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IT程序员35岁后的三条出路 (转)(2005-12-06 22:59:00)
摘要:IT程序员35岁后的三条出路
2005.11.04 来自:网易
薪的IT行业是众多年轻人的职业梦想,然而,一旦身入其中却发觉没有想像中那么美好。被称为IT蓝领的编程员,工作强度大,像个编码“机器”;技术更新换代快,饭碗不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IT编程员该何去何从。
程序员的困惑:我该何去何从
32岁的Smith(化名)已算是IT行业的元老了。
大学时代的他,有2/3的时间是在校园微机房里度过的,当时,他疯狂地迷上了电脑。大学毕业后,Smith早早地被一家IT业著名的跨国公司录用,担任程序员。
刚进IT行业时,Smith有股火一般的热情,参与了不少项目,而且都成功了。公司对他也很器重,付给他的薪水在当时的同学中可算是天价。在后来的IT泡沫中,Smith的公司也还算稳定。
一晃8年过去了。期间,Smith曾换了两家公司,虽说薪水越来越高,但他却越来越困惑。今年他已经32岁了,以前不觉得,但现在,他感觉程序员的工作强度太大,自己一直在超负荷运转,工作状态就一个字:累。况且,由于这一行的特殊性,从业者必须不断地学习。32岁的程序员虽然技术老到,但毕竟在学习能力、反应速度、工作效率上渐渐地开始和年轻人有了差距,Smith觉得后生可畏,感觉自己的竞争力在缩水。
何况,现在IT业不比以往,面对大量“廉价”的职场新人,老板不仅可以挑肥拣瘦,还可以随时让薪水已涨到一定水平的老人“走人”。Smith的同事Tom(化名)就是这样被公司“请”走的。Smith担心:不知何时,这根裁员的大棒就要挥到自己的头上。目前,虽然自己薪水不低,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得到的多付出也就更多。而且业界还有这样的传统,过了35岁,IT编程员就有转岗的可能。未来该何去何从,Smith深感困惑。
寻求职业发展的“第二春”
Smith的处境代表了IT行业一个群体性的问题。有关职业规划师经过对Smith 的处境分析指出,IT人才市场的整体年龄状况趋于年轻化,22岁以下的择业者占总体比例的71%,而35岁以上的只占10%,年轻的人才给市场注入了活力,也使得IT行业的竞争更加白热化——人才流动性很大,岗位......
程序员的人生感慨的参考(转载)(2005-11-21 20:58:00)
摘要:程序员的人生感慨的参考(转载)
在我觉得我老了以后!
九月十一,是我生日,全世界都在关心拉登杰作周年纪念,也是我做计算机组成试验的第一天。我在面包板上发了几块74LS34,74LS194,74LS74等等,接好线,打开电源,清零,启动,然后就看到上面的指示灯按照我设计的节拍把放在锁存器里面的数据放到自己设计的四位总线上,然后在不同的节拍送到不同的芯片,一丝不苟,跟计算机里面的时钟周期一模一样......我突然觉得,我对软件设计,失去兴趣了.
回想最当初,也就是初中,用edit做一个bat出来,也是很大的乐趣,到了高中,用javascript做html,更是可以给同学大大炫耀一番.进入计算机系,浏览大大小小的网站,两年的大学生活更开阔我的眼界.不过,我的学习热情,都是从问为什么开始的.我记得我的第一个为什么就是"计算机在起动前为什么知道启动区在磁盘的什么地方?",然后就是"为什么字符串组成的代码能够让网页动起来",接着是"既然我的编译器要在操作系统下面才可以工作,那么操作系统又是怎么写出来的呢"甚至是"汇编语言的编译器是用机器语言写的,但是没有现成的程序,怎么让计算机识别键盘的输入呢......这些问题,伴随着我的学习过程,可以说是动力的来源.因为我每次了解了一个知识点,就有新的,而且往往是更基础的知识点冒出来,源源不断.所以就不断地学,不断地深入.但是,当我看到我在实验室做的"计算机的一部分"正常工作的时候,我突然感觉,那些所谓的"为什么"都不重要了,因为计算机大不了就是这么回事.因为我已经可以用基本的三态电路做个很简单的芯片和辅助系统出来了,用手动节拍来控制它的工作.到这里,再也问不下去为什么了.因为不管什么程序不管什么系统,也就是控制这个节拍的规律.突然觉得,虽然我还有很多不懂,但是,也不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本源了!
我不知道应该对这种感觉说什么,解脱?我回忆起学程序设计语言的过程,我当初学习的动力,并不是学了要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不过是想证明我能过让他动起来而已!但等我了解多一点以后,才发现高级语言没有其他基础的服务,也是不能让我随心所欲操纵的.所以就去看汇编,看操作系统,看进程源语.最开始写dos下的程序,对自己很不满,因为我用的都是在windows下运行的.等我可以写windows程序的时候,我却发现为了支持通配符和灵活的参数我更......
百度技术副总裁刘建国畅谈工程师成长(2005-06-17 14:43:00)
摘要:刘建国:
百度公司副总裁,副教授。198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工程系软件专业,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获计算机网络方向硕士学位。1997年起,担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系统研究室副主任,1999年被评为副教授。2000年1月加盟百度,现任百度公司技术副总裁,负责公司与技术和工程有关的规划、研究和管理。
从北大计算机系的教授到现在百度公司的技术副总裁,从最初带领六七个奠基工程师到现在管理一百多人的工程师队伍,这个过程和转变让我在管理、技术、做人、做事等等方面获益良多。尤其是在如何管理工程师团队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希望在此与大家分享。
世界上存在很多管理理念和理论,但工程师的管理还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软件工程师是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特点很鲜明,比如聪明、科学严谨、不事张扬、自尊心极强、非常内秀。工程师善于和机器打交道,但不太擅长和人打交道,沟通技巧稍显欠缺,甚至有时看起来棱角过于分明。
因此,所有的技术管理方法必须和工程师的特点契合,否则注定是要失败的。百度公司刚创始的时候,我可以和工程师直接沟通,不存在什么问题。但随着技术团队规模的增加,就需要制定一些政策和流程,而且要根据工程师的特点来制定。工程师喜欢公平、公正、公开,最痛恨暗箱操作,所以要把很多事情事先约定清楚。比如绩效怎样评估,奖金怎么计算,职称标准是什么,奖励惩罚怎样进行。在制定过程中大家可以对这些规则挑战,但一旦确定下来,所有人都必须遵守。我们的政策是非常透明的,工程师做的怎么样,按照事先制定的规则一条条地对照,奖金和绩效评估都按照标准做,大家没有什么话说。
百度的工程师都抱着一个信条:“技术能够改变世界”,认为通过自己的技术影响大众生活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仰。在一个以技术为导向的公司中,如果没有这种很高的信仰,就很难有发自内心的工作热情和提高技术水平的动力。在百度,当工程师想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在改变一亿网民的生活时,内心便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和强烈的责任感,激励自己把每件工作做好。我本人也有这种强烈的感觉。2001年百度对外提供搜索引擎服务后,每天都有用户发来大量正面反馈,感谢百度如何帮他们找到了工作、学习、生活中需要的资料,如何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