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开复事件”看求职的四个细节 转2006-11-18 17:56:00

【评论】 【打印】 【字体: 】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xiangyu/20458.html

分享到:

“李开复事件”看求职的四个细节
作者: 出处: 中青在线 责任编辑: 贾佳
2005年7月19日,一条爆炸性新闻在互联网上传开:Google宣布该公司将在中国建立产品工程研究院,同时微软互动服务部门副总裁李开复加盟Google公司,出任全球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

  同一天,微软向美国华盛顿州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指控Google和前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违反了竞业禁止协议。微软甚至指出,当李开复还在领微软薪水的时候,把自己为微软写的一份有关中国市场的报告发送给了Google,并向Google推荐在中国的其他招募人选。

  虽然官司目前有了一些眉目——美法院判决李开复可以正式到Google上任,只允许他做一些跟人事、招聘方面有关的工作,不能做涉及技术层面的工作——但显而易见的是,在这场“冰与火”的较量中,李开复确实“很受伤”。

  中华英才网专家点评“跳槽”的四个细节

  在大家纷纷把眼球投向李开复是否能拿到千万奖金和这场官司的最终结果时,许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什么是“竞业禁止协议”?跳槽时应该注意什么才能避免陷入这样的官司中?

  为此,权威的专业人才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专家解释道,“竞业禁止也称竞业限制。主要是指企业的职工(尤其是高级职工)在其任职期间不得兼职于竞争公司或兼营竞争性业务,在其离职后的特定时期或地区内也不得从业于竞争公司或进行竞争性营业活动。”

  显而易见,企业与员工签署竞业禁止协议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雇主或企业的商业秘密不为雇员所侵犯。

  针对这个案例,中华英才网专家总结了在跳槽时需注意的四个关键细节,希望求职者在跳槽过程中能够汲取经验,早日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

  细节1:看清“竞业禁止协议”

  中国的求职者普遍对“竞业禁止协议”不重视甚至漠视,这会对以后的“跳槽”埋下炸弹。在此,提醒求职者,与企业签署类似的竞业禁止以及保密协议,在未来将越来越普遍,在签订这类协议时,求职者一定要“睁大眼睛”,看清楚具体的条款,同时也要谨慎下手,不要把自己以后的求职道路堵死。

  细节2:“办公室求职”须谨慎

  办公室求职可能会成为一个潜伏的祸根,永远不要在办公室完成你的求职过程!求职材料一定要存放在家里的电脑上,要专门为求职设立信箱,而不要采用办公信箱来求职。因为现在很多公司能够监视员工的上网,往来邮件更是避不过网关审查。甚至有些企业可以随时监视员工的手机短信和通话记录,所以采用专门的求职电话号码,也是一些重要岗位人员必需的。

  细节3:永远不要攻击你的上一个老板

  许多求职者去新单位应聘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说一些涉嫌诋毁“旧东家”的话,这是求职跳槽的大忌。很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对前一份工作的评价很关注,并不希望看到求职者攻击或者诋毁前一家就业单位的情况,更不愿意看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况。因此,求职者在与“新东家”见面会谈时一定要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细节4: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

  中华英才网专家建议众多求职者充分借助法律工具维护个人合法权益。针对企业涉及竞业禁止等的非法行为,员工可以提请劳动争议仲裁。

阅读(2961) | 评论(1)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

loading...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请 登录 或者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