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如花似玉的过完这个冬天(2011-12-15 12:11:00)

摘要:不知道是不是和天气有空,我又处于了一种焦虑不安的状态,内心很不安定,想发泄可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发泄,还是只能像往常一样,坐在办公室里,死盯着蓝色的电脑屏幕,脑子里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从上周开始,接连有一周了吧,不是下雪就是下雾再就是下雨,好几天都没见过太阳了。 春夏秋冬季节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冬天,我喜欢晴朗的冬天,略带些寒冷的风,穿着厚厚的棉衣在户外闲逛,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         我本是安静的,貌似中间有一段日子,在大学里的日子我开始四处游荡,我开始试着改变自己,可是最终我还是回归到了现在的安静生活,每天朝九晚五,我也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不过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堕落,今生也没有什么大追求了,曾经的梦想和追求都已经在毕业后灰飞烟灭了,都已经在繁琐的工作里昙花一现了。想想自己身边有觉得还不错的朋友,可是我喜欢的那几个朋友却都南的南,北的北,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好像我越发变得安静起来,因为我不知道该和谁说话,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所以有段日子我的生活里只剩下了网络。上班要用电脑处理一大堆的文件,写一大堆写完有来的材料,下班要用电脑逛淘宝,看肥皂剧。。。。。。貌似这就是我的全部生活,枯燥乏味,可是又改变不了。也曾经我跟着一堆朋友唱歌吃饭,可是除了在K歌的时候充当一下麦霸的角色,其余的时间我都是安静的倾听者。        说白了,我很寂寞。        很是羡慕《男人帮》里那几个大男人,有事没事的粘在一起,不管是喜怒哀乐都有人在身边倾听。他们的爱情也是可以如此的信手拈来,一群风流倜傥的男人,一些如花似玉的女人。        兔年就要过完了,我马上就26岁了。老妈在26岁的时候已经生下弟弟了,而我现在还在不断的相亲当中。越来越觉得相亲很不靠谱,也很长时间没再看《非诚勿扰》了。我现在也算是在相亲路上阅人无数的姑娘了,我总结的一点是,如果想找结婚对象,相亲是一个方法,但......

阅读全文(1600) | 评论:0

官员为什么总喜欢让小学生停课(2011-11-25 09:01:00)

摘要:      11月23日,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举办了一场关于佛教活动的研讨会,邀请了省领导及媒体参与。下午两点,古田县两百多名小学生被暂停上课,身着校服站在县政府大院内的道路两旁,夹道等待前来开会的领导。三点半与会嘉宾到达,在一片“热烈欢迎”声中入场。随后孩子们离开,回校继续上课。(中国广播网11月24日)       权力果然威武,两百多名小学生说停课就停课了;权力当然也亲民,当肃立于路边的孩子们挥动花束、呼喊口号的那一刻,那是一种怎样的热烈和亲切!只不过,这样的事情看多了不免恶心。动辄就是停课欢迎那一套,动辄就是稚嫩的童音喊着“热烈欢迎”的场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地方官员开始热衷在迎来送往中折腾小学生了?       孩子们当然可爱,无论他(她)们的手里是不是捧着塑料花,无论他(她)们是不是穿着校服,孩子们站到哪里,都应该是一道最美丽的风景。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可爱,地方官员才盯上了他(她)们,总想以孩子们的清纯和可爱,来点缀官场上那一套程式化的迎来送往礼仪,并营造出一种和塑料花一样材质的僵硬、扎眼的热烈氛围。       在这样的礼仪中,孩子们是以群体而非个体出现的,这也是停课的小学生往往以数百人计的原因所在。人数太少了,不足以表达迎迓的盛情,也难以制造出聚集的效应。数百人一起挥动双臂,一起发声,整体的效果出来了,官员的心情也表达了,而每一个孩子的面孔、表情、神态却是模糊、漫漶的。事实上,只要有这一群人的出场,已经足够了。       这种个体的泯灭,或许是官员喜欢动用小学生欢迎领导的深层原因。惟有众人个体性的泯灭,才能托举起权力的至高无尚,而权力者的受用程度,也应该是最高的。至于说那些被停课前去夹道欢迎领导的小学生的感受,并不重要,当然也就无须理会。在官员的眼里,小学生们的受教育权利、人格尊严、人身自由权利,等等,都是应该无条件服从公权力的需要的。       小学生总是被拉去摇旗呐喊、热烈欢迎的现实告诉人们,不能再听任公权力肆意奴役下一代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

阅读全文(1483) | 评论:0

回家、在路上以及七宗罪(2011-11-24 21:30:00)

摘要: 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一个企业究竟为什么而存在,正如没人能说得清楚,周五晚高峰的主干道会不会堵车一样。  李明的车夹杂在车海中缓慢的移动着,开了一整天的会议,这让李明感觉眩晕和恶心,他觉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好像生了病一样,但却并无什么明显的症状,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正如他的企业一样,从外面看依然是那个庞大耀目的商业帝国,但李明作为老板,却总能感觉到有什么腐烂的气味从里面飘出。 李明忽然想起了他的老朋友李俊,他想起李俊洁白的病床,消瘦的摸样,以及他的葬礼,李俊是得癌症走的,李明忽然觉得自己的企业,以及那些倒下的企业都与癌症这病一样,问题在早期难以发现,但发现了还能治愈,到了晚期,问题较为容易发现了,但却已经很难治愈了…李明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因为自己的这个想法。  前面是一段上坡路,车也越来越少,李明关掉空调,狠踩了一下油门,车子呼啸着冲了上去。李明忽然又想起,自己刚创办企业时的情景,那时资金并不充裕、人才也很匮乏、资源更谈不上,但那时的公司却是最有战斗力的时候,没有国际咨询公司做的战略,却有一致的着力方向;没有BSC分解的目标,却有不断超越的勇气;没有复杂的薪酬股权激励,却有永不退却的激情;没有庞大的研发组织项目管理,却有学习攻关的不服输;没有CRM、CAllcenter、广告,却有扫楼扫街的执着;没有SAP、没有自动化的流水线,却有更好的质量和交期…那时没有的很多,有的也很多,李明觉得那段时间,是他最快乐和幸福的日子,这样想时,李明的脸上也浮起了笑容。(1 文化的流产)  天色暗了下来,上坡之后是一段夹杂着大小隧道的盘山路,路灯很昏暗,李明的车子在漆黑的山色中仿佛一叶扁舟,似乎,一个小小的浪花就可以轻易的将他打入深不见底的悬崖。李明不得不放慢了车速,以便能适应不期而至的一个又一个转弯。李明的脑子里不断的思索着,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白天开会的情景忽然跳到了李明的眼前,还是那些熟悉的面孔,但却分明感觉到一些不同,每个人都似是有理的发表着自己的观点,PPT很炫目,数据很充分,用词越来越专业化、概念越来越潮流,计划无懈可击,预算滴水不漏,但大家都有意无意的回避着什么,更为可怕地是,大家竟然是如此的有默契,李明心头一紧,努......

阅读全文(1217) | 评论:0

碎乱(2011-11-15 16:45:00)

摘要:一个人,一座城,一生心疼;一颗心,一段情,一生凋零。                                                  ——题记。 1、磷火     这是一座柔美的城市,不曾懂得。伫足等待,那是一段没有绽放的青春岁月。斑驳的足迹,联想起曾经的很多过往。秋天,如同淡淡地桂花香。何处的你,是那样的思念。涟漪到的心田,阵阵荡漾。看客的身份,注目着过往的行人。百忧的心思,千千绕远。那样沉重的担当,令呼吸急促。深在淤泥中,泥鳅的畅游。逃脱的欲望,横渡着潜在的灵魂。谁是牵绊我一生的人儿,没有答案。思想肆无忌惮的疯狂蔓延,渗透禁锢的躯壳。 2、花芯     那一地的迷茫,你可曾拾获。斑斑秋色,绿叶变成了红叶。深居简出,与文字相依相伴。堆满落叶的石板路,眼泪不知落下。那满塘的荷色,为爱已绽放一生。我也将如一缕轻风,淡淡散去。宿醉的迷离,模糊了整个世界。片刻的欢语,抑制不住更深的冷默。相信未知的属性,存在的当下。黯淡相守的姿势,无人能懂。内里的清冷,注定是孤独的。这种心情,是不被理解的。给予绝望的希望,只是一种幻觉。爱,从来不被定义。 3、街荫     记不住沿途的街景,只是感觉依然存在。无名的大树,交织相缀。根与根的相连,叶与叶的缠绵。那条路,走了很久。那些刻有印记的地方,怀念时常。站在原地,只是想感受飘离的气息是否还在。牵手,没有下一站。那扇虚掩的门,可曾记得。看似未曾触动,却早已融入在心。守在门外的人,可曾懂得。故乡和家的感觉,永远都回不去了。爱情,也是如此。不管心是否还在,却也回不去了。执著的守望,终是我的一种态度。 4、冬日    &n......

阅读全文(1013) | 评论:0

秋天的一颗树(2011-11-15 16:44:00)

摘要:     坐在咖啡厅里,发呆。欲言又止的样子,不知如何开口。变化着不同的坐姿,甚至不雅观。身上那股淡淡的香水味,填充着这个空白的世界。推开窗,让夕阳溜进来。运河里的水,泛着点点的星光。一样盎然的绿柳枝条,让我忘了快要逼近的冬日。这样白蓝色的天空,显得十分的轻松。忘了自己此次来的目的,只想在这样时光里消磨完自己的烦恼。
     伸出手,轻轻地用手尖触碰那些轻柔的阳光。轻轻地,握住。我想起远方的你,行走在思念轨道里的你。轻轻地,拥抱。街坊的廊道,铺满着福样的石板。踩着上面,如同踩在福上。幸福从哪里,原来是从地上来的。有时,积极。有时,颓废。天气预报一样的,多变。追逐在自我的世界里,一样的茫然。依然找寻不到,相约的旅行应有的起点和终点。
     天色慢慢地变暗,清冷的目光被注视。这也是一种生活,将自己打散成七零八落的样子。这也是一种生活,在七零八落里拼凑原来的样子。这是不是所谓的作,这是不是所谓的折腾。天黑了,游戏也结束了。换一副面孔,去迎合这个世界。突然觉得成年人好好玩,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扮成熟,扮忙碌。忙工作,忙爱情。也只不过是一场游戏,而已。
     真实是可怕的,看到内心那些杂乱的想法。那颗跳动的心脏,不论红黑。这样的生活,已经不错了。可以喝喝咖啡,听听抒情的音乐。还有什么不满足,不知足。一架莫名的飞机,从头上盘旋而过。谈不上邂逅,却也曾感知。即使是牵手的相遇,也会是相隔一方。隔着距离的邂逅,比较完美。隔着距离的交集,充满幻想。恋与不恋,不关情人的事情。
     一杯拿铁,一杯摩卡。不懂咖啡,喝了也是瞎喝。只是觉得咖啡是西式,茶才是中式的。传统的观念,不介意中西合壁。思想走得有些远了,还是想想我该说什么。乱七八糟的敲着字,却也是惬意的。好久没有这样悠闲的心情,写着秋冬末尾的寂寞。暖暖的午后,已经定格在了回忆的框框里。这样的咖啡,使我想起了张雨生的《我是秋天的一颗树》。
     听着曾经熟悉的歌,依然被这样......

阅读全文(1212) | 评论:0

幸福在哪里(2011-11-04 06:31:00)

摘要:白岩松:不平静,就不会幸福
幸福在哪里(代序) 一 走在人群中,我习惯看一看周围人的手腕,那里似乎藏着一个属于当代中国人的内心秘密,从不言说,却日益增多。 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这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这其中,是一种怎样的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又或者,来自内心怎样的一种焦虑或不安? 手串有助于平静吗?我们的内心,与这看似仅仅是装饰的东西有什么样的关系?人群中,又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谈论过它? 沉默之中,埋藏着我们怎样的困惑? 这是一个传统的复归,还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是因祈福而产生的下意识行为?还是因不安而必然的求助? 二 2006年的最后一天,我去301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到达时是上午,而很早就起床的季老,已经在桌前工作了很久,他在做的事情是:修改早已出版的《佛教十五讲》。他说:“对这个问题,我似乎又明白了一些。” 话题也就从这儿开始,没想到,一发不可收,并持续到整个聊天的结束。 “您信佛吗?”我问。 “如果说信,可能还不到;但我承认对佛教有亲近感,可能我们很多中国人都如此。”季老答。 接下来,我好奇的是:快速前行的中国人,现在和将来,拿什么抚慰内心? 季老给我讲了一个细节。有一天,一位领导人来看他,聊的也是有关内心的问题,来者问季老:主义和宗教,哪一个先在人群中消失? 面对这位大领导,季老没有犹豫:假如人们一天解决不了对死亡的恐惧,怕还是主义先消失吧,也许早一天。 看似平淡的回答,隐藏着一种智慧、勇气和相信。当然,“早一天”的说法也很留余地。 和季老相对而谈的这一天,离一年的结束,没几个小时了,冬日的阳光照在季老的脸上,也温暖着屋内的其他人。 那一天,季老快乐而平静。我与周围的人同样如此。 三 又一天,翻阅与梁漱溟先生有关的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翻到后记,梁先生的一段话,突然让我心动。 梁老认为,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 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是啊,从小求学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决让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与物之间的问题吗?没有学历、知识、工作、钱、房子、车这些物的东西,怎敢三十而立呢?而之后......

阅读全文(1507) | 评论:0

未知的未来,我会努力的拥抱。(2011-11-02 05:44:00)

摘要: 当你打算放弃梦想时,告诉自己再多撑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再多撑一年吧。你会发现,拒绝退场的结果令人惊讶。                                                                                                 ----------------------------------- 晚上在微博看了段话,说的是你的第一个梦想,仔细想了想,我的第一个梦想是当个作家,当我还是在幼儿园的时候,在心里放了那么多年,连自己都快遗忘了。                                            ......

阅读全文(1231) | 评论:0

如何识别职业职业倦怠(2011-09-14 17:17:00)

摘要:致电好人生集团预约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中,常常会有类似这样的案例: 29岁的A先生在心理咨询的开始时对咨询师主诉道:“我最近感觉自己每天都好像很累,感觉自己总是处于很疲乏的状态,没什么力气的感觉,经常感觉昏昏沉沉的。工作上也没有以前那么有冲劲了,对什么事都好像没什么积极性的感觉。我4年前只身一人从老家来到这个城市,当时的自己充满了干劲,只一心想着往前冲。我所在的部门主要是做市场开拓的,从进公司到现在已经4年了,薪水和职位也确实按我最开始的奋斗目标一步步实现。我一年半以前升为主管,按理说自己职业上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近半年来自己却有种对工作提不上劲的感觉,工作上也不知道怎么的,不像以前那样常常有工作上的成就感,让我对每一个新的一天充满着期待。有的时候早上醒过来感到很累,竟然还会萌生不想去上班的想法。我试过调节自己,但失败了,我感到很无助。而且我最近还开始有晚上睡不着、头痛的感觉,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大家看到这样的案例,应该并不觉得陌生,因为很可能自己也有类似案例中的来访者的感觉,或者身边有同事、朋友就是这样的,只是可能没有达到A先生那么严重的状态,也可能比A先生的更严重。 好人生心理咨询师进行评估,认为A先生应该是陷入了职业倦怠期。 那何谓职业倦怠?如何识别呢?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体验到的是一种持续的身心疲惫不堪、自我价值减低、悲观失望、失去生命活力的感觉。职业倦怠的个体往往对工作丧失热情,缺乏活力,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他人不信任、冷漠孤僻,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感到自己的工作能力下降,成就感降低,对前途缺乏信心,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枯燥乏味。 职业倦怠危害很大。长期感受职业倦怠的个体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容易出现疲劳、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食欲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生病等状况。同时,焦虑、抑郁、自卑等消极情绪也较为常见。这些都会影响到个体的身心健康以及工作状态和家庭关系,降低他们的自我评价以及幸福感受。因此,及早地识别这种体验,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每一个工作的人来说都很重要。 以下是识别职业倦怠的一些前期信号: 1、职业倦怠的生理信号: (1)常常感......

阅读全文(1347) | 评论:0

公众不应对教师采取双重价值标准(2011-09-08 17:21:00)

摘要: 公众不应对教师采取双重价值标准 聂辉华(中国人民大学)  马上就是新中国第27个教师节了,这应该是一个全体教师感到喜庆的日子,但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在内心感受到喜庆。“尊师重教”作为一句口号已经家喻户晓,教育也被国家列入优先发展的行业,但是教师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并没有得到理性的评价。特别是,最近几年关于大学和大学教授的负面新闻铺天盖地,社会舆论甚至形成了一股“妖魔化”教师的不良倾向。在猛烈的舆论攻伐中,公众实际上对教师采取了双重价值评价标准。 一方面,社会公众在道德上对教师提出了远远高于普通人的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直接将教师推上了道德的高台。于是,人们不能容忍教师的任何不道德行为以及不法行为。一经发现,社会舆论便汹涌而至,并迅速将当事教师淹没在群众唾沫的汪洋大海之中。然而,教师也是人。是人就有缺点,是人就会犯错误。从概率上讲,教师队伍中的不合格者、败类或者罪犯并不比其他人群中的更多。但在公众眼中,教师哪怕有万分之一的不当行为,经过道德光环的层层放大后,就变成了一种集体不当行为。 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在物质上对教师却提出了等于普通人的要求。无论是和发达国家还是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的教育经费投入都是不足的。教师待遇不高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刚毕业的大学青年教师生活压力尤其大。但是任何提高教师待遇的提议在网络上都会被网民的口水埋葬,被网民的板砖砸死。公众难以接受教师待遇应该高于工人、农民或社会平均水平的政策。因为根据传统的道德观念,应该“君子固穷”,似乎从事教育和科研的人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有些传统观念甚至认为学术研究是不创造财富的。教师固然可以在道德形象上显得高尚,但开发商不会因为你是教师给你降价,饭店不会因为你是教师给你打折,铁路不会因为你是教师给你免费。 公众不能既希望中国教师和科研人员接受非洲的收入水平,又指望他们干出美国的科研成果;不能既默许他们赚取外快,又批评他们不务正业;不能既要求他们坚守清贫,又要求他们承受现实生活的压力。既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拼命跑,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好事。公众对教师在道德上的过高期望与政府对教育行业的优先发展战略显然是有罅隙的,甚至可以说是矛盾的。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教师的道德要求和物质报酬是激励不相容的。换言之,权利与责任应该对等。教育......

阅读全文(1645) | 评论:0

跑步给我们带来什么(2011-09-05 15:10:00)

摘要:   跑步使人性的善良方面得到发展。跑步就是成年人的游戏,跑步者大都有孩子般年轻的心态和善良的性格。对抗和比拼不是业余跑步者的追求。跑步者需要战胜的对手是自己。           跑步常使我思维活跃,许多平常让我纠结的问题这时突然想通了,我觉得自己这时更       象一个哲人。所以我觉得跑步更是一种富于哲理的运动。它简单,直接作用于人的心肺功       能,更能直达人的心灵!     跑步锻炼了我们的心肺功能,给我们一个健康的身体。跑步的锻炼作用不需要象其他运动项目那样要学习许多运动技巧,而是直接作用于心肺,让人不打折扣地感受到运动效果。这样唯一的不利就是,因为直接、简单,容易在运动过程中令人感到枯燥乏味,而难以坚持。但跑步还有其它乐趣弥补了这种不足。例如跑步过程中胺多啡的释放,给人以镇定和幸福感;跑步在人的精神上产生愉悦,等等。许多跑步者在奔跑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创造自己跑步的乐趣,这也是那些已经开始跑步的人,能够长久坚持下来的原因。     跑步让我们的大脑释放胺多啡,使人产生幸福感,也就是所谓的高峰体验。这是现在跑步者最普遍的认识。虽然有人发现高水平的运动员并没有这种体验,那是因为这类运动员对自己的评价都是批评性的,他们为了保持最好的运动表现,需要要不断调节身体器官的系统功能。他们容易在潜意识中忽略这种高峰体验。这也说明,把跑步做为爱好的跑步者比专业选手更能从跑步中体会到乐趣。     跑步还使人思维活跃,产生哲理性的思考。象美国乔治-希恩的《跑步圣经》,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都是这类思考的产物。做为普通的跑步者,也可以在跑步中得到一些生活的启示。在网络上,可以看到跑步者在跑步后写的一些感受感悟,虽然没有作家的文采、哲人的深刻,但也可以看出跑步给他们带来对生活的启示性的思考。跑步这一简单的运动,蕴含了生活的许多深刻道理,你只要做个有心人,就不难在跑步中品尝出人生百味。  &n......

阅读全文(1690)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