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七——这样的电影,无论评论以什么名字出现都是多余(2009-10-29 23:55:00)

摘要:这样的电影,无论评论以什么名字出现都是多余 我大约一直就后知后觉。总是待一件事落定,或者一阵风潮刮过,才恍然发现曾经那样风云变幻过。

  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3年在美公映,距今有五分之一个甲子的时间。而我第一次看也是在四年前,从TWT下载,下了两个多小时,再看了两个多小时,累得像一滩泥。索性记性不够好,才给这次复习留了一点新鲜感。
什么才是好看的电影呢。有画面有对白有结构有隐喻才是好电影?我是个外行,没有发言权。我重看《肖》的时候,眼帘受到了冲击,精神得到了抚慰,求知得到了满足,最后还试图写篇蹩脚的影评——这样可以算是好影片了吧。有时你说不出它的好,那才是真的好了。这就跟恋爱一样,你搞不懂爱上了她的什么地方,却魂牵梦绕。相信我吧,你是爱上她了。
  《肖》正是这样一部值得一提的电影。它改编自惊悚大师史蒂芬·金的小说。结构非常明晰,两条线平行地把故事交待得十分熨贴。一条是安迪遭遇的发展,另一条是瑞得旁白的切入,观众一看就明白。这和同样来自史蒂芬·金小说的《秘窗》不同,虽然强尼戴普演技精湛,我还是看得云山雾罩。

  安迪是年轻有为的银行家,涉嫌谋杀妻子与她的情人,被判了两个终身监禁。在肖申克监狱里的高墙里,‘他看上去就与众不同’,挖掘了一条通向自由的地道,成功越狱。瑞得终于获得假释,两人在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上重逢,同时获得了救赎。影片里唯一的爱情就是背叛。安迪不是直接的杀妻凶手,心理却背着沉重的枷锁。而这种挣脱最后并不是用法律宣告无罪的方式达成的,他采取了完全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来逾越这座墙,来争取自由。‘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 ’这颇耐人寻味,强权与体制无处不在,大多数人的意见有时就是在奸污少数人的民意;个人渺小与胆怯,虚伪与懦弱:最困难的其实是让如何自己的心灵得到拯救。
  往大的方面看,在肖申克这座黑暗罪恶野蛮充塞的监狱里,在安迪和瑞德自救的同时,这座监狱也得到了救赎(肖申克的救赎)。当安迪用替警官逃税为伙伴换来啤酒时,当安迪开办图书馆和讲习班的时候,当监狱上空飘起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的时候,一切都充满了美好与希望。警官的被捕与典狱长的自杀......

阅读全文(2169) | 评论:0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六(2009-10-29 23:54:00)

摘要:                关于救赎

——“有一种鸟儿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若干年前,我是一个学生。在校园旁边那破败的影碟出租屋里,一部叫做《刺激九五》的电影,让我久久难以释怀。如此恶俗的片名,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劣等AV,但细细品味那甘醴般的情节,却让人如同饮干了最后一杯美酒,心怀喜悦,又怅然若失。
    多年后,我已经毕业。夜里,卸下一天的疲惫,半躺在由无数啤酒瓶堆积而成的“床”上,在胸前的笔记本里点开这部电影,熟悉的旋律,再一次缓缓响起。顺手启开一个瓶啤酒,一口口的灌着自己,这时,仿佛手中的啤酒,就是安迪用智慧和勇气换来的那瓶Tiger。
    电影的原名是《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也许翻译成《肖申克的救赎》更为合理,但我却不得不感谢将其翻译成《刺激九五》的台湾盗版商,是你们让中国的普通观众能看到一部如此精彩的影片。
    Shawshank(肖申克),是一座监狱,台湾碟翻译成“鲨堡”,看似毫无道理,却也意味悠长:肖申克监狱,不正是一座 “关着鲨鱼的堡垒”吗。
    我始终认为,影片既不像片商标榜的那样,是部惊悚片,也不像无数专业影评人评论的那样,是部励志片。在我心中,它只是一部好电影,一部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好电影,仅此而已。
如若问我影片为何打动我,我会毫不忧郁的写下:希望、自由。
                关于希望
    至今记得,瑞德与安迪的一段关于希望的对白,并奉为经典。
    安迪:......

阅读全文(1757) | 评论:0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五(2009-10-29 23:44:00)

摘要:心灵的救赎
――从《刺激1995》到《肖申克的救赎》 2001年,那时候不像现在遍地都是经典名片的DVD,那时候能找到一部心仪的电影的VCD就如获至宝一样。所以杂志上说的大多数影片都还停留在传说中的地位。就是在那样一个年代,凭借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我找到了那部口碑相传的传说中的影片,那时它的译名是《刺激1995》。那时候,知道它存在的人,其实并没有几个。

2005年,这个影像资讯泛滥的年代,遍地都是经典名片的DVD。越来越多的影迷认识到了一部影片的伟大性并自发的把它封为了影史上最大的无冕之王。这时候,它也恢复了原本的片名――《肖申克的救赎》。这时候,不知道它的人,恐怕也没有几个了。

人性中最耀眼的光辉往往要在时间的打磨下才能完全展露锋芒。1994年,《肖申克的救赎》与《阿甘正传》和《低俗小说》三分天下竞争奥斯卡,代表整个美国精神的阿甘捧走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影片的桂冠,而昆汀也在之后的戛纳电影节上得到了更大的补偿――《低俗小说》斩获了象征艺术电影最高荣誉的金棕榈大奖。唯有《肖申克的救赎》,提名若干项最终却一无所获。如果从一个较为功利的角度来看,这个结果无疑让人觉得非常不值。所以在此之后,它不可避免的沉寂了一段时间。

其实我对此片感情的起伏,基本上是它在大众影迷中遭遇的浓缩。从《刺激1995》到《肖申克的救赎》,不光是片名的简单转变。在我的心里,代表着一个质的飞跃。

我时常会想,是一股什么样的底蕴或者是人文力量支持着这部作品从沉寂中缓缓上升,直到升华成为神话为止。如果说只是那个震撼的结尾抬深了整个影片显然欠妥,因为早在《基督山伯爵》中大仲马就已经把越狱的传奇故事描写到了极致,而且从来没有只有结局出彩的电影能被如此加冕。如果简单的归结为希望的力量自然也是单薄的,希望如果失去了支持的动力,也只能是乌托邦式的幻想而已。

第一遍看完后觉得有外界对它的评价有点太过,觉得如果没有结局的支持全片显得空洞了许多,充其量,也就是一个男人在狱中的遭遇吧!

那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由于当初的自己心灵上的某些东西尚未成熟,所以无法直接从影像上体会到更深层次的含义,自然就忽视了最昭示人性的精髓的地方。但在第若干次重温这部影片的时候,我突然感觉自己被击中了。按理来说早就烂熟于心的剧情应该无法再激荡起内心太大的......

阅读全文(1686) | 评论:0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四(2009-10-29 23:36:00)

摘要: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描绘了一个年轻有为的银行总裁,被冤枉杀害妻子及她情人,而背判终身监禁,并在19年后从肖申克监狱成功越狱的故事。
  
  
  
  本片以第三人称自述的方式深刻刻画了几个典型人物。并在忠实原著故事的同时,对人物做了适当的的特写和夸张。安迪的执着和慧黠;瑞德的理性和热情;布鲁斯的机械与悲切;狱长诺顿的阴毒,恶狠;狱警海利的残暴与血性。……都通过其谈话和行为,紧紧依靠本片线索,为故事展开铺垫。
  
  
  
   ㈠主题
  
  自由和希望是影片《肖》的线索,一个人的力量有多大,取决于他潜在的希望有多远大。安迪没有做无畏的反抗现实的行为,而是以意志和理性支配行动,最终赢得了属于自己的权利——自由。狱中的他为犯人争取权利,也在不断的给他们以“自由时刻”。肖申克充盈着满目的教条,体制,压迫。和那一个个屈服于制度化的心灵。导演是以一个监狱,折射出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服从和驯化,还有巨大的商业压力下,每个人无奈的制度化生活。正如瑞德所说的“你看那灰暗的高墙。刚开始,你厌倦他,逃避他,后来渐渐习惯,最后便彻底依赖他,这就是被体制化了。”
  
  
  
  监狱束缚的仅是人的肉体,而体制束缚的是人的灵魂。在狱中,安迪的灵魂仿佛对着自己残虐的肉体微笑。因为他的希望,是肃杀的灰墙无法阻挡的,是哑寂的囚房无法泯灭的。斯蒂芬·金使安迪成为一个精神化身,他代表离了全人类反抗困缚,不屈向前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人类内心深处的共鸣被挖掘出来,感化读者。
  
  
  
  本片上映后,赢得了当年奥斯卡七项提名,但由于略逊于《阿甘正传》而无缘大奖。这也成为影史上的一个遗憾,使人们争论至今。
  
  
  
   ㈡音乐
  
   音乐的运用简洁,恰当。本片三次展现“自由时刻”都使用了舒缓的音乐。
  
  
  
  第一处:金色的夕阳,漫洒在黑漆的屋顶上。没个犯人都安逸的享受安迪几乎用生命换来的冰啤酒,表情是那样恬适,淡定。“仿佛自由人在修葺自家屋顶一样”这时,一段优美的音乐缓缓奏起,响跫在天空中,人们眉宇见流露出自由的目光。......

阅读全文(1813) | 评论:0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三(2009-10-29 23:09:00)

摘要:    传说中这是一部男人必看的影片,感人至深令你终身难忘。影片中的对白仍回响在耳畔,是鞭策也是激励。还记得吗?“希望是人类美好的东西,只要自己不放弃,希望就会永远相随。”正是这句话使我们心潮澎湃,也是这句话鞭策我们在黑暗中不断前行,走向成功。作为励志片的《肖申克的救赎》本应夺得1995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只因为对手是《阿甘正传》―阿甘是美国式的英雄―但是安迪·杜弗伦(Andy)却是全世界的英雄,正如该片是世界经典一样。     影片讲述了银行家安迪因误判而入狱,从年轻到两鬓斑白。然而折磨与毒打并未使他对自由的渴望消失。天生我才必有用,凭借理财之能,他结识了狱警,甚至阴险的典狱长。当然,重要的是他获得了狱友的友谊,尤其是与里德(Red)的忘年交。他用一把小石锤雕刻石头,当然更是用来挖地道。十九年后,重获自由的可能也破灭了(证人死于非命),生活好像已经没有希望。然而,灵魂得到救赎的安迪却在一个风雨之夜走向了自由。因为他坚信希望永在人间。     影片的主题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一句句含蓄隽永的对白,使我们如沐春风。朴实的语言令我们内心深处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     “生活是什么?要么忙着生,要么忙着死。”安迪望着湛蓝的天空,在走向自由之前对老友说出了这句话。多年的经历让他知道“恐惧让人沦为囚犯,希望让人重获自由”。尽管监狱生活不过是“一段又一段的例行公事”,但安迪却坚信“强者自救,圣者渡人”,他知道希望永在人间。面对黑暗,我们拥有希望与友谊,那还怕什么,就应该忙着生存,向自由奔跑。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希望是永存的,任何时候都是如此。阳光撒在屋顶,囚犯惬意的喝着啤酒,如同常人;蓝天下,《费加罗的婚礼》响彻肖申克监狱“晚风吹过树梢,就在今夜……”宛如小鸟飞入牢房,墙壁无影无踪;数年的不懈努力,新图书馆终于建成。当假释的里德发现自己被“体制化”后,欲走老布(Brooks)自杀的后路,正是这句话使他不再忙着死,而是积极的活着。正是希望的有无产生了生与死的不同结局。生存还是死亡,在希望面前,这并不是一个问题。     “希望是人类美好的东西,只要自己不放弃,希望就会永远相随。”里德读着安迪的信,尤其是这句更令他感动。“......

阅读全文(1843) | 评论:0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二(2009-10-29 23:06:00)

摘要:能感动人的心灵,让人思考的电影是部好电影。而1994年9月1日首映的《肖申克的救赎》就这样一部电影。十年过去了,但依然能再次感动我们。我认为它是这十年来参加奥斯卡评奖的最佳影片,虽然那年它没获得这一奖项,却无法磨灭它在我心中的地位。蒂姆.罗宾斯也成了我最喜爱的演员之一,而获得今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也算是对他在《肖申克的救赎》登峰造极演出但没获奖的一种补偿吧!
  有人认为它是男人应该看的十部影片之一。那《肖申克的救赎》带给我们是什么呢?是希望。《肖申克的救赎》感了我们是什么呢?是希望。
  当一个人被误判杀了人,而刑法是两个无期徒刑。那个人会变得怎样?是默默消沉等待岁月逝去,还是充满希望争取重回自由。  
  这样的恶梦就降临到了影片的主角安迪身上。他被送进了“鲨堡监狱”。高高的围墙、冷漠的囚犯、自称“上帝”的狱长、残酷的刑法将那里变成一个人间炼狱。希望重获自由的安迪在那里显得格格不入,甚至被警告怀有希望是危险的。而那时向安迪提供榔头、海报等物品的狱友阿瑞有怎能想到20年后安迪正是借助这些工具凿成了通往自由之路。支撑他这样水滴石穿般不懈挖掘的力量就是希望所赐予的。
  希望在这地狱般的地方显得是如此美丽,显得是如此温暖。安迪冒死向看守队长进言,为狱友们赢得了一箱啤酒;为监狱申请建设图书馆的经费;冒死为大家播放《费加罗的婚礼》,这一次次的行为无不好似在向地狱散播光明、温暖和希望,监狱也因此悄然的改变着。
  也许上帝真的被安迪的祈祷感动了,真正杀人凶手被抓获,希望似乎降临到了他的身上时,一切却发生了改变。监狱长为要安迪继续替他作假帐。设计杀害了真正的凶手。希望破灭了,安迪却没被击倒,希望的力量在于它的绵绵不绝,也最终促使他一次一把土,一次一颗石地凿出了这隧道。
  风雨交加的夜晚,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带着监狱长的假帐的证据,安迪沿着长长的隧道逃出了监狱。这一刻风雨似在为安迪欢呼歌唱。
  一个心灵在没有希望的世界里坚持希望,一个不断遭受打击的世界里是保持勇气。这就是影片留给我们的。十年了,希望永存,感动不变。......

阅读全文(1795) | 评论:0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一(2009-10-29 22:51:00)

摘要: 希望和信念的力量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一张巨大的海华丝电影招贴画的遮掩,一把六英寸长的鹤嘴石锤执着地掘洞。他,安迪,一个因律师的无能、司法的昏馈而被判终身监禁的银行家完成了对灵魂和生命的救赎。 初次看这部电影,有很大的触动,在好莱坞被商业大片充斥的时候,我觉得这部片子更是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肖申克的救赎》是根据美国作家史蒂芬"金的小说《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而成,1994年,《肖申克的救赎》与《阿甘正传》和《低俗小说》三分天下竞争奥斯卡,代表整个美国精神的阿甘捧走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影片的桂冠,而昆汀也在之后的戛纳电影节上得到了更大的补偿——《低俗小说》斩获了象征艺术电影最高荣誉的金棕榈大奖。唯有《肖申克的救赎》,首映于一九九四年九月的多伦多电影节,获当年美国电影学院奖七项提名。但是七项提名最终却一无所获。但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一九九五年,随着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有线电视网的首播,它在当年击败了轰动一时的影片《真实的谎言》摘走了家用录像带租售排行榜第一的桂冠。    经典的对白,深沉而有些压抑的背景,在最初你很难想象这将是怎样的结局,看到以监狱为背景的电影,我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周润发主演的《监狱风云》。不过《肖申克的救赎》超越了那种血腥的场面,以一种很静谧的旁白阐述着剧中人物不同的结局,而远离了俗套的思路,最终给人以精神上的启迪。不过和《监狱风云》相似的地方就是都有关于友谊、关于人生的无奈和主角不息的抗挣。 整部电影给我震撼最大的是安迪心中不灭的希望之火和对自由的信仰! 剧情是这样:1947年,英国缅因州一位成功的银行副总裁安迪因为律师的无能、司法的昏馈被错判谋杀妻子和情夫,在肖申克监狱终身监禁。安迪在狱中的铁笼里用一把六英寸长的鹤嘴石锤执着地掘洞(通常情况......

阅读全文(3677)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