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杜甫“很忙” 追忆子美诗句中那些壮丽美景(2012-03-30 15:00:00)

摘要: 最近杜甫“很忙”,“忙”到被网友各种恶搞,真的可谓“躺着也中枪”……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这样无厘头,倒不如静下心来,仔细读一读曾经那优美的诗词歌赋,让我们在感叹中追忆杜甫,岂不是更好?

杜甫画像
此次我们就来先为大家盘点一下曾经在杜甫的诗中提到过的美景,看看今天的它们是否依然令人荡气回肠!   >>代表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风景地:泰山

泰山望天门 摄影:尚山
杜甫一见泰山,便流连神往,写下了被后人推为绝唱的《望岳》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其实泰山并不是很高,尚不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的一半,也排在华山、恒山之后,位列中原五岳第三席,然而泰山却有“五岳独尊”之誉,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上占据着崇高的地位。
孔子对泰山感情深厚,称“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历代文人骚客赞颂泰山的佳作则是数不胜数。
中国百姓表示不怕困难,会说“泰山压顶不弯腰”;批评不明大势,会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讥讽当面 不识高人,会说“有眼不识泰山”。   >>代表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风景地:泰山

泰山望天门 摄影:尚山
杜甫一见泰山,便流连神往,写下了被后人推为绝唱的《望岳》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其实泰山并不是很高,尚不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的一半,也排在华山、恒山之后,位列中原五岳第三席,然而泰山却有“五岳独尊”之誉,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上占据着崇高的地位。
孔子对泰山感情......

阅读全文(3300) | 评论:1

韩国民主进程(2011-08-29 14:58:00)

摘要:韩国民主进程
1945年占领韩国的日本投降,韩国南部由美国托管,北部由苏联托管。韩国的统一就这样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
1948年北部成立大韩民国,南部成立朝鲜人民共和国。
1950年朝鲜进攻韩国,韩国告急。这时也推出韩国的美军组成15个国家的联合国军队帮助韩国参战,中国共产党也派军队帮助朝鲜。1951年在苏联的协调下1953年7月27日达成了协议。维持以38线为界的韩朝边界。
第一次民主革命。

战争结束后,韩国面临许多经济社会政治问题。战争使数万人成为寡妇,10万人成为孤儿。还有庞大的失业人群。在加上李承晚牢牢抓住权利不放。终于在1960年李承晚应用合法的和非法的手段操纵选举中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游行,导致警民冲突,李承晚爱国心战胜权利欲望主动下台。
第二次民主革命
李承晚下台后,新政府由于没有执政经验和内部的分化。国家经济社会更加不堪,1961年5月16日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随后当选总统,并在以后多次当选总统。直到1979年被刺杀。
朴正熙上台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措施,让韩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得以大大提高。
但是此时政治不民主,韩国总统由直选也改为选举团选举。他通过控制选举让其多次连任总统。选举团跟中国的人大差不多,也是被执政党控制的。所以他每次都能当选。他的每一个提案都能通过。也是一个点头机器。
贫困差距加大。
人民对专制的不满和希望参政和经济在分配的愿望日越高涨。
1979年朴正熙被韩国情报部长暗杀。由总理催圭夏出任代总统。金斗换发动“肃军政变”实现独裁统治。
这时人民对专制,对贫富差距的不满和希望参政的愿望,在1980年4月金大中等民主人士发动了工人学生游行示威。特别是光洲人民的大游行,军队对光洲人民镇压,191人死亡。1980年8月27日金斗换在选举团中被选举为总统。并修改宪法由原来的总统4年一任改为7年一任。并只能任一任。并在1987年和平移交政权。
第三次民主革命
1987年卢泰愚上台,并全部接受反对派的意见进行了政治改革。并审查全部现有法律,以......

阅读全文(4368) | 评论:1

汉朝(2011-04-17 23:54:00)

摘要:西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强盛的帝国。在西汉统治的近四百年的历史中,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的改革,使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在此期间,中国一直以世界强国的面目屹立于世界之林。

秦末年,项羽、刘邦拥立楚怀王与秦朝抗争。经过几年的征战,刘项军夺取天下,项羽废怀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天下土地于王侯数十人,其中刘邦被封为汉王,都南郑。但刘邦并不甘心居于项羽之下,在谋士张良、萧何,大将军韩信等人的帮助下,于公元前二零二年击败项羽,登临帝位,国号汉,定都长安,是为汉高帝。

高祖在位七年间,为了削弱异姓王侯的势力,先后剥夺韩信、英布、彭越等大将的兵权与封号,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同时制定一系列的“与民休息”的政治方针,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为强大的汉朝盛世奠定基础。前一五九年,高祖薨,传位惠帝刘盈,但此时政权实际已掌握在汉高皇后吕雉的手中。 吕后前后共掌权十六年,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统治者之一。前一八三年,刘恒即位,是为文帝,他与景帝(文帝之子,前156—前143年在位)刘启都继续执行高祖所制定的“与民休息”的政策方针,减轻人民赋税,使汉帝国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大大增强,史家称这一阶段为“文景之治”。

通过“文景之治”,汉朝国力逐渐强大起来。前141年,景帝卒,其子武帝刘彻即位。刘彻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曾使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扩大了西汉王朝的统治范围,保障了汉朝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多年的征战使国力下降,于是武帝于晚年停止征战,转而大力发展农业,使西汉的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武帝之子昭帝继承其父的方针,继续实行无为政治,发展经济,使西汉极盛时期达到了顶点。

经过昭帝、宣帝(前73—前48 年在位)两代三十八年的“与民休息”的政策的执行,西汉王朝的国力增强,但与此同时地方势力也随之增强,严重的影响了汉帝国的统治,自元帝(前48—前32年在位)起,至成帝(前32—前8年在位)、哀帝(前6—公元1年在位)、平帝(1—6年在位)在位年间,皇帝对政权的统治力量已大不如前。 及至刘婴即位,朝权已尽落于外戚王莽之手。公元八年,王莽篡夺皇位,改国号为新,至此西汉......

阅读全文(1870) | 评论:0

唐朝(2011-04-17 16:10:00)

摘要: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王朝。它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最高峰。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王朝。它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最高峰。它的高度文明影响了日本、朝鲜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国家。
唐共传二十二帝,历国二百九十年(其间有武则天革唐为周十六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其盛时疆域东至安东府(今朝鲜平壤),西至安西府(今新疆库车),南至日南郡(今越南清化),北至安北府(今蒙古哈拉和林)。安史乱后,河西、陇右陷于吐蕃,至大中(847-860)、咸通(860-874)始复。唐王朝的前期,由唐太宗李世民直至玄宗开元年间国家一直处于大发展阶段,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都空前繁荣。在此期间出现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构成了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盛唐气象。从而,使中国的世界地位显赫一时。唐玄宗后期出现的安史之乱,使唐王朝逐渐没落。在中晚唐时代,皇帝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已无实权,致使藩镇割据局面形成。最后,各方纷纷脱离唐王朝的统治而成为各自独立的政权。
隋末农民起义蓬勃发展时,隋朝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攻占长安。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渊受禅代隋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定都长安。李渊和他的儿子李世民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镇压了各股农民起义军,统一了全国。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渊次子李世民在大臣尉迟、敬德、段志玄、长孙无忌等人的帮助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诛杀了与自己对立的太子李建成,及四弟李元吉,进而迫使其父李渊退位。同年八月,秦王李世民在大多数朝臣武将的拥护下即皇帝位,改年号贞观,是为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作为的皇帝。贞观二年,太宗命兵部尚书大将李靖讨伐突厥,大获全胜。从此消除了西域各族对中原的威胁。与此同时,太宗皇帝采取了许多有利于维护统一和加强君主专治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启用贤能人士,由魏征、高士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为宰相,辅助处理国家政事。在其统治下,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的改革,使大唐帝国空前繁荣,史称“贞观之治”。也成为后世向往的理想时代。 ......

阅读全文(1763) | 评论:0

从唐朝的军事强国到宋朝的经济强国(2011-04-17 15:45:00)

摘要:唐朝一直都是四面为敌的,也怪不得唐朝,太过强大边邻就会忌讳,然后就想方设法削弱你,偏偏那个时代唐朝的四邻都是当时世界强国,就变成一团乱麻了。当时唐朝东北契丹,西北回纥,西南吐蕃,东南南诏,打来打去,安史之乱前唐朝国力强消耗的起,安史之乱后半个中国都打成了废墟就耗不起了。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不足并且四面为敌恢复不过来,所以外交政策在中后期转型为拉拢为主了,经常是联合一方打另一方,长久的战争导致唐,吐蕃,回纥,南诏不堪重负,最终全都耗尽国力亡国了。

盛唐时候边兵49万,实际上当时唐朝不止49万的,这就要从府兵制讲起,最开始时候唐朝是府兵制,就是多少户中有1户是职业军人就是世世代代当兵的。但是府兵制随着唐朝国力人口和疆域的扩大根本无法承受,第一,军户的子女也是世代当兵的,可是生出来个残疾怎么办,那就意味着这兵没啥作用。第二,军户长期驻扎在各地方,战时才会集结,等集结完毕仗都打完了,第三,折冲府边境地区训练还好,可富庶的核心地区训练一塌糊涂,等到战时一集结,训练好的和训练差的混在一起根本就没法打仗。前期唐朝多是以一个国家为敌,打败一家再去打另一家,中期四邻被唐朝打怕了就一起来攻,而且唐朝强大的国力支持着唐朝有能力进行多场同时的局部战争,所以府兵根本得不到休整也没啥战斗力。在中期唐朝是废除了府兵制改为募兵制,就是志愿兵。这种兵战斗力非常强,因为一辈子当兵,当兵的目的就是发财升官,战斗意志高的可怕,很类似于罗马帝国的常驻军团。志愿兵就是后来的边兵,从当上边兵开始就受到优待,然后分为战区,就是各节度使,边兵通常是集中在一个地区所建的兵营中,训练是不间断的,而且因为处于边境打仗频繁,没有敢怠练的。装备精良,国力强了自然要配好装备,一个边兵训练不易,就得要他们生存率高战斗力高耐久力高,所以边兵多数配备横刀,至于槊都是常备兵器,大......

阅读全文(2927) | 评论:0

世界史学界嘲笑中国歪曲历史(2011-04-15 16:33:00)

摘要:中国人把蒙古史说成中国史,把成吉思汗列为中国的民族英雄,现在已经闹成了国际史学界的笑柄。英国《泰晤士报》以及各大著名历史学术网站发布文章《Outrage as China lays claim to Genghis Khan》,以批驳中国史学界的恶搞。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worldnews/1538174/Outrage-as-China-lays-claim-to-Genghis-Khan.html



历史学家克罗齐曾经说过,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他的意思是说,一切的历史学家,在编撰历史的时候,都会自觉不自觉的以今天的眼光,都会自觉不自觉的站在今天的现实去考虑历史的事件,以选择对今天有用的东西.。.但并非是我们可以站在今天,就可以妄顾历史事实,以今天的利益为准绳,任意的取舍,甚至是恶意的歪曲事实,以迎合今天的政治需要。
清是中国被征服和殖民的亡国时期,并非中国的朝代
通古斯人(满人)侵略中国,谈及此事,恐怕人们都会问:“清朝不是中国的朝代吗?不是!寥寥无几的几个人回答说,是!绝对是!立即有无数人反对说。为什么是呢?说是的中国人认为:满人说汉语,满人最终在文化上被我们同化了,所以满清是中国的朝代。 事实上,满清立国定满语为国语,也就是满语才是大清国的官方语言,初叶至中叶乃至19世纪末的官方文件有相当一部分以满文(清字)书写,比如尼佈楚条约的正式条约 仅有满、俄、拉丁三种文本,而中国的汉文版本仅在刻制的界碑中使用(碑文共有满、蒙、汉、俄、拉丁五种文本)。19世纪以来才两者并用书写。直到今天,EVEN,EVENKI( 鄂温克语 ),NANAI(赫哲语),NEGIDAL,OROCH,OROK,UDIHE(UDEGE),ULCH,这些通古斯语仍在被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的满人所使用,说满人被中国同化实在是自欺欺人。而且恰恰相反的是,现在中国的国语(普通话) 就是当年满清通过武力手段强制推广的语言。章太炎就曾经批判过普通话,称其为“金鞑虏语”。  图:通古斯满洲文字
而且,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按照语言划分国家的规矩。不少非洲国家都说英语,但它们和英国是一个国家......

阅读全文(3496) | 评论:1

谋圣之谜(2010-05-19 21:30:00)

摘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略家张良 收秦关百二山河奇谋独运, 辅汉家统一事业成功不居。 欢迎光临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论坛,赶快加入我们吧。; \! K8 o# }+ u5 [7 ]) v
& F: h2 n' D3 ?4 L3 o

$ ^2 {- p9 J. [0 q; o* h' p% h7 y——冯玉祥    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所有的对手,建立了一个新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汉朝。这一天,志得意满的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宴请功臣。酒酣耳热之际,谈到自己得天下的原因,不无得意地说:“得失原因,主要在用人上。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子房;镇国家,扶百姓,供粮饷,我不如萧何;统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英杰,而我能使用他们,所以取得天下。”    汉高祖所称道的张子房,就是汉朝“三杰之冠”、著名的谋略家张良。 一、欢迎光临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论坛,赶快加入我们吧。6 Z4 r5 e7 @4 C- a: x! m
从博浪沙到下邳——张良的出身背景 公元前251年,张良出生于韩国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一说河南宝丰县李庄乡)一个贵族家庭。张良原姓姬,他的祖父曾任韩昭侯等三朝宰相,父亲也是两位韩王的宰相。公元前230年,韩国成为六国中第一个被秦灭掉的诸侯国。身为韩国贵族的张良,一心想为国复仇。 张良用尽家产,网罗高手刺杀秦始皇。经多方寻求,张良找到了一位大力士,并为这位大力士特意制定了一把重达120斤的大铁锥。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出巡。当秦始皇的车驾行驶到阳武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东南)一带时,埋伏在此的张良雇佣的刺客突然出手,将铁锥掷向秦始皇乘坐的车子。可惜铁锥没有打中秦始皇。秦始皇下令搜捕刺客,张良只好隐姓埋名,躲藏到下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 张良躲在下邳时,传说他得到了一次奇遇:黄石老人亲授张良《太公兵法》。张良经受住黄石老人几次三番的考验,终于得到了黄石老人所授的《太公兵法》,并天天认真研读,仔细揣摩,希望能按照老人所说,“可以做王者之师。”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起义爆发。早有抗秦之志的张良立即聚集了100多名年轻人,前去留地(今江苏沛县东南)投奔已被拥立为楚王的景驹。半路上遇到了刘邦,二人兵合一处。张良时常......

阅读全文(2622) | 评论:0

张良——乱世中,斯人若水(2010-05-17 21:05:00)

摘要:张良的一生着实活的精彩。唐代诗人李白有诗:“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惟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表去不说李白当时怀念张良是什么样的心情,从诗中就可以看来张良对李白这样的侠士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了。我不是侠士,但张良也是我的偶像。   他跃然于历史舞台之上便是以刺杀秦始皇这种方式的,一时间天下皆惊,张子房一举闻名。想来能在日后举大事之人少时必有过人之处,韩信可忍胯下之辱,陈平于家盗嫂受金,而张良忍亡国之恨,求力士击杀秦始皇。当年燕太子丹求得荆轲,渡易水向西以刺秦王。而这里张良不仅求得力士来刺杀秦始皇,而且他自己也是作为刺客埋伏于搏浪沙刺杀秦始皇的。刺杀不成能全身而退,普天之下,想必张良为史上第一人。荆轲只是刺客,在一击不成后,旋柱而走追击秦王,被断左股后尚能投以剑击之,勇者可敬。但是张良却是个奇才。击杀秦始皇不成,引得秦始皇大索天下,求贼甚急,张良他在如此情况之下,全身而退,辗转于世,最终可隐匿在下邳,过人之处,可见一斑。再者他刺杀秦始皇也是在谋划完备的情况下,在秦皇最不注意的时候,以最有利的方式来刺秦。后世有人称赞:“子房一椎,宇宙生色”。张良刺秦虽不成,但一击成名,其性格也展露无遗。他有情有义,对韩国忠心不二,以致后来他投身乱世也是为了光复韩国;他深谋远虑,性格坚忍,能够做最成分的准备,等待最佳的时机,以求一击成功;他镇静从容,能够在举大事时为自己留下后路,全身而退。自古义士多“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而张良他始终能将心中的熊熊烈火放置在冷若冰霜的头脑中,年轻时期就可以如此成熟老道,熟谙诡道、脱身之术,堪称奇才。   他在下邳隐匿的十年是他成长并成熟的十年。巧遇黄石公,偶得《太公兵法》,使得张良精通纵横之法,诡道之术。关于此段张良拾鞋,黄石公授书的神话传说,并不足为信。但张良手中的又一本助他纵横天下的书却毋庸置疑。或许是他从某人某处得到,也或许本就是张良自己著书而借前人之名罢了。无论是哪种情况,张良因此变的更加强大和完善是可以肯定的。   遇见刘邦是他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张良做事不拘于形式,以柔制刚,以强击弱,见缝插针,动其根本,又精通脱身之术,想来深受道家学派影响,熟谙黄老之术。而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

阅读全文(3276) | 评论:0

张良:绵软的剃刀(2010-05-17 21:04:00)

摘要:百炼钢与绕指柔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苏轼《留侯论》)
        此何人哉?留侯张良也。秦汉风云的幕后总导演张良也。
        张良是刘邦的谋士,但我以为他只不过是躲在幕后,利用刘邦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推翻暴秦,为韩报仇。和刘邦手下其他人不同,他与刘邦不像上下级关系,而像是合作关系。甚至,他比刘邦还高一级,他是孟子之后又一位自称“王者师”的人物。当刘邦做了皇帝后,张良就淡然隐退,“学辟谷,学道引,欲轻举”去了。
      张良的出身与项羽有相似之处,都是六国贵族。据《史记》记载,张良的祖父和父亲在韩国连做了五代国相。到了张良,这位世家子弟还未来得及在政坛上展露身手,韩就被秦的铁骑踏平了。年轻气盛又自负其才的张良一下子被葬送了大好前程。自此,他也就在心中埋下了仇秦的种子。他与项羽一样,在秦末,都是一个复仇者。
        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
        张良后来以处变不惊的“柔弱”著称。苏轼称这种气质为“大勇”。但在一开始,张良并不是这样的。当韩初亡,目睹血腥,他也是一个咬牙切齿的人物。如《史记》载,“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是孤注,以百二十斤铁椎掷击秦始皇,是“一掷”,真正的“孤注一掷”。这与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不是如出一辙吗?
          确实,张......

阅读全文(2589) | 评论:0

史记-周本纪(2010-04-12 15:18:00)

摘要:宣王既亡南国之师①,乃料民于太原②。仲山甫谏曰:“民不可料也。”宣王不听,卒料民。
四十六年,宣王崩,子幽王宫湦立。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甫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③;若过其序④,民乱之也⑤。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⑥,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⑦,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⑧。阳失而在阴⑨,原必塞⑩;原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11)也。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12),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13),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征也(14)。川竭必山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15)。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

阅读全文(2301)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