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谈当今时代的大学精神2013-11-26 10:45:00

【评论】 【打印】 【字体: 】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enc999/54352.html

分享到:

多年前我阅读了《大学》一书,其中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句话对我的影响至深。从那以后,凡事我先确立目标并深刻认识目标的重要性,这样就能够坚定不移;目标坚定之后就安排充足的时间完成目标,因为目标坚定、明确,所以可以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因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所以有万变不穷之妙用。《大学》中还有其他很多思想对我影响至深。宋朝大儒程颐说:“《大学》是孔子留传下来的书,为初学的人进修德行的门径。到现在还能看得出古人做学问的次序,全靠这本书的存在;至于《论语》、《孟子》还在其次。求学问的人必须从这本书去学,那就差不多不致有错了。”中国的科技、经济、军事曾经雄居世界之首,《大学》一书所讲的“大学”的宗旨、条目等对古代知识分子影响至深,所以中国古代的强盛有此书的巨大贡献。所以我觉得当代中国应该在大学传扬当今时代的大学精神,使人们从小就知道自己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目标,并且知道怎样去实现这个目标,这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是有利的。我相信在合理、正确的精神指导下,中国必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之梦。下面就结合《大学》谈一下我对当今时代的大学精神的一些想法。 

1. 品德和贡献是第一位的 

《大学》一书开宗明义说,“大学之宗旨,在弘扬光明正大的德,在新:使……革新民,在止于至善最高的善的境界”,我觉得这个宗旨在现在也是适用的。如果仔细考虑一下自己的人生,会发现我们的诞生没有带来什么,而我们的死去也带不走什么,唯一可能被社会怀念的是我们为社会可能做出的贡献。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为整个人类和社会贡献了什么,而不是看他向社会索取了什么。”最近有个段子在网上比较流行,说“一青年在阴冷的地下室,展开一幅世界地图,眉头紧锁,手上托着一块没有夹香肠的干面包,琢磨着当下世界形势对中国的利弊,两岸如何统一,‘三股势力’如何剿灭,如何保钓,这时传来踹门的声音,警察要查暂住证了……”。我写过一篇博客,题目是《我的中国梦》,一位博友在评论里贴了这个有点滑稽的段子。看了这个段子我颇为感慨。我们国家曾经的强盛是因为有一大批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西方国家能有今天的强盛是因为有一大批知识分子像耶稣一样:一个牧羊人的儿子振臂高呼我是上帝的儿子,为了拯救世界愿意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所以,我们要把自己看作社会的主人翁,社会的不公平要敢于去打破,作为主人翁要勇敢的承担责任和做出贡献。对于当今社会,我觉得基本上还是公平的。至于讥讽穷人爱国,我觉得有些可耻。如果穷人不爱国,富人不爱国,劳者不能富,富者不劳而获,华夏文明不可能延续五千年。 

2. 人生进修的阶梯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使家和睦旺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修养好自身品德;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真诚意念、意愿、动机;欲诚其意者,先致其使自己获得知识;致知在格物探究事物的原理”。这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学为世人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被称为“八目”,而前面的“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被称为“三纲”。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因此“三纲八目”被称为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我对“三纲八目”是有几分赞同的:(1)成才是循序渐进的,必须从学习知识——“格物、致知”开始。(2)学习和事业的成功必须以正确的态度和心态为基础,也就是要“诚意、正心”。(3)“修身”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正像《大学》所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平民壹是一切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4)“齐家”这个说法我不大赞成,但是必须肯定,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和基础。父母有礼貌,孩子也有礼貌;孩子可以跟父母亲戚和睦相处,自然可以跟社会上的人和睦相处。(5)古人大多数一生的追求就是当个国家公务员,跟当今的“国考”有些类似,所以说“治国、平天下”是古人的最终目标。在当今社会,我们除了当“公务员”还可以把当一名科学家、为人类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等作为人生目标。 

3. 格物致知 

大学中有这么一段话可谓是中国科技思想的起源,“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接触物而彻底研究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4声,智慧、认识能力,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未穷尽,未彻底,故其(1声,知识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对于凡天下之物,莫不根据其已知之理而更加穷之,以求至乎其认识的极点——高度、深度、广度。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突然领悟、融会贯通各方面知识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表象、本质、精细粗浅道理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所有功能无不被开发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对事物的认识非常透彻也。”这段话对科学研究过程的描述可谓惟妙惟肖。这段话据说是朱熹编订《大学》时给加上去的。宋代理学至朱熹而集其大成,所以朱熹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据说明代大学者王阳明(即王守仁)曾亲自实践过,到山上研究过一段时间竹子,可惜的是他没有“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最终一无所获下山了,并且还被人嘲笑。因此中国的科技虽然早在宋朝就萌芽了,但没有开花、结果。对于近代科技为何没有在中国起源的解释很多,有人认为是因为战乱,有人认为是因为孔子把技术当成“奇技淫巧”而把中国科技给扼杀了,还有其他解释,这里就不赘述。就朱熹的“格物致知”这一段话来说,我觉得人文领域的研究与科技领域的研究是类似的。做科研的是人,思想决定人的思维和行为,因此人文素质对科研成功非常重要。 

4. 创新是大学精神的核心 

古代中国文化史被讥讽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多数朝代尊奉孔子为圣人,只遵循“圣人”的话、解释圣人的话,很少去创新,即使有所创新也要伪装成圣人说的话。中国古代很少见像耶稣一样的人敢于打破传统自立为圣,《西游记》在思想上打破了这一点,也许由于传统过于沉重,中国直到近代才涌现出一大批这样的人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一代风流人物很利索的把孔子丢掉了,并且取得新中国革命的成功。唯物主义里面有句话说“否定之否定”,就是把陈旧的否定之后,需要再对“否定”做一次“否定”,也就是要结合时代特点从传统的精华中汲取一些营养。爱因斯坦在《论古典文学》一文中说“有的人只看看报纸,最多也不过再读一些当代作家的书,这种人,在我看来,正像一个极端近视而又不屑戴眼镜的人。他完全依从他那个时代的偏见和风尚,因为他从来看不见也听不到别的任何东西。一个人要是单凭自己来进行思考,而得不到别人的思想和经验的激发,那么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他所想的也不会有什么价值,一定是单调乏味的。一个世纪里,具有清澈的思想风格和优美的鉴赏力的启蒙者,为数很少。他们遗留下来的著作,是人类一份最宝贵的财产。我们要感谢古代的少数作家,全靠他们,中世纪的人才能够从那种曾使生活黑暗了不只五百年的迷信和无知中逐渐摆脱出来。”现在中国兴起“国学热”,我希望不要停留在“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层次,对国学的研究应该为当代的科技进步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服务。 

以上是我读《大学》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的一些想法,《大学》一书虽然简短,但内容博大精深,其中还有很多睿智的思想值得我们借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网上找来全文或在书店买本书看看,我相信不少读者已经看过而且多数读者会百读不厌的。当然,由于时代久远,其中一些思想已经过时,读的时候也要结合写书的时代考虑问题。

阅读(2400) | 评论(0)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

暂无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请 登录 或者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