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的一生着实活的精彩。唐代诗人李白有诗:“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惟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表去不说李白当时怀念张良是什么样的心情,从诗中就可以看来张良对李白这样的侠士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了。我不是侠士,但张良也是我的偶像。
他跃然于历史舞台之上便是以刺杀秦始皇这种方式的,一时间天下皆惊,张子房一举闻名。想来能在日后举大事之人少时必有过人之处,韩信可忍胯下之辱,陈平于家盗嫂受金,而张良忍亡国之恨,求力士击杀秦始皇。当年燕太子丹求得荆轲,渡易水向西以刺秦王。而这里张良不仅求得力士来刺杀秦始皇,而且他自己也是作为刺客埋伏于搏浪沙刺杀秦始皇的。刺杀不成能全身而退,普天之下,想必张良为史上第一人。荆轲只是刺客,在一击不成后,旋柱而走追击秦王,被断左股后尚能投以剑击之,勇者可敬。但是张良却是个奇才。击杀秦始皇不成,引得秦始皇大索天下,求贼甚急,张良他在如此情况之下,全身而退,辗转于世,最终可隐匿在下邳,过人之处,可见一斑。再者他刺杀秦始皇也是在谋划完备的情况下,在秦皇最不注意的时候,以最有利的方式来刺秦。后世有人称赞:“子房一椎,宇宙生色”。张良刺秦虽不成,但一击成名,其性格也展露无遗。他有情有义,对韩国忠心不二,以致后来他投身乱世也是为了光复韩国;他深谋远虑,性格坚忍,能够做最成分的准备,等待最佳的时机,以求一击成功;他镇静从容,能够在举大事时为自己留下后路,全身而退。自古义士多“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而张良他始终能将心中的熊熊烈火放置在冷若冰霜的头脑中,年轻时期就可以如此成熟老道,熟谙诡道、脱身之术,堪称奇才。
他在下邳隐匿的十年是他成长并成熟的十年。巧遇黄石公,偶得《太公兵法》,使得张良精通纵横之法,诡道之术。关于此段张良拾鞋,黄石公授书的神话传说,并不足为信。但张良手中的又一本助他纵横天下的书却毋庸置疑。或许是他从某人某处得到,也或许本就是张良自己著书而借前人之名罢了。无论是哪种情况,张良因此变的更加强大和完善是可以肯定的。
遇见刘邦是他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张良做事不拘于形式,以柔制刚,以强击弱,见缝插针,动其根本,又精通脱身之术,想来深受道家学派影响,熟谙黄老之术。而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黄老学说一直就是作为国学出现,想来是受到刘邦的影响,因为刘邦他不尊儒士,只图行事恰到好处,想必也是偏爱黄老学说。张良与刘邦性格相投,一见如故,二人皆为成就王者之师,帝王之业的人物。
张良为了成败,会不择手段,做出许多为天下儒士所不齿之事。峣下之战,秦军投降,张良出尔反尔,在秦军松懈之时迎头痛击,一举大破秦军;三年荥阳之围,刘邦被迫划楚河汉界分东西而居,以求生路,待刘邦安全脱逃后,张良又建议刘邦因此袭击项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然后方有后来的垓下之围。张良的许多手段都十分毒辣而不假仁慈,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张良也正是明白这点,乱世中本来就是“古来白骨无人收”,那么万骨枯成就的就是他的“王者之师”,他又去考虑仁与不仁何哉?太史公说张良行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制胜于无形。张良的计谋就是这样,大巧若拙,不用匹夫之勇,化难为易,从细节上做大事,善于借势,攻敌要害,一招既出便杀气十足,一击必杀,招招制胜,而他仅仅是运筹于帷帐之中,根本就没有亲临战场。正所谓“不窥牖,知天下”,“道冲而用之弗盈”。
咸阳城内也是如此。前文已述,抢夺珍宝,抢占民女,大概几乎所有的起义军在破咸阳后都会去做,但此事最不应该由刘邦来做,最应该做的就是项羽。这是张良的想法,也是他促成刘邦霸业的计策,于细节处,在无为无形当中,将西楚霸王项羽一步一步推入了垓下之围。
与此方面,在张良身上的例子举不胜举。在其封为留侯之后,亦是如此。在这之前有一点不得不提,那便是张良他本就是一个天生的隐士。出仕前,默默无闻,只是一个王孙贵族,而他一出场便是以以击杀秦始皇出场,轰轰烈烈,一夜之间名扬天下,一生轻松之间,制胜于人。功成名就之后,便从朝野中退出,久居封地,杜门不出。其实这也是因为张良他懂得审时度势,功成身退的道理,不似韩信那样功臣末路断头颅。刘邦本意是要封张良为三万户侯,而萧何等人也是劳苦功高,可仅仅是万户侯。这对于张良来说是万万不能的。他知晓定国之后便不像从前纷争时那样,人人生活在拼杀之中,不曾理会万户侯,但此时论功封赏,他不可于此高人一筹,否则便会引来杀身之祸,更何况封的还是三万户侯。居功而身退,只会留美名于人间,生活的逍遥自在。最终在张良的坚持下,邦封其为万户侯,和萧何等人等同,从此退出朝野,隐匿山林。张良便以这样平平淡淡的方式退出仕途生活。褪去了从前浑身的杀气,从此默默无闻于人间。
张良这个人就像水一样,在人们面前总是柔弱的,无力的。可是他也正是这样,轰轰烈烈若洪水一样,从高山之上冲入这乱世;也如水一样,安安静静地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静止着,待时机成熟后,他又从不知处涌现于世,以无形之态,冲破千军万马,以柔制刚,无缝不入,将杀气和恐惧充满了每一个空间,滚滚波涛,层层巨浪,所向披靡,扯起狂风暴雨,万丈狂澜。席卷之后,退去汹涌之态,于满身华光之际,蒸发于世,悄然离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