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软件业2007-03-31 17:21:00

【评论】 【打印】 【字体: 】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redstar/24439.html

分享到:

中国软件业缺自信 应尽快走出单一印度模式  
 
 
 

【来源:南方日报报业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刘涓涓 北京报道

  “首先需要厘清的是,这只是一个商业模式而已。”5月17日,一位国际知名咨询管理机构的中国区总经理向记者指出,只有中国才把印度的外包模式称为软件业,连印度本身都从来没有将其提升到软件业的高度。
 
 
 

  但是,这并不妨碍在软件产业发展上,印度屡屡被国人树为标杆。事实上,上述专家也同样认为,“但要看到,这个外包市场是多么巨大,中国软件业的确有必要重新考量软件外包在整个产业链上的位置。”

  时至今日,当中央将长期以来的“引入型”思路全面调整为“自主创新”并提升为国家战略的时候,面对曾经与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如今却已形成规模并发挥效应的印度,我们还要不要再向它看齐?

  “中国软件业最缺自信”

  《21世纪》:数年来,业界乃至政府有关部门都有同一个论调,那就是中国软件业应该向印度学习,中国软件业该不该学印度?他们各自的特征是什么?怎么学?

  倪光南:学习印度经验是不错的,印度外包出口的成功,确实对中国很有吸引力,但同时,更值得中国学习的榜样却往往被“忽略”。

  数据表明,印度现时的外包出口额是173亿美元,它大约有85万软件人员,人均产值约为2万美元,这当然是很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微软公司一年的销售收入就达到414亿美元,等于2.4个印度。微软只有6万名员工,因此,微软的人均产值约为69万美元。也就是说,一个微软员工创造的价值等于34名印度软件人员。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不是人员的素质(在微软也有不少印度员工),而在于微软是做基础软件的,印度是做外包的,微软在上游,印度在下游。

  既然有微软这样的榜样,那为什么只说学习印度而不说学习微软呢?印度缺乏国内市场,走外包道路是不得已。而中国有巨大的内需市场,为什么不学微软,不学美国,依靠内需市场的支撑,全方位地发展包括基础软件在内的自主软件产业体系呢?

  这里的障碍主要不是人员的素质,也不是物质条件,而是缺乏自信,缺乏创新意识。在一些人看来,做基础软件是美国人的“专利”,似乎中国人只能为美国人打工。

  徐少春:印度有其长处,但总是把中国软件和印度软件比,其实是对中国软件业认识上的一个明显误区,这会使很多人片面地把软件业和外包等同起来。其实,外包仅仅只是软件业发展的一个模式,除此之外,还有更多更好的模式需要我们学习。

  印度四点经验

  徐少春:外包模式要做得好,企业必须要形成规模,才能形成盈利。但无论如何,它终究只是整个软件产业链中利润相对较薄的一环,真正盈利能力高的,是那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软件产品厂商,以及专业为客户提供IT服务的企业。

  靳国卫: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印度软件产业发展令世界瞩目,我们当然要学习。关键是学什么,怎么学。既不能全盘照搬,也不能盲目排斥。

  我觉得至少有四点做法起码我们是要好好向印度学习的。

  一是政策。印度为软件业发展提供的政策是非常宽松的,尤其是税收方面,这是其产业做大的第一动力,我们应当认真研究。

  二是人才培养。同样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软件从业人员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基本能够做到持续供应,我们应当充分借鉴其人才培养的经验。

  三是吸引外资。印度已经成功地吸引到一大批欧美IT跨国公司,在其境内设立外包服务机构和软件研发机构,而且规模很大,其引资政策和在控制成本方面的许多做法是我们应当认真学习的。

  四是在企业做强做大方面。印度的几大企业,如塔塔、Infosys等均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规模迅速膨胀,成长为跨国公司。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实际上,印度和中国的软件产业各有特色,某些地方我们还有印度所不具备的优势。比如面向日韩外包业务的优势;比如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比如我们已经出现的庞大的国内信息化需求市场等等。只要我们能学他人之所长,同时充分发挥好我们的优势,中国软件产业赶超印度还是大有希望的。

(责任编辑:龚伦常)
 

  
 
 西安软件业 欲开辟新印度模式

 

 

2005-06-03

  近日,西安软件园研发中心获得国际CMMI五级认证,CMMI是目前
国际上最流行、最实用的软件生产过程标准和软件企业成熟度等级认
证标准。
  此次认证,西安软件业取得了通向国际软件外包市场的标准化通
行证。作为2001年即获准国家级十大软件产业基地,西安软件业有望
由此步入开拓国际软件外包市场,追赶外包先驱印度之路。

                    印度模式世界瞩目

    近年来印度的软件业备受世界瞩目。全球软件外包市场每年有1300
亿美元的规模,印度成为最大的软件外包承接国,2003年软件出口为
130亿美元,而我国仅为20亿美元。
  印度的软件产业成就令人钦佩,而其秘诀就是规范管理,积极走
国际认证道路。
  CMMI标准共分五个等级,从低到高。目前,软件开发生产的计划
精度越来越高,每单位工程的生产周期越来越短,其成本也越来越低。
  据专家分析,中国软件业在基础研究、技术前瞻性、市场前景的
把握上都要比印度强,在软件发展的社会环境、地区发达程度上,印
度与中国也相差十年。而印度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软件业的国际化管
理尤其是技术方面的标准化。在目前全球获得CMM最高级即第四或第
五级认证的只有7%的软件企业,其中印度就占了其中的大多数。
  印度排名前三家的软件企业(Tata、Infosys、Wipro公司)出口
额之和超过2003年中国软件出口总额。印度有8家软件企业出口超过1
亿美元,而中国目前还没有一家。目前,我国软件企业国际竞争力与
印度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开辟新印度模式西安软件业雄心勃勃

    以软件产业国际化为突破口,引进国外先进的软件开发过程管理
技术与风险投资,迅速提升软件企业的综合实力,是印度软件业发展
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据了解,发展软件外包业需要5个关键条件:巨大的市场需求、
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重组的高素质人才、长期积累的行业专业知识
和国际开放的背景。
  西安软件业的高素质人才、市场需求等条件比较成熟,具有较大
竞争力。西安大学数量居全国第三,每年有4000余名计算机专业本科
生和1000名硕士、博士生毕业。软件相关基础好,军工和通信研究所
近200所,每年科研成果1500多项。另外,成本便宜也在软件发展的
天平上加上了一个重重的砝码。这对那些在全球寻找加工基地的跨国
公司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西安软件园在册企业530家。2003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有8家,
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30多家。作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西安早已
有对日软件外包的基础,专门发展外包市场企业50余家。因为群体数
量多、门类齐全、拥有一定自主知识产权,西安软件园目前与日本的
NEC、富士通、NTS等知名公司结成了承接软件订单加工联合舰队。
  西安的软件人力资源便宜,外包伙伴的国外公司很多,但是目前
接大单子对单一的个体公司来说还有困难。印度拥有5000人软件工程
师的出口企业比比皆是,有的公司多达上万人,而中国做软件出口的
企业上千人的都不多。发包商感到在中国发包是遍地开花,一个项目
反而要找很多公司做,成本高。目前,西安软件园530家软件企业中,
员工过百人的才60家。
  有了管理研发水平认证,西安软件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高级人才
的缺乏,以及发展几个旗舰企业,带动集群的外包产业群,吸引更多
的投资与项目,从而开辟出国际软件外包市场的新印度模式,让西安
的软件产业国际化更上一层楼。

阅读(1730) | 评论(0)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

暂无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请 登录 或者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