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指纹识别技术扫盲(2007-08-29 11:33:00)

摘要:  指纹识别技术扫盲

1、产品构成
对指纹识别技术,目前除了一部分真正的研发人员之外,大部分涉业者或者兴趣者都希望有个清晰的了解。在此,先从指纹识别产品的构成说起,也就是由产品构成再展开对技术构成的分析。 指纹识别产品是由基础构件、中间构件和上层构件组成的,基础构件是指一个完整的指纹识别(不是指纹采集)产品,包括硬件和软件,都必须具备的基础部分。中间构件,简称中间件,是向上支持各类软件系统或者硬件设备,实现指纹注册和认证功能的独立部分。上层构件,是指在基础构件之上,自己实现中间件或者利用中间件建立起来的执行应用的部分,也可以称为应用构件。 指纹产品基础构件包括:指纹传感器(指纹 Sensor )、指纹传感器驱动程序( Driver )、指纹传感器底层接口程序(底层 SDK ),以及指纹算法程序。其中前三个都是作为一个整体对待,笼统的称为指纹 SENSOR 。指纹基础构件的这四个部分,对于任何一类的指纹识别产品都是不可缺少的,所以称之为基础构件。 指纹产品中间构件,或者叫指纹应用中间件,它专门完成指纹注册和认证功能,所以它一定包含指纹识别算法。它屏蔽了应用层对设备层(基础构件中的 SENSOR 以及 DRIVER )的直接访问。它既可以表现为软件控件( ocx ),也可表现为硬件模块,也就是俗称的指纹脱机模块。 指纹产品上层构件,它是用户需求的实现部分,其形态不定,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指纹应用软件产品,如指纹文件保护系统、计算机登录指纹保护系统。也可是指纹考勤机、指纹保险柜等这类嵌入式硬件产品。 在了解了指纹识别产品的构成要件之后,我们再一层层采用解析的方法来分析每个构件中的技术成份。 2 、指纹产品基础构件  2.1、基础构件之指纹SENSOR
  从基础构件层来看,其中的指纹SENSOR,是指纹图像自动采集和生成部分,是整个指纹识别产品的数据输入端。绝大多数指纹SENSOR通过光学扫描、晶体热敏、晶体电容等三种主要传感原理采集指纹图像。衡量一个指纹SENSOR的质量好坏或者使用的技术的高低,从其使用的采集原理上并不能得出结论,而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 1) 成像质量。成像质量是衡量指纹 SENSOR (指纹传感器)质量的首要标准。成像质量主要表现为对指纹图像的还原能力,以及......

阅读全文(2872) | 评论:0

指纹图形传感器技术分析(2007-08-29 11:31:00)

摘要: 指纹图形传感器技术分析 本产品关键字:指纹图形传感器技术分析,资料,技术文章,说明,指纹图形传感器技术分析图片
 指纹图形传感器负责采集指纹特征,并转化为数字信号,传递到CPU或PC机处理。指纹扫描技术大体可分为两类:确认(identification)系统,如AFIS(自动指纹确认系统)和核对(verification)系统;指纹采集取像设备分为三类:光学传感器、硅晶体电容传感器、超声波扫描传感器。 

      指纹扫描系统都是以指纹的涡、拱、环、脊断点和脊分岔等特征为基础。核对系统是拾取一个手指的平面图象,将指纹图像的细节特征加以提取,生成指纹特征数据(包括特征点的类型、位置、方向、与其他特征点之间的关系等信息),与指纹特征数据库中存档的指纹模板(由指纹特征数据构成)完成一对一的核对,利用计算机进行告诉指纹特征数据处理,核对能够在几秒中之内完成。AFIS系统主要运用于两个方面:刑侦和民用。刑侦AFIS拾取十个手指的一组图象,此系统是在一些罪犯尽量避免留下指纹的情况下用来获得罪犯指纹信息的专门设备。民用AFIS的应用是拾取一些手指的平面图象,比较该图像与指纹图像库中存档的哪个指纹图像相符的方法,AFIS完成一对多的检索。

    指纹扫描录入设备分为三类,光学传感器、硅晶体电容传感器、超声波扫描传感器。现有AFIS仅使用光学传感器,核对系统中三类设备都有应用。

    光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CCD将有深色脊和浅色谷构成的指纹图象转换成数字图象。光线照到压有指纹的玻璃表面,光线经玻璃射到谷的地方后在玻璃与空气的界面发生全反射,光线被反射到CCD,而射向脊的光线不发生全反射,而是被脊与玻璃的接触面吸收或者漫反射到别的地方,反射光的量依赖于压在玻璃表面指纹的脊和谷的深度和皮肤与玻璃间的油脂和水分,这样就在CCD上形成了指纹的图像。色谷构成的指纹图象转换成数字图象,为了获得一个实际可用的图象,图象的亮度需要做自动(多采用)或手工(较困难)的调整。

    光学传感器是最古老也是应用最广的指纹录入设备,具有能承受一定程度温度变......

阅读全文(2337) | 评论:0

笔记本每日一贴——指纹识别(2007-08-29 11:30:00)

摘要: 笔记本每日一贴——指纹识别 2005-9-4 8:20:00 文/ WriterLink("NB整理"); NB整理 出处:IT.com.cn(IT世界) 谁敢PK?4999=七喜YONAH宽屏本+1399元音乐手机+正版系统
  指纹识别器是一种滑感式的生物识别指纹识别器,感应或读取指纹有多种不同方式,产生指纹图像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像IBM笔记本电脑集成的指纹识别器所采用的技术称为电容式传感。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它根据活体手指(注意是“活体”哦!)表层上的电阻变化传导指纹图像。电容式读取器的工作方式——它首先读取手指活体表皮的电阻变化,然后传导显示这些变化的手指图。产生指纹图像后会对其进行保存,或将其与另一个指纹图像进行比较,以确定它们是否相同。该技术非常成熟、稳定可靠。配合专用的软件可以轻松地实现指纹管理及系统开机、系统登录、应用软件开启、文件加密等功能。手指轻轻一放,连“芝麻开门”都不用说就PASS了,爽吧!不过你可要保护好你的手指哦,对于这种极其敏感的设备,划伤了手指,甚至手指不干净,它都可能会不买你的帐,不让你通过哦!建议有自残手指倾向者慎用,小幽默一下^_^
指纹识别     相关链接:殊途同归!指纹识别技术大破解、手把手教你识别IBM“身份证”、数据永远偷不走 揭密IBM指纹识别技术 上一篇:笔记本每日一贴——安全芯片
下一篇:笔记本每日一贴——PCMCIA http://www.it.com.cn/f/notebook/059/4/165432.htm......

阅读全文(2885) | 评论:0

“最成熟”的识别技术——指纹识别(2007-08-29 11:29:00)

摘要: “最成熟”的识别技术——指纹识别 发布时间: 2007-02-13 08:16:21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词:  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采集  CCD  CMOS  一对多匹配     技术文档| 技术原理 | 软件 产品资料 | 方案案例 | 智能卡 标签 | 读写器 | 天线 | 配件 | 智能卡 软件 | 防伪 | 系统集成 | 中间件 | 门禁考勤     每个人包括指纹在内的皮肤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呈现惟一性且终生不变。据此,我们就可以把一个人同他的指纹对应起来,通过将他的指纹和预先保存的指纹数据进行比较,就可以验证它的真实身份,这就是指纹识别技术。   指纹识别主要根据人体指纹的纹路、细节特征等信息对操作或被操作者进行身份鉴定,得益于现代电子集成制造技术和快速而可靠的算法研究,已经开始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目前生物检测学中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发展最成熟的技术。 指纹识别算法   与人工处理不同,一般的生物识别技术公司并不直接存储指纹的图像,而是使用不同的数字化算法在指纹图像上找到并比对指纹的特征。每个指纹都有几个独一无二、可测量的特征点,每个特征点都有大约5~7个特征,我们的十个手指产生最少4900个独立可测量的特征,这足以说明指纹识别是一个更加可靠的鉴别方式。   识别指纹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总体特征和局部特征。 总体特征   总体特征是指那些用人眼直接就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包括纹形、模式区、核心点、三角点和纹数等。   纹形:指纹专家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根据脊线的走向与分布情况一般将指纹分为三大类——环型(loop,又称斗形)、弓形(arch)、螺旋形(whorl......

阅读全文(2788) | 评论:0

指纹识别(2007-08-29 11:28:00)

摘要:现在的计算机应用中,包括许多非常机密的文件保护,大都使用“用户ID+密码”的方法来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但是,如果一旦密码忘记,或被别人窃取,计算机系统以及文件的安全问题就受到了威胁。     随着科技的进步,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开始慢慢进入计算机世界中。目前许多公司和研究机构都在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大突破性进展,推出许多指纹识别与传统IT技术完美结合的应用产品,这些产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认可。指纹识别技术多用于对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商务领域,而在商务移动办公领域颇具建树的富士通、三星及IBM等国际知名品牌都拥有技术与应用较为成熟的指纹识别系统,下面就对指纹识别系统在笔记本电脑中的应用进行简单介绍。     众所周知,在两年前就有部分品牌的笔记本采用指纹识别技术用于用户登录时的身份鉴定,但是,当时推出的指纹系统属于光学识别系统,按照现在的说法,应该属于第一代指纹识别技术。光学指纹识别系统由于光不能穿透皮肤表层(死性皮肤层),所以只能够扫描手指皮肤的表面,或者扫描到死性皮肤层,但不能深入真皮层。     在这种情况下,手指表面的干净程度,直接影响到识别的效果。如果,用户手指上粘了较多的灰尘,可能就会出现识别出错的情况。并且,如果人们按照手指,做一个指纹手模,也可能通过识别系统,对于用户而言,使用起来不是很安全和稳定。     发展到今天,富士通和IBM等国际领先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开始采用第二代指纹识别系统,改变以前指纹识别容易出错和不稳定的缺点。新一代的指纹系统采用了电容传感器技术,并采用了小信号来创建山脉状指纹图像的半导体设备。指纹识别器的电容传感器发出电子信号,电子信号将穿过手指的表面和死性皮肤层,而达到手指皮肤的活体层(真皮层),直接读取指纹图案,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指纹识别技术对比 http://publish.it168.com/cword/3030.shtml......

阅读全文(2414) | 评论:1

指纹识别技术的前景(2007-08-29 11:28:00)

摘要: 引言   每个人(包括指纹在内)皮肤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是唯一的,并且终生不变。依靠这种唯一性和稳定性,我们就可以把一个人同他的指纹对应起来,通过比较他的指纹和预先保存的指纹进行比较,就可以验证他的真实身份。这就是指纹识别技术。

  在经历了近10年缓慢的自然增长后,指纹识别技术即将迎来一个跳跃性发展的黄金时期。专家们保守估计,未来5年,我国将有近百亿元的市场等待着企业去开拓。指纹识别技术的巨大市场前景,将对国际、国内安防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技术特点   指纹其实是比较复杂的,与人工处理不同,许多生物识别技术公司并不直接存储指纹的图象。多年来在各个公司及其研究机构产生了许多数字化的算法(美国有关法律认为,指纹图象属于个人隐私,因此不能直接处理指纹图象)。但指纹识别算法最终都归结为在指纹图象上找到并比对指纹的特征。  ·嵌入式指纹自动识别技术开发系统的定制  ·指纹的结构特征及其分布类型的简单介绍  ·自动指纹识别及其与传感器技术发展联系  ·关于指纹自动识别鉴定技术原理简单介绍  ·光学指纹采集与传感器指纹采集技术比较  ·指纹识别技术的特点及两个重要衡量标志  相关产品   个人身份的确认和权限的认定是生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是随着网络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于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越来越繁琐的密码设置也成为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心病,开机密码、邮箱密码、银行密码、论坛登陆密码……,密码管理对于高安全性的商务生活而言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实现较高的安全性,使用更复杂和更不方便的密码是目前流行的选择,而如果我们对身边不同的设备使用一个相同的密码,那我们在得到了方便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安全性的隐患。但是如果设置成不同的密码,又很容易记混。  ·NTT DoCoMo推出带指纹认证功能FOMA终端  ·握奇数据最新推出具指纹识别技术智能卡  ·幼儿园安上指纹识别机接孩子认手不认人  ·南非发明“智能......

阅读全文(2489) | 评论:0

用MFC ODBC操作Access数据库(2007-08-28 17:49:00)

摘要: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MFC ODBC的工作原理,并且通过一个应用实例,讨论了利用MFC ODBC技术实现对Access数据源的显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如何设计以达到利用MFC ODBC来实现修改、增加、删除Access数据源中的记录的功能。

  关键词:VC; MFC ODBC;Access;数据库

  MFC ODBC数据库简述

  开放数据互连(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简称ODBC)是一种数据库的互操作平台,通过经严格定义的各个级别的ODBC接口和客户系统的初始装置,能够为应用程序提供数据库类型透明性和位置透明性,让应用程序的编写者避免了与数据源相联的复杂性。MFC的数据库扩展部分封装了使用ODBC数据资源的细节,应用程序可以直接使用MFC中的数据库扩展类,来操纵ODBC驱动程序管理器,访问数据库。进行MFC ODBC数据库开发时,所需的基础工具就是MFC ODBC数据库类的使用。利用MFC ODBC开发就是利用MFC ODBC数据库类来操纵ODBC数据源。Visual C++的大多数ODBC访问是通过MFC来完成的。Visual C++的MFC类库定义了几个数据库类,在利用MFC编程时常常用到,它们是CDatabase(数据库类)、CRecordSet(记录集类)、和 CRecordView(可视记录集类)。

  对于MFC ODBC数据库类来说,CDatabase类对象表示一个同数据源的连接,通过它可以对数据源进行操作。而CRecordSet对象代表从数据源中选择的一组记录的集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记录集对象。

  CRecordSet对象通常用于两种形式:动态集(dynasets)和快照集(snapshots)。动态集能与其他用户所做的更改保持同步,快照集则是数据的一个静态视图。每一种形式在记录被打开时都提供一组记录,区别在于,当用户在一个动态集里滚动到一条记录时,有其他用户或是应用程序中的其他记录集所做的更改就会相应地显示出来。CRecordView类对象能以控制的形式显示数据库记录。这个视图是直接连接到一个CRecordSet对象的表视图。

  一个应用实例

  本实例是某项目中的一部分,目的是实现MFC ODBC数据库与A......

阅读全文(4116) | 评论:1

VC++数据库编程--ODBC基本概念(2007-08-28 17:30:00)

摘要: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互连)是微软公司开放服务结构(WOSA,Windows Open Services Architecture)中有关数据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建立了一组规范,并提供了一组对数据库访问的标准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这些API利用 SQL来完成其大部分任务。ODBC本身也提供了对SQL语言的支持,用户可以直接将SQL语句送给ODBC。

  一个基于ODBC的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操作不依赖任何DBMS,不直接与DBMS打交道,所有的数据库操作由对应的DBMS的ODBC驱动程序完成。也就是说,不论是FoxPro、Access还是Oracle数据库,均可用ODBC API进行访问。由此可见,ODBC的最大优点是能以统一的方式处理所有的数据库。

  一个完整的ODBC由下列几个部件组成:

  应用程序(Application)。

  ODBC管理器(Administrator)。该程序位于Windows 95控制面板(Control Panel)的32位ODBC内,其主要任务是管理安装的ODBC驱动程序和管理数据源。

  驱动程序管理器(Driver Manager)。驱动程序管理器包含在ODBC32.DLL中,对用户是透明的。其任务是管理ODBC驱动程序,是ODBC中最重要的部件。

  ODBC API。

  ODBC 驱动程序。是一些DLL,提供了ODBC和数据库之间的接口。

  数据源。数据源包含了数据库位置和数据库类型等信息,实际上是一种数据连接的抽象。

  各部件之间的关系如图下图所示:

  应用程序要访问一个数据库,首先必须用ODBC管理器注册一个数据源,管理器根据数据源提供的数据库位置、数据库类型及ODBC驱动程序等信息,建立起ODBC与具体数据库的联系。这样,只要应用程序将数据源名提供给ODBC,ODBC就能建立起与相应数据库的连接。

  在ODBC中,ODBC API不能直接访问数据库,必须通过驱动程序管理器与数据库交换信息。驱动程序管理器负责将应用程序对ODBC API的调用传递给正确的驱动程序,而驱动程序在执行完相应的操作后,将结果......

阅读全文(3439) | 评论:0

VC中ODBC数据库技术应用源程序详解之一(2007-08-28 17:28:00)

摘要: (串口数据保存相关) 北京理工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 熊光明 龚建伟


     摘要:本文通过实例详细介绍了VC中ODBC数据库技术的编程应用,数据库源为ACCESS。

     本文源程序下载  database1.zip 47KB VC6.0 Win9X/2000

    我们在编程时要保存各种实时接收的数据,并为以后的数据再现回放,就应该建立数据文件,而这种数据文件可以用普通文件读写方式,但当数据类型较多且要求随时回放数据时,要求编程时设置较大的动态数组,这会占用较多的系统资源,甚至导致程序崩溃;而利用数据库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数据放到数据源文件中,通过编程接口对其进行访问。ODBC(开放的数据库连接: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为各种类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统一的编程接口,我们在下面的几篇文章中,首先通过实例说明ODBC技术的应用方法,然后说明如何将串口数据实时保存在数据源文件中,这一方面介绍VC中ODBC技术的应用(前面的例子不涉及串口技术,以方便只想了解ODBC技术的读者,又为利用ODBC技术保存串口编程数据提供范例,虽然前面几个例程与串口通讯不相关,但如果对使用数据库不熟悉,也请从前面有耐心地看下去。

1.首先在控制面板中,打开ODBC数据源,点击用户DSN选项,在出现的界面中点击添加,如下图所示:

然后,点击完成按钮,出现下图,填入数据源名(可随意取名,本处设为biao)

点击确定即可。
2.在ACCESS中创建数据库,本例中为data(只包含 number,name,score三列),可从我提供的这个例子下COPY
3.建立应用程序项目 (1)打 开File 菜 单 的New 选 项, 选 取Projects,
选 择MFC AppWizard (exe),填 入 工 程 名,本例为DATA1
(2)把数据库文件 data拷入新建的工程目录。
(3)应用程序的类型指定为SDI,在Step2 对话框中选择Header Files Only选项,......

阅读全文(3555) | 评论:0

Visual C++中的ODBC编程实例(2007-08-28 17:26:00)

摘要:Microsoft Developer Studio为大多数标准的数据库格式提供了32位ODBC驱动器。这些标准数据格式包括有:SQL Server、Access、Paradox、dBase、FoxPro、Excel、Oracle以及Microsoft Text。如果用户希望使用其他数据格式,则需要安装相应的ODBC驱动器及DBMS。

  用户使用自己的DBMS数据库管理功能生成新的数据库模式后,就可以使用ODBC来登录数据源。对用户的应用程序来说,只要安装有驱动程序,就能注册很多不同的数据库。登录数据库的具体操作参见有关ODBC的联机帮助。

  一、MFC提供的ODBC数据库类

  Visual C++的MFC基类库定义了几个数据库类。在利用ODBC编程时,经常要使用到 CDatabase(数据库类)、CRecordSet(记录集类)和CRecordView(可视记录集类)。

  CDatabase类对象提供了对数据源的连接,通过它可以对数据源进行操作。

  CRecordSet类对象提供了从数据源中提取出的记录集。CRecordSet对象通常用于两种形式:动态行集(dynasets)和快照集 (snapshots)。动态行集能与其他用户所做的更改保持同步,快照集则是数据的一个静态视图。每种形式在记录集被打开时都提供一组记录,所不同的是,当在一个动态行集里滚动到一条记录时,由其他用户或应用程序中的其他记录集对该记录所做的更改会相应地显示出来。

  CRecordView类对象能以控件的形式显示数据库记录,这个视图是直接连到一个CRecordSet对象的表视图。

  二、应用ODBC编程

  应用Visual C++的AppWizard可以自动生成一个ODBC应用程序框架,步骤是:打开File菜单的New选项,选取Projects,填入工程名,选择MFC AppWizard (exe),然后按AppWizard的提示进行操作。

  当AppWizard询问是否包含数据库支持时,如果想读写数据库,那么选定Database view with file support;如果想访问数据库的信息而不想写回所做的改变,那么选定Database vie......

阅读全文(2610)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