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软软件测试的可借鉴之处[1]2011-09-23 13:10:00

【评论】 【打印】 【字体: 】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edwardguo/52801.html

分享到:

开头语:

  做测试很久了,一直为一些问题所困扰,也一直对微软有一种顶礼膜拜的向往,终于有一天,近距离的接触了微软的测试,感觉不是以前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却又难以企及。于是把个人觉得微软值得借鉴的地方整理了一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测试流程

  首先说说测试流程,微软的测试流程也没什么新的东西,和大多数的测试流程一样。

  大致是先进行测试准备,然后是Testcase的编写,然后是白盒测试(不一定每个项目都有),然后是功能测试阶段,然后是验收测试,最终release。

  如果看流程的话,和一般公司大同小异,没什么新花样。但是我觉得值得借鉴的是两点。

  第一, 微软的流程执行的非常认真。

  这点非常值得提倡,我们都知道,测试的最终质量决定于测试流程和测试人员素质,要想测试质量有保证,要么是流程很完善,要么你流程不行,但是个人能力超强。如果有一个很好的流程,就算执行的人稍微差点,最终的质量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所以流程是很重要的。

  但是,看国内的公司欠缺的就是这个,要么是没有流程,要么流程是个花架子,没认真执行过。我想微软的测试人都是超级牛人,但是人家还是老老实实的忠实按照流程来走,我觉得这点非常好。(在IBM 也是这样,笔者以前在IBM作项目的时候,发现他们的文档写的特认真,流程特认真),所以说忠实的执行一个好的流程是成功的一大半。

  第二, 在整个流程中,微软非常强调测试尽早介入。

  微软在这方面是一致提倡的,按照我们国内IT业的恶习,一般都是软件主体差不多成型了,拉几个测试人员过来点点,其实这是非常不好的。微软的测试人员在项目一开始就和开发人员同步介入,在需求阶段就开始介入,进行需求评审。在开发人员开始编码的时候,测试人员就开始编写Test case,并开发一些测试工具,或者写一些配套的测试代码(不要奇怪,微软的测试人员都能写很好的代码)。微软的理念就是:预防bug比解决bug好,所以非常提倡测试尽早介入,把一部分bug消灭在需求阶段。

  2. 自动化流程

  说到自动化,大家可能以为我是说微软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多牛,其实微软内部用到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倒是不多,就算有也都是内部开发的,非常实用的,他们不会去用MI的工具。

  说微软的自动化程度高,主要是体现在流程方面,譬如说整个自动构建流程,在开发人员代码check in之后,系统自动发邮件,邮件内容就是一个change list,包括代码更新list以及一个编译者添加的comment,其内容是该版本功能的变化或者修改掉的bug ID。整个测试过程中能用自动化的地方都尽可能采用自动化,尽可能减少人为失误,并且可以使人和机器并行工作。个人觉得,这点很值得我们国内的测试公司借鉴,能自动化的流程都自动化,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沟通

  3. 质量控制机制

  说到质量控制是个大问题,需要整个团队和流程提高素质。那么微软的质量控制可以借鉴的是什么呢?是他们的机制。在微软的测试流程当中,在开发的早期,项目中所有的问题都是Dev leader和PM商量说了算(当然也要参考需求方的意见),但是到后期,具体就是功能测试之后,项目的主动权都在测试这边,某个bug的要不要解决,或者项目进度控制都是测试leader说了算。这和国内的大多数软件公司是不一样的,在微软,测试人员要对最终的软件质量负责任,但是也有相应的权利来约束开发人员。当然,他们也肯定有一些bug是产生争议的,这个时候的仲裁机制就是PM,这个不是我们传统的PM(Project manager),而是一种具有微软特色的PM(全称是Program manager)。这样,测试人员在对一些争议bug的处理上有相当的话语权。

  4. 测试用例及管理

  微软的测试用例倒没什么特别的,不过看过他们用例之后,还是觉得写的详细,认真,但是又不冗长拖沓,这个需要很高深的水平。另外,微软的测试用例管理用的是微软自己开发的用例管理工具。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微软的每个用例都进行了分级,并且功能所在的模块都标的很清楚。

  5. 效率

  在效率方面,微软的测试效率非常高!高的让人惊叹,我问一个在微软工作的哥们,“你们那边测试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他说“最大特点是快!”,就是效率很高,具体就是在测试后期过程中测试和开发之间的反馈非常快,开发修改一定量的bug,提交一个新的版本。测试人员往往能在很快的时间内把测试结果反馈出来,一般是在1天之内就能把用例快速run一遍,这样就能减少某些后期才发现bug导致的项目delay。在国内很多项目的通病是,开发解决问题带进一个新问题,测试人员整个遍历一遍用例之后才能发现,这样来回反复就消耗了大量的时间。

阅读(992) | 评论(0)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

暂无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请 登录 或者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