业的兴趣了,如果曾经有过的话。当然,兴趣是会变化的。但因生活改变而生的新的兴趣往往难以长久,而人生苦短,又经得起几次改变呢?   和其它许多职业一样,从事程序员职业的可分成三种人:入门的,不想入门的,和想入门而没有入门的。我对入门的定义是:喜欢这个职业并且有持之以恒的目标和努力。   入门的是极少数。如果一个程序员一直在从事这个职业,而且热爱并愿为之终老,我想他一定是幸福的。任何职业其实都是这样。我所在的公司有个年轻的老美,是负责三十多个程序员(包括我)的Software Architect,为人朴实而性格腼腆,但他对职业热爱的单纯连我都嫉妒得要命。他好像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可以没有任何爱好(他其实一年要度好几次假的,但全是老婆安排,当然也参加公司活动),但对几年前写的代码记得清清楚楚。他没有可炫耀的学历(服兵役间在一家小学校读的计算机本科)和经历(因为太年轻),在任何场合都总是腼腆地笑着(我将他研究了很久,发现他实在本性如此),毫不起眼,但我知道,他是被造化所祝福的。他可以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在半夜起来用VPN连上公司网络修改一个bug。我遇到过不少优秀的程序员,就没他这么纯的。   不想入门的程序员可能是这三种人中比例最高的。女的居多,家庭负担重的居多,思想活跃的居多。程序员职业为男性所主宰是一个事实。女孩子结婚后兴趣大多都变了,程序员工作辛苦,责任大,也......

阅读全文(3496) | 评论:0

想做IT人必看!(搞笑,不喜欢勿进 转)(2006-03-31 17:29:00)

摘要:想做IT人必看!

满腔热血投身社会,

加入IT吃苦受累,

摸爬滚打终日疲惫,

市场信息必须到位,

一日三餐时间不对,

屁大点事反复开会,

逢年过节值班应对,

一时一刻不敢离位,

各种报表让人崩溃,

陪同客户回回喝醉,

客户总嫌价格太贵,

临管执法还要索贿,

无暇顾家愧对长辈,

回到家里内疚惧内,

工资不高还要交税,

囊中羞涩,见人惭愧,

青春身体已经耗废,

人生年华如此狼狈,

哎,IT人真累!
......

阅读全文(15280) | 评论:3

程序员的成长(转)(2006-03-31 12:33:00)

摘要:  程序员的成长 (转)
——(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发现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我在程序员的时候,我一开始追逐这个API怎么用,数据库SQL怎么写更优化,Dcom技术的细节
然后我发现我写出来的产品为了符合客户需求必须要大量修改,但是我的代码却粘在了一起
第一个感觉就是一个函数太长,一看就头痛,而且一个函数干了好多事。这些事本来可以一段一段的,每段写上注释,然后有意义命名,自己管理
误和内存,然后把这些函数连在一起
然后我作了这些:
1小函数
2写上注释
3有意义命名
4自己管理错误和内存
5流程函数

最后我发现我这些函数可以组合成各种各样的流程,我的程序终于好修改了,我很高兴

但是我又发现,我的界面和我的流程混在了一起,另一个程序也想使用我的函数,但是我的函数中有对我的特定界面关联的代码,我不能连界面一
都给他,因为他有他的界面,但作的事我已经实现了
于是我把功能函数和界面控制分开了

我就作了这些,我的代码很容易理解,即使新员工,只要他看完业务手册和数据结构,他就明白我代码为什么这么写。
而且我的函数由于都是自己负责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的校验,有明确和统一的报错信息,所以很容易找到错误进行BUG修复。
由于我的程序都是小函数组成的,都有明确报错,所以错误很容易找到,经过测试组的专业测试后,我的代码很稳定
即使出错,也扩散不大,都是小bug,对系统整体没有大影响

虽然我在前进的过程中也经历过困惑,一心钻在OO和设计模式中。但是有可能是功力不够,不得其解。看着Delphi的源码
应用了很多的OO和模式,并且他的类库多年发展也没有多大的改变,所以深信OO和模式的威力,而对自己的能力很灰心。但是代码还得继续写,还
进一步提高,于是才摸索出现在的一套......

阅读全文(3703) | 评论:0

printf的输出格式(2006-03-30 22:38:00)

摘要: printf的输出格式        一直都怎么没有写技术文章,在我看来,写技术文章很有难度,就说那个文章的深度就不好把握,写简单了没什么意思,自己都知道了,都很熟练了还写什么写啊,又不是要出书;要是写深一点,就会发现很多知识其实都是一个无底洞,你越钻,发现需要考虑的问题越多,同其相关的知识也越多。因此,我比较少写技术的文章,本文也不是,只是一点小的总结(不完全,有待添加)。      
       其实我的学习曲线是从C++开始的,对于C的一些格式不是很了解,在C++里面,这种cout比printf安全也比较好用。不过这次有兴趣整理这个是因为老师上课的要求(非必须的)   #include<cstdio> int main()
{
    //for int
    int i=30122121;
    long i2=309095024l;
    short i3=30;
    unsigned i4=2123453;     printf("%d,%o,%x,%X,%ld,%hd,%u\n",i,i,i,i,i2,i3,i4);//如果是:%l,%h,则输不出结果
    printf("%d,%ld\n",i,i2);//试验不出%ld和%d之间的差别,因为long是4bytes
    printf("%hd,%hd\n\n\n",i,i3);//试验了%hd和%d之间的差别,因为short是2bytes
    //for string and char
    char ch1='d';
    unsigne......

阅读全文(14289) | 评论:4

招聘对垒中的甲乙双方(转载)(2006-03-29 16:50:00)

摘要:招聘对垒中的甲乙双方

    总有应聘者因为自己非名校毕业,非高端学历,因而机会对自己不公平。其实即使在人事经理的眼中名校学生被另眼相看,也不是完全的坏事;一方面人事经理对名校生的期望就高于一般学校生,没有出奇制胜的表现,反而让人失望和怀疑其图有虚名。不是名校生可以轻松而自信的表现自我,没有心理压力,表现的好刚让人刮目相看。
在林林总总的竞争者中如何脱颖而出,需要技术,而不是绝对的依赖技术,有能力表现自己的人总是有办法让自己与众不同,引起人事经理的注意或者好感。
衣着不用多么笔挺考究,干净符合身份就可以了,过多雕琢的痕迹说明此人善于表面功夫,至于是不是实力派反而让人怀疑。
对其他的竞争者是否友好,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德君子,有容乃大,能和竞争者、陌生人友好相处的人一般有不错的融合度,即使居心叵测也不该让人一眼看破。
面对笔试,不用刻意讨好阅卷人,实话实说是上善之策。比如在一家销售公司被问到回扣的问题,完全可以直接说明你的个人看法,属于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但是目前实际情况是难以避免,一方面是我们自己人要有好的操守和企业文化,严谨的制度和科学的防范手段,另外一方面对我们的目标人群可能也要使用,正确认识就可以了。
笔试的时候有复杂的问答题,还用很多的专业名词还迷惑人,其实,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应聘者只简单的用词语概括自己的思想主旨就好了,不用高考一样的详细回答,招聘方与应聘方是平等的双向选择,自己所写的答案要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创新,生动鲜明而不流俗。要见的是一个人的领悟能力、学习能力和独特的禀赋,而不是机械化的服从和迎合。
也许你不是第一个交卷子的,但是一定不能是最后一个,除非你自信你的答复是最出类拔萃的。人事经理除非个别非常敬业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情绪,对拖沓的耽误别人时间的人难有好感,何必费力不讨好呢?而且先交卷子可以先进入下一轮,这样你作为比较靠前出现的人,容易给各位考官留下深刻印象。 参见面试的时候请手机静音,万一忘记也要在有电话响起的时候立刻道歉并关闭,不要当着考官接电话,更不要说任何涉及私人的话题,语气勿情感化。   被问及以往工作过的公司的时候不要指责别人,也不要情绪化的否定前任公司或者老板或者同事。一个有出息的人要多挖掘自己的自身原因,......

阅读全文(3304) | 评论:0

高校社团工作与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象牙塔内外精英的对话圆桌会议二(2006-03-28 22:03:00)

摘要:圆桌会议二:企业和社团会长代表谈社团工作与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主持人:张本伟 喔赛社区 CEO
参与嘉宾:
尹海龙 Fzone CEO
纪世瀛 蒙代尔国际企业大学校长
马晓威 第一车网的创始人及总经理
华 程 海士国际(猎头公司)合伙人
苗 朋 优秀学生代表

主持人:既然来了,希望各位嘉宾都能亮点真金白银啊,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在06年准备在学校花多少钱?我先自己抛一个,因为我自己刚好做喔赛社区,也是做青年娱乐社区的,我们在06年的规划至少是花掉200万人民币,所以如果大家对我们的计划有兴趣,可以在会后来找我。我起价了,200万。尹总您呢?

尹海龙:首先呢,真的很感谢大家,因为大家能坚持3个到4个小时真是不容易。大学里我有个外号,叫“逃课大王”,因为大学里我逃课在我们学校特别有名。我在大学里学的专业和我现在的工作不是太符合,可以说完全改行了,我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是建筑学,现在做IT。我现在创业是一个误打误撞,所以,我这个30多年的经历,也可能对大家是一个很好的帮助。我在大学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社团呢,我也做过,也不是正规的社团啊,今天借这个机会,跟大家更多地沟通一下,关于就业、创业、大学生活,接受大家更多的提问和挑战吧。然后大概在今年花多少钱啊, Fzone我们想打造一个中国最大的青年娱乐平台,新的一年呢在大学里,可能200万不够吧,我在后面加一个零吧。

主持人:我起价200万,现在2000万了啊,掌声鼓励~~下一位,大家要花钱的时候都不好意思,相互推诿。

马晓威 :刚才说公司的全年的计划,这个不方便说。但是说实话,我们今年没有在大学市场上直接的宣传投资,但是如果各位有好的想法,我们也会认真考虑。

主持人:好,谢谢。马总之前曾经创建过一个很有名的财经资讯网站,海融资讯。

华程 :在下面应该还是有很多足球爱好者,足球比赛最后的时间是垃圾时间,但是垃圾时间往往有金球产生。我觉得我们这些嘉宾啊,应该可以产生金球。我们公司呢,海士国际是一家专业的猎头公司,坦率的讲,我们公司2006年在没有在大学投资的计划。

主持人:没事,因为华总是从一个非常专业的猎头公司的角度跟大家去分享如何去找一份好工作,我......

阅读全文(6905) | 评论:1

高校市场的商机——象牙塔内外精英的对话圆桌会议一(2006-03-28 22:01:00)

摘要:
圆桌会议一: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和企业代表谈高校市场的商机以及他们的营销策略和实战案例。通过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活动运作,希望能够为想做活动的社团提供有些参考建议。

主持人:罗畅 北京朴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
参与嘉宾:
李晓华 赛我网产品总监
马旗戟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
赵一鹤 阳光加信广告公司策略总监
黄佳妮 中国青年校园先锋文化有限公司活动部总监
张讴倩 校园新鲜人广告(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 翼 优秀会长代表

主持人:非常感谢刚才严总的非常精彩的演讲。现在我们请上我们这次圆桌会议的演讲嘉宾。首先是赛我网的产品总监李晓华先生,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副总经理马旗戟先生,阳光加信广告公司策略总监赵一鹤先生,中国青年校园先锋文化有限公司活动传媒部的总监黄佳妮小姐,校园新鲜人广告北京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讴倩女士,最后是我们高校的学生代表赵翼同学。因为我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我们就直接切入到我们讨论的主题。在正式讨论开始之前,我们的嘉宾用一分钟的时间来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先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我叫罗畅是朴智公司的副总,做了7年的咨询,现在请嘉宾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李晓华:我是李晓华,在赛我网做产品的运营,在市场和PR做了5年,在互联网传媒做了有6年的时间,谢谢。

马旗戟:我叫马旗戟,92年开始做市场研究做到现在大概12、3年,从去年格外关注大学生校园营销和大学生生活和消费形态,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交流,谢谢。

赵一鹤:大家好,我叫赵一鹤,这个名字是后来改的,从这个名字上大家可以看到我就喜欢自由,喜欢一个人像鹤一样去飞。我的母亲给我去取的名字意思是你的学习一定要好,一鹤是我给自己取的名字,我就喜欢自由。现在我是阳光加信的策略总监,原来干广告干了12年,01年到今年6月份的时候我自己干广告,服务了很多洋鬼子企业还有很多的本土的土老冒企业,得到了很多的知识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黄佳妮:大家好,我是黄佳妮,是中国青年校园先锋文化有限公司的,我可能没有在座的大家经验丰富,我也是刚从大学毕业,现在在这个公司工作才两年,希望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目前的工作经验。因为在座的都是高校社团的精英,我作为一个专门做校园传播公司的一个主......

阅读全文(5522) | 评论:0

社团经验谈(王辉耀)——象牙塔内外精英的对话主题演讲四(2006-03-28 21:59:00)

摘要:主持人: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位重量级的嘉宾王辉耀先生,他是刚从央视做完节目赶过来的,他也是今天我们所有活动的收官,他80年代就到北美攻读MBA学位,随后在加拿大读工商管理博士,然后在哈佛进修国际企业战略研究,他是第一位来自中国的被著名的加拿大商业周刊评为封面人物,而且在第6届世界华商大会被媒体评为新华商的代表,而且是中国首届海归十大创业人物之一,中国首届时尚先生,国际时尚人士奖。

主题演讲四:社团经验谈
主讲人:王辉耀 欧美同学会商会会长

王辉耀:谢谢大家,我知道现在时间已经比较晚了,刚才我也是来的比较晚,我听了一部分今天下午的讲演,我觉得非常有意思。而且当主办方华人英才网跟我说北京高校社团的负责人有这么一个聚会的时候,我很有兴趣,也很高兴来参加这个活动。前几天刚从海南回来,南北温差太大,感冒了,但是我还是很有兴趣来参加这个活动。我先简单的讲三个方面,完了后再和大家做交流。刚才你们提的一些问题我也很有兴趣回答,第一个方面我就讲社团的意义。
大家知道目前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我觉得社团在这里应该起一个很大的价值和作用。中国在1949年以后计划经济时代,一直都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时代,我们那个时候政府包办了所有的一切,从幼儿园,到食堂,单位,户口,中国在改革开放前一直是一个政府主导的时代,这个社会没有什么贫富悬殊,大家都很平均。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这个社会又多了一个企业的力量,引进了市场经济以后,企业发展的非常快,改革开放中国的巨变大家都看到了,这个时候中国发展的就更好,那是因为从原来的纯政府导向性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变。

市场经济社会最重要的是引入了竞争的机制,引入了企业的作用。我们的社会光是有政府或者企业是不完整的。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任何一个社会都是政府、企业和社团三方面都有。所以我觉得现在社团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觉得中国最有价值的社团,最有意义的社团实际上是在大学校园里面,我们现在社会也有很多社团,但是大多是政府或半政府主导的。真正意义上的社团我觉得在大学校园里有很多,随着这个社会的不断发展,有好多事情政府做不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有好多事情企业做不了,所以我觉得社团会起很大的作用。我想这是一个大的环境,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趋势,这样才会更加的完善,更加的稳定。

阅读全文(3929) | 评论:0

太平洋的发展和用人之道(严介和)——象牙塔内外精英的对话主题演讲三(2006-03-28 21:57:00)

摘要:主题演讲三:太平洋的发展和用人之道
主讲人:严介和 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长

主持人:我们下面邀请的嘉宾是2005年的风云人物,因为他86年通过租赁濒临倒闭的企业开始了创业历程,6年以后他就淘金千万,95年创办太平洋公司,2000年创建太平洋集团,收购了31家大中型国有企业,2004年胡润排行榜66位,而2005年他排名第二位,身价125亿,他就是严介和先生。

严介和:
新闻界的朋友,校园的同学,大家下午好!刚才几位演讲嘉宾都戴上了眼镜,我不需要戴眼镜,为什么不用呢?因为我是不读书不看报的,开始是家庭的一些教育,小学中学多多少少学了点,后来就没怎么学就过来了,最近常常自我安慰,要想成为一流的企业精英,是不读书不看报的。为什么呢?我们理解读书看报不就是学习知识传承知识吗?学习知识的是三流的,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创新知识的人,是二流的;因为生活是永恒的老师,它无中生有,创造了知识的才是一流的。所以一流的企业家讲理念,三流的讲理论。理论是什么?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是校园的东西。而理念是什么?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是社会的。所以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少讲校园的东西,少讲理论的东西,多讲社会的东西。

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拘泥于书本,停滞在校园,温馨在家庭的书房,都是一些幼儿园的东西;在风雨中飘摇,在生与死的考验当中没有倒下的,生存下来才是真正的知识。我出生在书香门第,祖祖辈辈都是做教育的,和敬爱的周总理家是邻居。文化大革命后,从天堂到了地狱,随着家庭下放,虽然很小但很懂事,那时候苦难都走过了。我在上学的时候不是很安分的,特别上中学的时候我和老师讲,你能不能下来我来给你当老师。我们的老师都是下放知青,特别是谈中文都不如我们,大家都没有考大学的机会,有高二都没有毕业就当高二老师的。我恢复高考就上学,后来又当老师。26岁那年,我生了两个孩子,公开出来了,我就知道老师也做不成了,就把辞职报告交了,就异想天开开始创业,竞聘一个企业的厂长,当时在我的老家都成了笑话,大笑话,天大的笑话,一介书生一天企业都没有干过怎么去竞聘厂长呢?但是当时是公开竞聘,任何人都可以,过五官,斩六将,真的是一路顺风,每一步都是第一,都是最高分。市长没有办法,只得宣布严介和当厂长。是最高分嘛!我那时候和企业有了不解之缘,一做就做了20年。

做了......

阅读全文(4216)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