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第一封信:从诚信谈起(2005-10-04 01:36:00)

摘要: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第一封信)
     今年5月23日,比尔•盖茨先生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支持和敦促美国政府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国待遇。文中,他特别谈到了在清华大学与中国大学生那次对话的愉快经历以及因此而留下的深刻印象。
    这篇文章令我不禁想到,在中国的这两年来,我工作中最大的享受也是到国内各高校与学生们进行交流。这些访问和交流使得我有机会与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就他们所关心的事业、前途等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中国学生的聪明、好学和上进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与这些青年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问题是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那些已经获得国外大学奖学金的学生,大都希望我谈一谈应该如何度过自己在美国的学习生涯;那些决定留在国内发展的学生,非常关心如何确定一个正确的方向,并以最快的速度在科研和学业方面取得成功;还有那些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则希望我能讲给他们一些学习、做人的经验之谈。最近,更有一些学生关心网络信息产业的发展,希望了解美国的大学生是如何创业和致富的。
  看到这么多双渴求知识、充满希望的眼睛,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冲动,那就是给中国的学生们写一封信,将我与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以及我要对中国学生的一些忠告写出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留学、工作或者创业的过程中能够人格更完美、生活更顺利,事业更成功。
 
  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
  我在苹果公司工作时,曾有一位刚被我提拔的经理,由于受到下属的批评,非常沮丧地要我再找一个人来接替他。我问他:“你认为你的长处是什么?”他说,“我自信自己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我告诉他:“当初我提拔你做经理,就是因为你是一个公正无私的人。管理经验和沟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后工作中学习的,但一颗正直的心是无价的。”我支持他继续干下去,并在管理和沟通技巧方面给予他很多指点和帮助。最终,他不负众望,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人才。现在,他已经是一个颇为成功的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与之相反,我曾面试过一位求职者。他在技术、管理方面都相当的出色。但是,在谈论之余,他表示,如果我录取他,他甚至可以把在原来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随后他似乎觉察到这样说有些不妥,特作声明:那......

阅读全文(6135) | 评论:0

论专业对口和找工作(2005-06-12 13:05:00)

摘要:论专业对口和找工作

一般人认为,大学所学的知识和找工作的关联越来越没必然联系了。呵呵,其实不是这样的,单单就业而言,一般地,专业对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当然有些对专业要求不大),比如你学电子的或自动化或其它理工科的,想找做软件的就同人家计算机有点区别,人家还是偏向正统的计算机。机电系有机械和测控,平时学习时,几乎都一样,但是,LG要机械类的,就专挑机械的,不要测控的。


千万不要以为不懂以后补就是,人家公司有那么多不用补就可以给他赚钱的,为什么要一个去了还要补的呢?

至于人品那更是不得而知,谁知道你人品好?其实对于盈利公司只要你补损人利己,能为公司赚钱就可以了。

学习能力是相对的,文科的学文能力好,理工科则相反,而且能力又有很多,比如空间想象能力好的,应该比较适合做机械或建筑等,逻辑推理好的则适合当程序员等,分析能力强的则适合很多了,如系统分析,市场分析,当CTO CEO等等   ……
所以,有可能的话,做好自己想从事哪方面的准备,认真做好准备。
......

阅读全文(3938) | 评论:0

学学北大软件学院吧,到战场上去培养将军!(转)(2005-06-12 13:01:00)

摘要:学学北大软件学院吧,到战场上去培养将军!!!!! (转)

看到清华的ss和cs合并之争(双方的学生彼此都不愿意合并,但行政上的事很难说),觉得还是北大软件学院有先见之明:一期搞个“海外殖民地”(大兴南校区),二期搞个“保税工业区”(中关村软件园北校区),压根儿就不和计算机系、信息学院什么的搅和在一起。就象当年建立经济特区一样,自己拉上一大堆业界顶级企业一起来搞教学和实习,明确的定位就是培养职场悍将,君子坦荡荡,毫不隐讳提高学生的挣钱能力的目的。各个系的系主任老大干脆就是各个领域龙头企业的高层人物;什么热门、什么前卫就开什么专业,就学什么课:

你喜欢网上挣钱?可以,这里有电子商务系,IBM和SUN提供的联合试验室可以供你随意发挥;电子政务?北软大兴的地皮就是北大青鸟的;你喜欢电子游戏?可以,这里有中国独一无二的数字艺术硕士;你喜欢网络?可以,这里有网络通信系,贝尔实验室的大佬就是你的系主任;你喜欢信息安全?呵呵,北软的院长就是北大的信息安全试验室主任;听说嵌入式挺热门?哦,这里直接就找了摩托罗拉的人来搞教学,临了再让AMD出钱做奖学金,再签下INTEL给学生实习;还有微电子,IC设计?嗯,这个嘛,北软的最高领导杨院士也是北大微电子老大王院士的最高领导,软院IC硕士也不错.............

这里基本上没有什么专职老师,直接出高价从外边请各领域的优秀老师来授课;没有固定的课程。那些狗屁政治啊、自然辩证法啊、莫名其妙的数学啊什么的一概不学(没有政治课,可能除了北大就没几家大学研究生院敢批准吧?);教材全是最新的,或者干脆就没有指定教材,直接用相关实际系统的Paper来教学;软件学院的设备大多是各个大企业提供的联合实验室,条件之好就是计算机系也得眼红;第一年搞定大部分学分后,就直接把学生送进企业去搞实际工作或者允许学生直接找单位工作,在战场上去培养将军。在工作中完成学位论文,这质量不会比在计算机系关在学校闭门造车差吧?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同学很多都是久经沙场的斗士,他们在已经有了不错的工作基础后不甘平凡,向着更高的理想去努力追求;他们可以给你更多的借鉴、帮助和提供积极上进的氛围:北大软院MSE们有着复杂的专业背景;就第一届02级的MSE来看,他们本科期间大多出自于名牌大学,学的专业有外贸、医学、数学、物理、......

阅读全文(4070) | 评论:0

我的大学生活(2005-06-12 12:58:00)

摘要:我的大学生活:
2002年 9月起,我上大二,学校开C++公共课,我开始喜欢上编程;(大一学过计算机基本操作,以前几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2003年10月,通过高级程序员,计算机所有的基础课程几乎都学过,虽然不是很深。

因为我是读机械专业的,所以平时还要学习专业课,致使我其实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在计算机上面

2004年,我计算机也没有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
1.我英语不好一直在恶补英语,此外还准备考研
2.感觉自己的学习能力好像已经达到极限了,想再加深去学习不是很容易。比如,我学VC++就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了。

2005年,值得欣慰的是,我找软件开发的工作还不难,虽然跟人家学计算机还有点差距,但好像只要给我笔试的机会,我都可以进入面试。这再次证明了,我所学到的知识并不会比一般的计算机的学生差。
......

阅读全文(4322) | 评论:0

刘永丹评《 Practical Java中文版 》(2005-06-11 20:55:00)

摘要:《 Practical Java中文版 》
这是本书译者之一刘永丹的推荐:
-----------------------------------------------------------------------------------------------------------------------------------------
  大家好!我是刘永丹,是本书的译者之一。
目前我的手上没有Practical Java的简体版,只有繁体版。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此书与Effective Java的关系,这也是我在翻译此书经常想到的问题。我想以这两本书的读者身份就这一点谈一些自己的体会。不是为了推销此书:),只是希望在大家选书的时候提供一些参考。
从原版出版的时间来看,Practical Java早于Effective Java,可以说是Java领域中Effective风格书籍的开山之作。此书之所以没有取名Effective Java,我猜测有两个原因:一个是Peter Haggar谦虚的性格,二是尽管编排体例模仿了Effective C++,但写作的角度与Effective C++稍有不同。可以说取名Practical Java是很贴切的,这个问题我后面会再说到。后来Joshua Bloch的Effective Java也采用了Effective的编排体例,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并获得了Jolt大奖,名头大大盖过了Practical Java。不过买书不应完全凭借名气和奖项,还是要考虑读者本身的实际需要。下面我就简单比较一下这两本书。
预期的读者。这两本书都不是面向初学者的,而是面向中级读者。但我的体会,二者还有些许差别。Effective Java秉承了Effective C++的一贯特色,专门挖掘有深度的专题,读者最好具有较好的编程基础和经验,例如对设计模式的了解。Practical Java则侧重对程序员的实践的指导,一旦有了Java的基础,几乎就可以阅读此书了,并从中直接借鉴经验。如果说刚入门的读者经验值为1,编程专家经验值为10,那么Effective Java比较适合4、5以上经验值的读者,而3、4经验值的读者就已经可以从Practical Java享受到阅读的快乐了。......

阅读全文(5894) | 评论:2

编程之道(转)(2005-06-11 20:48:00)

摘要:编程之道 (转)
创建人:人为本技术有限公司 ybzou2008   一个程序员的编程感悟
作者:zxr56066909    https://www.xfocus.net/bbs

前些日子在CSDN看到一篇文章,虽然是写笔者的人生经历,但里面提及的技术让我目瞪口呆(呆了半天说不出话来),(高中生的写尼姆达病毒源代码析,清华研究生写了Linux服务器集群系统,Lion 是四年制中专生.....),嗨,想想这些,再看看自己,都20来岁了,想想在这方面不可能有多大建树了,真是有些伤感。静下心来,参考了一些资料,总结了一些专家点评再加上一点个人的感悟,写了这篇文章希望能对后来者有些帮助使后来者少走些弯路:
    
   曾几何时,为了一段程序的通过,翻阅了不知多少本册子,设置了不知多少个断点,耗费了不知多少个时辰,流了不知多少的汗水,哦,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累乎?
   曾几何时,当调试窗口出现 0 Error 0 Warning ,程序按照意图通过,一切的一切,全然不在话下,征服的快感顿生,哦,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乐乎?
    要学习编程是要有很大恒心和毅力的,首先你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想好自己编程是为了干什么。如果你学习仅仅只是一时想编出QUAKE和成为比尔盖次的冲动,那么我劝你还是应该不要开始学习,因为这样的目标很难支持你日后大量的学习。而且你的年龄不能太大(最好是中学或者大学生)。
   
1    无论学习编程还是计算机的其它方面,首先是培养兴趣,这点非常重要,如果有兴趣,编程会使你有强烈的兴奋感,你自然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不然它就会是一份枯燥的工作,你也不可能深入学习下去。一开始可以看一些计算机软硬件杂志比如说<<电脑报>>,对于里面提及的计算机操作技巧尽量动手试试,这样会使你有些成就感,这很好,要的就是这个。其实学习一些“Crack技术”也是培养兴趣的一条捷径,上网看看,或去书店找找《黑......

阅读全文(3787) | 评论:0

[我的20年] 三年的网络安全之路(转)(2005-06-11 20:44:00)

摘要:[我的20年] 三年的网络安全之路 (转)
创建人: 蓝色  

   2005年的钟声就快要敲响了.自己终于要迈进自己的第20个年头了,终于到了奔30的阶段了.刚刚在书房做了2个小时,看到书柜里满书柜的书.我想我该写点什么,或许能给别人一些借鉴或者是帮助.
    题记:本文是去年12月发表在我自己的小站上的,这个只是我为了纪念自己20岁写的一个小东西,没有任何其他意思.

      2005年的钟声就快要敲响了(#$#$@&*,哪有啊,现在才22号啊...) ^_^ 我说是快了嘛,自己终于要迈进自己的第20个年头了,终于到了奔30的阶段了.刚刚在书房做了2个小时,看到书柜里满书柜的书.我想我该写点什么,或许能给别人一些借鉴或者是帮助.

     从去年做基尔网(http://www.91one.net )或者更早,很多人都问我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看书的或者你看了什么书.我这里就详细说说这个吧.

     话还得从我上初中开始说起((#$#$@&*,能不快点啊),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是在初一的时候,当时是科大的一个教授教的(起点高啊,呵呵),不过后来一直都没有再怎么去弄这个了,只是在高中的时候花了三年的时间看了VB,很多问题不懂,当时咱们这只有电话上网,我只是知道有QQ,连BBS都不太清楚到底是什么,但知道有邮件列表和新闻组这2个东西,现在也还是很喜欢.一个星期基本上能上个1个小时吧,偶尔多些(我从不去网吧,感觉不好).

     上了大一,沉沦了2个月,开始学习编程,但我发现其实自己没有编程天赋(虽然我在班上的C语言学的最好,^_^),大概是十月份的时候一个朋友介绍我去看一个叫绿盟的公司和他们一个叫安全焦点的网站,就这样迷上了网络.整个大一上我都是自己在自己的指导下看书的,看了好多书,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关于FreeBSD的书(因为为了装这个BSD不小心把我的瘟2000冲了 呵呵)......

阅读全文(4361) | 评论:0

给梁先生: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转)(2005-06-11 20:35:00)

摘要:给梁先生: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转)
创建人:软件公司扫地的 szyangye  
  在书店里看了梁先生的《 编程高手箴言 》一书,我本人认为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理由如下:
  一、佩服梁先生的勇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日本,培养一个系统分析员要五到八年的时间,在中国编程坚持了八年 或以上的有几个?在这些人中,愿意把自己的开发心得写出来的有几个? 愿意跟初学者指点谜津的有几个?甚至真正在干活的有几个?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某著名的软件公司里呆了一小段时间,某毕业生在我面前炫耀:
      我在win2k上开了2000个线程,效果很好。我反问他:你的主管和CTO知道这件事吗?答曰:知道。望着他那兴奋的脸庞,我心里骂里一句: 一帮傻B!
  二、佩服梁先生的能力。
      在中国,试问天下英雄谁有能力独立完成超级解霸,自立门户?老外的东西一定比中国人的强吗?MS WINDOWS 有多少补丁?多少bug?多少漏洞?
  三、佩服梁先生的直率。
      曾经见过MS里某著名的C++大师对C++社团大放撅词,没想到梁先生对LINUX的见解也如此的与众不同,抛开感情色彩,我认为直率本身没有任何错,怕的是当大家多习惯于虚伪的时候,中国的软件也就game over.
  
     在中国软件浮燥的今天,当大家热衷于软件外包,软件工程,面向对象,DOTNET,J2EE,UML,C-SHARP的热门话题的时候,梁先生和倪院士站出来,说几句真话,何罪之有?懂面向对象的是高手,懂OS的也是高手,精通C/C++的是高手,精通ASM的也是高手,在谈论某人是否是高手的时候,一定要指明某人的研究范围,软件工程和编程技术目前已经是两个明显不同的研究领域,在国内,我认为只要他/她在其中的任何一个领域表现突出,就......

阅读全文(4637) | 评论:1

谁震撼了世界——第14届Jolt奖点评(熊节)(2005-09-10 15:15:00)

摘要:谁震撼了世界——第14届Jolt奖点评
创建人:杭州北大青鸟公司项目经理 熊节  
   三月,一年一度的SD West大会上,万众瞩目的第14届Jolt大奖终于尘埃落定。一项技术产品只有在获得了Jolt奖之后才能真正成为行业的主流,一本技术书籍只有在获得了Jolt奖之后才能真正奠定经典的地位。赞助商Jolt可乐的广告词是“震撼全世界”,Jolt奖就让我们看到,是谁在震撼着我们今天的世界。

  三月,一年一度的SD West大会上,万众瞩目的第14届Jolt(官方站点)大奖终于尘埃落定。Jolt大奖素有“软件业
界的奥斯卡”之美誉,共设通用类图书、技术类图书、语言和开发环境、框架库和组件、开发者网站等十余个分类,每个分类设有一个“震撼奖”(Jolt Award)和三个“生产力奖”(Productivity Award)。一项技术产品只有在获得了Jolt奖之后才能真正成为行业的主流,一本技术书籍只有在获得了Jolt奖之后才能真正奠定经典的地位。赞助商Jolt可乐的广告词是“震撼全世界”,Jolt奖就让我们看到,是谁在震撼着我们今天的世界。


通用类图书


  所谓“通用类图书”,是指适用于各种软件项目开发、而不拘泥于具体技术的书籍。Tom DeMarco和Tim Lister的作品《 与熊共舞:软件项目风险管理 》(Waltzing with Bears,清华大学出版社中译本)拿到通用类图书的震撼大奖,当属众望所归。

  风险越大,回报也越大——尤其是在软件行业里。逃避风险的企业将很快被竞争对手远远抛在身后。但是,由于管理者的不审慎,软件企业常常被置于一种尴尬的两难境地:要么承担风险而失败,要么回避风险而落后。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风险管理的失位,大多数软件企业、大多数软件项目本来可以不必像现在这样窘迫。Tom DeMarco有一种特殊的本事,总能将大家都仿佛知道、却又感到模糊不清的道理讲得清楚明白,这当然得利于他在这个行业中浸淫数十年的经历。对于普遍缺乏风险意识的软件人来说,这本《 与熊共舞:软件项目风险管理 》无疑有醍醐灌顶之效。

  就在获奖名单公布的第二天,第一批中国读者就拿到了《 与熊共舞:软件项目风......

阅读全文(5621) | 评论:0

100. 数字移动(2005-09-10 15:16:00)

摘要:100. 数字移动




在图中的九个点上,空出中间的点,其余的点上任意填入数字1到8;1的位置固定不动,然后移动其余的数字,使1到8顺时针从小到大排列.移动的规律是:只能将数字沿线移向空白的点.
请编程显示数字移动过程。
*题目分析与算法设计
分析题目中的条件,要求利用中间的空白格将数字顺时针方向排列,且排列过程中只能借空白的点来移动数字.问题的实质就是将矩阵外面的8个格看成一个环,8个数字在环内进行排序,同于受题目要求的限制"只能将数字沿线移向空白的点",所以要利用中间的空格进行排序,这样要求的排序算法与众不同.
观察中间的点,它是唯一一个与其它8个点有连线的点,即它是中心点.中心点的活动的空间最大,它可以向8个方向移动,充分利用中心点这个特性是算法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找到1所在的位置后,其余各个数字的正确位置就是固定的.我们可以按照下列算法从数字2开始,一个一个地来调整各个数字的位置.
*确定数字i应处的位置;
*从数字i应处的位置开始,向后查找数字i现在的位置;
*若数字i现在位置不正确,则将数字i从现在的位置(沿连线)移向中间的空格,而将原有位置空出;依次将现有空格前的所有元素向后移动;直到将i应处的位置空出,把它移入再次空出中间的格.
从数字2开始使用以上过程,就可以完成全部数字的移动排序.
编程时要将矩阵的外边八个格看成一个环,且环的首元素是不定的,如果算法设计得不好,程序中就要花很多精力来处理环中元素的前后顺序问题.将题目中的3X3矩阵用一个一维数组表示,中间的元素(第四号)刚好为空格,设计另一个指针数组,专门记录指针外八个格构成环时的连接关系.指针数组的每个元素依次记录环中数字在原来数组中对应的元素下标.这样通过指针数组将原来矩阵中复杂的环型关系表示成了简单的线性关系,从而大大地简化了程序设计.
*程序与程序注释
#include<stdio.h>
int a[]={0,1,2,5,8,7,6,3}; /*指针数组.依次存入矩阵中构成环的元素下标*/
int b[9]; /*表示3X3矩阵,b[4]为空格*/
int c[9]; /*确定1所在的位置后,......

阅读全文(3098)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