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2014-02-25 08:41:00

【评论】 【打印】 【字体: 】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enc999/54388.html

分享到:

   科学网一个永恒的话题是教育和人才。昨天王德华老师的博文以朴实的文风和清晰的题目受到很多关注。按说他老人家说的也没有错,只是本人觉得说得不够清晰,不符合本老人家的视角和表达方式,或许这也是他老人家一直是体制内比较得宠,各种荣誉和名号等身,而本老人家却一直只能是孤魂的原因。

   话说办学校做教育的事儿,最早是他老人家的老乡发明的,靠着弟子三千交的孝敬过日子,以本老人家看来那是最早的教育产业化,只是教育产业化过程中没有忘记本行,注重教育本身的规律,所以培养出一大批饱学之士,产生诸如“大学”之类的留史经典,从而使这种教育广泛被官方接受,同时,由于该教育模式可以养活很多的手无缚鸡之力的饱学之士本人,因此,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直到那些挖煤和烧锅炉出身的洋人拿着洋枪炮舰威胁到了家门口,我们才猛然发现祖宗这套玩意儿太老了,过时了,已经不适应这个民族在这个世界生存的需要。

   站在今日,客观的反观过去的170年,我们不能说祖先们都是昏庸无能的,更不能说他们是漠视民众的需求和呼声,不顾民族利益和发展,只是中饱私囊的贪得无厌的统治者。自从工业革命后,由政府组织资助并由私人办学是工业发达国家办学的主流,而这种办学的成功经验在很早就被引入我国并进行了尝试,这种模式下办教育和培养人才最成功的是民国初年。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大师就出在那个年代。那时有两代人,一代是当时的大师,是晚清政府培养的,还有一代就是这些大师培养的新一代大师。或许大家立刻就能想起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或者后来的西南联大,似乎那是那个时代教育的代表。不过,在本人看来,同在那个时代的黄埔军校同样培养了一代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卓越贡献的英雄。

   我一直不能理解被我们叫做独夫民贼独裁者的蒋介石是如何办教育的,一介武夫的他在统治这个国家的年代,居然有两所学校是当时堪称世界最高水平的学校,一所是文校,一所是武校,并为后代留下很多的文化和教育遗产。这种懵懂由于史料的缺少和我这个人不爱学习,更是不愿意也不能花时间查找有关史料而一直保留着这种无知。

   这两天看的一部电视剧“血战长空”的几个镜头解开了部分我心头的疑惑。剧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描述了陈纳德是怎么被引入中国以及他在中国是怎么与中国空军合作的。我不知道这部电视剧里史实部分占多少,文学部分又占多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温文尔雅的蒋夫人所做的人才引进才是我一直崇尚的人才引进,即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知道自己缺什么,再去找什么样的人才,是人才引进的典范;蒋夫人也是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责权明确的典范;蒋夫人还是甚解老蒋之意,能将统帅的思想融会贯通到具体的个别人才管理和做思想工作的典范。

   都说民族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不在乎是你有没有人才或者有多少天才,在于你拥有的人口是如何被教育的,引进的和少量精英化培养的天才再多也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只能是一两场战斗的胜负。当数量稀少飞行技术精湛的中国空军飞行员面对数量多且强大的日军先进飞机时,我们能打下敌人的王牌飞行员,日益减少的飞机和飞行员让我们失去的是整个中国国土的制空权。

   人才即不是用来占有和炫耀的,也不是用来当领军人物的,而是分种分类进行合作与交流的。和中国飞行员或者空军指挥官相比,陈纳德啥都会,可更适合当老师,而不是空军司令,甚至不是参谋长。两个普通人的交流可以变成人才,两个人才的交流可以变成天才,两个天才的交流可以变成魔鬼,这是我认为非常精辟的一句台词。

   陈纳德常说的一句台词是空军的较量是两个国家之间工程师的较量,我想所有科学网上的学人都能听懂这句话的含义和深意。

   那个耳聋的退役大尉陈纳德是人才,是个幸运的人才,因为那么热爱飞行和空战理论的他退役后只能在家当农夫种点西红柿,却因为宋美龄的赏识有了自己的天空。他会为蒋夫人每天从南京在枪林弹雨中孤独的飞一次上海,观察战争的状态,而当他在武汉听到那几个国际飞行团的人每次轰炸要价三万美元时,揪住他们的衣领质问“你们到底是商人还是军人?如果是商人,脱下你们的军装!”时,我立刻想到了我们的千人和万人计划。人家是没有受过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的美国人都能如此,从小喊着做共产主义接班人和要解放全人类的我们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要了官位和花了大钱引进来的教授们,拿起酒杯为了名号和金钱在觥斛交错时还喊着爱国和要培养人才,还有谁能相信?

   那个谁的话都不听的陈纳德,他也深知自己的毛病和短处,知道自己在美国军队里遭讨厌原因,却在中国找到了知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对蒋夫人言听计从、百依百顺。因此,在蒋夫人不好意思让他卷入可能牺牲的战争时,他强调“不是你们选择了我,而是我选择了你们”。

   本老人家以为的职业精神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才的职业精神不是金钱荣誉和赏赐而只是喜欢,哪怕是要付出生命。


阅读(1562) | 评论(0)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

暂无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请 登录 或者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