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我对JAVA学习和JAVA程序员找工作的看法(来自csdn论坛)(2007-01-03 20:52:00)

摘要:我对JAVA学习和JAVA程序员找工作的看法   来自csdn论坛 本人做软件开发大概有6年多了,从事JAVA开发大概4年多,一直在上海.
现在我在网上总是看到大家在讨论什么架构比什么架构好,什么技术比什么技术强.
对这个我想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第一、我觉得谈架构是需要有资格的。如果你THINK JAVA或
JAVA核心技术这两本书还有很多你不能理解 那么你最好先把其中的一本看个滚瓜烂熟,再去看其他技术。你SERVLETS用得很熟练了么?如果没有,那么strust你应该先停下来。如果JDBC还不熟,(我的意思是至少你要知道它是总样工作,总样能提高对数据库操作的效率,不是只会调简单的调一ST对象,写一句简单的SQL)就没有必要去讨论Hibernate之类。当然你可能在工作时候正好用到我说的Hibernate,strust。不过你还是不应该把时间放到这个上面,因为工作中用到它们的地方不是很多。还是应该先把基础打好。Hibernate,strust这样的东西能给你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但是你去学习它的应该是他的原理和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简单的学习怎么用。我以前是SERVLETS程序员,三年前第一次拿到STRUST我好象马上就会用。那些标签库我估计我也能写出来 只不过可能考虑不到那么全。
   如果你是刚开始找工作的,我觉得你只需要简单的会一点STRUST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到JAVAV基础,JSP,SERVLETS上 然后JDBC看点,没有公司会对一个新人有太高要求,因为它不会给你很高工资的。不同工资的人做不同事情的。如果公司要采用什么架构也不需要你来做的,有更高工资和更多经验的人会来做这个事情的。你要做的事情不会很多,而且只要你态度好,即使有什么不会也有人会教你的。而面试的时候问得多的也是JAVA基础 JSP SERVLETS这些东西,其他的象SPRING,Hibernate你完全可以直接说你没有用过。不是每个公司全部采用这些的,关键还是基础。基础好学什么也容易。所以为什么说面试最关键的是你现在会什么 而是你要让人知道你以后会什么。   第二、我觉得你应该考虑你是为什么学习软件的。我比较俗气,我是为了更好的待遇才学习软件的。我以前是VB程序员,为什么要学习JAVA,我就因为当时认为JAVA有钱途(本人绝对没有说......

阅读全文(4814) | 评论:7

网友观察:最近有关Google的两则新闻(2007-01-03 20:48:00)

摘要:网友观察:最近有关Google的两则新闻 2006.12.31      大家应该可以看到Blogger logo上 的beta字样被打了个叉叉,Goolge也说即将完成旧有Blogger账号跟Google账号的整合,而使用Goolge账号登入的Blogger, 还有一些新的功能,像是用拖拉放的方式,直接修改你blog的版型,以及终于有了标签(tag)。因为Google Docs可以直接把文章publish到Blogger上啊! show_ads_zone(13);   最近有关Google的两则新闻是另我感到有兴趣和兴奋的,其一是Gmail可以收其它电子邮件账户的email,其二是Google其下的Blogger即将成为正式版。 有人在Gmail的Help网页上发现了这个 操作说明, 上面教你如何使用Gmail来收取其它电子邮件账户的email,我期待这项功能很久了!因为上下班通勤时,除了看看新闻、RSS之外,还会想要检查看看 有没有mail,但除了Gmail外,不论是公司的账号或是其它的电子邮件账户,都没有提供手机的接口(或是有提供但很难用)。Gmail不但有手机 HTML版的界面,还有 J2ME的Java界面, 而且除了读mail之外,还能寄mail和搜寻,画面上也许简单了些(Google的风格就是这样嘛),但该有的功能不会因为是手机版的而缩水。看到操作 说明后,我马上进到我的账户设定里去看看,可惜啊可惜~~正如报导所说的,这个功能尚未全面开放,只有少数的VIP能使用这个功能,其它人(例如我)在帐 户设定里,并没有那个选项出现,我只好再等等啰。

曾经为了email,我考虑要搞台BlackBerry(黑莓机)来玩玩,不过后来还是 打消了念头,因为一是说实在的,我的email的量没这么大;二是我是中华电信的门号,能不能用台哥大出的黑莓机还是问题;三是台哥大的黑莓机没有注音输入;四是台哥大目前推的两款黑莓机是GPRS版的,我是3G的门号,虽然人家说黑莓机3G版的没有快多少,但3G还是有其它GPRS没有的功能嘛;五是我 不是说要等iPhone!干嘛现在去买黑莓机。以上种种的理由,我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第二件事是Blogger即将成......

阅读全文(10849) | 评论:0

绝对妙算 身在职场必做的10件事zz(2007-01-02 10:48:00)

摘要:绝对妙算 身在职场必做的10件事 2006.12.30  来自:北京娱乐信报   郑江 王晓鸥   专家支招:智联招聘职业专家建议你去读一本叫《把工作做到出色》的书。专家支招:智联招聘的职业专家提示,职业目标应该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现在所说的这个主要是指短期目标,所以注意确定这些目标的可操作性很重要,而且,这些目标一定必须是你长期目标的分解,是你实现长期目标的必要充分条件。 show_ads_zone(13); 还没来得及总结2006年,新的一年已经来到我们的面前。回首这一年,你在职场上的步伐是前进了一大步还是停滞不前呢?你还在为薪水低而无奈地抱怨吗?你是否想炒掉现在的老板自己去创业呢?这一连串问号让我们在2006年留下太多遗憾,不过不要紧,薪水不涨也罢,职位不升也无妨,2007年我们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努力,去奋斗,去突破自己在职业发展上所面临的瓶颈,在新的一年里让你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必做事之1  跳一次槽要选对行业   如果你在本单位既不能得到加薪的机会,也没有升职的苗头,而且自己日复一日地混日子,对工作没有了激情。那就请跳槽吧,因为跳槽后,你去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新鲜感会刺激你认真工作,使你的工作状态得到调整。   专家支招:在决定是否跳槽之前,先要做好自我定位。其次是选准跳槽行业。如通晓国际惯例的本土金融分析师、会展设计师等将受追捧。 必做事之2  确立一个年度目标   中国社科院新发布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显示,七成都市人行走在“过劳死”边缘。专家认为,如果知识分子再不注意调整亚健康状态,不久的将来,这些人中的2/3将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只有1/10的人有希望能安享天年。   专家支招:不少白领的工作时间正在从“朝九晚五”向“朝九晚无”发展。所以,在2007年,我们给自己定的首要任务就是给自己一个健身的机会。从今天开始,不妨有意识地爬楼梯或是周末去爬山,这是简单的锻炼,其实只要坚持就会有好的效果。 必做事之3   学一项手艺要看准   如果你不是技能型人才,如果你不是企业的核心员工,那你就需要在2007年好好努力,用实际的成绩来证明你自己在公司的作用。   专家支招:智联招聘的职业专家认为,到新兴行业去就业,是很理性的选择。例如......

阅读全文(10205) | 评论:1

潘爱民: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之我见(2007-01-02 10:42:00)

摘要:潘爱民: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之我见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之我见 潘爱民,2006.12.30   我曾经在学校工作了十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我从事过软件开发,钻研新技术,做过网络管理员,也讲过课,做过科研。幸运的是,我始终近距离接触软件技术,主要以微软的技术为主,偶尔也涉及一些平行的技术,比如,与Windows对应的Linux,与COM对应的CORBA。   离开学校的环境以后,虽然身处工业界,但这学期我又有机会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讲授一门课程。姚旗智先生在清华组织了一个软件科学实验班,每年招收一个班级,微软亚洲研究院提供几门课程的支持。我讲授其中一门关于程序设计与算法的基础课程。   我始终认为,从事教学工作是一种奉献,无论是新技术的课程,还是传统的基础课程。我所处的工作岗位并没有讲授课程的要求,但我还是很愿意尽我所能做一些教课工作。我原来的计划是今年秋季到北大开一门Windows操作系统的课程(主要的动因是,2005年秋季在微软校园行活动中有同学在大会上提出来希望我能回北大讲课),很早时候已经跟主管教学的老师商量好了。但后来,由于有了清华的教学任务,我便放弃了北大的计划。   这是我第一次为本科生讲课,很基础的课程,但我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基本上每个周末都在准备讲义,有时候还会写一些小程序来配合教学。虽然辛苦,倒也其乐无穷。因为这是针对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所以,我拟定了三个目标: (1)    算法是基础,忽视算法永远是个错误。计算机算法建立在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之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一套理论体系,有大量经典的算法应用于各种计算环境中。没有算法内涵的程序设计是肤浅的,所以,我的课程有相当大的比重在介绍计算机算法。 (2)    关于程序设计或编程的教学,我倾向于由底向上的方法,而不是自顶向下的方法。对于非计算机系的学生,可以使用自顶向下的教学方法,但是对于计算机系的学生,一定要让他们知道程序下面发生的事情。细节不可忽略。 (3)    要有足够的代码量。我起初要求这门课程的代码量在10,000行C/C++代码,有些人(不仅有学生,也包括我的同事和朋友们)认为这个量太大,后来我降低到5000行,实......

阅读全文(10352) | 评论:0

任正非最新讲话:18年华为没有1项原创发明(2007-01-02 10:40:00)

摘要:任正非最新讲话:18年华为没有1项原创发明 2007.01.01    一、华为的一些实践

  华为公司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从创业开始,就始终坚持市场的商业成功为导向,一切投资、一切管理的改进都紧紧围绕产品的市场商业成功,尤其摒弃的是脱离商业成功导向的、唯技术的创新。这种盲目自傲的创新,对于我们没有资金来源的公司来说,无异自杀。

  华为在过去的18年里每年坚持投入销售收入的10%以上在研发上,尤其是最近几年,有超过二万五千名员工从事研发工作,资金投入都维持在每年70、80亿元以上,经过十八年的艰苦奋斗,至今为止,华为没有一项原创性的产品发明,主要做的、所取得的是在西方公司的成果上进行了一些功能、特性上的改进和集成能力的提升,更多的是表现在工程设计、工程实现方面的技术进步,与国外竞争对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对于我们所缺少的核心技术,华为只是通过购买的方式和支付专利许可费的方式,实现了产品的国际市场的市场准入,并在竞争的市场上逐步求得生存,这比自己绕开这些专利采取其他方法实现,成本要低得多,由于我们的支付费用,也实现了与西方公司的和平相处。

  2004年华为公司推向市场的一款WCDMA的分布式基站,相比传统的基站,运营商每年的运行/运维费用包括场地租金、电费等可以节约30%,为客户带来了价值的同时体现了产品的竞争力,从而获得了客户的好评和选择。这款分布式基站没有革命性的技术,也不存在过多的技术含金量,仅仅是工程工艺上的改进而已。

  事实上,在产品的工程实现技术方面,我们也经常遇到瓶颈,包括算法、散热技术、工艺技术、能源、节能等在内都时常成为我们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障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克服发展障碍,我们也不全靠自主开发,因为等自主开发出来了,市场机会早没有了,或对手已在市场上构筑了优势,我们没法在竞争的市场上获利,所以,我们经常采用直接购买技术的方式来缩短差距并构筑领先。

  我们有一款全球领先而且份额占据第一的产品,在功能、性能上超越竞争对手的一个关键技术,是我们通过购买某外国公司的技术而获得的。我们寻找并选择了一家超长光传送技术和产品解决方案研究上非常领先的厂家,该公司累计投入已经超过$70M,其技术主要应用在骨干长途光传送系统中,网......

阅读全文(1946) | 评论:0

回顾苹果的2006 乔布斯最好的一年(2007-01-02 10:39:00)

摘要:回顾苹果的2006 乔布斯最好的一年 2006.12.29     终于等到Intel inside 苹果在一月份Macworld Expo的聚光灯下宣告了其Intel时代的到来,推出全新的iMac和MacBook Pro系列产品。这些新的机器都采用了Core Duo处理器,得到了更好的性能和更小的功耗。不过很多应用程序不得不实用苹果的Rosetta模拟技术来运行在Intel平台上,尽管这样一些对处理器很敏感的程序性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九月份推出的OS X 10.4.8极大的提升了Rosetta程序的性能)   在很短的时间内,苹果的整个台式机和笔记本产品线抛弃了PowerPC处理器,转投Intel的怀抱。二月份,Intel版的Mac mini上市;随后是五月推出的MacBook,这是取代iBook和12吋的PowerBook G4的消费级笔记本;在八月的开发者大会上,苹果推出了基于Intel平台的Xserve和Mac Pro,这是Power Mac G5的双核继任者。在乔布斯宣布苹果计划更换其处理器供应商一年多点之后,向Intel的转身完成了。   转向Intel处理器对苹果意味着什么?除了直接的性能提升之外,Intel为Mac平台提供了新的可能。设想如果苹果电脑的用户都能使用在PC上所使用的软件,Mac肯定会对目前Windows一统天下的局面产生极大的冲击。   Core Duo:结局 在更新到Intel平台之后,苹果立即就开始了升级的脚步。在七月的时候,Intel推出了下一代的Core 2 Duo处理器,苹果马上就采用了Intel新的产品。九月,苹果升级iMac到Core 2 Duo处理器,随后MacBook Pro和MacBook也进行了升级。结果是,Macworld Lab测试新的处理器带来了10%的性能提升。
      OS X的改变 自从2005年4月推出Tiger操作系统以来,OS X系列就显得太风平浪静了。苹果暗示降减缓每年都更新OS X的开发脚步。 虽然对于OS X的公开讨论并不是很多,但是在略显平静的表面下还是有很多新东西在酝酿。在八月份的开发者大会上,我们初步见识到了苹果下一代OS X操作系统的样子。这个代号为Leopar......

阅读全文(1972) | 评论:0

Google的“精英策略”能在中国走多远?(2007-01-02 10:38:00)

摘要:Google的“精英策略”能在中国走多远? 2006.12.26  来自:风尚周报   张敏  文*凡尘 淑岚



曾几何时,互联网的发展制造出了多少“一夜暴富”的网络神话。神话的缔造者之一Google在顺利跨过了20世纪末网络泡沫幻灭的时期之后,又借助Web 2.0方兴未艾的东风,不断地演绎新的传奇。不过,放眼Google中国,水土不服的现状与高层出走的传闻让我们感受得更多的却是丝丝的悲凉。出身象牙塔的Google精英们,能否继续在复杂的中国市场中乘风破浪?

正文

和大多数人一样,互联网评论家方兴东喜欢用百度进行中文搜索,只有在搜索英文时会使用Google。“我觉得Google是很典型的跨国公司,他把握的是国外的一些主流文化。是一个强调精英文化的公司”。

在国际上口碑极好的搜索引擎Google进入国内却引发了不少失望的情绪。或许正是因为Google太强大太自信,有着强烈的精英意识,没有用心去做中国人喜欢的中文搜索,他才离中国的用户越来越远。

攻克中国市场的高调宣言

回顾Google的中国之旅,Google其实是相当高调的开始中国战略的。从筹备时期力邀中国人李开复加盟,甚至不惜为其打一场有损声誉的官司,进入中国后,大力提倡本土化,招聘本地员工,为Google换中文名字谷歌…Google毫不掩饰其攻克中国市场的决心。不过,Google高层对中国市场和政府的不了解早在Google的中国策略开启之初以显现弥端。

早在2000年9月,Google就针对中文世界庞大的互联网用户推出了中文搜索服务。但是,中国市场的商业潜力和商业开发一直没有引起Google管理层足够的重视。最终在2003年11月底,Google才在其中文服务网站上首次推出了“GoogleAdWords”关键字广告业务服务,通过直销的方式向中国企业客户销售广告。但它还是抵挡不住中国6000多家自称是Google业务代理的小公司,由于语言交流以及支付方式上的差异,使得中国企业宁愿花钱找这些“伪代理“,而不愿把钱直接汇到美国。这使Google在中国业务上不得不选择代理,中国也成为Google唯一一个采用代理制的地区。

而直到2005年5月......

阅读全文(9427) | 评论:1

开源,选GoogleCode还是Sourceforge?(2007-01-02 10:35:00)

摘要:开源,选GoogleCode还是Sourceforge? 2006.12.30  来自:CSDN      概要
  提起Google Code,我需要很惭愧地承认一点,我一开始的时候“把它看扁了”。初接触Google Code的时候,我简单地认为,Google Code只是一个半成品,从各方面的功能来讲,似乎远不能够与Sourceforge的完备相比。但是,随着对Google Code了解的深入,我不能不承认我错了,Google Code再一次证明“简单是美”的法则:Google的服务似乎永远是看似简单(甚至让你觉得不够用),而实则非常完备。
    如果你有开源的计划,或者已经开源,或者你有私人的项目希望有个完备的平台去管理它,那么本文值得你一读,因为这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心得。到目前为止,我开源了WINX和DocX已经4个月多了,和Google Code、Sourceforge均有了较长时间的接触,希望借机会和大家交流下。
  选择Google Code,还是Sourceforge?总体来讲,两者各有各的优势。从进入的门槛来讲,使用Google Code会比Sourceforge容易很多。 Google Code的优势与劣势
Google Code的优势
  速度第一。Google的服务以快速著称,Google Code亦不例外。当你上传新的Release时,你会特别感受到这一点。
  操作简洁。如果Sourceforge和Google Code提供了同样的功能,那么我可以毫不思索的讲,Google Code比Sourceforge快捷易用。我们后文将详细比较各个功能。
Google Code的劣势
  容易被盾。以我的经验,Google Code被盾比较频繁。这导致我有时无法浏览Bug列表,发布新的Release等等。所幸的是,Google Code的SVN连接从来没有出现访问障碍。因此这不算太大的问题。另外,按Google Code的说法,有些功能可以在命令行进行,而不需要到Web上,但是我本人尚未进行详细的验证。
  100M的容量限制。Google Code限制每个项目的SVN空间大小不能超过100M,发布的所有......

阅读全文(9529) | 评论:0

专访Google开源负责人:一窥Linux库房乾坤(2007-01-02 10:34:00)

摘要:专访Google开源负责人:一窥Linux库房乾坤 2006.12.29  来自:新浪科技      CNET科技资讯网12月27日国际报道 搜索巨头Google大量使用开放源代码软件,也积极参与许多开源程序的开发计划,甚至是部分计划的赞助者。问:Google支持开源计划的标准何在?比方说,Net Trust基本上协助这所大学(印第安纳大学)编写更多的开源程序,并培养出更多的开源程序开发人员,因为可征召一群学生投入此事。 CNET科技资讯网12月27日国际报道 搜索巨头Google大量使用开放源代码软件,也积极参与许多开源程序的开发计划,甚至是部分计划的赞助者。 Google开放源代码计划经理Chris DiBona表示,Google的计算机系统上安装各式各样的开源软件,例如Ubuntu。该公司最近也依据开源授权发布用来开发Java软件的Google Web Toolkit,以协助程序设计师打造Web 2.0应用程序。 Google还出资赞助一项称为“Net Trust”的计划。这项开放源代码程序的源代码最近通过Google Code (Google为开源开发人员建立的在线协作园地)发布。Net Trust由印第安纳大学的L.Jean Camp率先发起,是一项反网络钓鱼(antiphishing)软件开发计划,其作用是根据网络使用者所属社区的成员对网站的评价,来标注某网站值不值得信任。 日前DiBona接受CNET News.com专访时表示,Google虽积极参与开源活动,但也笃信专有(proprietary)软件的价值。他提到Google偏好的开源程序、Java开放源代码对Google的影响,以及有些程序代码Google绝不会对外部开发人员开放的理由。以下是访谈摘要。 问:Google支持开源计划的标准何在? DiBona答:必须考虑三件事。有时,Google的工程师会拿某个计划给我们过目,希望我们出资赞助。我们会研究看看,评估那项计划构不构成合理的投资条件。所谓“合理”,意味如果投资的话,会不会催生更多的程序、或培育出更多的开源程序开发人员、或对开源社区做出其它别的贡献。 我们已发布许多程序代码,但我们比较可能参与既有的社区,而不是自己从头建立新社区。看看我们赞助过的活动......

阅读全文(10193) | 评论:0

Linux 套接字编程中的 5 个隐患 转(2006-12-22 23:23:00)

摘要:    Linux 套接字编程中的 5 个隐患 在异构环境中开发可靠的网络应用程序   未显示需要 JavaScript 的文档选项

级别: 中级 M. Tim Jones, 资深软件工程师, Emulex
2005 年 10 月 08 日 Socket API 是网络应用程序开发中实际应用的标准 API。尽管该 API 简单,但是开发新手可能会经历一些常见的问题。本文识别一些最常见的隐患并向您显示如何避免它们。 在 4.2 BSD UNIX® 操作系统中首次引入,Sockets API 现在是任何操作系统的标准特性。事实上,很难找到一种不支持 Sockets API 的现代语言。该 API 相当简单,但新的开发人员仍然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隐患。 本文识别那些隐患并向您显示如何避开它们。 隐患 1.忽略返回状态 第一个隐患很明显,但它是开发新手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如果您忽略函数的返回状态,当它们失败或部分成功的时候,您也许会迷失。反过来,这可能传播错误,使定位问题的源头变得困难。 捕获并检查每一个返回状态,而不是忽略它们。考虑清单 1 显示的例子,一个套接字 send 函数。
清单 1. 忽略 API 函数返回状态
int status, sock, mode; /* Create a new stream (TCP) socket */ sock = socket( AF_INET, SOCK_STREAM, 0 ); ... status = send( sock, buffer, buflen, MSG_DONTWAIT ); if (status == -1) { /* send failed */ printf( "send failed: %s\n", strerror(errno) ); } else { /* send succeeded -- or did it? */ } ......

阅读全文(10823)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