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功德靠发心,福报是烦恼(2013-07-07 22:22:00)
摘要:佛法很深奥,但是用白话来解释,让人容易理解。台长就是用这种方法讲法,使大家能够学佛。今天给大家讲一讲功德。什么叫功德?有些人也要问,功德和我们所做的善事有什么不同?告诉大家,功德和善事确实不一样。善事是你在人间所做的好事情,然而功德是学佛的人开悟后所做的善事,这种善事已经转化为功德了。这里面有很大的讲究。
首先,给大家讲一讲,什么叫功?比如,你去做一件善事,是从内心发出的,是用心来做的善事,就是有功了。而且是用本性,是用佛菩萨的佛性来做这件事情,就称为功德了。所以,人在做善事的时候,要有好的发心。虽然你在做一件善事,如果你的发心不好,你也是没有功德的。当你在帮助一个人的时候,你用的不是佛菩萨的慈悲心,而是有自己的私心,是想从中牟利,这样所做出来的就只能叫善事,而不能叫功德。人在学佛之后,所做的事情都是经过大脑考虑的,做任何善事都能够从一个点出发,这个点就是你所理解的佛性。
有些人从小就不喜欢吃活鱼活虾,这不算功德,但如果某一天原本吃活鱼活虾的人在佛菩萨面前许愿说,从现在开始再也不吃活的海鲜了,因为知道要做善事,要有慈悲心,这就是有功德了。从小就不爱吃海鲜的人,他不吃海鲜,因为那是他自然的习惯,是没有功德的。这和许愿不再吃活海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是有功德的。一个人的发心很重要。学佛的人,发心好,就有功德。如果发心不好,即便做善事,也得不到功德,只能够得到善报。
佛法讲,念佛需甚发心者。学佛的人首先要学你的良心啊。一个人的良心很善良,而且发心好,那才能够学佛啊。一个人很恶,心又不善良,发心又不好,你说他能够学佛吗?实际上,心为修持之主。发心、念佛,心很重要。你的心念一句佛,念一个经文,行一件善事,因为你和菩萨的四宏愿合在一起了,功德无量无边。所以,我们做人、做事情要看这个人的主流意识。如果一个人的主流意识不好,就是说发心不好,你所做的善事是不能够成为功德的。况且身口意三业,人的身体会犯错,人的嘴巴会讲错,人的意念会犯罪,这三业很难让你把位置放在正宗的佛法上了。一个人的身口意三业是随着你自身在人间的恶业而成长的。你的恶业越多,你的身口意造业也越多。你的恶业越少,你的身口意三业也越少。所以要学习佛菩萨,以念经学佛利生为始乎哉。
我们学佛做人,发心是最重要的。发心,讲一讲容易,这个心是怎么发的呢?人的毛病是唯求自利。......
因果报应,是千真万确的宇宙法则(古今4例)(转自学佛网)(2013-05-11 11:37:00)
摘要:
此文系转载
因果报应是宇宙法则和自然规律,放之四海而皆准,丝毫不差。可是为什么社会越发展、科学越进步,而人们却越来越不信因果?难道人们都不怕造恶受报吗?他们不怕,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为我们对因果报应这个宇宙本有的物理法则采取回避和否定态度,所以许多人根本不知道自然界中还存在着这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千古不灭的客观规律。当今世界天灾人祸接踵而来,在残酷的事实面前,我们该觉醒了!
(一)
因果报应真的那么准确、那么普遍吗?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讲两件真事:
民国十四年(1925),有个叫周师寿的人,在舟山遇见一个出家人,互问籍贯,才知道都是同乡平阳人。周问师傅为何因缘出家?僧人说:“我原来是当兵的,在部队是侦探。有一天我路过一个买卖家门口,有一个妇女在哭涕。我上前问其缘故,那妇人说:‘我丈夫外出,刚才有一个人到我店买货,价值三圆,他付了钱提货走了,我把这人给的三块大洋叫别人看,发现全是假的,我丈夫回来后必定责怪死我’。那妇人说完后更加痛哭悲涕。我对那妇女说:‘你把那三块大洋给我看看。’他拿出后,我一看果然是假的,是用铜板做的,我从口袋里拿出三块真的,换那三块假的。那妇人不肯,我说就这样吧!我强与她换了就走。我刚回部队,部队就紧急调动,要去前线打仗。我换了军装也去参战。战斗中,突然一串子弹飞来,我觉得身体震了一下,接着军帽和军服都着火了,我赶紧扶扑打。事后我仔细检查了一下身体,居然没有受伤,却发现口袋里那三块假银元,已被子弹穿透了两块,是那仅存的一块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大为震惊,反复思考:劫后余生有何乐趣,不如出家早修净业。”
这真是救人实乃自救!由善因到善果,前后才几小时的功夫,报应就兑现了,您听后有何感想?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偶然的巧合,是故事。请问古往今来,我们人生在世的一切风云变幻,又何尝不是故事?又有哪一件事是纯真圆满的,永久不灭的?难道你每一秒不是在上演故事?你肯否定自己吗?肯定自己怀疑别人,这是人生的无知无明,使得人本有的智慧--佛性就无法显露。今天我主要和大家来研究因果报应问题,无明烦恼问题以后再谈。
请再听我讲第二件真事。我的朋友胡君,原籍东北,她说:解放战......
懂因果、畏因果、解因果(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2013-05-11 10:26:00)
摘要:
懂因果、畏因果、解因果
现在的天灾人祸不断,大家知道,这都是我们的共业所为。什么叫共业?共业就是大家共同制造和产生的一种业障。如果大家都在做善事,国家也在做善事,那么,这个共业就是善共业。如果大家都在做坏事,全世界的人都在破坏生态平衡,都在杀动物、杀人,都在作恶事,这样所产生的就是恶共业。所以我们在新的一年中,要让更多的人接受佛法,接受共业这个理念,让大家多做善事,就如佛法界所讲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凡是恶的东西我们都不要去做,凡是善良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去做。师父今天想跟大家谈谈因果。大家知道,因果定律,天地所为。就是说因果二字,遍及世间、出世及天地一切诸法。因果涉及到出世法和入世法,是我们人间、地府和天上的一切诸法。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件事情是没有因果的。比如我们现在学佛学法,等到我们走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是菩萨了。如果我们在人间做恶事,等到我们死的时候,就会变成恶鬼。因和果不仅在今世,它在任何世和任何法门都是定律,也是说不尽、道不完的。并不是说只有佛教讲因果,所有的宗教和法门都是讲因果的,因为因果是天地之道理。
在世法为什么乐此不疲地强调因果呢?因为因果能够唤醒众生的良心和本性。当你知道你今天种下这个因后,一定会有果,你就不敢随便去种这个因了。我们学佛学法要懂得因果。为什么今天我吃苦?为什么今天我享福?这都是有因果关系的。其实在儒家的书籍中,很早就有明白的训示。积善余庆,积不善为余殃。多做善事的人,家里就会有开心的事情;如果不做善事,家里经常会倒霉的。很多书说,做善降祥,做不善降殃。就是说,当一个人做善事的时候,会有吉祥和福分降临;当一个人做恶事的时候,就孕育着倒霉事情和灾祸的发生了。用现代话来讲,就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经常行善的人,一定会有善报的;不做善事的人,肯定得不到善报。
实际上,因果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有一句话叫现世报。什么叫现世报?现世报就是当一个人做了一件坏事情的时候,已经等不到下辈子来报应了,因为罪恶太大、孽障太深,所以,马上就要报应。同样,如果一个人做了太多的好事,也会现世报。善因种得很多的时候,报给你的善力和因缘果报的愿力就越大,人就会得到马上想拥有的好事情。举个例子,过去如果某个人想中状元,天天苦读,但是要到10年后才能够参加考试。这也是现世报,因为读书好,10年后科举考试就能够中......
福尽而死是真理(2013-04-29 09:41:00)
摘要:
作者:宣化上人
所谓「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我们修道人为什么要修苦行?一天只吃一餐,就为要了苦的缘故。苦了了,便是乐。福,有应享的福和不应享的福。应享的福,是自己工作所得来的代价,能够住好房子,穿好衣服,吃好东西,坐好汽车,可以享受一番。可是,要知道享完之后,就消福了,而在福报的银行就没有存款了。
不应享的福,就是在本分之外求享受,由侥幸得来的福。好像强盗,抢人家的钱,自己享受,这是不讲道理的享受,必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福报银行的户头就透支了。应享的福,享完之后,就报销了福,何况不应享的福,硬要勉强享受?这不但消福,而且还要亏本。因为这种关系,福不可享尽,享尽就没有福了;苦可受尽,受尽则没有苦。我们做人,要明白这种道理。在困难的环境中,欢喜接受逆境,这样便无怨恨,也没有不满现实的心在作祟。
研究佛法的人,其思想和行为,与世俗人正好相反。世俗人是顺着生死去造业,修道人是逆着生死来消业。无论在什么境界上,处之泰然,心安理得,便不觉得苦。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至理名言。
现在讲一个受苦的公案,作为参考。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名叫崇祯。他虽有皇帝的智慧,可是没有皇帝的福报。为什么?因为他的苦没有受尽。他前生是个沙弥,因为未到受具足戒的时候,就死了,所以还是个小沙弥而已。他做沙弥的时候,凡是搬柴运水的苦工,都由他来做,任劳任怨。天天做苦工,来护持道场。
有一天,他到房顶修理屋瓦,不慎失足,坠地而死。师兄弟就去报告方丈和尚。老和尚知道前因后果,想成就小沙弥,替他了苦。于是乎,对大家宣布:「这个小沙弥,做事不小心跌死,对道场有很大的损失。因为他犯了侵损常住的过错,要惩罚他。你们用马来把他的尸体拖散为止,免得买棺材埋葬。」
大家一听方丈的话,不以为然。师兄弟们发恻隐之心,而不听方丈的命令,因为不忍心这样去做。于是共议:「我们是师兄弟,同修一场,应该把他安葬,不可用马拖尸。」乃出钱买棺材安葬于荒山中。
这个小沙弥,因为替庙做苦工,积有功德,来生为人,做了皇帝,身为崇祯。可是只做了十六年的穷皇帝。他在位的时候,天下大乱,内有李自成造反,外有清兵侵境,没有过一天好日子,都是在忧患煎迫中度日。这事是被好心的师兄弟害了他,使他的苦未能了尽。如果他们当时听方丈......
被人认做迷信的佛教(2013-04-29 09:38:00)
摘要: 国际间最具权威的百科全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也指出:佛法的可信,是因为从佛陀时代直至如今,一直有佛弟子以亲身的修行体验,证明着佛经的正确。
舍利子原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据有关佛教文献记载。佛祖释迦牟尼涅盘火化后,弟子们在他的骨灰中发现了许许多多晶亮透明、五光十色、坚硬如钢的圆形硬物,这就是舍利,俗称舍利子,历来被视为佛门珍宝。
各种神奇现象都表明舍利子不是结石,学医的应该明白结石的外观以及物理性能。结石主要成分是钙质或金属盐沉积,形态和水垢相似,也易碎(所以可以用超声破碎石),这些东西在高温下都会变成粉末状的氧化物。
事实上只在佛教高僧大德火化后见到舍利子,而从未在什么胆结石病人身上见到过。现在也有很多素食主义者,也没有发现过一粒舍利子
1981年在陕西省法门寺地宫发掘出的佛指舍利四枚,三枚影骨、一枚灵骨。宝相寺塔俗称黄金塔,位于山东省汶上县城西北隅原宝相寺前 。1995年3月,维修时发现塔内长方形地宫,地官内出土佛牙一具,舍利子数百粒、金棺、银椁、水晶、玛瑙、银佛、铜盒等141件宋代佛教文物。中国已知的佛祖舍利塔:陕西省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孝泉舍利塔,景县舍利塔,营山舍利塔,沈阳舍利塔,隋舍利塔,武安舍利塔,开元舍利塔,古佛舍利塔,浛洸舍利塔,金刚舍利塔,延庆寺舍利塔,方山舍利塔,临清-舍利塔。
近代的比丘尼--隆莲法师(1909~2006), 圆照法师(1993年6月l2日火化),宽能法师(1895-1989),能宽长老尼(1912—2006年)。 高僧或男性居士:印光大师(1861~1940),,虚云老和尚(1840-1959),宣化上人(1918~1995),清净老和尚(1919-2007),续修法师(1921-2002)等很多高僧大德火化后都见舍利子。
很多念佛者,往生前能预知自己辞世的准确时间,且死后十几小时身体柔软(......
什么叫阴德?(2013-04-17 22:44:00)
摘要: 行善为人所知是阳善,为善不为人知就是阴德。阴德就是无所求的成就好事;阴德就是面对他人的冷漠、奚落、歧视,心不罣碍;阴德就如《赵氏孤儿》里舍身救赵武的公孙杵臼,以及牺牲亲生儿子的程婴,他们扶忠除奸不求回馈的阴德,令人称扬。
古人的「怜蛾不点灯,为鼠常留饭」是积阴德;分粥赈饥是积阴德;筑桥铺路、凿井引水、点灯施茶、捐棺义葬、急难救助是积阴德;功成不居、不称己善、不扬人过更是阴德;见人危急,勇于搭救;甚至随手捡起地上垃圾,使人不致滑倒,也是阴德;乃至于给人喜悦的面容,令郁闷者一笑解千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心、用心,让领导者安心、同事们欢心,都是积阴德。
积阴德是「给人」,但不为人所知,是「为人」但不为人所明,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无相功德。如寺院里,以「无名氏」作功德者,他们都希望成为无相的阴德;佛在世时比丘的忍苦护鹅;隋朝智舜的割耳救雉;孙叔敖埋蛇去害;梁武帝颁令禁屠之诏;阿育王立碑明令保护动物;美国林肯总统解放黑奴;晋朝僧群的护鸭绝饮等,都是与乐拔苦的阴德。
北宋《司马温公家训》云:「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守;积书以! 遗子孙,子孙未必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间,为子孙长久之计。」阴德就如播种,只要播土下种,就不怕将来没有收成的机会。
《安士全书》记载:有一位年幼的沙弥,因救起将溺的蝼蚁,而获长寿的果报;《缁门崇行录》亦举出智凯法师不嫌污秽,毡被野犬,不但感动了畜类,也为时人所敬崇;其它又如唐朝悟达国师,曾耐心的守护身患恶病的西域僧人,因而召感救愈人面疮的果报;梁武帝因布施斗笠,而获得贵为帝王的好报。
「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一个人命运的好坏,与您平常自心的善恶与积德结缘有关。修善积德,就是为自己创造善因善缘、获福灭罪的机会;祸稔恶盈,就是为自己造作恶因恶缘、轮回受苦的因缘。
四无量心(2013-04-08 22:30:00)
摘要:壹.四无量心的意义
四无量心是指菩萨普度众生所应具备的四种精神──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以无量的与乐心、拔苦心、欢喜心和包容心来广度一切有情。
“无量”两个字,涵盖了“四心”的因、缘、果、德种种相状,具有下列殊胜的意义:
因无量:也就是发心无量。我们的思想主宰了一切的行动,因此唯有发心,才能产生力量,尤其像普度众生这幺艰钜的使命,如果没有无量的发心,徒有行动,还是无法产生广大的效益。因此,我们要行长远的菩萨道,就必须发起无限的菩萨心。
缘无量:指无量的助缘。
众生无量:佛法在众生中求,众生就是菩提的根,若无众生可度,就没有菩提可修,也就完成不了菩萨道,成就不了佛果。我们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就要以无量的众生为助缘,做到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
时间无量:在世间上,我们想要成就一番非凡的事业,都需要长久的努力,何况是要成就无上的菩提,更需要将自己投入无限的时间里,勤行佛道。十方三世诸佛也都是在累劫精进中,累积自己的福德因缘,方得以成就正觉。所以,我们凡夫福薄德浅,更需要以无量的恒常心来求得佛法。
空间无量:根据《本生经》的记载,佛陀在因地修行时,轮回苦趣,犹不忘以各种身份来度脱六道众生;不仅如此,在《法华经》中,佛陀曾自述:“我于尘点劫前,早已成佛,自是以来,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只国导利众生。”其它如:观世音菩萨早在无量劫前成就正觉,但为度脱众生,因此倒驾慈航,游诸国土,常行佛道;普贤菩萨遍一切处实践十大愿,无怨无悔;地藏菩萨发誓度尽地狱众生,方证菩提。凡此都说明了诸佛菩萨之所以会成为佛菩萨,就在于他们将慈心悲愿遍覆法界,而无有拣择憎爱之心。我们要实践菩萨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应当效法诸佛菩萨的勇猛精进,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无论在何时、何处,都要以广度众生为己志。
果报无量:“因”无量加上“缘”无量,我们与无量的人、地、时、空结下善缘,自然会产生重重无尽不可思议的无量依正“果报”。
福德无量:“四无量心”的福德无有穷尽,在诸经论中多有记载,今举《清净道论》说明如下:
安稳入眠,不作恶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由于日间心怀慈悲,常行喜舍,所以不但在夜晚能够安稳入眠,......
什么是清净心?(2013-04-04 11:13:00)
摘要: 什么是清净心?一心念佛,一心是清净心。什么叫一心,二六时中,一天到晚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忆佛念佛,心里真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每个众生,蚊虫蚂蚁、妖魔鬼怪、花草树木,都是阿弥陀佛。其他佛都改名阿弥陀佛,一心称念,一向专念,心就觉悟了。
“无住”就是心里不能有一丝毫念头,有念就住了,要想学菩萨,先学无住,无住就是清净心、本来无一物。一切时、一切处,他一念不生。
起心动念,一个念头起、一个念头灭,前念灭后念又生了,念头是生灭法。生灭法里有个不生不灭的法,在我们身上,你知道这个秘诀,你就很欢喜,为什么?没有生死。生死是另外一部分,真正那一部分没有生死,这个不生不灭的是六根的根性,就是见闻觉知,永远没有生灭。我们身是五阴身,色受想行识有生灭,见闻觉知不会随他生灭。好像电波,普遍在空间,身体像收音机,打开开关能收到很多东西,见闻觉知像电波,周遍虚空法界,没有来去。我们身体这个机器也能收能放,播出去的波也周遍虚空法界,这波是思想波,我们起心动念,再微弱、微细的念头,诸佛菩萨的机器非常灵活,都能收到。我们的机器故障太多,里面有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住了。去掉妄想分别执著,佛菩萨点点滴滴我们也能收到。所以,清净心重要!
不要以为自己修行功德很少,到哪一天才能成就?如果我们得一心了,你的功德就无量无边了。一切诸佛如来是一心,你也一心,你心跟一切诸佛心是一个心,决定没有分别、界限,一切诸佛无量劫来所修的功德都变成自己的功德。如果你迷,你一迷到底,迷人的心跟我的心是一个心,所有一切迷人的心变成我的心,所有迷人所造的罪业都变成我的罪业。
正念的奇迹(2013-02-14 17:37:00)
摘要:
正念是佛法的核心。正念是能够把我们带回当下的那种力量。培养我们自己心中的正念,就是培养我们的自性佛。念就是要记得回归当下。“念”字上部的意思是“今”、“现在”,下部的意思是“心”。正念是一个奇迹,能够闪电般地招回我们散乱的心,使它恢复完整。这样,我们能够主宰自己、恢复自我,我们就能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1、正念的第一个奇迹就是活在当下,并且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蓝天、鲜花和我们孩子的微笑!
2、正念的第二个奇迹是,使其他的人或事物——天空、花朵、我们的孩子,也活在当下!如果不能好好地把握现在这一刻,如果你不能完全地活在当下,一切将会像一场梦。
3、正念的第三个奇迹是滋养你作意的对象!借助于正念,你的作意就会浇灌一朵正在枯萎的花儿,你将能够发现很多新的精彩的事情。
4、正念的第四个奇迹是减轻他人的痛苦!当你修习正念的时候,你的存在就像一个神奇的咒语,具有改变事物的力量。当你的身语意处于完美的统一状态的时候,在你讲出一个字之前,咒语就已经发挥效用了。正念的前四个奇迹属于禅定的第一个阶段,奢摩他——止、静、息、疗。一旦你已经使自己平静下来了,并且不再散乱,你的心就能够聚焦到一点上,这样,你就为开始深入观察做好了准备。
5、正念的第五个奇迹是,深入观察(“观”),它是禅定的第二个阶段!因为你是平静的、专注的(“止”),所以你可以真正深入地观察(“观”)。你把觉照之光打在你作意的对象上,与此同时,你也就是把觉照之光打在了自己身上。你观察作意的对象,同时,你也看到了自己的储藏室里充满了珍宝。
6、正念的第六个奇迹是智慧!觉悟和智慧来自我们心中。当我们充满正念的时候,深深地去感知当下这一刻,我们就能够深入地看和听,而其结果总是智慧、包容、慈悲和拔苦与乐的愿望。智慧恰恰是慈悲的基础。当你理解了某人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慈悲对待他。
7、正念的第七个奇迹是转化!当我们修习正念的时候,我们就接触到了生......
如何控制你的嗔怒(2012-12-21 17:26:00)
摘要:
有人说,现在的世界是修罗世界。修罗的特性是什么?就是嗔心重。据佛经说,嗔心重的修罗,专喜与帝释斗争。所以斗争与嗔心有密切的关系。放眼观现实世间,不是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斗争的气氛吗?因而,人心惶惶,社会不安,世界纷扰,确都由于众生嗔心重而来。真正欲得世界和平,社会安宁,人心喜乐,首当从对治嗔心起;而对治嗔心的特效药,就是佛说的忍辱波罗蜜。忍辱是对治嗔心的,所以先由一故事引发至忍辱上去。
罗睺罗尊者在家为佛之子,出家为佛弟子。未出家时,在王宫中,由于地位超越,享受优裕,因而养成他的特殊个性,每因小事而大发雷霆。及至出家以后,未证罗汉果前,习气未能尽除,仍常发动嗔心,不知什么叫做忍辱之道。佛陀明白了其中底细,觉得出家不能与道相应,实在是很可怜愍的,所以思有以感化之。
一个人在一个环境住久了,天天所接触的是同一人物,烦恼或者容易勃发;换一环境,心情舒畅了,烦恼也许要减少些。佛很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有一天,佛命罗睺罗到贤提精舍去住。尊者奉命就离开了原住的地方祗树给孤独园。没有过几天,佛陀外出托钵,归来经过尊者住处,就进去略事休息,嘱其打水洗足(佛制不论何人乞食,均赤足出)。洗足罢,佛就藉此机会,自尊者开示道:“你的意思怎样?现在这水还能作为食饮之用吗?”
“不能!世尊!此水本来是清净的,拿它煮饭固然可以,拿它冲茶也是可以,用途是很大的;但经洗脚后,已呈染污,不能再做什么大的作用了!”尊老老老实实地这样回答。
“不错,你说得一点不错!可是你只知道水是这样,却不知道自己也是如此。你的内心原本也是极清净的,可以修道证果,但因常动嗔心,垢秽充满胸怀,将成圣的清净心蒙蔽得不能明见一切,一所以现在你虽出家做了沙门,但也没有什么大用了!”佛一方面对他这样说,一方面又命他将水倒出去。待尊者倒水后,将空盆持回,佛又借这因缘向他问道:“罗睺罗!你去倒水的时候,假定不经意,失手将盆跌落在地上打破了,在你的内心,觉得可惜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