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开复与清华北大精英学子对话实录2006-12-11 22:17:00

【评论】 【打印】 【字体: 】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xiangyu/21498.html

分享到:

李开复与清华北大精英学子对话实录

时间:2006年11月29号晚19:00—22:30
 
背景介绍:
  Committee of 100:百人会,是一个无党派、非政治的全国非牟利组织,以美籍华裔的角度,探讨与美籍华人和中美关系有关的课题。百人会由不同领域的杰出美籍华人组成,汇聚广泛的经验、知识与资源。
  Mentoring  program:指导人计划,一种基于心理契约的长期育人措施,以人际互动为主要指导形式,有利于组织传播文化理念,打造特色员工,留住核心人才。
 
Mentor简介:
        1. Carter Tseng 曾宪章博士, C100;晓龙基金会(教育&环保);目前担任新竹科學园区鼎贺副董事长及天瀚、华宇、元太等公司董事。
        2. Dr. David Chang 张钟浚博士, C100;President of Polytechnic University 纽约科技大学校长;Ph.D of Harvard, IEEE in 1985。
        3. Kai-Fu Lee 李开复博士, C100; Google公司任命为全球副总裁兼中区总裁; 创办微软亚洲研究院,任微软副总裁,SGI 副总裁,Apple 研发高管; 创办学生网,
www.kaifulee.com ,为学生解疑答惑。
        4. Jia-Bin Duh 杜家滨,曾任Cisco全球副总裁和中国区总裁,微软(中国)首任总裁,之前在惠普供职10年,毕业于台湾交通大学, 美国西北大学Kellogg MBA。
        5. 黄勇,现任香港嘉里集团属下的嘉里商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西岸奥美公关公司的创始人;《科技日报》记者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
 
Young mentor:
        1. 郭去疾,AlanGuo,Google 战略部门经理
        2. 姜晓丹, 北京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3. 王晶,  CMC Markets集团国际理财咨询有限公司 ,市场部经理
        4. 李迪:  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MBA
        5. 童之磊,Ray Tong,ChineseAll中文在线,CEO
        6. 舒骋,  随锐科技 (Communicatte),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7. 孙畅,新东方在线,CEO
        8. 丁钧,   Light Technology Corp , CEO
        9. 龚定国,Dennis Kung,北京创世互动科技 (MoGenesis), CEO , UC Berkley 毕业
        10. 陈志文,中国教育网总编辑
        11. 宋昊, 新东方 co-founder , 牛津大学MBA
        12. 段晓燕, 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
        13. 周杰,Google, engineer manager, 清华大学本科,耶鲁大学硕士
        14. 顾常超,Gu Chang-chao: 卓越网,业务总监

参与学生:清华、北大、南开等校优秀学生

分组:

Group  Senior Mentor       Young Mentors
 A           李开复              舒骋,陈志文
 B           黄勇                 丁钧,段晓燕,孙畅
 C           杜家滨              龚定国、周杰、姜晓丹
 D           张钟浚        顾常超、王晶、李迪
 E           曾宪章              宋昊、童之磊、 郭去疾 
 
        首先,曾宪章博士介绍百人会和这次活动。
 
        曾宪章:现在百人会的新网站已经初步完成,希望明年的1月1号可以跟全球的青年结合,变成可以互动,谈咨询,寻求协助的网上平台,今天开复所设计的这个program也是一个创新。过去是百人会的会员面对所有的young protégé,这样大家就觉得负担很重。现在变成Multi-Tiered Mentoring,一层对一层的选一些比较年轻的有成就的人士来协助大家,所以我们今天的mentor program采用的是一比五的方式,逐渐把影响力扩散下去,希望今天各位来参加都有所收获。谢谢!
 
        Tina:现在请开复讲一下mentor program。
 
        开复:我个人在过去曾受益于很多很好的mentor,所以在我年长以后,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帮助员工,帮助学生。我讲一个简短的故事,我记得我在apple的时候,刚做manager,非常胆小,什么事都不敢做,我们group里有一个非常资深的图形学设计专家,他就每天找我麻烦,每天挑战我,说我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很幸运的是公司有一个mentor,我去找他,每个月跟他开一次会,我给他讲这个很大的问题之后,他说,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你fire掉他。当然后来我发现他并不是期望我一个月fire掉他,而是他看出我的问题在于太软弱,不是一个manager应该做的。他的一句话也点醒了我,后来经过他和其他mentor的许多帮助,我发现这种帮助非常重要。经过许多帮助与被帮助,我得出自己关于mentor的一些很重要的结论:
        一,一个好的mentor应该非常客观,你的导师、你的老板都不可以是你的mentor,因为他们不能给你很客观的建议。比如老板安排你的工作你不想做,或者你觉得我的老板真讨厌,如果你的老板是你的mentor,这些话就难以启齿了。
        第二,当你碰到困难时,可以跟你的mentor去交流;但如果就只是我们今天这样,大家问一句我们答一句,这并不能解决你根本的问题。它需要一个交流的过程,才能真正理解你的问题究竟在什么地方。另外,mentor除了帮你解答问题外,还可以帮你打开很多门,帮你介绍很多机会和很多的人,也许将来你创办的公司就是你的mentor来投资的——另外我是不能投资的(笑)——或者他可以帮你介绍董事,工作,等等。
        一天的交往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比如我每个星期都会去学生网回答三到五个问题,但我知道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问题,需要长期了解一个人和他的工作,才能给予他最好的帮助。一个mentor不是告诉你你该做什么,而是帮助你自己解决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一个mentor比你资深太多的话,他可能不太能理解你的困难。学生网曾经有一个同学问我,专升本应该考什么证?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我从未做过专升本的工作,我周围的人也没有一个是专升本。你可以mentor一个比你年长五年、十年的人,若是二十年、三十年或更大差别就不合适了。
        回到刚才我讲的故事。三个月后,那位老研究员终于走了,因为很简单,他不给我好日子过,我也不给他好日子过,耗来耗去他终于耗不下去了,他还要工作。老板说我告诉你吧开复,以后你也要做mentor的,mentor有三种,第一种是Comforter,你碰到问题可以到他肩膀上哭一哭,第二种是Clarifier,会很逻辑地分析,帮你解决问题。第三种是Confronter,就是对待像你这种,我要挑战你,给你一个不可能的任务,让你醒过来。三个月前我做的就是confronter,不过我很高兴看到了你的成长。这三种mentor是不冲突的,每个人都可以有三个mentor或者更多,他们各自有不同的作用。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导师和一个被指导者。我今天还有mentor,遇到问题我会去找他们,我也有protégé,他们遇到问题也会来找我。
        今天在座的每一位senior mentor带五位左右young mentor,每位young mentor带十个左右student;同时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student——你们都是清华、北大、复旦的学生——也能帮助你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贡献出你们的一些时间。今天我们提供这样一个program,希望大家离开之前能做这样一个承诺,第一,我们五个senior mentor的承诺就是每个人带三个左右的young mentor,我们会把我们的email地址和电话告诉你们,你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打电话给我们;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一起吃吃饭啊之类的。我们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帮助使这十四位young mentor的事业更上一层楼。第二,就是这十四位young mentor,你们能够做的是每个人承诺带五位左右的student,我们对你们有承诺,希望你们对他们也有同样的承诺,把你们的电话公开给这五位同学,他们有问题的话,不管是出国啊,留学啊,希望你们也都能够帮助解答。
        另外,还希望你们能多关注开复学生网(
www.kaifulee.com),比如一个月来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今天来的差不多六十位学生,当然都可以得到这十四位young mentor的帮助,我们也希望你们能到开复学生网去,一年差不多五十个帖子吧,谈一谈你们的人生感想,不管是出国留学,创业或者考研,都可以。时间关系我就不多介绍了。今天有几个学生网的volunteer也来参加,有兴趣的话你们可以多问问他们。下面交给Tina。
 
        Tina:下面我想请五位senior mentor,第一,介绍一下自己,第二,一句或两句对young mentor或学生想说的话。David先请。
 
        张钟浚我的career是非常简单的,我从台湾毕业,在哈佛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然后就是教书,教了20多年。1994年做了纽约科技大学的校长,她是个老学校,一个研究性的大学,一做下来就是12年,去年我就任学校校监。刚刚开复跟我讲,你要讲一两个故事让大家离开的时候会记得,我现在有一个正式的答案,和一个非正式的答案。正式的答案,我当时毕业的时候,经济是很不景气的,找事很难,哈佛毕业也不一定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所以很恐慌,当时跟我合作的一个教授是一个来自科罗拉多大学的visiting professor,他当时很欣赏我,就说我一定要介绍你去学校,系主任听了就很高兴,正好他有一个暂时的缺,他给我打电话说让我过去,说我们不用看你也不用来看了,就给你这个job。我当时其实还是觉得蛮兴奋的,但是我的回答是,I won’t take it ,it’s not just you wanna see me,but I wanna see you!当时英文也不是特别好,所以我的那些中国同学都觉得好不容易拿一个工作,你还不去呢。没想到就是因为这句话,那个系主任就非要请我去看一下。结果很成功,他也晓得就是一个visiting我也不去,到最后他就说我实在需要一个人,新学期也快来了,那我就去了,呆了20多年。所以,iYou take a chance ,but you have a opportunity up to yourself.
        非正式的,以前我去西安交大有人问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我说是因为我有一个志同道合的爱人(笑)。所以大家没有结婚的都赶快。Thank you!
 
        杜家滨:大家好,其实今天我来到这里看到这个办公室觉得很感动,大家有机会得到开复的帮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另外刚刚张校长在做介绍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他笑起来,除了个高一点,跟金庸很像。所以我想大概长得比较有创造力的都是这个样子。我从台湾到大陆来,住在北京12年的时间。从当年到现在,发生了很多变化,可以说中国在越来越好。现在我们的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将来在中国成长更快速的时候,你们可以更快成长。但是这并不保证你们从我们的经验中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因为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去做,而且你们会碰到的困难甚至于说也许是我们没有碰到过的。我认为生长在现在的中国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我们怎样去把握住机会向前走,同时如果你有机会去帮别人的话其实也是帮自己。我有一个很深刻的经验。一个人如果要成功的话,绝对不是靠你自己,一定是靠朋友。我小时候,有一个很有趣的背景,我们家开当铺,但是我父亲告诉我你宁可得罪钱也不要得罪人。如果你要成功,一定要得到别人的帮助。这是我自己学到很深刻的一个东西,尤其在现在变化很快的社会,如果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你一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谢谢大家!
 
      黄勇:其实我是学物理出身的,可是我后来做的事跟物理毫无关系。我来到北京之后,最早在政府机构工作,工作主要就是打开水,我觉得很无聊,三天后就辞职了。辞职后我去作新闻记者,被派去跑新闻。大家可能不知道,记者是有级别的,这个级别叫做团委联系名单,有那么几个机构,中央级的新闻单位,派几个记者专门跑中南海,新华社的稿就照抄,只要不出问题就行。我就干这个,干了大约几个月。那个时候我几乎天天跑八宝山,其实也蛮好的。做了半年记者之后仍然一贫如洗,但我很喜欢,觉得很好玩,至少25岁之前我几乎爬过了中国所有的山,那时候我跟中科院自然考察队天天出去爬山,一起去抓拍电视镜头,曾经跟公安局去青海那边抓了一个非法采矿的,还跟中科院海洋考察委员会到南极去见识了一些很好玩的东西,生活非常丰富多彩。然而,就是觉得自己也是很有能力的人,当年高考分数也是很高的,做过多少年的社会工作和学生干部,说话也说得很好,可是就是贫穷。我还出过书,虽然是学物理的,但没毕业就出过两本诗集,所以后来我就想,干脆去经商吧,经商可以来证明自己。后来我就去开了一个公关公司,家滨、开复都是我的客户,我认识他们就是这个原因。我几乎做遍了中国所有的跨国公司。我做这个公司的经验是,如果它是当今最火的公司,你就让他成为你的客户,这样你公司得生意就会很好。五年前我卖掉了这个公司,一般来说一个公司被收购结局都不是太好,要不就是被解散,要不股东董事之间关系不是太好。但是我的公司被收购后,我跟股东和被收购方有非常好的关系,没有任何纠纷,我把一个非常安全的高速运转的公司交到他们,基本上是perfect。现在我有一个新的工作,就是去做商业投资,主要就是投资一些成熟的商业,所以可能更集中在大型企业,商业机构这方面。
 
        曾宪章:大家好,我是台湾大学电机系毕业,毕业之后到了美国。美国在七几年代正好高科技兴起,我当时也正好在硅谷,所以在美国的十年就看到很多高科技的诞生,包括intel,1968年诞生,七几年到美国,80年代台湾正好开始鼓励高科技,所以当时我们有几个都是32岁,从美国非常好的公司,当时算是环境待遇比较好的公司辞职,然后到了新竹园区去创了全友电脑。之后我们做了两个产品在全世界算是创新的,一直到今天为止在中国大陆各地都看得到,其中一个就是影象扫描仪,包括清华的紫光,我们在90年代初期,技术转移到紫光,另外一个叫做微电脑开发系统,这两个产品都得到了世界第一的。到了95年我就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到中国大陆来,开始进入中国的高新区,到目前为止中国53个高新区,我亲自去的有38个,比较常去的10个左右。98年开始就比较长时间住在北京,担任中国几个大学的顾问,最常去的是天津成都这些城市,主要是协助他们建立一些平台,引进海外新的观念和技术,还有一些人才、资金、项目等等。那么这几年也参与到一些中国环保慈善方面,包括在金沙江的上游种树,各位知道北京昌平西关,在那边种了33万株树,现在变成北京防风沙最大的防护。从90年代开始我就花很多的时间在培育年轻人,包括在自己的公司,在班集体,甚至中国的几个大型公司,引进的新东方,我都担任他们的主席顾问,协助他们做一些国际化的培养。
        刚刚Tina提到要说一句话,我想,希望各位能够掌握机遇,开创你们的人生。因为我经常谈,现在是中国青年最好的一个黄金时间,未来十年的发展不可限量。你怎样来充实自己,随着中国这个大环境成长,是你创造未来新的事业的起点。
        那么,讲的故事呢,就是经常提到的那几个,像北京大学最有名的教授?先生,他怎么掌握机遇呢?这个故事很长,简单的讲就是他从台湾到了大陆,又进了北大。正好有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到学校来演讲,在演讲过程中,很难找到一个经济学知识很丰富,语言又流利,能够跟她沟通的人,他就掌握到这个机遇,自告奋勇,勇敢站起来,说我担任你的随从和翻译,这三四天我就免费跟着你了。谈话中间这个诺贝尔奖得主对他非常满意,临走之前上飞机,问他是否愿意到美国念博士,给他奖学金。他当然愿意了,就到了美国。他也很认真,经济做得非常透彻,正好我们朱镕基总理到美国要求推荐人才,所以他就变成朱镕基总理的经济顾问。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就是要告诉各位,你要掌握机遇。但问题在于,机遇来临的时候,你准备好了吗?这么多人,为什么你够资格?所以有人问我,成功的要素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在你的专业上更专精一点。在你的努力上比别人更花一点功夫。在你的思考上想得更远点,任何东西都是点点滴滴积累的,这样你就能鹤立鸡群,掌握机遇,开创成功的人生,谢谢!
 
        开复:我就不讲我的职业生涯了,我想很多人去年在报上读了很多。我讲一句话和一段故事。我非常赞同曾博士的的话,同时我补充一点:机遇往往是人创造的,要积极地为自己创造机遇。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挫折和失败,当你遇到挫折时不要放弃和失望,要从中学习教训,然后继续开始。
        下面我讲一段我的简短的故事。2000年微软公司把我调回总部,让我接管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一个世界上最好的IT公司学习如何运营如何做产品等等,这是个非常特殊的机会。做了差不多三年之后,我觉得好像该学会的都学会了。然后发现公司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机器,一个了不起的机器,里面有很多齿轮,很多了不起的齿轮,但还是一个齿轮,我觉得自己没有再继续学习、成长了。所以我建议你们当有一天发现自己处于这个转化时,就可以找一找还有没有别的机会来发展自己。2004年,我就想我接下来要做什么——我想很多朋友看过我那时候写的文章《Follow Your Heart》。我就想在我一生中最向往的、最成功的、最有成就的就是我在中国工作的那段时间。那么如果我回中国可以做什么?当时想的还是做教育,那么怎么做教育呢?我找了几个朋友,一起来谈谈当前中国最需要什么?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最需要一所世界一流的私立大学,这个大学应该有自己的方式去运作,以及能够很灵活的招聘最好的老师。当然这是个很长远的愿望。办大学要很多的钱,谁有钱呢?于是我们抱着很乐观的想法,也是很天真的心态,到了香港,去找一个个的富豪,一个一个的去敲他们的门。大部分富豪都是说:你说什么,办大学?不懂。后来终于碰到了一位富豪,他很有兴趣,就跟他合作,在一年半的时间写好了计划,也筹到了大部分的资金,我们在考虑把它建在北京、上海还是深圳,但是后来碰到种种原因——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多讲了,主要是没有足够持续发展的基金——这个计划落空了。这是我这辈子第二不快乐的一天——第一天是哪一天你们可以猜猜,呵呵。很多人会想我为自己创造机遇了,做了一件不可能成功的事,几乎要做成了却又没成,那怎么办,就不做了吗?我想,办教育其实可以有很多方式,帮助学生也有很多的方式。于是我开始办了开复学生网,开始写了很多文章,开始出了第一本书。
        后来我在新浪网上看到一个消息,说Google公司想在中国大有作为。Google是一个我很向往的公司,一个很特殊的公司,现在Google加中国,多好的机会啊!很多人可能在报上看到消息,说猎头公司帮Google挖到了李开复,这里我澄清一下,没有这么一回事。为什么呢?因为当机会来临时,就像曾博士说的,你不能在家等着猎头公司的电话,也许他永远不会打来,也许会有另一个人直接打去。于是我直接打了过去。所以,为自己创造机会,我们就找到了everything.有的人可能很好奇,everything怎么找到呢?Google一下!(笑)。我的结论就是要积极追寻你的心、你的兴趣,以及你向往的职业;当你遇到挫折时,不要把它当作惩罚,而是当成学习的机会,我相信你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五位senior mentor分别介绍自己,并回答一些提问。第二阶段,分成五组进行小组讨论,深入交流了创业、择业、寻找自己的兴趣、成功等多方面话题。最后,每个小组派代表总结分享本小组的心得和体会。
 
 
                 开复

  关于此次活动的详细资料,请点击:http://www.kaifulee.com/modules/bbs/viewthread.php?tid=96195&page=1&extra=page%3D1#pid557795

 

 

 

阅读(5760) | 评论(0)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

暂无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请 登录 或者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