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谋圣之谜2010-05-19 21:30:00

【评论】 【打印】 【字体: 】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edwardguo/51160.html

分享到: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略家张良

收秦关百二山河奇谋独运,

辅汉家统一事业成功不居。

欢迎光临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论坛,赶快加入我们吧。; \! K8 o# }+ u5 [7 ]) v
& F: h2 n' D3 ?4 L3 o

$ ^2 {- p9 J. [0 q; o* h' p% h7 y
——冯玉祥

   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所有的对手,建立了一个新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汉朝。这一天,志得意满的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宴请功臣。酒酣耳热之际,谈到自己得天下的原因,不无得意地说:“得失原因,主要在用人上。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子房;镇国家,扶百姓,供粮饷,我不如萧何;统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英杰,而我能使用他们,所以取得天下。”

   汉高祖所称道的张子房,就是汉朝“三杰之冠”、著名的谋略家张良。

一、欢迎光临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论坛,赶快加入我们吧。6 Z4 r5 e7 @4 C- a: x! m
从博浪沙到下邳——张良的出身背景

公元前251年,张良出生于韩国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一说河南宝丰县李庄乡)一个贵族家庭。张良原姓姬,他的祖父曾任韩昭侯等三朝宰相,父亲也是两位韩王的宰相。公元前230年,韩国成为六国中第一个被秦灭掉的诸侯国。身为韩国贵族的张良,一心想为国复仇。

张良用尽家产,网罗高手刺杀秦始皇。经多方寻求,张良找到了一位大力士,并为这位大力士特意制定了一把重达120斤的大铁锥。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出巡。当秦始皇的车驾行驶到阳武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东南)一带时,埋伏在此的张良雇佣的刺客突然出手,将铁锥掷向秦始皇乘坐的车子。可惜铁锥没有打中秦始皇。秦始皇下令搜捕刺客,张良只好隐姓埋名,躲藏到下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

张良躲在下邳时,传说他得到了一次奇遇:黄石老人亲授张良《太公兵法》。张良经受住黄石老人几次三番的考验,终于得到了黄石老人所授的《太公兵法》,并天天认真研读,仔细揣摩,希望能按照老人所说,“可以做王者之师。”

公元前2097月,陈胜起义爆发。早有抗秦之志的张良立即聚集了100多名年轻人,前去留地(今江苏沛县东南)投奔已被拥立为楚王的景驹。半路上遇到了刘邦,二人兵合一处。张良时常向刘邦谈论《太公兵法》,并用“太公兵法”指挥战争,从此,张良就追随刘邦,不再去投奔楚王景驹。而刘邦也在张良的谋划下,一步步壮大,成为当时灭秦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二、
* t9 o) l, ~% f; y/ `0 A. T2 W欢迎光临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论坛,赶快加入我们吧。
垓下之围——张良谋划的最重要的战役

张良跟随刘邦后,历经大小成千上万次战斗,其中,又有数不清的次数让刘邦转危为安,直到垓下之围——这次对项羽的最后一战,这是张良谋划的最关键的一战。这一战既是张良毕生最杰出的谋略的一个集中体现,也是张良几十年来南征北战的一个结果。经过这一战,帮助刘邦最后夺得了天下!

1、垓下之战前的楚汉形势发展脉络

随着抗秦各路武装力量的兴起,张良曾经一度离开刘邦,与被立为韩王的韩成在一起。为了迅速消灭秦国,当时的楚怀王与各路义军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对“先入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十分在意,受命后立即开展行动。行动中在韩地再遇张良,于是刘邦与张良惺惺相惜,一起去取关中。

刘邦在张良的帮助下,下宛城,破南阳,一路西进,秦的守军望风归降,很快就攻破了武关这个从南边通往关中的唯一交通要道。然后,张良又用计智取峣关,进兵咸阳接受秦王子婴的投降。

刘邦虽然取了关中,但论当时的势力还是不如项羽。因此,不仅不能要求兑现“先入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反而不得不赴项羽摆下的“鸿门宴”。幸亏张良巧施奇计,让刘邦从鸿门宴中死里逃生。接着,张良又与萧何、樊哙等人一道,劝刘邦暂时忍受住项羽的欺辱,接受汉王的称号,以巴蜀为根据地,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再度出击。

张良送刘邦入蜀并烧绝入蜀栈道后,企图再次与韩王一起恢复韩国。然而,韩王不久就被项羽杀掉,张良只好逃往汉中投奔刘邦。当时,刘邦正准备袭击三秦。张良认为时机不成熟,主张刘邦还是要继续忍受,采取弱者战略,表面上畏惧臣服。同时把项羽的注意力引向山东,让项羽率大军奔赴齐国。张良此计,为刘邦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机。使楚汉战略力量由楚强汉弱渐趋平衡。

2、欢迎光临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论坛,赶快加入我们吧。. n: i  f8 s; c# j2 T
张良说刘邦统用三将,帮助刘邦建立绝对军事优势。

项羽在张良的“调遣”下率主力奔赴齐地以后,立即陷入了齐国战争的泥淖之中。此时,早已按耐不住的刘邦趁机出关平定了中原,把目光盯上了项羽的老巢彭城。楚汉战争的帷幕就此正式拉开。

战争一开始,刘邦并不占有优势。双方互有胜败。刘邦在失败中接受张良的建议,招降与项羽有矛盾的九江王英布和彭越,对手下大将韩信委以重任,统用这三将,与他们三人通力合作,就一定能打败项羽。刘邦按照张良所说,派人说服英布、彭越共同对抗项羽。这样,在张良的谋划下,三员最重要的战将都站在了刘邦的麾下。同时,答应韩信封齐王的请求,稳定韩信。从而在楚汉相争中,为刘邦建立了绝对军事优势。

3、欢迎光临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论坛,赶快加入我们吧。% o: w1 b. B4 t/ a4 j
垓下之战——对项羽的最后一击。

公元前2038月,相争多年的楚汉讲和,划南北走向的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以西归汉,以东归楚。合约签订后,项羽交还了处在鸿沟以西的荥阳和原来拘于楚营中的刘邦父母妻子,引兵东去。刘邦也准备撤兵。

这时,张良和陈平一起劝刘邦不能养虎为患,应当趁项羽撤军之际,抓住这大好时机,挥兵追击,趁势灭楚。

刘邦在张良的鼓动下,挥兵进击。同时用分封土地为条件,促使彭越、韩信等进兵,一时间刘邦集结了三十万兵力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形成了对号称有十万兵力的项羽的重重包围之势。

垓下之战虽然是由韩信这个军事奇才最后完成的,但仍离不开张良的成功谋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刘邦授权给韩信。

受命全权指挥汉军的韩信,在与项羽面对面的直接较量中,显示了盖世无双的军事才能,从十面埋伏,到四面楚歌,无不凸显张良谋略和韩信奇才完美的结合。

韩信为项羽布下的十面埋伏阵,阵法据说来自《周易》的启示。其特点是:层层相围,回环相应,坚不可摧,牢不可破。项羽在这阵法中,竭尽血气之勇,左奔右突,斩杀汉军士卒无数,但仍然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最后不得不退入大营。这位曾经叱诧风云、威震天下、霸气四射的霸王,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是夜,鏖战了一天的项羽在睡意朦胧中,隐隐约约听到四面都响起了楚地的歌谣,不由得大吃一惊,心里说:“难道刘邦已经全部夺取楚地了吗?为什么汉军中有这么多楚人?”而这时,楚营中的士兵被楚歌逗起思乡之情,无心再战,投降刘邦。一代枭雄项羽面对自己的爱妾和宝马,无限悲伤地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最后,突出重围的项羽在离垓下不远的乌江边(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了,用他的生命为张良的谋略画上了一个鲜红而圆满的句号。

三、    “柔弱之发”术——张良成功的关键策略

张良作为韩国贵族,身负家国沦亡之痛,一心想行刺秦始皇,光复故国河山。因其仁义任侠、虚心上进,故而先得兵法,后广交志士豪杰,并与刘邦成莫逆。他善谋大计,不为假象所迷惑,反而不断制造假象迷惑别人。鸿门宴上巧妙策划,进退有据,让项羽无可奈何,刘邦亦全身而退。其后奇兵突袭,垓下一战而定天下。贯穿张良谋略始终的是一种叫“柔弱之发术。”

朱熹曾评论说:“老氏之学最忍,它闲时似一个虚无卑弱的人,到了紧要处发出来,教人招架不住,如张子房是也。子房皆老氏之学。如峣关之战,与秦将连和了,忽乘其懈击之;鸿沟之约,与项羽讲和了,忽回军杀之:这个便是他柔弱之发处。可畏!可畏!它计策不需多,只消两三次如此,高祖之业成矣。”

张良的“柔弱之发术”,大概来自他早年从屺上老人那里得到的《太公兵法》。《太公兵法》其实并不是兵书。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著录了85篇,列在“道家者流”类。这类书籍大多是通过检讨古往今来成败存亡的历史事实,从中总结出避祸求福的教训,进而梳理出一整套靠“清虚”、“卑弱”取胜的政术。在运用这些“兵法”时,要把礼让仁义一类的儒家道德规范全都抛弃,然后便可以靠“独任清虚”夺取和治理天下,所以又统称为“君人南面之术”。

刘邦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权诈素质的人,再得到张良的不断提示,其权诈的方式和手段就愈益纯熟和老练,运用自如。项羽与刘邦之争,正如后人所说:“分明是一个性急无备、争强好胜的勇少年,正在和一个老谋深算、奸诈狡黠的老江湖角逐,最后的胜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四、    “谋圣”桂冠,当之无愧——后人对张良的评价

中国文化传统是崇拜圣人的。所谓“圣”,就是在某一方面“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在当今的社会中被人们冠以“圣”名的古人中,张良也赫然其间,被称为“谋圣”。纵观张良一生的行为,戴上“谋圣”的桂冠,是当之无愧的。因为他不仅为汉高祖谋得了天下,而且为自己谋得了一个很好的退路——修仙慕道,终身不辱!

多谋善断的张良不可能认不清刘邦易反易复的心理,也必定料到狡兔死、走狗烹情况的出现。当刘邦在前201年正月开始论功行赏时,虽然出于真情,对张良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就是子房的功劳。你在齐国境内选择三万户食邑作为封地吧!”张良深知,当时刘邦集团中除韩信外,曹参战功最高,其封邑不过一万户。而自己没有直接的战功,刘邦开口就要张良自择三万户,而且在齐国富庶之地!这样的厚封如果接受了,那他也就离死期不远了!

张良毅然推辞了刘邦的厚封,只接受刘邦封赠的留侯称号,食邑一万户。并且从此开始,张良以体弱多病、需修身养性为由,常杜门不出,慢慢地似乎淡出政坛。

把张良重新拉回政坛的是阻挡刘邦易储。刘邦对太子刘盈不满,多次表示要立与自己宠爱的戚姬所生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吕后无法阻挡刘邦易储,只好求张良出面。

不知是出于吕后的胁迫,还是不希望因易储引起天下动乱,张良再次拿出“谋圣”的绝招:让刘邦十分倾慕而又无法延聘的“商山四皓”来做太子宾客,以此抬高太子的地位,从而断绝刘邦易储的念头。

传说张良也没办法请到“商山四皓”,他找了四位老人假扮“商山四皓”,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不管商山四皓是真是假,依靠张良的计谋成就汉业的刘邦,也堕入了张良奇谋之中,被张良“谋了”一把。

张良被卷入易储的矛盾旋涡中,或许并非张良的本意。张良曾经说:“我家世代做韩国的相,韩国被秦灭了之后,我不吝惜万金之资,一心为韩报仇。曾伏击秦帝于博浪沙,使天下都为之震动。现在我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做了帝王师,封了万户侯,这实在是平民百姓所能达到的顶点了。对于我来说,已经十分满足,再无他求。因此,我愿从此抛却人间事,跟从赤松子修仙学道了。”

按照一般人的思维,张良阻挡易储有功,刘邦死后,刘盈顺利当上了皇帝,张良是有功于刘盈的。应当得到更多的封赏。但张良似乎早已将事情看透,刘邦刚刚去世,张良便彻底抽身朝廷政治,不食人间烟火,一心在家修仙炼道,进入到另外一个世界中去生活。最后是得道成仙,还是去世,谁都不知道。连张良的坟墓到底在何处,张良也谋划得滴水不漏,让人找不到。

其后,执掌大权的吕后到处寻找张良的墓冢似乎印证了张良的深谋远虑。当天下一夜之间冒出3000多座张良墓时,人们似乎看到张良在捋须长笑:张良的计谋鬼神莫测,张良的墓岂是吕后这样的人能找得到的?那些曾经纵横疆场、勇冠天下的将军:韩信、英布、彭越们的冤魂再次面对张良时,或许应该明白:纵然是勇猛无敌,离开了谋圣的谋略,他们连自己的命运都谋不了,更谈不上去谋天下了!和张良相比,他们真是一介莽夫!

张良墓、祠、庙遍布大江南北,其中最大规模的是陕西省留坝县紫柏山下的张良庙。该庙现有六大院165间古建房舍,占地14200多平方米。院落连属,庙宇幽邃,回廊曲折,楼亭错对,词碑、匾联琳琅满目,千百年来,游人不绝!

阅读(2593) | 评论(0)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

暂无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请 登录 或者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