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丁磊:希望靠博客服务来挣钱 认为博客不在乎每月5块钱(2007-01-28 19:21:00)

摘要:丁磊:希望靠博客服务来挣钱 认为博客不在乎每月5块钱 2007.01.16  低调,该出手时绝不含糊,这不仅是网易老板丁磊的作风,也是网易公司业务发展的作风。从网络游戏业务,到博客乃至有道搜索。每一次都能在业界激起经久不衰的涟漪。2006年,网易丁磊出手博客,不到半年时间内用户量就已经突破了1800万,打破了博客用户发展的记录。    图为网易CEO丁磊   网易进军博客的步伐虽然很晚,但却是厚积薄发的姿态。很象丁磊一贯的作风,稳步前行,一旦瞄准却是全力出击,无论是当年网易上市,还是涉足游戏业,丁磊总是在事前不急不徐,事后却如急风暴雨,这也许与他浙商的性格有关,凡事三思而后疾行。   对于手握四亿美元现金的网易来说,进入博客却并不是为了实现迅速盈利的目标,按照丁磊的计划,博客项目要在两年后才能赚钱——丁磊此招,可以看作是他对博客未来走向的认同,也可以看作他要进入博客这个已经乱成一团的局,搅出一条相对清晰的路。   网易加入战局之时,已是国内博客产业混战的巅峰峰时刻,各门各派将能玩的招式都玩尽了,明星、绯闻、人气、炒作……但程序员出身的丁磊看到了其中一个最弱却又最重要的点,就是技术。即便是人气最旺的新浪网,所赖以成功其实不过是传统媒体的思路,利用明星博客来提高内容,继续实现它的内容为王之道。   于是,聪明的丁磊使出了简单却又实用的杀手锏:技术与服务。他说,“没马上推,并不意味着没准备,谁第一个其实并不重要。”早在博客出现的早期,丁磊就一直跟踪博客技术的发展。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其实都是对原有技术的改进,可惜在早期并未能完全体现博客的精神,必须要仰仗成熟且实力雄厚的技术队伍才能取得良好的用户体验。对这一点拿捏透彻的丁磊果决的为博客计划投入了上千万元人民币,并钦定一支神秘开发团队,开始在杭州围绕博客技术,着手部署封闭式的攻坚。而且准备了一年,一上马就是能承载一千万人的博客社区,相应的是他为中文博客提供了速度最快的典范。并且,他还同时调集网易旗下的人气产品,进行大规模的博客化融合,邮箱、游戏、聊天工具,丁磊同时动用了麾下所有产品,向用户大肆宣布自己的最新动作,毫不夸张的估计,有数以千万计的网民受到了影响——其实,网易最早的部落,已经部分融合了博客功能。也许从那时起丁磊就萌生了对博客的思考,但正是他这种按兵不动,沉默缄言的实战性格,才使得网易博客一夜之间攻......

阅读全文(9212) | 评论:0

我的同事linux的故事-csdn的周筠(2007-01-28 19:19:00)

摘要:嘴巴说话生怕鼻子听见了 ——我的同事linux的故事 ——-csdn的周筠著     大清早的,上来看同事的博客,同事linux的这篇博客让我乐翻了,呵呵,这小子,终于发现他已经让我们郁闷了多日的毛病需要改了呀,额滴神哪!   Linux来到博文团队已经一年了,此人虽不能说貌比潘安,但也基本算得上面若冠玉、齿白唇红。接近一米八的个头,不是虎背熊腰那种,可入玉树临风之列,骑自行车的模样比较帅呆。   但,该帅呆编辑有一大毛病,就是说话的时候,嘴巴生怕鼻子听见了。估计咱们的一些作者和译者也都约略领受了此人独特的沟通风格。   我曾经和linux交流过这一令我和同事均痛感不爽的问题,该人仗着自己比较帅呆,对我等的痛苦置之不理,直到某天我实在十分郁闷,告诉他,必须每天面壁三分钟,严肃反省这个问题带给偶们的困扰。他不语的样子令我有些抓狂,但也没法子。还好,看了下面他的这篇博客后,估摸着我和同事都有救了,呵呵,请大家欣赏——     错误认识中养成的“好习惯” 记得从小时候开始,我就一直在训练自己小声说话的能力。因为我讨厌那些在公共场合的“大嗓门”,认为那是一种非常没有修养的表现。每当我在公共场合听见有人在大声说话,或者是几个人在一起交谈时有的人声音特别大时,我的心情就会非常不好。于是,我总是不断地提醒自己,任何时候说话都不要声音太大。慢慢地,我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哪怕是和别人吵架,我的声音也不会很大。当然,我已经不记得我是否天生就是一个小嗓门,或者是这是在后天的错误认识中养成的。

有很多人,几乎是认识我的所有人,都曾不只一次地“抱怨”我说话的声音太小,小到让他们在和我说话时总是听不清楚我在说什么。

以前,母亲和姐姐总是这样形容:“嘴巴说话生怕鼻子听见了”。

记得2005年在沙市做生意时,我总是需要和客人靠得很近才能让她们听见我在说什么。这件事情引起了Erlin的误会,她总是说我是故意去靠近那些漂亮的女顾客。

还记得有一次我到一家饭馆吃饭,我要了一盘花生米和一碗排骨汤。服务员将菜单交给厨房的师傅后,就一直在旁边偷偷地看着我笑。我当时很是纳闷:难道我哪里出问题了?

阅读全文(9859) | 评论:0

网易分拆网游研发 传马化腾入股20%(2007-01-28 19:15:00)

摘要:网易分拆网游研发 传马化腾入股20% 2007.01.28    丘慧慧  广州、深圳报道 本报记者 丘慧慧   “如果这个互联网的江湖里还有可以让你感觉英雄相惜的人,会是谁?”   “丁磊喽。”2005年6月25日,正在进入多元扩张的腾讯(0700,HK)掌门人马化腾,毫不隐晦地回答了记者的追问。   事隔一年半之后,偏居南方的丁、马二人,已在悄然酝酿紧密握手。   1月25日,记者从可靠渠道获悉,网易近期正在着手对公司网络游戏部门进行重组,分拆出相关网游研发设计部门,并成立一家独立运作的公司,以此理顺自身在产品研发设计——制作——运营之间的关系。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网易为了强化与体现该研发公司的独立性,还将引入腾讯作为战略投资者,共同做大网游。目前,双方正就此进行协商谈判。   不过,网易CEO丁磊当天在电话中没有对此予以确认。   网易分拆网游研发   半个多月前开始被卷入“裁员风波”的网易,实际上还未放下”手术刀”。   在已经确认的消息中,网易于2006年12月底进行了一次较大的调整和瘦身,撤销了游戏、旅游、校园、健康四大内容频道。但是业内普遍分析认为,该调整主要是针对盈利能力较弱或者收入规模正在下降的内容与无线业务,而占据网易主打业务的网游目前尚风平浪静。   但是表面的平静也即将打破。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网易游戏部门的人员已高达上千人,其中包括研发设计以及网游运营两大主体,这种自产自销的运营模式开始遭遇一个发展的瓶颈。实际上,受2006年来网游行业竞争加剧影响,网易游戏业务收入在大形势看好的同时,下半年业绩增长也出现了放缓趋势。   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2006年,网易取代了盛大,以24%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网络游戏行业中的“老大”,但与此同时,其发展后劲不足亦已显现,网易的拳头产品<梦幻西游>在2006年开始进入衰退期。   数据显示,2005年第二季度网易游戏业务业绩增长为31%,而2006年中期该增长率仅为8%,与此同时,网易寄予厚望的新产品<大唐豪侠>未能达到预期表现。   网易2006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当季总营收为7240万美元,比上一季度下滑0.6%,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6%。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期内其净利润为3980......

阅读全文(11601) | 评论:0

java关于23种设计模式的有趣见解 (2007-01-28 19:14:00)

摘要:java关于23种设计模式的有趣见解 创建型模式 1、FACTORY—追MM少不了请吃饭了,麦当劳的鸡翅和肯德基的鸡翅都是MM爱吃的东西,虽然口味有所不同,但不管你带MM去麦当劳或肯德基,只管向服务员说“来四个鸡翅”就行了。麦当劳和肯德基就是生产鸡翅的Factory 工厂模式:客户类和工厂类分开。消费者任何时候需要某种产品,只需向工厂请求即可。消费者无须修改就可以接纳新产品。缺点是当产品修改时,工厂类也要做相应的修改。如:如何创建及如何向客户端提供。 2、BUILDER—MM最爱听的就是“我爱你”这句话了,见到不同地方的MM,要能够用她们的方言跟她说这句话哦,我有一个多种语言翻译机,上面每种语言都有一个按键,见到MM我只要按对应的键,它就能够用相应的语言说出“我爱你”这句话了,国外的MM也可以轻松搞掂,这就是我的“我爱你”builder。(这一定比美军在伊拉克用的翻译机好卖) 建造模式:将产品的内部表象和产品的生成过程分割开来,从而使一个建造过程生成具有不同的内部表象的产品对象。建造模式使得产品内部表象可以独立的变化,客户不必知道产品内部组成的细节。建造模式可以强制实行一种分步骤进行的建造过程。 3、FACTORY METHOD—请MM去麦当劳吃汉堡,不同的MM有不同的口味,要每个都记住是一件烦人的事情,我一般采用Factory Method模式,带着MM到服务员那儿,说“要一个汉堡”,具体要什么样的汉堡呢,让MM直接跟服务员说就行了。 工厂方法模式:核心工厂类不再负责所有产品的创建,而是将具体创建的工作交给子类去做,成为一个抽象工厂角色,仅负责给出具体工厂类必须实现的接口,而不接触哪一个产品类应当被实例化这种细节。 4、PROTOTYPE—跟MM用QQ聊天,一定要说些深情的话语了,我搜集了好多肉麻的情话,需要时只要copy出来放到QQ里面就行了,这就是我的情话prototype了。(100块钱一份,你要不要) 原始模型模式:通过给出一个原型对象来指明所要创建的对象的类型,然后用复制这个原型对象的方法创建出更多同类型的对象。原始模型模式允许动态的增加或减少产品类,产品类不需要非得有任何事先确定的等级结构,原始模型模式适用于任何的等级结构。缺点是每一个类都必须配备一个克隆方法。 5、SINGLETON—俺有6个漂亮的老婆,她们的......

阅读全文(8319) | 评论:0

盖茨:互联网五年内将给电视带来革命(2007-01-28 18:43:00)

摘要:盖茨:互联网五年内将给电视带来革命 2007.01.28  来自:新浪科技   奥托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董事会主席比尔·盖茨(Bill Gates)周六表示,由于网络视频内容的兴起,以及PC和电视的整合,未来五年互联网将给电视带来一场革命。   盖茨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未来五年内,电视的地位将大幅下降,我们以往对电视的狂热将被人们嘲笑。”随着高速互联网的普及,以及YouTube等视频共享网站的兴起,全球年轻人在看电视上花费的时间已经呈现下滑趋势。盖茨表示,未来几年内,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转向网络视频,而逐步放弃传统电视,因为前者具有更高的灵活度,而后者的固定节目模式和广告往往会影响人们的观看体验。   盖茨在会上说:“事实上,选举或奥运会直播足以让我们认识到传统电视有多么糟糕。你必须听一些你不喜欢的人高谈阔论,否则就会错过想看的内容。在这些方面,互联网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到目前为止,通过计算机观看视频与通过电视观看连续剧或纪录片还是完全不同的体验。但随着整合进一步深入,电视公司和广告客户将面临新的挑战。盖茨说:“随着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开始通过互联网发行,而且一些主要电话公司正在为此打造专门的基础设施,未来用户将获得完全一样的体验。”   YouTube联合创始人查德·赫利(Chad Hurley)表示,网络视频将给广告带来深远的影响,因为广告服务提供商可以根据每名观众的个人资料推出更具针对性的广告。他说:“未来几个月里,我们将做一些试验性的工作,仔细研究人们与这类广告的互动情况,并最终打造一种对于广告客户和用户而言都更具效率的模式。”随着这一模式的推出,未来将有更多广告预算由电视转向互联网。(奥托)......

阅读全文(8970) | 评论:0

开发人员行走Unix的随身四艺 转(2007-01-28 18:42:00)

摘要:开发人员行走Unix的随身四艺 转  作者:江南白衣,原文出处: http://blog.csdn.net/calvinxiu/archive/2007/01/27/1495778.aspx,转载请保留出处。     Unix系统永远只会越来越多,开发人员就没必要特意学习它们的安装、配置和管理了,就全部交给集成人员吧。
    但开发人员行走于Unix之间,依然有四样东西要熟练。     一、VI     虽然Unix上的文本编辑器已经越来越好用,但不在Console前面,网速也不够连XWindows的时候,还是要依赖VI。
    回想VI的时代背景,发现VI对开发人员已经周到得离谱了,热键多到你双手不离键盘就能完成大半编辑工作。
    建议自己制作一张自己认为有用,但又经常忘记的命令的sheet,拿出考试的力气把它背熟。     二、文本处理        开发人员在Unix下干得最多的除了Make和除Bug外,大概就是处理日志文件、业务文件进行查错和统计了。
     只会more和grep是不够的,开发老手会把awk,sed,grep,sort,unique,wc这些文本处理命令,通过管道玩具式的拆卸拼装,最后完成一件原本以为非编写大段代码不可的工作。周到的参数设定,让人再一次感叹那个简单的年代,复杂到极致的设计.......怪不得《Unix 编程艺术》的作者有那么骄傲的自觉。      比如车东的每月访问TOP10 统计脚本: awk -F 't' '{print $4}' 2004_2.txt| grep chedong.com/tech/|sort |uniq -c|sort -rn|head -10  awk -F '\t' 将2004_......

阅读全文(11248) | 评论:0

中国经营报:三位中国IT教父的管理哲学(2007-01-27 03:08:00)

摘要:中国经营报:三位中国IT教父的管理哲学 2007.01.21  来自:中国经营报   丁飞洋  柳传志、施振荣、周伟焜,他们三个都被尊称为中国IT教父,随着周伟焜最近卸任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总裁一职,此三人全部退居幕后。   他们三人最大的共同点是经历的行业成长环境相同,但所处的企业性质不同,身份不同,有的是创始人,有的是职业经理人;管理风格不同,有的善于“妥协”,有的善于分享,有的擅长沟通。这些相同、不同之处蕴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和领导准则?   周伟焜:沟通的绅士   短命是外企中国区CEO的顽疾,而周伟焜却在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位置上待了12年,被称为跨国公司高管的常青树。   长寿秘诀一是周伟焜力主将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合二为一。在他看来这两个头衔可以起到“左手大中华、右手中国区”的目的,接受一个脑袋指挥,省得打架;二是主张大中华区总经理不仅要代表公司做销售,也要代表公司与各方面的人打交道,能理解公司总部及中国区的多样性。他高超老到的沟通之术少有人及。   沟通,随需应变   1994年,时任IBM总裁的郭士纳做出了“到中国去”的战略,IBM(中国)进入第二阶段——全面投资阶段。周伟焜正是在此背景下走马上任。   周伟焜亲手推动了IBM(中国)和全球的许多重要变革,改变了IBM以前只做大客户的惯例。他参与运作将IBM的PC生产中心转移至中国,使IBM成为最早把主要产品制造放到中国的IT跨国巨头之一。2004年他也参与了将整个PC业务出售给联想。   1995年至今,整个大中华区在他的领导下,从最初的销售PC的公司到集研发、制造、销售、咨询为一体的综合型公司。“我跟同事说,我们每一个礼拜要有新的东西出来,而我也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表面看好像我十年间只做了一份工作,但是实际上我是做了三四个不同阶段的事。”   业内的评价是,周伟焜在其职业生涯中使得IBM公司不仅成功地完成了在中国的本土化,而且成功地整合了中国资源,提高了IBM的全球竞争力。   这些成就很大部分取决于他极强的、随需应变的沟通能力。他身历“四朝”——小沃森、约翰·奥贝尔、郭士纳、彭明盛先后担任IBM全球CEO。每一任CEO都为IBM带来的新的思想,如何跟上他们的步伐,保持与他们的顺畅沟通显得愈发重......

阅读全文(9023) | 评论:0

Visual Studio 2005 使用技巧一则 转(2007-01-27 02:22:00)

摘要:Visual Studio 2005 使用技巧一则 转自:http://blog.csdn.net/forlinux/archive/2006/09/20/1250258.aspx 最近系统在我安装了N多软件又卸载了N多软件后老是出现莫明其妙的错误,懒得手动去修复,尝试下载了超级兔子清理/修复了下。旧的问题解决后却发现新的问题也来啦,VS2005就没有办法新建项目了!系统提示,没有可用的模版,还好另一个提示蛮有用的,提示查看事件日志 。那就查看下吧,         进入 控制面板->管理工具->事件查看器 后,可以找到如下所示(图一)的错误提示                                                       图一、提示模版不可用 根据提示,似乎解决的方法可以有两个 1.devenv /installvstemplates 2.重装VS(恶梦!重新安装太麻烦了吧。) 还好,我选择第一个方法,发现可以修复。现在使用就非常的正常了。 其实,devenv /?后你还可以发现更多有用的参数,很多问题都应该可以不用重新安装VS而得到修复。 D: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 8VC>devenv /?

Microsoft (R) Visual Studio 8.0.50727.42 版。
版权所有 (C) ......

阅读全文(10732) | 评论:0

VC2005使用boost (转)(2007-01-27 02:19:00)

摘要:VC2005使用boost 引自: http://blog.csdn.net/lidongfeng/archive/2006/05/24/752588.aspx
今天闲来无事,突然想学习boost,看看这个庞大的基础类库里面到底有些啥东西,以下是我的安装使用过程:
1、访问www.boost.org,下载源代码boost_1_33_1.exe,这个是个自解压文件,解压缩后放到了E:\boost_1_33_1
2、首先需要编译bjam工具,因为需要使用它来编译生成boost的库文件,进入命令提示符窗口:
cd E:\boost_1_33_1\tools\build\jam_src,修改build.bat文件,将里面关于vc7的路径设置为世纪的路径,我的 为E:\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 8\VC\bin\VCVARS32.BAT
3、执行build.bat,完成后会在E:\boost_1_33_1\tools\build\jam_src\bin.ntx86目录下面生成一个bjam.exe的文件,就是用它来编译生成boost的库文件
4、为了方便,将bjam.exe的文件路径放到系统环境变量Path里面
5、cd  E:\boost_1_33_1,执行命令bjam "-sTOOLS=vc-8_0" install
6、然后就是100%的cpu占用,等待吧。。。
7、完成后,会在c:\boost下面生成库文件,里面也会有需要的头文件 8、接下来就是在vc++里面使用了,启动vs2005,打开“工具”-》“选项”,选择“项目和解决方案”->“vc++ 目录”,将c:\boost\lib和C:\Boost\include\boost-1_33_1分别添加到库文件和包含文件中 9、开始使用把~~!
......

阅读全文(11123) | 评论:0

一个IT人的建议:跳槽一定要谨慎(2007-01-27 02:17:00)

摘要:一个IT人的建议:跳槽一定要谨慎 每年年初跳槽最多,跳槽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策略。跳槽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够取得职业的成功,当面临跳槽时,如何顺利地完成跳槽,从而取得职业的成功呢?以下是一些切身体会,值得大家参考。
  
  不错,大家逐渐逐渐步入了跳槽的殿堂。这三年,我是跳烦了,如今无所它求,但求稳定。不过,仅凭借我这七次跳槽的经验,说点感受,也希望大家能够越跳越好:
  
  (1)不要指望会一下子能够跳到多么好的公司,绝大多数公司都一个样子。比如用友、金蝶、亚信、神马这些公司,其实基本上一个样子。
  
  (2)不要一味的指望进大公司,大公司基本上都形成了自己的规模和体制,虽然进入待遇和福利也许不错,但是不要指望能够很快的发展和升职。一旦你进入了,你会发现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大多都是在做一些基层的工作,即使有些人根本没有多少能力,但是很不幸,他们是老员工,有资历。
  
  (3)不要一味的指望跳槽就能够,从一个开发者一下升迁为经理,即使有这个机会,也要衡量衡量,这个公司真的值得信任吗。在北京绝大多数公司的中层都是从公司内部诞生出来的。正规而又有发展趋势的公司,一般不会从外面招聘像比较重要的职务,比如项目经理、项目的架构师等等;
  
  (4)不要一味的用薪水来和奖金来衡量跳槽的好坏:真正衡量的标准只有三个,第一是这个公司是不是正在处于发展时期,而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二这份工作是不是对你是一个挑战,是一个新的尝试,而且是自己所希望做的工作;第三,在接受这份工作的时候,会不会对你未来的5年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5)不要一味的指望外企,不可否认外企的待遇很好。目前在北京还没有几家真正的外企在北京弄产品研发,即使像ibm这样的公司,你会发现一旦你进入以后,你不熬个四五年很难升一级;而且你还会发现,你做的只是测试和无聊的coding。
  
  (6)一定要注意你的交流圈子,如果到目前为止,你还没有一个属于你的而且比较不错的交流圈子,那么一定要注意了。跳槽的时候有朋友帮忙,会节省很多麻烦,也会获取一些更加容易的机会。
  
  (7)一定要注意:技术不是最重要的,业务才是最重要的(注意,这里说的业务,不是跑市场和销售的意思,而是说,任何信息系统都是为......

阅读全文(9168)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