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北京地区软件专业资格与水平考试2005年下半年考试安排(2005-08-12 02:04:00)

摘要: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与水平考试(考试安排)

http://www.bjpta.gov.cn/ksxx/zhuanyzg/jsjrj/jsjrj_ksap.asp
  2005年最新考试安排

据《关于2005年下半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2005年下半年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时间安排如下:


报考条件

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各项法律,恪守职业道德,具有一定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人员,均可根据本人情况,报名参加相应专业类别、级别的考试。

考试时间及科目

考试日期:2005年11月5日

级别
时间
科目

初级
程序员
9:00-11:30
基础知识

14:00-16:30
应用技术

网络管理员
9:00-11:30
基础知识

14:00-16:30
应用技术

电子商务技术员
9:00-11:30
基础知识

14:00-16:30
应用技术

信息处理

技术员(试点)
9:00-11:30
基础知识

主要分三批机考:
11月5日14:00—16:30
11月6日9:00—11:30
11月6日14:00—16:30
应用技术

中级
软件设计师
9:00-11:30
基础知识

14:00-16:30
应用技术

网络工程师
9:00-11:30
基础知识

14:00-16:30
应用技术

电子商务设计师
9:00-11:30
基础知识

14:00-16:30
应用技术

信息系统......

阅读全文(4135) | 评论:0

回答网友的问题:主题:关于指针及数组的基本概念问题(2005-08-10 17:39:00)

摘要:对本论坛上:主题:关于指针及数组的基本概念问题,的回答

提问作者id:nee   回答者:本人,id:xiangyu138
http://www.programfan.com/club/showbbs.asp?id=95120

1.请问如下的函数参数定义是不是相等的,用指针做参数有什么意义
Node(double *xyz) { x = xyz[0]; y = xyz[1]; z = xyz[2]; }
Node(double xyz[3]) { x = xyz[0]; y = xyz[1]; z = xyz[2]; }

答:两者是相等的,而且第一种其实更标准,因为第二种也是转化为第一种。在函数形式参数里是没有数组的,

都被转化为指针了。所以这时在函数里面没有办法通过像:sizeof(xyz)/sizeof(xyz[0])来取得数组元素的个数

(因为根本就不是数组),所以一般还要传递一个数组元素个数的值,否则编这个函数的人不知道你原来的数组

个数是多少。
如:Node(double xyz[],int n) { x = xyz[0]; y = xyz[1]; z = xyz[2]; }

2.单看double *xyz 的定义,是不是数或数组都可以传递。但是看了{ x = xyz[0]; y = xyz[1]; z = xyz[2]; }

这个具体实现所以才知道要传递一个数组过来?

答:这个完全错,是看形式参数double *xyz 就知道要传递一个一次指针(一次地址)过来,你要是传数值就会

出错的,而且不能传二次指针如:char **argv;的argv。
3.请问 main(int argc,char **argv)
这里面的char **argv 具体是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传递参数进来时,是应该传递一个指针还是其他,谢谢!

答:char **argv 是二次指针,也就是二次地址的意思,就是地址的地址(本身地址也是一个二进制数,它也需

要一个地址来保存的哦)。可以传char ......

阅读全文(3056) | 评论:0

07钱能的《C++程序设计教程》序列七:chapter7第三部分(2005-08-09 00:41:00)

摘要:声明:为了大家的共同学习,特推出一些经典书籍的课后练习的答案,答案内容属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这一序列说明:
1.采用国内的教材:《C++程序设计教程》钱能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在每一章练习解答前会有一个“疑难知识点”概述,这里只代表我自己的观点,也就是我自己现在还不能达到非常熟练,或者我初学时感觉比较模糊的知识。
3. 有一些答案来自网络,里面答案的选题编辑:张朝阳,责任编辑:徐培忠、林庆嘉。在这里表示感谢。以后这里的答案简称“网络版”
4.更多的学习和改进将在《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答案序列中体现。

序列七:chapter7

7.4
为了比较直接在原程序上修改
//#include <iostream.h>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bubble(int[],int);
void main()
{
  //int array[]={55,2,6,4,32,12,9,73,26,37};
  int array[]={2,4,6,32,12,9,73,26,37};//为了测验,把原数组修改了一下
  int len=sizeof(array)/sizeof(int);    //元素个数
  for(int i=0; i<len; i++)              //原始顺序输出
    cout <<array[i] <<",";

  cout <<endl<<endl;
  bubble(......

阅读全文(4099) | 评论:0

Problem(2005-08-08 01:37:00)

摘要:Problem
对于小于25000的自然数n,求阶乘n!,(n-1)!,(n-2)!...3!,2!,1!右边的非零数之和。

例如:

当n=5时,
5!=120,右边非零数为2;
4!=24,右边非零数为4;
3!=6,右边非零数为6;
2!=2,右边非零数为2;
1!=1,右边非零数为1。
其右边的非零数之和为15。

Input
本题有多组数据,每组数据包含一个正整数N(N不大于25000)占一行。

Output
对给定的每组输入数据,输出一个整数。每个结果占一行。不要输出额外的空行。

Sample Input
5
10
1

Sample Output
15
39
1



题目扩展:

Problem
请求N!左边第二位的数字

Input
第一行为一整数M.表示M组测试数据,每组测试数据仅一个整数N.4<=N<=100000

Output
输出N! 左边第二个数字

Sample Input
2
4
5

Sample Output
4
2


......

阅读全文(239) | 评论:0

Josephus问题及其扩展(2005-09-19 23:41:00)

摘要:Josephus问题:
一群小孩围成一圈,任意假定一个数m,从第一个小孩起,顺时针方向数,每数到第m个小孩时,该小孩就离开,小孩不断离开,圈子不断缩小。最后,剩下的一个小孩便是胜利者。究竟胜利者是第几个小孩呢?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
    const int n=50;
    int child[n];
    int i,j,m,count=n;
    for(i=0;i......

阅读全文(8726) | 评论:3

钱能的《C++程序设计教程》序列七:chapter7第二部分(2005-08-06 15:05:00)

摘要:序列七:chapter7
二、课后习题
7.1
这道题应该考虑若最小值不只一个的情况,这时应该把所有最小值的下标都打印出来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
    //int array[10]={12,91,83,12,29,93,56,12,88,72};
    int array[10]={34,91,83,56,29,93,56,12,88,72};
    int temp[10]={0};//记录所有最小值的下标值,开始时第一个元素最小
    int i,count=1,temp2=array[0];
        for(i=1;i<10;i++)
        {
            if(array[i]==temp2)
                temp[count++]=i;
            if(array[i]<temp2)
            {
        &n......

阅读全文(3179) | 评论:0

钱能的《C++程序设计教程》序列七:chapter7第一部分(2005-08-05 00:13:00)

摘要:声明:为了大家的共同学习,特推出一些经典书籍的课后练习的答案,答案内容属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这一序列说明:
1.采用国内的教材:《C++程序设计教程》钱能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在每一章练习解答前会有一个“疑难知识点”概述,这里只代表我自己的观点,也就是我自己现在还不能达到非常熟练,或者我初学时感觉比较模糊的知识。
3. 有一些答案来自网络,里面答案的选题编辑:张朝阳,责任编辑:徐培忠、林庆嘉。在这里表示感谢。以后这里的答案简称“网络版”
4.更多的学习和改进将在《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答案序列中体现。

序列七:chapter7

一、疑难知识点:
1.数组定义中的方括号里面必须是常量表达式,但是逗号表达式不行。基本上同switch——case

2.字符数组不必以\0结尾,字符数组经典的赋值方法是:char aa[]="hello";这时注意字符数组的元素共6个,包括\0,也可以是char aa[]={"hello"};或者最原始的char aa[]={'h','e','l','l','o','\0'};字符数组一般没有赋值的元素都是\o(这个仅是在我的机器上做的有限的实验的结论,没有标准依据)

3.当传递一个数组作为参数时,若要用到这个数组的大小时也必须一起传递过去,因为数组参数不能通过sizeof求得数组大小。如下例子: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A(int aa[])
{
    return sizeof(aa);
}
void main()
{
    int aa[10]={1,2,3,5,7,8};
    cout<<sizeof(aa)<<endl;

   &nb......

阅读全文(3534) | 评论:0

專訪丘成桐教授(转)(2005-08-04 17:05:00)

摘要:專訪丘成桐教授
陳金次
紀錄:呂素齡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mm/mm_16_1_09/

丘成桐教授簡介:

丘成桐,1949年生於廣東汕頭市。後隨家人移居香港,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其後到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受業於當代微分幾何大師陳省身先生,1971年獲得博士學位。1981年獲得美國數學會幾何的大獎 Veblen 獎,1983年獲得費爾茲獎, 1986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丘成桐曾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史丹福大學、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現任教於哈佛大學。


丘成桐成功的把微分幾何與偏微分方程的技巧與理論結合在一起,他解決許多有名的猜想,在偏微分方程、微分幾何、複幾何、代數幾何以及廣義相對論,都有永不磨滅的貢獻。

一、求學過程

陳金次教授(以下簡稱陳):我想我們從你求學的過程,你怎樣決定你這一生走到「數學」這個行業來。

丘成桐教授(以下簡稱丘):其實我當初沒想到要唸數學,倒想到唸歷史。

陳:為什麼?

丘:當然是不同的因素。數學我想當然有很大的興趣,我可以講對數學的興趣大過歷史。對於歷史有很大的興趣,這跟家庭教育也有很大的關係。我父親早死,否則很難講我會進來,初中三年級時,我父親去世了。我父親是唸哲學的,所以當時我唸了不少哲學的東西。

不過唸數學的開始倒是跟父親唸哲學有關。從某方面來看,數學是哲學的一部分,一種自然的推廣,所以父親鼓勵我唸這方面。從另一方面來講,我父親對歷史文科方面有很大的興趣,所以我對歷史很自然的有興趣。


這跟學校也有一點關係。我開始對數學有興趣是從唸平面幾何以後,唸平面幾何以前的數學是很 routine 的算法,很普通的算法,算得對也好,算得不對也好,沒有一點刺激,一點 exciting。「雞兔同籠」這邊搞搞,那邊搞搞,代公式加加乘乘,沒有什麼意思。唸平面幾何之後,可以看到推理的方法,開始學到可以從很簡單的東西推到困難的東西。


我想跟教課也有一點關係,老師教得很不錯,數學要弄得很有興趣其實跟老師有很大的關係。我記得中學的時候,基本上同樣的一個題目,到物......

阅读全文(4697) | 评论:0

北大清华令人很灰心:数学大师点破中国学术死穴(来自两全其美)+我的短评(2005-08-04 16:54:00)

摘要:北大清华令人很灰心:数学大师点破中国学术死穴

发信站: 两全其美 BBS (Sat Jul 30 15:50:26 2005), 转信(lqqm.net)

转贴
       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做不了好学问。能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固然好,但是,如果一个民族摒弃自身的文化背景,拥洋为重,最终只会失去身份认同,变得高不成、低不就。菲尔兹奖(Fields Medal)得主、华人数学大师 丘成桐指出,中国学术界所面对的,正正就是这个窘境。 丘成桐接受访问的时候 ,谈到中国学术界种种不良的风气,归根究底,所有问题都是源于1966至1976年 的“文化大革命”,摧毁中国多年良好的文化传统,大师给中国学术界点破死穴 。
  
  他解释:“自那时开始,中国人的价值观完全改变,是非观念和道德操守遭到扭曲,以致现在的学生和学校变得唯利是图,这种文化气候,是中国难以孕育一流学问的最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父母崇洋的心态,也令孩子失去深厚的文化根基。丘成桐指出,中国 许多父母都希望子女做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西方人,结果是中西文化都学不好, 他更以“二不像”来形容这个现象。文化上的缺失,影响尤其广泛深刻,以致中国的学术界,出现以下种种流弊。  
  
  “中国的学生,唸书的目的,只有两个,要么能够赚钱,要么当官,他们普遍有一种学而优则士的想法,认为只要当官,就可以过舒适的生活,所以,中国的学生,做学问达到一个地步,足够令他们找到一份安定的工作便会停下来,他们追求的东西只此而已,对学问根本没有热诚。”丘成桐概叹,在中国,真正有心钻研纯科学的人实在不多,跟外国的学生真心以研究为目标相比,实在相去甚远。
  
  名牌大学只唯利是图
  
  除了部份学生以金钱挂帅外,有些学校的态度也是唯利是图的。某名牌大学的代 表和一些中国官员曾经到哈佛大学取经,然而,他们问的问题,叫丘成桐感到非 常失望,他说:“中国的大学一心只想赚钱,他们问哈佛大学如何图利,但当我 告诉他们办学不能赚钱的时候,他们表现得相当失望。”
  
  对于中国教授的质素,丘成桐也不敢恭......

阅读全文(5370) | 评论:0

丘成桐--院士(来自首都科技网)(2005-08-04 16:03:00)

摘要:丘成桐--院士  

2004-11-18

来自首都科技网http://www.bast.net.cn/kjrw/ysfc/2004/11/18/29071.shtml


  国际数学会议决定将1983年的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颁发给证明微分几何中卡拉比猜想和证明了广义相对论中正质量猜想的一位年仅34的华人数学家,这位才能非凡的年轻人就是丘成桐。

  丘成桐原籍中国广东,后来迁居香港,1966年进入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1971年获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博士学位。1987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曾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数学教授;1987年至今,任哈佛大学数学教授。他自幼迷恋数学,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大学三年级时就由于出众的才华被一代几何学宗师陈省身发现,破格成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在陈省身教授的亲自指导下,年仅22岁的丘成桐获得了博士学位。28岁时,丘成桐成为世界著名学府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并且是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终身教授。

  丘成桐的第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是解决了微分几何的著名难题—卡拉比猜想,从此名声鹊起。他把微分方程应用于复变函数、代数几何等领域取得了非凡成果,比如解决了高维闵考夫斯基问题,证明了塞凡利猜想等。这一系列的出色工作终于使他成为菲尔兹奖得主。

  丘成桐博士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与贡献有:

  1. 解决Calabi猜想, 即一紧Kahler流形的第一陈类≤0时,任一陈类的代表必有一Kahler度量使得其Ricci式等于此陈类代表。这在代数几何中有重要的应用。
  2. 与R.Schoen合作解决正质量猜想(或称Einstein猜想), 即广义相对论一个非平凡孤立系统中, 包括由物质与引力的贡献的整个能量为正。
  3. 与郑绍远合作解决实Monge-Ampere方程的Dirichlet(边值)问题并对minkowski问题(即有关凸超曲面问题)给以完整的证明。
   4. 与肖荫堂合作证明单连通Kahler流形若有非正截面曲率时必双全纯等价于复欧氏空间, 并给Frankel猜想一个解析的证明。
  5. 与P.Li合作在各......

阅读全文(4029)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