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热点问题一席谈
— Bjarne Stroustrup 2005新春专访
荣耀 访 荣耀/刘未鹏 译
荣耀: Herb Sutter和Stan Lippman目前正在微软主持C++/CLI的设计工作,意图将动态的、基于组件的.NET编程模型和ISO C++集成在一起。您对此有何评价?您认为C++需要.NET吗?您认为C++/CLI会取得成功吗?
Bjarne: 不,C++根本不需要.NET,C++只需要最小限度的运行时支持,用于new/delete、异常处理以及RTTI等,而且仅当你使用这些特性时才需要。C++程序通常可以使用每一分可用的资源,在硬件上直接跑。C++的这些能力使其非常适合于系统级编程以及嵌入式系统任务。当然,也有些C++应用需要.NET,比如那些为了和微软.NET框架和服务紧密集成而专门设计的应用。然而,C++语言和标准库的宗旨是远离这些平台相关性的纠缠。另一方面,许多.NET设施都依赖于C++,因为除了C++之外,再也找不到更通用、更高效的语言来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NET需要C++。
从“很多人将会使用它”这个意义上来说,C++/CLI是会成功的。使用.NET CLI,开发者选择甚少,而C++则是最佳选择之一,而且很明显在Windows上也是,因为微软给予C++最好的支持。话虽如此,我仍然倾向于在设计系统时保持良好的移植性,而将对平台相关或专有特性的使用限制在特定的代码块中,并使用以ISO标准C++所表达的接口去访问它们。
荣耀: 尽管我现在相信这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不过我想我最好还是澄清一下。当我说“C++需要.NET吗?”,我的意思是想问“我们需要.NET来使C++更普及吗?”。这就好比问“世界和平需要美国吗?”,或者,“我们需要美国来维护世界和平吗?”。当然了,我们都不喜欢讨论政治性话题,也许这个比方很不合适。
Bjarne: 政治关乎可行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必须考虑政治,而你的问题当然也是合理的。鉴于微软在软件领域的地位以及它对.NET强大而完全的支持(将.NET的系统接口以CLI来表达),.NET的地位会变得很重要。要想在微软的世界里玩得转的话,C++必须很好地绑定到.NET。事实上这种绑定(C++/CLI)已经建立了,微软还为之申请了ECMA标准。.NET跟我理想中的尚有些差距,而C++/CLI如果让我来设计的话可能也不会是这个样子,然而不可否认的是,C++/CLI在.NET上的确是能力非常强的语言,也是迄今为止为.NET设计的语言中能力最强的。如果微软未考虑将C++作为.NET上的关键语言之一,或者.NET平台上的应用创建者没有坚持对C++提供第一流支持的话,情况会糟很多。
所以,为了能够在微软的世界里流行,C++需要一个良好的CLI绑定。我仍然鼓励人们将C++/CLI仅仅视作一个绑定物。这就是说,把对C++/CLI特性的使用隔离到一些特定的区域里,并且通过ISO标准C++设施去访问它们。C++/CLI的一些设施使其成为一门具有吸引力的语言,然而和标准C++却相去甚远,所以如果你在代码中到处使用这些C++/CLI设施的话,那么你将失去平台无关性,并有损失性能优势的潜在危险。
荣耀: 鉴于Herb Sutter的双重身份:ISO C++标准委员会主席和微软软件架构师,C++/CLI对C++0x标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可能的影响是您希望看到的吗?
Bjarne: C++/CLI会在一些领域对C++产生影响,因为将会有许多人使用它。显而易见,在使用中人们将会建议加入一些新的设施,以便和ISO C++平滑地互操作。在确保ISO C++平台中立的前提下,这些建议会依据其优点而被评估。我并不认为Herb的双重身份会带来任何负面影响。请注意,ISO委员会的会议召集人的角色属于管理方面的。我认为微软将Herb的才能贡献到标准化进程中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一如往常,微软在实践着其“拥抱并扩展”策略,但至少他们拥抱的是ISO C++而非某种C++方言。
荣耀: C++0x标准大概可于哪一年颁布?目前标准化工作进展如何?我们在这个新标准中预期可以看到哪些新特性?
Bjarne: 我希望三、四年内能够颁布,不过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进度表。
我们打算在语言的扩展上持保守态度,并在与C++98的兼容性方面仔细斟酌。改进的关键可能会落在对泛型编程更好的支持以及对新手更易学习上。我们期望一个关于模板实参的类型系统“concepts”能成为泛型编程的基石。
在标准库的扩展方面我们打算胆子更大一些。新标准库技术报告也许会使你对它的发展方向有一些认识。我们的关键目标是使标准库成为一个更广泛的系统编程平台!
荣耀: 一个冒昧的问题。为什么C++标准委员会主席是Herb Sutter而不是您?我记得您是进化工作组主席,我们都很有兴趣知道您在目前标准化过程中具体从事什么工作。
Bjarne: 我并不想担当会议召集人的职务。Herb和他的前任们在那个职位上比我所能做到的要出色得多。会议召集人主要负责管理性和组织性的事务。我的(非正式的)角色在于努力维持语言一致性的方向。我是语言进化工作组的主席,这个工作组负责处理所有语言扩展方面的提议。这个职位意味着绝大部分定义语言改变的文本都是我写出来的,而这些文本最终形成了标准文档。
作为进化工作组的主席,目前我正致力于三件事情:“concept”,改进的初始化设施,以及对C++新手的更好支持。你可以从我的主页上以下链接看到人们对标准下一个修订版(即“C++0x”)建议的期望特性列表:http://www.research.att.com/~bs/C++.html。简单的数一下你就会发现这些特性根本不能全部塞到标准中去,所以,我们需要一些优先级上的考虑。此外,我们还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些相互关的问题上,而不是每次单独处理这些个体提议。如果把每个特性都单独考虑的话,你无论如何也不能得到一个内在一致且易教学的语言。正如语言本身一样,特性必须是为解决问题而设计的,而不仅仅是一个一个地“看上去很美”。
让我扼要介绍一下我眼下正以高优先级进行的三个语言扩展:concepts,初始化,以及“消除一些令人不愉快的瑕疵”:
在《C++语言的设计与演化》(D&E)中对模板的讨论部分,我花了整整三页来讨论模板实参的约束。很明显,我觉得它需要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在使用模板(例如标准库算法)时哪怕出一丁点儿差错都可能招致极其“壮观”而无用的错误信息。问题在于,模板代码对其模板实参的“期望”是隐式的。让我们考虑一下find_if():
template<class In, class Pred>
In find_if(In first, In last, Pred pred)
{
while (first!=last && !pred(*first)) ++first;
return first;
}
这里,我们对类型In和Predicate作了若干假设。从代码中我们可以看出,In必须支持!=、*和++,并且这些操作符还必须具有恰当的语义。另外,我们必须能够拷贝In类型的对象作为实参和返回值。类似地还可以看出,我们可以“以*作用在In对象上所返回的值”作为实参来调用Pred,并且把“!”运用到该调用返回的结果上,从而得到一个可以在语义上看成是布尔值的东西。然而,这些约束在代码中都是隐式表达的。标准库为前向迭代器(此处为In)以及谓词(此处为Pred)小心翼翼地记录了各自要求的条件,但编译器可不会阅读文档!试试以下错误的代码,看看你的编译器会有什么反应:
find_if(1,5,3.14); // 错误!
我以前的想法提供了一个不完备、但相当高效的解决方案,即使用一个构造函数来检查对于模板实参的假定条件(见D&E 15.4.2),这个解决方案现在得到了广泛运用,被称为“concepts(概念)”或“constraints classes(约束类)”。你可以从我的主页上的技术FAQ中找到一些例子:http://www.research.att.com/~bs/bs_faq2.html#constraints。
然而,我们真正想要告诉编译器的是“我们期望模板实参是什么样子的”或者“我们期望模板实参满足哪些要求”,例如:
template<Forward_iterator In, Predicate Pred>
In find_if(In first, In last, Pred pred);
假设我们可以表达Forward_iterator和Predicate是什么,编译器就能够在不用查看find_if()定义的情况下检查对它的调用是否正确。这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为模板实参构建一个类型系统。在现代C++中,这种“类型的类型”被称为“concepts”。有多种方式可以用于表达concepts,眼下我们暂且把它们看成一些受到直接的语言支持并具有优雅语法的“约束类”。一个concept表明了一个类型必须提供哪些能力,但并不强制规定它们如何提供这些能力。理想的concept(例如<Forward_iterator In>)应该非常类似于数学抽象(对于任意的In,它必须可被递增(++)、解引用(*)以及拷贝),就像原来的形式“<class T>”从数学上来说是“针对所有的类型T”那样。
这样一来,在仅仅给出find_if()的声明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写:
int x = find_if(1,2,Less_than<int>(7));
这将会失败,因为int并不支持解引用(*)。换句话说,这个调用将不能通过编译,因为int并不是一个Forward_iterator。很重要的一点是,这将会使编译器更容易在该调用首次被看到的那一点上报告用户所犯的错误。
遗憾的是,仅仅知道iterator实参是Forward_iterator以及predicate实参是Predicate还不足以保证对find_if()的调用能够成功编译。这两个实参类型之间是有着交互作用的。说得详细一点就是,predicate所接受的实参是一个被解引用的iterator (pred(*first))。我们的目标在于对模板进行“和调用相分离”的完全检查以及无需查看模板定义就能对每次调用进行的完全检查,所以,concept必须具有足够强的表达力,以便处理这种模板实参之间的交互关系。方式之一是对concept本身也进行参数化,就像模板本身的参数化那样。例如:
template<Value_type T,
Forward_iterator<T> In, // 对一个T序列进行迭代
Predicate<bool,T> Pred> // 接受一个T并返回一个bool
In find_if(In first, In last, Pred pred);
在这儿,我们要求Forward_iterator必须指向一个T类型的元素,而该元素的类型必须和Predicate的实参类型一样(译注:实际上只要类型兼容即可)。
这方面的工作正在进行中。你可以从C++委员会的文件、学术文献以及有关C++0x的讨论中找到这方面更多的信息,在这里我没有太多的时间或地方进行更详细地阐述。“concept”的目标是提供模板使用和模板定义的完美的分离式检查,同时不引入任何运行期负担(译注:在C#的所谓的泛型中,concept只不过是间接函数调用的语法糖而已,运行期额外负担仍然存在。)以及不必要的concept耦合(译注:在C#所谓的泛型中,concept要求模板实参继承自一个公共基类,因此耦合仍然存在。)。
换句话说,我们想要把静态类型检查的好处引入到C++中的高度抽象的层面上去,同时不损及目前的模板技术所提供的灵活性和效率。
C++的基本思想之一是“对用户定义类型提供和内建类型一样良好的支持”(见D&E4.4)。但考虑下面这个例子:
double vd[ ] = { 1.2, 2.3, 3.4, 4.5, 5.6 };
vector<double> v(vd, vd+5);
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初始化列表”来直接初始化数组,而对于vector,最好的情况是我们可以先创建一个内建数组然后再用它来初始化vector。如果只有很少的几个初始化值,我可能会倾向于使用push_back()以避免将初始值的数目显式“写死”在代码中(上面例子中的初值是5个):
vector<double> v;
v.push_back(1.2);
v.push_back(2.3);
v.push_back(3.4);
v.push_back(4.5);
v.push_back(5.6);
我想任何人都不会认为这两种解决方案有任何“优雅”可言。要想得到可维护性更好的代码并且让vector比内建(具有固有的危险性)数组更“讨人喜欢”的话,我们需要这样的能力:
vector<double> v = { 1.2, 2.3, 3.4, 4.5, 5.6 };
或者:
vector<double> v ({ 1.2, 2.3, 3.4, 4.5, 5.6 });
由于实参传递是依据初始化来定义的,因此这对接受vector为参数的函数同样奏效:
void f(const vector<double>& r);
// …
f({ 1.2, 2.3, 3.4, 4.5, 5.6 });
(译注:这里即是说,实参传递和初始化的语义是一样的,例如:
void f(T a);
f(x);
这里“把x作为实参传递给a”的过程等同于
T a = x;
这是个初始化表达式。)
我相信这种初始化器(initializers)的一般形式将会成为C++0x的一部分,这不过是将成为对构造函数进行全面检修的一部分,因为人们已经发现了有关构造函数的不少弱点,这些弱点看起来可以通过对构造函数进行一些修整来解决,例如“转发构造函数(forwarding constructor)”、“有保障的编译期构造函数(guaranteed compile-time constructors)”以及“继承的构造函数(inherited constructors)”等。
第三件事是“剔除语言里的一些令人不愉快的瑕疵”,也就是说,修整一些细小的不合常规或不方便的东西,它们对有经验的C++老手不会产生什么影响,然而却可能严重打击C++新手。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就是:
vector<vector<double>> v;
在C++98中,这里有一个语法错误,因为“>>”被看成一个单独的词汇标记,而不是两个“>”。正确的写法如下:
vector< vector<double> > v;
对于C++98这样一个“不近人情”的规则,虽然有足够技术上的理由,但这不应该强加给任何背景的新手(包括其它语言的专家)。如果编译器不接受前一种最为明显的v的声明形式的话,那么C++用户和教师都会在这上面浪费大量的时间。我希望这个“>>问题”以及其它一些瑕疵都会在C++0x中消失。事实上,在和Francis Glassborow以及其他一些人的工作中,我一直努力去系统地消除出现频率最高的此类语言瑕疵。
荣耀: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认为C++缺乏一个大一统的库是阻碍C++更为广泛地使用的关键原因,您认为现在C++社群有足够的资源来开发一个像Java或.NET那般规模的库了吗?如果没有,我们该怎么做?我发现使用形形色色的第三方库非常不方便(一个插曲。我在使用微软Visual C++时,有时希望使用STL组件,例如vector,但由于我大幅使用了MFC,而MFC中也有类似的容器,所以,虽然vector更好用,但为了避免因链接两个不同的库而导致文件体积增大,我最终往往放弃使用标准库。不过,倘若标准库提供了MFC所提供的所有功能,我将肯定全部改用标准库)。
Bjarne: 毫无疑问,MFC是迄今为止被广泛运用的最糟糕的基础库。它违反了一个好的C++设计应该遵循的大多数原则。它严重地扭曲了许多程序员对于“什么是C++”的看法!
当然,我也认为缺乏全面且标准的基础库是C++社群的一个主要问题。对于个体程序员来说,这也许是他们面对的最困难的问题。我在《C++语言的设计与演化》中谈到了这一点,至今我仍然坚持这一点。
C++社群没有一个有钱的公司来支持“平台中立的”标准库的开发 — 从来没有,跟其它专有语言(以及它们的“标准”库)相比,这一直是阻碍C++发展的一道藩篱。和专有的基础库的扩展速度相比,我们对标准库的扩展是很慢的(不过和其他ISO标准库相比,我们的扩展速度应该算是比较快的)。我们还期望能够和新兴的非标准库(译注:如Boost)逐渐达成更为平滑的整合。别忘了,当年MFC以及其它“后80年代”风格的库被设计出来投放市场之际,尚无任何标准库可作它们的构建基础。因此,我希望今后的专有库和开源库都能充分尊重标准库,以便使它们之间的互操作变得容易 — 至少容易一点点。
C++社群并不是为大规模设计和实现而组织的。C++社群中也没有什么传统或惯例。和其它社群相比,我们缺少一个“统帅”,他可以有效地激励新库的创建,否决或“保佑”我们的努力和成果。然而,我对“统帅模式”是否可行心里没底 — 除非你所做的事情只是基本的模仿而已。Boost(www.boost.org)是一个优秀的成果,它的某些方面已经超出了模仿的范畴,然而它仍然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以及用于维持自身发展的权威机构或权威人物。
在以下三个相关的领域中,大规模的合作努力对于C++社群而言是必需且有意义的:基本的并发编程库(包括线程、锁和lock-free算法等);平台无关的操作系统服务库(目录和文件操纵以及套接字等);以及GUI编程库。前两个看起来是可行的,但要想建立一个标准的GUI库,也许从技术上、经济上尤其是政治上都显得太困难了。
荣耀: 是的,我相信对于许多C++程序员而言,一个标准的GUI库是极其重要的。许多人以为GUI库不是一个太复杂的问题,但我却认为这可能是最棘手的问题。为了解决它,我们可能需要难以置信的大量的资源。同时我认为政治问题可能是其他问题的根源。举个例子,我们知道Windows的GUI风格和Java的GUI风格是不一样的,甚至不同版本的Windows的GUI风格也不一样。而且我们知道GUI风格很不稳定,它发展演化得非常快,而且很容易被微软这样的大公司所引导和操纵。
Bjarne: 在这个问题上,资源(包括财力和人力)是一个关键问题,与“保持设计蓝图的一致性”同样重要。另外,即使我们已经有了这三样东西:蓝图、人力(数打甚至更多)、以及财力(至少要担负得起一些优秀的人在这个项目上的全职工作),这仍然会是个需要N年才能完成的项目。而SUN、微软、苹果以及其他主要竞争对手将会做些什么呢?毕竟包含了一个工业强度的GUI库的ISO标准C++对于它们的专有系统可不啻一记重击啊!我的猜测是它们大多会通过强大的市场手段来保护既得利益,标准委员会可不是为了在这种市场环境中呼风唤雨而组织起来的,我们至少还需要一个工业社团的支持以及和开源社群主力军的联盟。
荣耀: 在您看来,C++要想继续向前发展,除了开发一个更为广泛、更具威力的库以外,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Bjarne: 我认为库方面的工作是关键。标准委员会没有足够的资源去创建一个全新的库,而且无论如何“让委员会设计”都不是个好主意。如果人们创建了新的库,在紧密相关的领域把它们的努力融合起来以达到冲突最小,并且文献记录良好(并非只记录细节,还有设计原则),那么他们也许可以把这些东西带到委员会来,并有希望让它们成为标准。如果没有成为标准的话,至少他们的努力有最大的机会成为“准”标准。有此打算的人应该把C++真正当作“C++”(使用继承、模板以及异常等)来看待,而不是从其它特性不是那么丰富的语言中抄袭设计而来。如果一个库的设计被发现没有用C++最佳地表达出来,那么它被接受为标准的几率微乎其微。
另一个可作贡献的领域是对技术的开发和推广。C++往往被以“很不理想”的方式使用着,MFC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甚至还达不到80年代中期对一个良好的OO设计的看法!我所说的“不理想”,是指没有达到它所能达到的可维护性的设计(通常这是由于对设计决策的糟糕的分解、低劣的封装以及对概念的拙劣表达而造成的),而并非指在外部压力下要尽快把项目赶出来的个体程序员或团队的“不理想”。通常,一个较好的设计和现有的实践是背道而驰的,后者往往需要立即付出代价(往往在很短时间内)。显然,任何显著的改进都需要在“一切照常”的基础上,并且至少追加学习所需的代价以及时间上的延迟。
这就把我们带到了最重要并且也许是最明显的改进实践的途径面前:教育。我们对编程和设计的教育必须比当前做得更好。新的语言特性、新技术以及新库碰到了不能理解并使用它们的人仍然是无用之刃。遗憾的是,我们恰恰缺乏优秀的C++入门书籍。Francis Glassborow的新书《You Can Do It》(译注:中文版《C++编程你也行》即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和Koenig & Moo的《Accelerated C++》是打破旧式而令人厌烦的教育方式的例子。那种教育方式把C++当作一个“稍微好一点的C”或者一门在实现“真正的面向对象”方面失败的语言。前者倾向于用一大堆语言技术细节来迷糊和恼怒读者,偏离了学习好的编程及设计技术的正确道路。后者通常除了存在这些问题之外,还没能够教会在性能攸关的领域里编程的必要技术,而且没有让人感受到静态类型系统的价值。尤其遗憾的是,Glassborow和Koenig & Moo的书的风格都不是编程入门教材的传统风格,这也阻碍了它们的广泛普及。
我自己的两本书《C++程序设计语言》和《C++语言的设计与演化》的目标读者则是已经知道如何去编程然而不知道如何使用C++的人。这两本书确实满足了这部分读者,但我们要做的还不止这些。
任何时候只要有可能,程序员都可以通过将程序的主要部分用ISO C++来写,并将系统依赖性封装起来,从而来支持标准。也就是说,把系统依赖性限定到特定的区域,并通过以标准C++表达的接口去访问它们。通常这并不容易做到,因为厂商总是怂恿程序员在代码中使用专有的、排他性的特性,但这就影响了可移植性,从而使程序移植到其他系统上非常困难。然而,站在应用构建者的立场来说,从长远来看,挣脱厂商的束缚、维持可移植性是一件好事,这种隔离系统依赖性的努力终将从经济和技术两方面都得到回报。
荣耀: 根据您掌握的资料,模板和泛型编程在业界被广泛采用了吗?还是主要局限于库作者?您认为对于普通程序员(而非库作者)来说,面向对象和泛型编程哪一个更重要?为什么?您认为今后模板和泛型编程应该比今天得到更普遍的应用吗?
Bjarne: “加法和乘法哪个更重要?”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个愚蠢的问题。同理类推,“面向对象编程和泛型编程哪个更重要?”的问题也毫无意义。关键在于,它们都是基础性的东西,并且是互补的。对于许多问题而言,最佳解决方案往往要求将它们结合运用。
从理论的角度来说,你是在“ad-hoc 多态”和“参数化多态”之间做出选择。而从实现角度来说,则是在“运行期多态”和“编译期多态”之间进行选择。你必须对两者都有所了解,并且恰当地使用它们。和“ad-hoc多态”(在C++中以类继承来表达)相比,“参数化多态”(在C++中以模板来表达)更具规则性,更利于逻辑或抽象思考。这就是为什么它被称为“ad-hoc”、为什么模板代码通常具有更好的性能、以及为什么当个体表达式和语句的性能很重要时我们应该考虑泛型编程的原因之所在。相反,类继承则能够在分离式编译和维护的代码块之间提供更为明晰的接口。
(译注:“ad-hoc”是“专门”的意思。事实上,多态一般分为“ad-hoc多态”和“universal多态”,前者一般指重载,后者一般指“参数化多态”(模板)或“包含多态”(类继承)。你可以从以下链接找到详细的解释:http://www.javaworld.com/javaworld/jw-04-2001/jw-0413-polymorph.html。)
我不能说哪个将会变得更重要,或者哪个应该更重要。那就好像是在加法和乘法之间偏袒某一方一样。但是我怀疑,和没有充分使用类继承和面向对象编程的人相比,有更多的人没有充分使用模板和泛型编程。因此,我更多的时候鼓励人们考虑并使用泛型编程而不是面向对象编程。我确信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泛型编程应用。泛型编程目前仍然没有被足够的理解和充分的使用。我们接受了近十年的面向对象的耳濡目染,所以我的感觉是面向对象常常被滥用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如何,泛型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这两种技术/风格都比使用一团乱麻似的选择语句、单薄的数据结构以及指针来解决问题要强得多。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在代码中更为直接和优雅地表达思想,模板和类继承只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的工具。
我的感觉是许多“普通的程序员”确实使用了模板,而不仅仅是一些“库设计”方面的精英。当然,我们自己写的模板代码可能要比基础库里的代码简单一些,这很自然,因为对于其它编程技术来说,也存在同样的现象。
荣耀: 我想知道您对模板元编程的看法,您甚至选编了一本模板元编程的书。
Bjarne: 我想我并不愿意把泛型编程和模板元编程区别开来,它们的区别仅仅是在层次和侧重点上。我通常倾向于把这一块统称为泛型编程。事实上我认为模板元编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而目前的C++对它的支持却不佳,以至于在生成的代码中它并不能发挥应有的潜力。我认为人们在这一领域所作的许多努力是实验性的,其中许多理应获得成功,因为比起替代方案来,它们能使代码更清晰地表达基础概念,并且具有更好的性能以及可维护性。然而C++98对这些技术的支持却不是很好,所以它们目前还不能成为主流。鉴于此,我在语言的改革方面所作的许多工作都跟泛型编程直接或间接有关。concept(用于分离式检查模板的使用和定义,以及用于更好地重载模板等),更好的初始化,以及更少的不规则性,都是对此有所帮助的努力,同样,用于支持标准库的设施(例如type traits)也会带来帮助。
荣耀: 我个人认为标准C++流库是面向对象和泛型编程结合运用的典范,您赞成这一点吗?对于准备尝试混合使用面向对象和泛型编程技术的程序员,您有什么建议或忠告?
Bjarne: 不,我认为流输入输出流是一个不错的早期尝试。然而,它仅仅是一个非常初步的尝试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得过于精致而复杂(正如发生在大多数成功的系统中的那样)。我们现在可以做得更好。在我设计第一个流库时我意识到泛型编程的必要性,但是当时我并没有料到泛型编程最终会变成C++中如此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荣耀: 我必须得承认我也许太闭目塞听了,我真的没有看到过比标准C++输入输出流更好的面向对象编程和泛型编程的结合应用范例。您能给我一些线索吗?更重要的是,您能告诉我们有哪些是结合运用面向对象编程和泛型编程的最佳场合?谢谢!
Bjarne: 如果你面对的问题既需要某些运行期决议(需要面向对象编程),又具有一些能够从编译期决议中获益的方面(泛型编程的用武之地)的话,那么你就需要将面向对象编程和泛型编程结合起来。例如,面向对象编程的经典例子 — 将一个保存了shape的容器中的所有元素都显示出来就属于这类问题。几十年前我第一次在Simula中看到过这个例子,后来直到遇到了泛型编程,我才看到它的改进实现。考虑以下代码:
void draw_all(vector<Shape*>& vs)
{
for (int i=0; i<vs.size(); ++i) vs[i]->draw();
}
我猜想这并不能被看作纯粹的面向对象编程,因为我直接利用了“vs是一个装有Shape*元素的vector”这个事实。毕竟,类型的参数化通常是被认为属于泛型编程的范畴。我们也可以消除这种对静态类型信息的使用(所谓“不纯粹的面向对象编程”):
void draw_all(Object* container)
{
Vector* v = dynamic_cast<Vector*>(container);
for (int i=0; i<v.size(); ++i)
{
Shape* ps = dynamic_cast<Shape*>(v[i]);
ps->draw();
}
}
但凡鼓励以上这种风格的语言,其语法通常都比较漂亮,然而这个例子却说明了当你把静态类型信息的使用减至最小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如今,在C++或其它语言中,仍然有人在使用这种风格。我只是希望他们在错误处理方面有系统化的准备。
在前一个例子中,vector<Shap*>依赖于对泛型编程的一个最简单的运用:vector的元素类型被参数化了,而且我们的示例代码正获益于此。在这个方向上我们还可以走得更远,即推而广之到所有标准库容器身上:
template<class Container> void draw_all(Container& cs)
{
for (typename C::iterator p=cs.begin(); p!=cs.end(); ++p)
(*p)->draw();
}
例如,这段代码就既可以作用于vector上,又可以作用于list上。编译期决议确保我们不用为这种泛化处理付出任何运行期额外代价。我们还可以通过在draw_all()的使用接口中运用迭代器,从而进行进一步的泛化处理:
template<class Iter> void draw_all(Iter fist, Iter last)
{
for (; first!=last; ++first)
(*first)->draw();
}
这就使内建数组类型都得到了支持:
Shape* a[max];
// 向a中填充Shape*类型的元素
draw_all(a,a+max);
我们还可以结合运用标准库算法for_each()和函数适配器mem_fun()来消除显式的循环:
template<class Iter> void draw_all(Iter fist, Iter last)
{
for_each(first, last, mem_fun(&Shape::draw);
}
在这些例子中,我们结合了面向对象(对虚函数draw()的调用以及对类继承体系的假设)和泛型编程(参数化的容器和算法)技术。我看不出如果这两种编程风格(即所谓的“范型”)各自独立运用如何达到同样好的效果。这也是一个简单的“多范型编程”的例子。
我认为在设计和编程技术方面,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以便确定出“关于何时采用哪种范型以及如何结合运用它们”的更为具体的规则。为此,我们还需要一个比“多范型编程”更好的名字。
注意,这也是一个关于编译错误信息变得可怕的例子,因为我们并没有显式地表达出我们的假设。例如,我们假设容器里的元素类型为Shape*,然而在代码中,这个假设却相当隐晦。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约束类(此处为Point_to):
template<class Iter> void draw_all(Iter fist, Iter last)
{
Points_to<Iter,Shape*>();
for_each(first, last, mem_fun(&Shape::draw);
}
然而我们又确实很想说明“first和last必须为前向迭代器”:
template<Forward_iterator<Shape*> Iter>
void draw_all(Iter fist, Iter last)
{
for_each(first, last, mem_fun(&Shape::draw);
}
这是“concepts”可以大展拳脚的地方之一。
荣耀: 请原谅我重复一个老俗套问题。由于Java和C#今天都已经大获成功,您对Java和C#曾经的看法今天有无改变?我个人认为,与其说Java和C#的成功是语言自身的成功,还不如说是SUN的Java战略和微软的.NET战略的成功。
Bjarne: 在对它们的本质技术优点以及对它们的市场能量的估计上面,我都是正确的。低估市场的影响是不明智的,尤其当它背后有价值上百万美元的“免费”库所支持的时候。Java和C#是不坏的语言,而且SUN及其盟友以及微软及其盟友为其(过分夸张)的宣称提供重大的库和工具的支持。不过,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我比喜欢C++更喜欢它们,对于要求严苛的应用而言更是如此。
荣耀: 您自觉或自发地使用过GOF描述的设计模式了吗?您对设计模式怎么看?您对Loki库中采用模板技术描述的静态设计模式怎么看?
Bjarne: 我并不喜欢根据特定的具名模式去思考,但我知道并且通常会使用这些在《设计模式》中描述的技术。顺便一提,《设计模式》是一本经典书籍,人们在搜寻最近最好的信息时不应该忘了这本书。其中的许多模式对于好的设计来说非常重要 — 给它们起什么名字倒无所谓。甚至你在TC++PL中也能够找到一些有关它们的运用。要想了解在某个特定领域中对模式有意识且系统的运用,可以参考“深入C++系列”中Schmit和Hunston的两本关于ACE的书。
除了明显的强大能力之外,我认为模式有两大弱点:
-
它倾向于鼓励“精致的专用术语”,这会阻碍新手的学习。
-
如果没有具体的“工具”支持,要想把一个思想广泛地传播到应用中是极其困难的。
例如,一个优秀的库本身携带了很多优秀的思想,并允许程序员(和设计者)直接利用这些思想在库中的实现品来工作。而模式只是对某个思想(或一系列互相关联的思想)的尽量一般性的描述,并刻意避免将这些思想作为库实现出来而招致的特殊性。这就导致了这些思想在传播上的问题,以及从代码中如何识别出模式的问题 — 特别是在代码被维护修改过之后。同样,要想从抽象层面上来理解一个模式也是非常困难的。在某个模式的抽象描述之后的实例代码进入我的视野之前,我倾向于对自己的理解持保留态度。我见到过一些人,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使用某个模式,而实际上做的却是该模式被设计用来避免的事情。这些都说明思想的传授可能会异常困难。
可以让模式更具有可利用性的方式之一是为某些特定的环境提供模式的库的实现。Andrei Alexandrescu的书和他的Loki库可以被看成一次寻求结合高灵活性和高效率(和手写代码一样高效)编程风格的尝试。而模板元编程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符合这个描述,STL亦然。为了从这种非常一般性的参数化中获益,设计(或编码)抉择必须从运行期转移到编译期,从而程序才更容易在时间或速度上得到优化。遗憾的是,许多编译器都不能很好地把握模板技术所提供的明显的优化机会,这通常是由于编译器过早地扔掉了类型信息,并试图去优化每一片代码,就好像它们是用弱类型风格的C所编写的一样。
荣耀: 您用过UML吗?您对UML怎么看?您认为它对C++程序设计很有用吗?
Bjarne: 我尝试过UML,但并不是为了一些严肃的事情,所以我的看法参考价值不大。对于我最常考虑的设计问题来说,UML不是特别有意义。我发现在设计和记录设计时草图是不可或缺的,但我并不认为把过多的细节加到草图中是个好主意。相比之下,代码更易于表达精确的关系。当然了,这么说并不意味着UML没有用,我所尊敬的一些人认为UML在文档化大型系统时非常重要。
荣耀: 您目前还在写书吗?或者有C++新书写作计划吗?
Bjarne: 我目前正基于我正在讲授的一门新手课程撰写一本面向初学者的编程书。这对于那些具有很少甚至没有编程背景但很想通过努力成为程序员的人应该有所帮助。此前我从未试图为非程序员写书,因为我对完全没有编程经验的人们所知甚少。现在我正教授初学者,这就让我有机会去尝试我的想法,并基于我的教学经验对之不断修改。对于任何瞄准于初学者的东西来说,这样做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目标是先教给新手最小的一套原则、技术以及语言设施,让他们可以先开始第一个实在的项目。基本上,我打算让那些想要成为职业C++程序员的人由此起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一开始的讲授要涵盖很多背景知识,包括数据结构、算法、图以及类设计等,这在传统的教学中是不会很早涉及的。这比我了解到的当前大多数的教学方式更加雄心勃勃。当然,我使用C++作为编程语言,并且我会在讲授中涵盖STL的基础知识。
荣耀: 您能透露一下您的新书何时出版吗?
Bjrane: 我还没有写完呢,而且我还没有跟出版商(Addison-Wesley)协商好进度计划。至少我还需要半年时间来和我的学生们一起精化和锤炼这本书。理论上,我们(Lawrence Petersen是我的合作作者)在明年秋天大概可以完成,如果我们在重审的过程中发现了重大问题的话,那就得等到圣诞节之后才能付梓了。我知道出版商会督促我们早点完成,而我们则会争取更多的时间来检验这本书并采纳反馈。对于这样的一本书,我们是不可以草率对待的。
荣耀: 您对您负责编辑的“深入C++系列”(Addison-Wesley)有何评论?您是否认为其中一些书已经过时了?一些书仅对有限的读者群有作用?您对新近出版的几本书有何评价?还有哪些新成员即将加入这套丛书?我特别想听一听您对《Modern C++ Design》和《C++ Template Metaprogramming》这两本书的看法。
Bjarne: 过时?一些早期的书的确有点过时,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这些书都很好地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新的书籍会以稳定的速度加进来。我的猜想是每年会增加三本新书。当然,我希望有更多,但是要想找到质量和实用性足够好的“轻薄洗练”的书并非易事。事实上我很期望能够看到更多精专的书,比如着眼于数值计算的特定方面的书,以及嵌入式系统编程方面的书。人们应该注意的是,这些书中的许多都是以专家或至少有经验的程序员为目标读者的。并且,作为一个专家,应该知道何时使用何种技术。我认为泛型编程和模板元编程是将来的一部分,但那只能算是基础,而STL这样的东西才是当前的主流。你所读到的一些书,像Alexandrescu和Abrahams的那两本书,会为你带来新的概念和可供试验的思想,但是你并不会在正准备部署的系统中立即应用这每一项技术。
荣耀: 您对Boost似乎情有独钟。“深入C++系列”中已经包含了《Boost Graph Library》和《C++ Template Metaprogramming》两本书,我猜将来还会有更多有关Boost的书会加入到这个系列中来,您对Boost怎么看?选编这方面的图书出于什么考虑?
Bjarne: 事实上,我并非根据它们是否是关于Boost的来选择书籍,“深入C++系列”中的大部分书籍都不是关于Boost的。我根据它们是否提供了有关编程技术、原则和概念的有用信息做出选择。恰巧Boost的作者在尝试“根据标准库的精神”来扩展基础库时,使用了有趣的技术去解决有趣的问题而已。
荣耀: 在过去的一年里,只出了有限的几本C++书籍。除了“深入C++系列”中的三本新书外,Addison-Wesley还出版了一本《Imperfect C++》,您对这本书怎么看?(译注:因本书由我们翻译,故有此一问。)另外, 您认为C++0x标准会催生更多的C++新书出版吗?
Bjarne: 人们好像没有以前那样喜欢读书了。今年的C++新书只有寥寥几本,不过已出版的C++书籍已经有很多。“老”书并不一定过时。我认为我自己的书就是很好的例子。《C++程序设计语言》卖得比大多数新近出版的书要好,而《C++语言的设计与演化》则刚刚被翻译成日语。类似地,K&R(译注:《C程序设计语言》)在25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最畅销的书!请不要忘了经典。我觉得有一个现象蛮有趣的,我附近的技术书店的Java部分的书几年来第一次比C++部分小了。
我看过《Imperfect C++》的草稿。如果它的页数可以降到原来的一半的话,我非常愿意把它加入到“深入C++系列”中去。该书作者是一个C++热爱者,他希望向开发者展示如何对付C++中诸多不完美之处,以便写出更好的代码,而这些代码在声称为“理想”的语言中更难实现。
我期望C++0x会催生一批新一代的C++书籍。不过,我希望这些新书能够集中于语言对编程风格和设计技术更强固的支持上,而不是简单地列举语言特性。我们已经看到了一大堆令人厌烦的列举语言规则的书。如果孤立开来看,任何语言特性都是无趣的,真正有趣的主题是编程。
荣耀: 由于您正在给C++新手讲解编程课,您愿意给世界上其他C++教师谈些教学经验吗?
Bjarne: 多年来,我一直对普遍的编程教育尤其是C++教学质量感到不愉快。当然,有很多好老师,而且也确实有很多学生变成了很好的程序员,然而,严重误导性的教学和被严重搞迷惑的程序员似乎没有个尽头。大概一年半前,有人建议我为编程新手设计一个全新的编程课程。我有过犹豫,但最终还是答应了,我和我们最具经验的讲师Lawrence Petersen合作,他会弥补我在教授新手方面的经验的不足。我们设计了课程并已讲授了两学期,并且基于我们的讲授方式、客观效果以及反馈(反馈是不可或缺的),不断加以改进。
当然,我并非仅凭个人的主观看法和所知的实验性的途径就一意孤行。事实上,我阅读了大量的口碑好的C++编程入门教材,看看它们到底好在何处。大约有两个星期,我烦躁地走来走去,抱怨着“要是那些玩意就是C++的话连我自己都不会喜欢它!”。我的感觉是许多教材彻底讹传了C++,可怜的学生们!所以,我们首先基于“一个学生成为职业程序员所需要的”知识列出了一个课程大纲,写了讲稿,列出了练习并附以大量的告诫。我们快速的重审材料并根据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多次对其进行了调整。是年秋天,我们再次重审了材料,并且将课程的文字印刷成书。这下好多了,但是我们根据学生的反馈再一次调整了许多细节。我们的确越做越好,学生们的反响(包括口头反映和考试成绩)说明了这一点。今春,我们将会再一次讲授这门课,到了夏末时大概就可以进行更大范围的普及推广了。
我们把这种讲授方式称为“深度优先”,因为在课程一开始,我们会给学生介绍许多材料但并不深入细节。我们从第二周开始简单地使用STL,到了第五周学生就知道错误处理策略和类设计。在那之后,我们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并且让他们把知识应用到一些领域去,譬如文本处理、文件操纵以及绘图等。我认为这是一个充满雄心的教学方式,不过在好的(不一定是极好的)大学里好的学生身上效果不错。
荣耀: 虽然这个问题应该去问Alex Stepanov本人,不过由于最近您们二位结伴前来中国杭州参加一个嵌入式软件系统会议,我顺便想打听一下,Alex目前是否在为C++新标准库忙些什么?
Bjarne: 实际上你真的应该去问Alex本人。他的见解总是很有意思,而且往往出人意料。是的,他也参加了那个大会。在杭州,我们分别做了主题报告并给大学生们做了演讲。让很多人感到惊讶的是,他的报告是着眼于软件业的金融基础的,而绝大多数人所期望的是他能做一个关于STL的高性能应用的演讲。我讲的是有关将抽象映射到机器层结构上的东西,这是C++在嵌入式系统编程中高效应用的基础。我很多主要的想法都可以在C++标准委员会关于性能的技术报告中找到(见我的C++主页上的链接http://www.research.att.com/~bs/C++.html)。
荣耀: 尽管在一些领域C++受到其它语言的挤压,但我相信未来10年内C++仍然是最重要的系统开发语言,您是否赞同这个观点?
Bjarne: 我并不认为C++被“挤压”了多少。IDC的评估数据表明,今天的C++程序员数量大约是十年前的三倍,而且C++仍然比任何其它语言更多地被使用。我认为,更确切的描述应当是这样的:C++在过去的十年里,只吸收了软件开发巨大膨胀的一部分。C++也正在向一些新领域扩张,譬如硬实时的程序设计。我怀疑“最重要的系统开发语言”这一说法很难被量化评估,但勿庸置疑,C++仍将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关于C++应用的多样性,可以看看我列出的应用程序清单:http://www.research.att.com/~bs/applications./html。
荣耀: 还有没有我没有问及而您又希望补充的内容?
Bjarne: 你没有问我容易回答的问题。谢谢。
谢谢您,Bjarne Stroustrup!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