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易中天对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一些感叹,在此发表我个人的见解。
都说自古以来,爱情是人类精神生活当中最最美好的东西之一。但是我就觉得可能是上帝对其他民族比较公平,却对中国人要给予“特殊待遇”。
我从来不崇洋媚外,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儒道之教也情有独钟,然而,我却从骨子里厌恶和鄙视中国人那种“讲实惠”的封建礼教式的婚姻。
自古以来,似乎唯独中国人的婚姻是担负着与爱情无关的责任的。也难怪爱情之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是一种极高的馈赠。可惜,无论怎样的经济发展,也无论如何的改革开放,外在思想的涌入,外来文化的影响,带给中国人的大多只是行为之上的模仿而得来的虚荣以及某种替代性的满足。真正以爱情为目的的,又有多少。“宁可婚前上床,不可婚后无房”。有房有车转而已经演变为爱情的前提,不过,这在中国人看来,恐怕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于是,本应该属于爱情的年轻人便在这传统世俗文化和生存竞争压力下进行着一种形式化的爱情,这种爱情的核心是:玩。当然,玩要玩得起,玩不起的上了床,将来分手都要承受更大的痛苦。这种明知不会有结果,却仍然乐此不疲的爱情盛行开来,特别是在繁花似锦的大学校园里面。讲究实惠的中国人还可以为此找出许多的理由:增加经验啦,不浪费青春啦,了解异性啦等等。妈妈的你们还真当爱情是交易和期货吗?
随之而来的便是如今社会众多的“婚外恋现象”和“离婚现象”了,不守诚信、历来讲究实际的中国人在此便可受到爱情的责罚了。不干不甘心,想不干又不能诚心诚意放下一切去干,结果自然双方都只好得到这样一个下场。你说这真光是物欲世界的异化现象吗?我看是活该。于是,在封建残余浓厚的中国所谓的现代社会里,在讲实惠劣根滋生出的文化土壤中,我们就很难看到一朵真正的属于爱情的美丽花朵。你说精神可以超越物质吗?我说不太可能,至少在中国人的社会当中,几乎不可能。有的,一定是绝对意义上的凤毛麟角。
一边是妻妾美女如云的皇帝老儿,一边是一个只有一个爱人的穷诗人。如果我不生在中国,我会毅然选择后者,即使其他有人选择前者;而今,作为华夏民族的子孙,我选择前者,单我不要妻妾成群,只要一个知心爱人。妻妾成群是物品,知心爱人才是爱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有的是毁灭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的不屈和追求。在中国,只有做皇帝老儿可以做到这些。但我要做的这个皇帝老儿与先前的不同,他死后不会把位传与子孙,他在办完他觉得应该要办的事情之后,会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坐过的皇帝宝座扔进火堆里永远地烧掉,永远地埋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