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疲于奔命2年制 中国研究生教育走向本科化?(2007-02-04 02:17:00)
摘要:疲于奔命2年制 中国研究生教育走向本科化?
2006.09.28 来自:中国新闻周刊 王寻付碧莲
学校没有能力保证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又不愿放弃扩招带来的好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把充满个性化的研究生教育变成批量化、模式化的大机器生产。
在6月29日召开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第四次工作会议上,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侯建国对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总结道:“目前,国内大学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据统计,近几年我国每年研究生扩招的比例达到25%~30%。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时,全国在校研究生数量才不过3万多人。到了1998年,全国招收了7万研究生,2001年到了16万,2005年则达到惊人的30万~35万,2006年全国硕士生招生报考人数更达到127.5万。
这是“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一个背景吗?
疲于奔命2年制
2002年以来,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开始把研究生培养的3年制,缩短为2年。余梦辉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专业的2年制研究生,2006年6月毕业的她,现任职橙天娱乐公司的法务助理。
余梦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感觉自己第一年是课多时间紧,第一学期就有七八门课,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看书、沉淀、写一点东西,感觉不太像研究生的学习状态。”与其他2年制的研究生一样,余梦辉的第2年忙于毕业论文和找工作。“老师们都知道2年制时间很短,一般都做不出来很有质量的论文,再加上现在找工作太难了,对论文的要求不得不降低。”她说。
“整天都累得要命,上完一门课再赶着上另一门课,就是一种疲于奔命的感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正在读研二的研究生舒文雯说。与余梦辉一样,她的大一也被课程挤满了。她解释道,“因为找工作和论文的原因,我们一般第一年就要把所有学分都修完,如果第二年再上课的话就会很麻烦,首先你已经没有心思上课,其次你没有时间。”舒文雯这样说,“2年时间做学问完全不够,但对于混一个文凭找工作来说也就够了。”
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专业读研二的张美阳很干脆地讲:“说真的,要在学术上、理论上做出成绩的话,两年时间显然不够用。我现在读研究生,其实就是给我找工作做了一个缓冲而已。”
“学士后”教育
2年制使得学生们疲于奔命、无......
大学生年薪降3.8% 硕士薪酬比本科高46%(2007-02-04 02:16:00)
摘要:大学生年薪降3.8% 硕士薪酬比本科高46%
2006.10.20 来自:天网安全阵线
?2006年大学生就业大军数量再创历史新高,那今年毕业的应届生,到底能赚多少钱?这是许多大学生都关心的问题。
现在看来,情况并不太妙,据中华英才网最新的一项调查,2005年7月毕业的大学生工作一年后薪金呈下降趋势。其中,房地产业和医药行业下降幅度最大,只有IT等个别行业逆势上升。
今日(17日)上午,记者采访了几位人力资源专家,他们表示,今年应届毕业生遭遇的这股“寒流”,很大程度是受各种政策的影响。
薪酬调查·行情
去年毕业生年薪普降
据中华英才网的调查,全国应届生从业第一年(即考查了05届大学生从2005年7月毕业入职,到2006年7月)的平均税前收入,由2005年的34635元下降为今年的33322元,总体降幅为3.8%。
其中,房地产业和医药行业下降幅度最大,前者平均月收入下降506元,后者平均月收入下降360元。
在一片“降”声中,个别行业逆势而动,薪酬不降反升,这就是今年就业热点的IT业。
专家点评:今日上午,专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腾驹达管理咨询顾问公司董事长景素奇表示,医药、房地产行业薪酬波动比较大,主要是受到医疗改革制度和土地供应政策变化的影响。
薪酬调查·学历
硕士薪酬高本科四成
根据本次调查,专科生毕业首年税前总收入为21689元,本科生为32746元,硕士(不含MBA)47834元,博士72122元——其中引人瞩目的是,硕士高出本科46%。
与此同时,MBA的“新丁”们在工作首年的收入显著超过非MBA的硕士,达到68460元,直逼博士的水平。
专家点评: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杨雪梅表示,所谓的MBA应届生其实并非初出茅庐,其在工作经验上的优势自然会体现在薪酬上,因此其首年收入高出非MBA硕士不足为奇。
薪酬调查·行业
金融企业“出手阔绰”
中华英才网调查显示,选择适当的行业的确会带来不同的收益。
以北......
C++学习基础知识-csdn论坛(2007-02-04 02:14:00)
摘要:C++学习基础知识-csdn论坛
小狼注:原文《C++学习重点分析》,本人认为这些仅仅是C++比较基本的基础知识而已,因此更名
一、#include “filename.h”和#include 的区别
#include “filename.h”是指编译器将从当前工作目录上开始查找此文件
#include 是指编译器将从标准库目录中开始查找此文件
二、头文件的作用
加强安全检测
通过头文件可能方便地调用库功能,而不必关心其实现方式
三、* , &修饰符的位置
对于*和&修饰符,为了避免误解,最好将修饰符紧靠变量名
四、if语句
不要将布尔变量与任何值进行比较,那会很容易出错的。
整形变量必须要有类型相同的值进行比较
浮点变量最好少比点,就算要比也要有值进行限制
指针变量要和NULL进行比较,不要和布尔型和整形比较
五、const和#define的比较
const有数据类型,#define没有数据类型
个别编译器中const可以进行调试,#define不可以进行调试
在类中定义常量有两种方式
1、 在类在声明常量,但不赋值,在构造函数初始化表中进行赋值;
2、 用枚举代替const常量。
六、C++函数中值的传递方式
有三种方式:值传递(Pass by value)、指针传递(Pass by pointer)、引用传递(Pass by reference)
void fun(char c) //pass by value
void fun(char *str) //pass by pointer
void fun(char &str) //pass by reference
如果输入参数是以值传递的话,最好使用引用传递代替,因为引用传递省去了临时对象的构造和析构
函数的类型不能省略,就算没有也要加个void
七、函数体中的指针或引用常量不能被返回
Char *func(void)
{
char str[]=”Hello Word”;
//这个是不能被返回的,因为str是个指定变量,不是一般的值,函数结束后会被注销掉
return str;
}
函数体内的指针变量并不会随着函数的消亡......
盖茨:下一代操作系统2011年前推出(2007-02-04 02:11:00)
摘要:盖茨:下一代操作系统2011年前推出
2007.02.03 友亚
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日前表示,继Vista之后的下一代操作系统肯定会在2010-2011年前推出。
据英国媒体报道,盖茨日前在接受采访时称:“下一代操作系统肯定会在2010-2011年前推出。”盖茨还补充道,下一代操作系统将更加注重“以用户为核心”的理念。
盖茨称,下一代系统将允许用户随意从一台PC转移到另一台PC上,无论这台PC是不是自己的机器。因为他们可以通过“Live”在线服务,随时都可以访问自己的内容。比如,自己的主页,文件、字体、收藏夹等等。
此外,盖茨还对苹果发动的极具挑衅性的电视广告给予了回应,称全球90%的用户都在使用Windows系统。因此,Windows不可能像苹果描述的那样差劲。盖茨还称,对苹果此举感到不解。......
回顾2006:还原尽可能完整Google中国(2007-02-04 02:09:00)
摘要:回顾2006:还原尽可能完整Google中国
2007.02.01 来自:环球企业家
整个2006年,还没有第二家公司像Google中国一样,纠缠于负面传闻、负面事实和负面统计数据。年初时,即使最悲观的批评家也不敢预言,网络业最炙手可热的公司在全球最大的市场里,将遭遇暴风雪般连绵的、让旁观者绝望的艰难时势。
本土化的最初手段——中文域名Google.cn和中文名称“谷歌”——成为了从硅谷到中关村的言论靶心。由此引发的质疑包括Google中国的原则、方法,乃至品位。非议方歇,6月起,国内网民们开始切实感受到,登陆Google正变得困难。不久后,咨询公司们就用不同的数据指向了同样的判断:Google在中国搜索市场的份额正从30%以上大幅度滑落,而一向被喻为“中国的Google”的百度,被评估拥有超过的60%市场份额。
还有来源不明但接踵而至的信息烟雾。“李开复离职”、“Google创始人表示将退出中国”、“周韶宁离职”……流言被重复多次,终于变成了现实:2006年底,其亚太区市场总监王怀南和大中华区联合总裁周韶宁先后离场。
更悲观的论调也已出现。一位对Google高度熟悉、但持批评态度的人士对《环球企业家》说:最坏的事情还没发生,不过是因为在全球势如破竹的Google尚没有撤出中国的必要——就像2年前的eBay一样。不知一名业内人士评论说:不按照中国互联网的规则和节奏行事,Google前景堪忧。
喧哗与骚动中,人们仿佛有意忽视了Google中国当前的唯一领导者,李开复的声音。
这并不难理解。如人们多年来所见到的,这个学者般温和的职业经理人,似乎永远在良好自控之下:无论何时,他都是平静的、节制的、也是职业的。在多数人看来,重压之下,李开复表现得太过从容,以至于难以相信。
毫不意外的,在2007年1月李与本刊的几度访问中,他依旧乐观:
——2006年是中文搜索市场马太效应浮现的一年?“没有。我们在美国的经验证明,当你的搜索毫无疑问的比别人好的时候,一定会造成用户行为的改变。”
——Google中国对市场份额下滑没有做出有效应对?“做事情一定要有序,不能本末倒置。我们的战略是先打造一个团队,然后做最好的产品......
微软鲍尔默:未来几年的对手是Google(2007-02-04 02:04:00)
摘要:微软鲍尔默:未来几年的对手是Google
2007.02.01
1月3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本周二表示,微软所面临的下一个重大挑战就是像Google这样的广告赞助业务。
据《金融时报》网站报道,鲍尔默日前在接受采访时称,在过去几年,微软的业务重心放在了开源软件所带来的挑战上面。而从现在起,微软的注意力将转移到Google这样的广告赞助业务模式上。
鲍尔默说:“广告作为一种业务模式,我将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面对竞争,如何拓展该业务模式。目前,我们是全球第三大互联网广告销售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鲍尔默最后表示,搜索市场还有足够的创新空间。目前,50%的搜索结果都不是用户想要的答案。
据comScore Networks数据显示,去年12月,Google和雅虎的市场份额均有所提升。Google的市场份额为47.4%,增加了0.4%。雅虎市场份额达到了28.5%,增长了0.3%。 而微软的市场份额为10.5%,下滑0.5%。......
北京计算机专业一个职位十人争 本科比硕士抢手(2007-02-04 02:03:00)
摘要:北京计算机专业一个职位十人争 本科比硕士抢手
2007.02.01 来自:信报 汤慧梅
信报讯 (记者 汤慧梅) 昨天,市人事局发布的“2006年第四季度北京人才市场供求信息”显示,该季度高居供需比榜首的热门专业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其供需比竟然高达9.39∶1,成为了四季度竞争压力最大的专业。
人才供给不再扎堆热门专业
从招聘和择业专业的排名情况来看,除了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机械仪器仪表和财会供需比超过1以外,还有10个专业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保险专业的热度一落千丈,从第三季度的峰顶4.43跌入第四季度的谷底0.32,但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供需比却高达9.39∶1,成为竞争压力最大的专业。
本科学历人才比硕士抢手
从专业需求对学历的要求情况来看,本科学历需求大幅增长,达到54.26%,而供给为42.45%,相差近十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博士、硕士以及双学位人才就明显供过于求了。
具体从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需求与供给情况来看,用人单位需要博士、硕士、双学士和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分别占0.2%、1.75%、1.05%和42.74%,而供给方提供的分别为0.5%、5.58%、2.43%和49.04%。
【相关链接】
热门专业名单
招聘需求排名前20位的专业类型依次是:市场营销、行政管理、计算机软件、企业管理、工程技术、土建、财会、社会中介服务、国际贸易、编辑、人力资源管理、保险、旅游饭店管理、电子工程、文学艺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硬件、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机械仪器仪表。
......
IM互通竞争战事起 腾讯QQ遭国际三巨头围攻(2007-01-31 20:33:00)
摘要:IM互通竞争战事起 腾讯QQ遭国际三巨头围攻
2006.03.17 来自:赛迪
近日又一个即时通讯巨鳄在雅虎和微软合作后,加入了IM(即时通讯)互连互通的战局,中国原来人数众多的即时通讯工具腾讯QQ再次遭到竞争对手强强联合的围攻。不久前,IBM宣布其即时通讯软件Lotus Sametime将与AOL、雅虎和Google等三巨头实现IM的互通。
去年,雅虎宣布其雅虎通与微软的MSN结盟实现互联互通,开启了即时通讯新的竞争格局:即时通讯工具再也不能一只独大,谁将主导即时通讯工具互联互通的格局才是最后的赢家。腾讯QQ在这场新一轮互联互通的竞争格局中,显然被淘汰了。
据悉,IBM的Lotus Sametime这款即时通讯工具在国外企业中声名显赫,《财富》全球100强企业的近50家使用IBM的Lotus Sametime;同时,全球10大商业银行中的8家,全球10大汽车制造企业中的6家,全球5大多元化金融机构中的4家,以及美国10大制药公司中的5家也在使用Lotus Sametime。据悉,今年IBM将在中国的制造业、小商品发达的二线城市拓展其企业即时通讯用户,作为全球统一战略,Lotus Sametime也会与AOL、雅虎、Google在中国同步互通。这对腾讯QQ来说又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记者从雅虎中国内部获悉,从去年就确定的雅虎通和MSN的互通事宜进展顺利,将在今年第二季度的较早时间在中国市场推出,比原来宣布的二季度末提早了不少时间。一个明显的证据是雅虎通将在下个月推出具备VOIP功能的7.5中文版本。而且,由于去年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这场互联互通大战将有淘宝的淘宝旺旺甚至阿里巴巴的贸易通的加盟。
但对于针对企业级通讯市场的IBM的Lotus Sametime,雅虎内部人士比较谨慎,只表示雅虎通团队正在技术考察中,相信最迟也会在今年第二季度实现和这一拥有2000万用户的企业协作工具的互联互通。据悉,如果互通,双方的互通不仅限于文字信息,还将在音频、视频以及业务协作等方面展开。同时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将在今年下半年将雅虎通和针对个人用户的淘宝旺旺结合。据了解,目前的淘宝旺旺用户超过1400万。
业内人士认为,MSN、雅虎通、IBM三大巨头主动互相捆绑,并且公共即时通讯和企业即时通讯两面出击,将全面牵制腾迅QQ。
......
IT人的酸甜苦辣 女测试工程师的成长(来自csdn论坛)(2007-01-31 20:21:00)
摘要:IT人的酸甜苦辣 女测试工程师的成长(来自csdn论坛)
“酸甜苦辣”这四种味道几乎涵盖了人生应有的全部体会。屈指算算,如今已经是虚渡了将近29个春秋,没什么成就,再平凡不过。 以下的文字简单谈谈从99年毕业到如今的几个印象深刻的瞬间以及感受,将我近六年来的历程献给大家,同时借此机会我也总结一下自已的得失。
我是99年毕业的,毕业前没什么就业压力,总之感觉就是路在脚下。毕业了,每天骑着我那“爱骥”(一辆二手自行车)顶着烈日找工作。面试行程最远的一次是从辽大骑车到浑南一个来回,这一来回少说也有30公里。天很热,路上我连水都没舍得买一瓶,因为毕业三个月以来一直没工作,没工作就没有钱,没钱生计就成问题,又不能总是向家里开口,漂在外边的人只能向家里报平安,在外边再苦再难都不能说。要感谢爸爸和妈妈,因为每次回家他们什么也不问就往我手里塞钱。那时的生活很有规律,早上起来买份《沈阳日报》看上面的招聘信息,周三、周六去人才市场,周日如果没有面试就休一天。
不管招什么职位我都敢于尝试,真佩服我当时的勇气。文员、助理、办公室主任、市场策划……结果我不说大家也知道,文员要求打字速度,助理、办公室主任、市场策划怎么可能请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就是不想从事本专业,因为没自信能把它做好。应聘的每一份工作都是要经验、经验、经验,我有能力有勇气有头脑,缺的就是经验,最后逼急了,我就开始在简历上伪造了些经验,其实这个做法太不高明,一面试就全露馅了,真是丢人,真是可耻。男朋友(现在的老公)拒绝了双项选择的就业机会,毅然决定自已闯天下。每天他也和我的生活内容差不多,徘徊在看招聘信息与面试之间。老公是个老实人,很斯文很儒雅,不健谈,具备了一切从事技术工作的性格优势。可是刚毕业,和我一样难,他家在农村,他的压力比我还大。最难的时候,为了生计他送过一个月的报纸,一天8块钱,一个月才240块,却是我们赚到的第一笔钱。
99年11月,我们依然没有工作,我和男朋友租了一套房子,第一季度房租我们俩自已想的办法,后来爸爸妈妈知道我们住在一起以后,一直到我结婚,房租都由他们出了。11月2日白天,我把我的东西般到了我们的小家,晚上我在和同学合租的房子里等他来接我,记得那天屋子里的灯坏了,只点了一盏小台灯,房间里很昏暗。老公拿着一支玫瑰,一串糖葫芦来接我。呵呵,我就这样被他用这点东西给骗走了,不过事情不能这......
我的学习方法 -转自csdn博客(2007-01-31 20:10:00)
摘要:我的学习方法 -转自csdn博客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联系方式:http://blog.csdn.net/absurd
作者联系方式:Li XianJing <xianjimli at hotmail dot com>
更新时间:2007-1-29
今天CSDN的频道编辑姜磊,来邮件邀请我做移动频道技术顾问。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荣誉,我很高兴,也很感谢姜磊。不过若我真去干这活,熟悉我的人一定会笑掉大牙。何也?原因是我的学习方法,让我不能担此重任。
我是那种只专注于自己领域的人,对外界几乎不管不问,在手机行业混了几年,对手机行业很多常识都一无所知。曾经有一个自称是GSM协议的高手,想和我交流技术,得知我连MTK都不知道后,他可能大失所望,结果再也没有出现过。前几天我和三星一位技术主管聊天,他滔滔不绝的给我分析了目前业内的形势,还讲了一些大公司的传闻。整个过程中我一句也插不上,最后我还问他TI的中文名叫什么,估计令他大跌眼镜。你说我适合去做移动频道技术顾问么?
姜磊说,“我们的要求很简单,您只要每天至少给我们推荐两篇文章(多多益善),要求带上您的评论就可以了。同时,我们希望其中有一些最好是国外的最新技术内容(经过简短的翻译)。”呵,这么简单的要求!对于我来说却是难得不得了,因为我很少上网看文章,特别是新闻性质的文章。
我确信我的技术知识面比身边80%以上的同事都要广,但这仅限于经典的理论和方法。如果讲新东西,和falls_huang这样的高手相比(非常感谢他),我只能归于那种孤陋寡闻的一类。当然我也是比较爱学习和研究的人,在技术上,我绝不会妄自菲薄的,只是我的学习方法不一样罢了。这里谈谈我的学习方法,大家不要误解,写这篇BLOG的原因不是好为人师,只是想说明我不能担此重任的原因。
重基础胜于技巧。像大多数人一样,刚开始接触计算机时,我也很喜欢去玩一些小技巧,喜欢玩DOS/BIOS中断,去研究病毒和反拷贝之类的东西,也喜欢把窗口搞得奇形怪状的。后来发现这些东西没什么实际价值,而且我更敬重科学家和工程师而不是黑客(当时对黑客误解),我希望系统的学习计算机和软件开发。后来按照网络老师给大家制定的学习计划,一直读下去,花了几年时间,把基础打得比较扎实,这是我最引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