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网杨勃谈WEB2.0、排行榜和小众文化2006-11-14 12:32:00
【评论】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xiangyu/20311.html
豆瓣网杨勃谈WEB2.0、排行榜和小众文化
[主持人]各位网友,上午好,感谢关注新华访谈。当人们对“博客”这样的名词刚刚变得耳熟能详,其他的网络文化新形式仍在不间断的涌现。Web2.0就出现了一支生力军,一个评论和分享图书、电影、音乐、旅行的网站——豆瓣网。豆瓣网现在在网络上越来越火,从2005年开创至今,短短的时间里会员已经发展到30多万人,日点击量在110万以上,现在有最新的数字吗? [ 2006-11-07 10:11:28 ] |
|
[杨勃]在120万左右,差不多有是它10倍的注册用户,他们经常在豆瓣网潜水。 [ 2006-11-07 10:12:28 ] |
|
[主持人]有人说,豆瓣网从模式上来说完全是原创,不像有些国内的互联网模式是国外的拷贝,那么它的创意何来?有人说,豆瓣网几乎就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在星巴克写成的,这个年轻人曾经把物理作为事业,计算机不过是工具和兴趣。那么,他有着怎样的创业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近今天的嘉宾——豆瓣网创始人杨勃。 [ 2006-11-07 10:13:38 ] |
|
[杨勃]主持人好,大家好。 [ 2006-11-07 10:14:47 ] |
|
[主持人]网友“排队买菜”:豆瓣网,这个名字就很有意思,请给我们讲讲为什么取这样的名字?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 2006-11-07 10:15:57 ] |
|
[杨勃]这个名字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开始做豆瓣网时,我住在北京朝阳门内的豆瓣胡同,就想到这个名字还可以,而且没有人注册域名,我就注册了。我越来越喜欢它,上口、好记,也有草根气息,符合整个网站的风格。 [ 2006-11-07 10:17:58 ] |
|
[主持人]网友“泼墨仙人的境界”:有媒体报道说,豆瓣网几乎就是你在星巴克写成的。我想知道这个创意的来源?有没有参照物?整体框架是如何形成的?当初你设计豆瓣整个网站的架构来说,有没有考虑到Web2.0、SNS理论上面,还是说凭着自己的感觉做这样的网站? [ 2006-11-07 10:18:17 ] |
|
[杨勃]会有很多参照,但没有一个网站可以做我们的样本去模仿。在做豆瓣网之前,我并不是做网站的。2000年回国之后,四年时候从事物流工作。做豆瓣网时,在网络上发生什么事,有什么公司我并不是特别清楚。当时就是有一个想法,自己看了很多书,跟周围同事、朋友沟通感觉自己学的东西有限,别人看了一些好书、有一些好的东西,我们是否能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体验,用什么更高的方式和别人分享。我参照了一些元素和想法,比如标签、亚马逊的内容推荐。刚好web2.0开始,我有一个核心的想法就是豆瓣网能够给大家提供什么,能够帮助大家分享自己的东西,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围绕这个核心理念去设计,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好的元素我会借鉴,但我们并没有整体参照一个网站。直到豆瓣网上线半年多之后,我们听说一些美国的网站和我们公司的模式类似,但整体看也不是特别一样。 [ 2006-11-07 10:26:41 ] |
|
[主持人]网友在豆瓣网上能够享受到什么服务? [ 2006-11-07 10:28:12 ] |
|
[杨勃]豆瓣网有接近一百万条的书、电影、音乐各种各样的目录。每个注册用户看到任何一本书、一个电影都可以点“我看过”、“我想过”、“我听过”、“我正在听”,你不用在键盘敲任何字就有了一个自己的“书单。根据你看过的东西,豆瓣网马上向你推荐一些你最可能感兴趣的东西,它是基于你看过的东西。我们从大量的数据筛选出来我们认为你最感兴趣的,你可以很快发现自己还没有听说好的东西,这些东西又是围绕自己的兴趣,如果书你可以去买,CD你可以下载。 [ 2006-11-07 10:28:39 ] |
|
[杨勃]最初在设计豆瓣网的时候,这是一个比较核心的用法。很快我们又加进了很多社会性的元素,用户和用户之间有了很多互动的可能。最明显的是你只要在豆瓣网超过8本书或者电影这样一个清单,我们开始向你推荐人,推荐和你口味最像的人。我们从30多万用户找到和你看东西最相近的人,告诉你他是谁,他叫什么,如果他有博客,博客是什么。最主要的是你可以看到他最近看什么书、听什么音乐,很快你会在豆瓣网有一个圈子,我们叫“臭味相投”的圈子,圈子里发生什么事情你都能够知道,谁在看什么,谁在听什么,你都能够知道。所有都不需要你在豆瓣网写一个字,如何你有时间、有兴趣,你都可以去写评论,也可以看到别人写的评论,这些评论是由各种各样的人写的。当然里面也有一些职业编辑写的比较公正,但多数都是普通的用户,表达他们喜欢的东西。所以豆瓣网的评论非常可信、可看,很多人每天来就是看评论。 [ 2006-11-07 10:29:16 ] |
|
[主持人]你说潜在的用户是否指这些人? [ 2006-11-07 10:30:08 ] |
|
[杨勃]对,是潜水用户,他们从来不注册,也不登陆,但是他们每天都会转来转去。这些是豆瓣网最主要的东西。当然我们还有一些别的有意思的功能,比如“小组”,任何用户可以建一个任何话题的小组,如果话题比较有意思,就能够吸引别的用户过来,大家一起讨论,现在大概有2万多个小组。其中有一半是只有一个人的小组,因为他的推广不是很成功,有很多小组很活跃,谈论很多热门话题。我们会把书、电影和“小组”联系起来,如果你最近在看《兄弟》,在这本书的网页下,会看到看《兄弟》这本书的小组,这些并不是编辑筛选出来的,都是自动算出来的。最近有抱抱团,在街头免费拥抱,其实他们很早就在豆瓣网有小组,在很多城市组织活动,这是最近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 2006-11-07 10:30:36 ] |
|
[主持人]你办豆瓣网的理念有没有发生变化? [ 2006-11-07 10:30:53 ] |
|
[杨勃]一个最核心的理念,豆瓣网希望以个人用户为中心。做豆瓣网刚开始时我是一个人在星巴克写程序,并没有什么资源。从我来说,这个网站的定位是以每个用户为中心,在很多地方我们考虑客户自己的兴趣和利益。很多网站是以资源为核心,可能有上游资源,情况不太一样。比如在豆瓣网你会发现很多负面评论,一本书出来很多人在骂他,或者说翻译很烂。比如无极出来,豆瓣网首页3千评论都是骂它的。如果一个网站不是以用户为中心,对你来说做负面评论会存在尴尬或者利益上的冲突。但在豆瓣网来说这不是问题,我们的价值在于用户能够真实反映自己的看法。我们非常欢迎评论,而且看的时候有时会感觉很过瘾。 [ 2006-11-07 10:31:17 ] |
|
[杨勃]另外,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们崇尚多样化,我们的网站要围绕个人为他们提供服务。有很多东西能够从个体中提炼出来,反过来对所有用户有用。比如豆瓣网的推荐,我们用所有人喜欢的东西收集成数据,向每个用户推荐。我们没有自己的编辑,我们通过很多算法把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从用户中获取,再返到用户中,使用户觉得对他们是最有用的东西,是所谓的大众的智慧,我们觉得非常有价值。 [ 2006-11-07 10:32:00 ] |
|
[主持人]网友发展不息:有人称,豆瓣是WEB2.0们的标志样板。请问你是如何理解WEB2.0的?你怎么看待豆瓣在WEB2.0里目前所处的位置? [ 2006-11-07 10:34:31 ] |
|
[杨勃]很多人叫我们web2.0网站,我们很开心,但我们在这方面想的问题并不多,我们只是想做“有用的网站”。去年和今年,大家看到很多新创建的网站有很多共同的东西,大家把共同的东西能够拿出来说这些网站是web2.0,以用户为中心,是以草根为特性,这些东西是相通的。但我们不会因为大家说web2.0网站应该做,我们就怎么做。豆瓣网被认为是中国典型的web2.0网站,说实话我们没有想那么多。比如每次加新功能时,我们考虑的是怎么能够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提供更多的价值,都是细节上的问题。有时我们想好之后做出来发现有的网站也是这么做的,叫web2.0,这些都是偶然的,但并不是我们刻意要做的。 [ 2006-11-07 10:34:54 ] |
|
[主持人]网友 瞬间永恒:阿北,你说过对用户“永远免费”。我想请问阿北谈一下未来豆瓣的盈利模式?现在豆瓣的收入怎么样?能维持正常的运营吗? [ 2006-11-07 10:35:15 ] |
|
[杨勃]感谢用户的关心。豆瓣网在去年3月份有了第一笔收入,一直都有收入。豆瓣网有一个很好的功能“价格比较”,比如每本书在豆瓣网都能够看到在当当、卓越卖多少钱。用户通过这些连接去买书时,我们会得到一个百分比的汇报,大概不到10%。对用户来说没有任何区别,他们不会因此多付钱,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价值的汇报,这是我们现在主要的收入来源。 [ 2006-11-07 10:35:31 ] |
|
[主持人]能够维持网站的正常运营吗? [ 2006-11-07 10:37:01 ] |
|
[杨勃]我们的团队人比较多,目前还没有盈利,但这并不是我们目前最关心的事情。我们有一个已经被证实的收入模式,如果规模更大,收入也会更大,这方面我们并不担心。现在我们最关注的事情是怎么样让豆瓣网更加有用,能够使用户有更好的体验。 [ 2006-11-07 10:37:18 ] |
|
[主持人]有网友问:还记得第一个用户浏览豆瓣网的情形吗? [ 2006-11-07 10:37:35 ] |
|
[杨勃]其实第一个用户来了以后再也没有回来过? [ 2006-11-07 10:38:16 ] |
|
[主持人]属于误打误撞进来的? [ 2006-11-07 10:38:33 ] |
|
[杨勃]最初我们没有宣传,最出的用户是我的一些朋友、同事,我请他们过来试试这个网站,同时也通过试用调试一些问题。当时有一个我完全不认识的人进来注册,进来看看就走了,我很开心,因为这是我真正的用户,但可惜他后来没有再来。 [ 2006-11-07 10:38:53 ] |
|
[杨勃]我最早在一个技术论坛告诉大家有一个豆瓣网,请大家来看看,第一批用户接连就过来,因为感觉豆瓣网技术上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二天就有用户进来并且反映用的很好,并且开始写评论,你写一篇,我写一篇,并且开始留言,网站就开始用起来了。我坐在那里一直看有没有新的评论,很兴奋一直看到天亮。有五个月的时间,只有几个人看这个网站,但突然就成型了,大家开始用起来,这是令我非常兴奋的一件事情。 [ 2006-11-07 10:39:23 ] |
|
[主持人]你说到他的盈利模式不是豆瓣网最注重的,但大家还是很关心。 [ 2006-11-07 10:40:45 ] |
|
[网友 下班打卡]请问杨总,豆瓣网的购买频率如何?我的一小堆朋友都在用豆瓣,但是好像都并未产生购买行为。虽然大家都认为在里面得到了获取信息以及惺惺相吸的沟通的满足,但是不能产生购买行为还是让我很为豆瓣的前途担心。您有这方面的担心吗?如何打算的? [ 2006-11-07 10:41:06 ] |
|
[杨勃]很多用户说用豆瓣网很多,但从来不通过豆瓣网买东西。但在用豆瓣网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数据,别的用户会通过豆瓣网买东西。也有很多用户不在豆瓣网写东西,但他们通过豆瓣网买东西,所以形成了互补。购买频率我很难定义,我大概知道每年我们会向当当网站贡献上百万元的销售,还有更多的是豆瓣网发现好的书,但并没有从豆瓣网或者其他网站购买,而是去书店买,虽然和我们的收入没有挂钩,但我觉得也很好。我们核心的想法是只要是一个有用的网站、有价值的网站,它的规模足够大一定会找到好的收入模式,不用特别着急。 [ 2006-11-07 10:41:27 ] |
|
[主持人]你觉得现在是把这个网站做好最重要,但有没有要不得不考虑盈利的时候? [ 2006-11-07 10:41:51 ] |
|
[杨勃]我希望在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之前,这个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了。 [ 2006-11-07 10:42:25 ] |
|
[主持人]豆瓣网和现在门户网站的盈利模式是否有一些相通的地方? [ 2006-11-07 10:42:40 ] |
|
[杨勃]门户网站是以广告为主,盈利模式多种多样。豆瓣网的盈利模式很清楚,我们在用户这端产生价值,用户在购买东西时,我们在卖东西方得到我们的一些回报,是分成的方式。关键是豆瓣网网站是否在贡献价值,从我们来说,很多用户上豆瓣网之前说我有两三年时间只是零星买书,自从上豆瓣网,我半年时间就花了两、三千买书,发现了很多好书。这不管对用户还是卖方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豆瓣网在创造价值,我们一定会有办法把价值体现成收入,我们不是特别专心,目前专注于网站本身和用户体验。 [ 2006-11-07 10:42:59 ] |
|
[主持人]你说一个用户原来不怎么买书,但现在用上千块钱去买书,在评价豆瓣网行业价值的同时,在豆瓣网运行过程中或者在你初始创建时就怎么定义豆瓣网的社会价值? [ 2006-11-07 10:43:29 ] |
|
[杨勃]大家没有通过各个渠道看到最流行的排行榜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不对的,因为每个人的兴趣都不一样。一般读者或者听众都有一些他觉得对自己是最合适的,但对多数人不是特别合适的东西,只属于少数人的文化产品。从出版者的角度也会考虑这样的问题,他们有一些很好的东西,但并不是80%、90%的人接受。出版者会考虑我是否要出版,只有10%的人有兴趣,商业上的风险很高。豆瓣网希望成为一个桥梁,帮助每个人发现排行榜之外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同时让出版者稍微小众一些的出版物非常迅速的找到他的受众。从社会来讲,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豆瓣网能够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使整个出版行业多样化、健康发展。 [ 2006-11-07 10:44:54 ] |
|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小众文化,网友问豆瓣网能够代表小众文化吗? [ 2006-11-07 10:45:18 ] |
|
[杨勃]豆瓣网不能代表小众文化,因为小众文化的定义是有千千万万的小众文化。豆瓣网作为一个平台,能够促进小众文化的传播,因为豆瓣网的设计是以个人为中心,不是以资源为中心。在豆瓣网促进出版物传播的过程里,它不是推动者的角色,是拉动者的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群的兴起会越来越多,小众也会越来越多,加起来就是大众的事情。作为一个网站,你可以专门服务于一个小众群体,把他们服务的非常周到。豆瓣网的定位是我们在这方面没有定位,我们并没有服务任何一个小众群体,任何人都可以来用。比如排行榜,所有人加起来是一个大的排行榜,但每个人有自己的排行榜,豆瓣网推荐的是给你的排行榜,但这些加起来又是一个庞大群体,所以我认为不冲突。 [ 2006-11-07 10:45:45 ] |
|
[主持人]咱们一直在聊在当当网和卓越网产生的消费行为,我想知道当时你在和当当、卓越网谈的时候,他们是怎么接受豆瓣网这种模式的,并且和你们合作的? [ 2006-11-07 10:46:05 ] |
|
[杨勃]我们并没有见到当当网、卓越网的任何人,在上线半年之后我们才见到他们的负责人。对当当、卓越来说,别的网站能够贡献销售,这是一件好事情。他们有一些自主的联盟计划,注册以后就开始用了,所以并不需要谈合作项目。从亚马逊开始,联盟计划都是非常规范的,有很好的做法。当豆瓣网规模变大以后,对当当、卓越销售贡献越来越大后,是他们找到我们的。这个项目已经在运行过程中,他们只是过来了解一下,希望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并没有享受任何的优待。 [ 2006-11-07 10:47:00 ] |
|
[主持人]网友 水中绿萝花:很多人在学豆瓣,您认为为什么?有没有压力,会不会担心一窝蜂式的跟进对豆瓣产生影响?你认为豆瓣不可取代的的优势在哪里? [ 2006-11-07 10:47:17 ] |
|
[杨勃]学豆瓣网的人确实很多,现在我知道不止一个网页在搜集从各方面模仿豆瓣网的网站,我看了一下有三、四十个。体现出一个事情,大的网站在用户体验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除了门户网站的风格之外,应该有别的风格。很多创业者看到豆瓣网之后非常兴奋,认为这是一种好的模式,纷纷来模仿,这也是一件好事情。但有些网站原封不动把我们的东西拿过去用,这是抄袭,我们也很恼火,但对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从用户体验上能够帮助我们培养用户,用户习惯是一致的,从一方面也在激励我们,我们现在觉得比较“好玩”,有一些并不适合用豆瓣网模式运营网站,他们用我们的模式去做网站,我觉得比较好笑。我觉得豆瓣网是原生的东西,原生的东西是最有生命力,如果做和豆瓣网一模一样的网站,我认为已经太晚了。 [ 2006-11-07 10:49:41 ] |
|
[主持人]网友“不懂就问”:前一阵豆瓣刚刚获得了来自策源的风险投资,您认为豆瓣吸引风险投资的引力在哪?豆瓣的价值体现在哪? [ 2006-11-07 10:51:29 ] |
|
[杨勃]这个问题需要去问风险投资机构。前一段时间,风险投资对web2.0比较关注,很多人认为我们是典型的web2.0网站,可能和这个有关系。 [ 2006-11-07 10:51:53 ] |
|
[主持人]风险投资给豆瓣网带来了什么? [ 2006-11-07 10:52:14 ] |
|
[杨勃]风险投资给我们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使我们专注于我们网站本身,在收入方面没有迫于眉睫的压力,我认为这是最有价值的。对我来说有意义的事情是豆瓣网能够从一个个人网站变成团队运作的网站,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跨越。没有风险投资,这是比较难作的,但“天使投资”也可以。对创业者来说,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很多人说我不考虑风险投资,其实是担心风险投资的经营者会使一个企业发展的方向改变,会做一些急功近利,因为盈利方面对用户有损害的事情。但我们认为一些事情鱼和熊掌可以兼的,并不是所有的风险投资者都急功近利,把近期盈利考虑放在第一位。我们最后和联创策源合作,是因为他们着眼的时间段比较长,规划比较长,理念上和我们不谋而合,目前合作非常愉快。其实在去年我自己也认为最好不需要风险投资,一开始是“天使投资”,直到今年初我们还认为不需要太快找风险投资或者迎合风险投资。后来我们和风险投资商接触的过程中,很多疑虑都打消了,所以有了改变。因为每个风险投资者的情况不一样,每一个项目要单独去考虑。 [ 2006-11-07 10:54:22 ] |
|
[主持人]网友“水中绿萝花”:近期传出阿里巴巴欲收购豆瓣的传闻,而且类似豆瓣被收购的消息总会不定期的出现。您对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能否给大家透露一下,你会走被收购这条路吗? [ 2006-11-07 11:11:51 ] |
|
[杨勃]我还不知道有这件事情。有各种各样的传言,现在有,以后还会有。我们觉得对我们来说是比较有娱乐价值,但我们现在没有这样的考虑。 [ 2006-11-07 11:12:06 ] |
|
[主持人]网友“livetoday”:我们看到,近期豆瓣进行了改版,很特别的是把原有的排行榜单独拉了出来放到了导航栏位置,网友们好像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原来的页面文化气息很浓,现在加上排行榜以后有了一些功力的味道,你怎么看?能谈谈豆瓣这样改版的目的吗?你了解到的效果如何,是否有达到您的预期?排行榜是最终的形式吗,还会有什么改变? [ 2006-11-07 11:12:22 ] |
|
[杨勃]先说说改版的原因。其实大家仔细看看,以前我们有三个频道:读书、电影、音乐,现在这些都拿掉了,增加了一个排行榜。以前在三个频道下面都有排行榜,我们现在放在一起,占的空间少了。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讲,我们也是为了给用户更好的体验,上面的菜单太多了,用户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还有一个原因,豆瓣网在推新的功能,以前有很多读书、电影、音乐,我看、我听,我们把它们合并起来,有空间能够放“我上”。基于这些考虑进行的改版,并不是处于公利。 [ 2006-11-07 11:12:38 ] |
|
[杨勃]我谈谈自己对排行榜的看法,豆瓣网是一个以个人为中心的网站。用户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人、东西和书,但有一个问题,时间长了以后,你会发现你的兴趣限制在自己的圈子里,你看的东西将越来越窄,用户没有机会去发现一些新东西,这是一个问题。虽然排行榜是大众流行的,但它有它的意义。通过排行榜可以看到别人关心什么东西,可以跳出自己的视野。另外排行榜有它本身的意义,它成了一个沟通的工具。比如电影《无极》出来,很多人说不好看,最后我还是看了,否则我不能和别人去谈论这件事,缺少了谈资。从这方面,排行榜是给所有人一个共同的话题,是大家沟通的一个手段。我们把排行榜放在一般的栏目,别的页面是以围绕个人为中心,另外排行榜也有它自己的意义。 [ 2006-11-07 11:13:10 ] |
|
[主持人]网友 城市风标:能否跟大家说说,你给豆瓣今后的发展设定的目标?您怎么看待WEB2.0今后的发展?你有没有想过豆瓣网发展的困难会出现在什么地方? [ 2006-11-07 11:13:34 ] |
|
[杨勃]豆瓣网发展的目标,我们认为豆瓣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用户也有很多抱怨。我们有一个“to do”的清单,有很多事情还需要去做,这是我们不足的地方。同时我们在做一些新东西,近期有一个栏目“我上”将推出,是博客推荐,从中你可以发现一些不是很知名,但很有意思的东西。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本身豆瓣网是一个分享和发现的平台,可以供分享和发现的东西很多很多,当然不是所有东西都适合豆瓣网做。围绕现在豆瓣网的用户来说,有很多东西会给他们平常的生活带来帮助的事情我们都有考虑。现在豆瓣网还只是一个雏形,后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需要把这些事情做好之后,才会考虑更大的发展目标,现在豆瓣网正在完善的过程中。 [ 2006-11-07 11:13:55 ] |
|
[主持人]现在豆瓣网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 2006-11-07 11:14:14 ] |
|
[杨勃]最大的问题是人手不够,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很多,团队还比较小,很多事情忙不过来。对我个人来说现在最大的困难是发展一个好的团队,不能说是困难,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有挑战性的事情,怎么当好领导者。这方面的工作从某种程度来说更困难,比做网站更有挑战性,但从长远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豆瓣网希望长期生存、长期发展的网站,团队是非常重要的。 [ 2006-11-07 11:14:29 ] |
|
[主持人]网友 livetoday:是什么让你2000年从美国回来创业?你好像不是学计算机的吧?是什么情况让你转向互联网方向去发展自己的事业呢? 好像2000年你回国的时候是想做互联网的,可是你并没有介入,而是选择了一家物流公司。你当时是辞掉了硅谷IBM顾问科学家的工作,卖了家具回来的,能不能讲一讲你当时的状态。 [ 2006-11-07 11:15:08 ] |
|
[杨勃]2000年之前我在硅谷IBM工作,是研发团队中的一名研究人员,从事的是纯粹的技术工作。我之前一直比较苦恼,希望能够从事和人直接相关的工作。IBM是纯粹技术性的东西,要隔很多层才能够到用户中去,所以我想做一些和人直接相关的工作。2000年是互联网泡沫的顶峰,我感觉回国创业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我通过以前技术方面的积累,自己搭建了一个桥梁,慢慢做更多和人有关的事情。但我回国之后很快发现,公交车上都是网站的广告,我感觉互联网的泡沫非常大。回国以后就转做传统行业了,从事了物流工作。豆瓣网是我第一次进入互联网行业,开始做以后非常开心,发现这是我适合的行业。我本身不是学计算机的,但我很喜欢学程序,中学时的兴趣就是写各种各样的程序。另外我也是一个老网虫,1992年就开始上网,没有现在的万维网这类的,在网站上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以前我是学物理的,现在做豆瓣网有很多算法,做起来也是比较得心应手的。过去我从事的事情都聚集在一点,现在回过头想想也非常好。 [ 2006-11-07 11:15:27 ] |
|
[主持人]网友“下班打卡”:从来没有见过阿北,豆瓣给我的感觉非常贴心,所以一直觉得阿北也很亲切。但是从媒体的报道中感觉你一直都走得很顺,学的是物理,兴趣在计算机,单单从兴趣出发,就建立了这样一个被很多人认同,而且符合互联网发展潮流的产品。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运气很好的人吗?我想知道,你没有遇到过困难吗?象其他的创业者那样遇到过犹豫、彷徨、难熬,最终看到曙光这样的经历吗? [ 2006-11-07 11:15:43 ] |
|
[杨勃]这些经历都有,我运气还不错,我生下来四肢健全,身体健康,父母慈祥,给予我很好的教育,这方面我很幸运。别的事情就靠自己,靠运气是不行的。前面我有一次失败的创业经历,当时很痛苦。 [ 2006-11-07 11:15:58 ] |
|
[主持人]是在互联网行业吗? [ 2006-11-07 11:16:14 ] |
|
[杨勃]不是,是在物流行业。和所有的创业者一样,大家看到成功的创业者只是他顺利的部分,其实其中也有很多困难大家并不看到。 [ 2006-11-07 11:16:31 ] |
|
[主持人]给大家讲讲最难的事情。比如你2000年回国发现互联网泡沫很厉害,转做物流。当你回头再做互联网行业时,有没有犹豫、彷徨过? [ 2006-11-07 11:16:47 ] |
|
[杨勃]做豆瓣网是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行业,可以做一辈子的行业。眼前做的事情是不是在泡沫中这不重要,因为一个行业总会有起伏。做豆瓣网大家觉得很顺利,其实并不是这样。在豆瓣网上线一个月时,用户还不到一千个。虽然自己很开心,但回过头看,这并不是爆炸式的发展,经过了好几个月的成长速度。可能大家觉得在星巴克写程序很潇洒,但如果一个人做,没有其他同事,没有工作,也会有问题。为什么去星巴克?因为在家写程序我觉得很孤立,星巴克至少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所有创业者都需要去准备这个过程,别人看到的可能是更多光亮的一面,但很多并不是这样,关键是自己喜欢。 [ 2006-11-07 11:20:26 ] |
|
[主持人]你说坐在星巴克,虽然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人,但还是一个孤独的人,是什么使你坚持下去? [ 2006-11-07 11:20:44 ] |
|
[杨勃]最重要的是做豆瓣网是我自己喜欢的事情,它对我是一个机会,我喜欢它就能够一直做下去。财务上保证自己能够一直做下去,我认为是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其他更多的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 2006-11-07 11:20:59 ] |
|
[主持人]网友 骄子007:阿北你好,感觉你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人,想知道你对自我的评价是怎么样的?能不能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一下自己。 [ 2006-11-07 11:22:00 ] |
|
[杨勃]自己平常不太想这些事情,我比较专注、比较执着。 [ 2006-11-07 11:22:44 ] |
|
[主持人]你最欣赏的一种品质是什么?你从事以前的工作或者做豆瓣网的过程中,什么品质是最重要的? [ 2006-11-07 11:23:26 ] |
|
[杨勃]同团队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些基本的品质,比如诚实,这是最重要的。另外就是要有责任心,这两点是一个团队中这两点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品质,要比经验和能力更加重要。 [ 2006-11-07 11:23:43 ] |
|
[主持人]您想对知道豆瓣网、喜欢豆瓣网,或者不知道豆瓣网的人说点什么? [ 2006-11-07 11:23:58 ] |
|
[杨勃]虽然以前有一些争论,豆瓣网是谁的豆瓣网,到今天我仍然认为豆瓣网是大家的。豆瓣网的团队没有一个编辑,所有的内容包括筛选都是用户做的。豆瓣网的团队都非常感激我们的用户。我们也有很大的压力,我们是受多数用户的爱戴,我们有责任把豆瓣网做得更好。2006年我们发展的速度比较慢,是因为我们实现一个跨越,从个人行为变成团队行为的跨越,这里面遇到困难比我想象要大,速度比我想象的要慢。我们争取把速度提上去,给大家呈现一个更好、更有用、更精彩的豆瓣网。希望下次有机会和大家聊天时,我能够很开心地说我们实现了这个承诺。 [ 2006-11-07 11:24:17 ] |
|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访谈到此结束,感谢杨总回答了网友这么多的问题,也感谢网友的积极参与。 [ 2006-11-07 11:24:33 ] |
|
[杨勃]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沟通,谢谢。 [ 2006-11-07 11:24:47 ] |
阅读(3712) | 评论(0)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