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不要在你无可救药地老去时抱怨“精力有限”(2013-11-21 20:29:00)
摘要:
人的精力是颇为有限的。付出的过程比获取要长很多。做任何有益于自己的,成长性的事情都需要付出精力,这也要求人们有节制的使用这一无形资本——我认为这些显而易见的道理,越早想明白越好。
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不明白为什么每当我参加一些人数众多,气氛热闹,互动频繁的活动时就会情绪低落,即使是参加大型同学聚会,面对大家欢快的讨论,我也多少有些拘谨。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明白这种性格特质叫:内向。而内向意味着个体在独处或面对有限的对象时精力充沛,而却对超出自我界限的对象则感到茫然无助,乃至疲惫不堪。
从那以后,我开始细心观察我身体中流淌着的无形力量:精力。进而不断的总结出关于精力的种种理论,并运用在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即是,人们需要迫切的了解到他们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做什么精力耗费的极快,做什么有助于恢复精力。一旦了解到了这一点并合理分配调控,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有很多人喜欢抱怨“无聊”,我认为,“无聊”其实就是精力不济的一种标志。在这种状态下,你几乎不可能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情——比如高效率的工作、学习。你只能做一些娱乐性较高看似放松的事情,比如吃零食,上网,看肥皂剧,玩游戏,等等。但在这一过程中,你内心的斗志实质上是被逐渐消磨的。随着时间逐渐拉长,你的精力愈发的懈怠,往往会坠入更深的无聊之中。
当然,现在你已经知道了,下次当你在一个百无聊赖的周末醒来,你不应该再用这些事情来帮助自己“放松”,从而在无聊的恶性循环中打转。但要根本性的了解该怎么做,你需要从头开始。
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
我有一个朋友,对她而言,阅读就是呼吸一般的存在,她在一切可能的时间都在看书(这个例子我已经举过好几次了,看过我别的文章的人都知道)。与此同时,与人闲聊、打发时间却是一件对她来说比较困难的事情。如果一段时间我和她的聊天都毫无主题,四处飞散,她就会不由自主的开始看书,上网,读文章……而且她也不太喜欢和人保持太过紧密的日常联系。很显然,对她而言,阅读是一件毫不费力的事情,甚至在每天长达数小时的专注阅读中,她的精力还在缓慢的增长。但与人日常交际上她就不是很热衷了,如果去到一个纯交际的场所,她还会觉得很烦躁。
强求本能中的自己进行改变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比如你明明......
在醒着的时候,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2013-10-11 13:58:00)
摘要:
1.【哈佛女校长:在醒着的时间里,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如果你不去尝试做你喜欢的事;如果你不去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东西,你会后悔。人生之路很长,总有时间去实施备选方案,但不要一开始就退而求其次。
2.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个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容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鲁迅
3.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宫崎骏
4.夸孩子的原则:1.态度、语气和身体语言比说什么重要。2.多描述,少评价。说出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就好。“你饭前主动洗手,我很高兴。”3、夸事实,不夸人格。爱是接纳,不苛求完美。4、夸态度和过程,不夸天赋。帮孩子建立自信而非自负。5、要夸得具体。告诉具体哪点好,让他知道以后怎么做。(@王人平)
5.【瑞典男子发明死亡之表可预知用户生死大限】生老病死是大自然规律,不可预知,但一瑞典男子发明了一款“死亡之表”,名为“Tikker”,可预知用户的生死大限,并以年月日时分秒倒计时的方式显示出来,提醒你的生命还剩下多久。使用者先要认真仔细填好一份问卷,预估出“余生”。
6.加拿大温哥华公共图书馆8日宣布将今年10月21日至27日定为“欢迎归还周”,在这段时间内豁免读者归还预期6周以上的图书所需支付的罚款,希望以此鼓励读者重新回到图书馆。
7.【中国疫苗首次获得WHO预认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产国,但疫苗产品一直难以获得国际标准认可从而走出国门。
10月9日,一款中国研发生产的儿童乙脑疫苗通过世卫组织(WHO)预认证审查,意味着打开了通过联合国机构走向国际市场的大门。
8.【吃早饭的孩子学习成绩好】日本一项名为“全国学习能力及学习状况”的调查显示,在算术知识问答中,每天吃早饭的学生回答正确率达到83.7%,完全不吃早饭的学生正确率只有66.3%;在语言能力上,每天吃早饭的孩子正确率达64%,完全不吃早饭的孩子只有44%。
9.【历史上的今天】1925年10月10日,故宫首次对外开放。任何一个北京普通百姓......
学习漫谈(84):数学是安身立命之本[转](2013-02-18 22:09:00)
摘要:
我们已经听到春天的脚步声。每到这个时候,总想给年轻朋友们说一些新春寄语。今天我想告诉博友们的是:“请记住:数学是安身立命之本。”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从事理工科研究和学习的朋友,也适用于人文社科和管理行业的朋友。因为对所有人来说,不懂数学,就看不透这个世界。听听数学家B. 德莫林斯所说的话吧:“没有数学,我们无法看透哲学的深度;没有哲学,人们也无法看透数学的深度;而若没有两者,人们就什么也看不透。”因此,活在世上,为了不做“什么也看不透”的人,就得懂一点数学,懂一点哲学,最好当然是能精于数学和哲学,并能灵活应用。
数学,博大精深
数学是什么?历来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们领略过英国哲学家罗素的略带虚无主义色彩的说法:“数学是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也不知道我们说的是否对的一门学科。”也看到了法国数学家波莱尔针锋相对的说法:“数学是我们确切知道我们在说什么,并肯定我们说的是否对的唯一的一门科学。”我更欣赏美国数学家柯朗在《数学是什么》一书中的说法:“数学,作为人类智慧的一种表达形式,反映生动活泼的意念,深入细致的思考,以及完美和谐的愿望,它的基础是逻辑和直觉,分析和推进,共性和个性。”也很欣赏法国数学家庞加莱的话:“数学是给予不同的东西以相同的名称的技术。”
在《数学文化导论》一书中,作者罗列了数学的15种定义:万物皆数说,哲学说,符号说,科学说,工具说,逻辑说,创新说,直觉说,集合说,结构说,模型说,活动说,精神说,审美说,艺术说。可以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该书作者的观点是:“从数学学科的本身来讲,数学是一门科学,这门科学有它的相对独立性,既不属于自然科学,也不属于人文、社会或艺术类科学;从它的学科结构看,数学是模型;从它的过程看,数学是推理与计算;从它的表现形式看,数学是符号;从对人的指导看,数学是方法论;从它的社会价值看,数学是工具。……用一句话来概括: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与形之间各种形式的模型的结构的一门科学。”我大致认同这一观点。
我觉得,作为运用数学的人,我们不必纠结于数学的定义,而应该赞赏数学的博大精深,赞赏并领会一些大师级人物说过的话:“数学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F.培根)“数学,科学的皇后;算术,数学......
解决任何问题的7个简单步骤(2013-02-07 00:36:00)
摘要:
磨难与困难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无论你费了多大劲来左右生命中的一切事物,这些问题还是无时不在,你无法避免。
大部分人不是努力去解决问题,而是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绕过问题上。——亨利 福特
困难并不是导致生活困顿凄惨的原因,大多数时候,这是角度问题,因为大部分人在困难面前出于恐惧让步了,消极情绪使之止步不前,亦不想办法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是为什么人能克服生活中的磨难和困难的原因,因为这些成功人士知道如何在问题出现时解决或处理问题,他们不会让消极如愤怒,怀疑,恐惧或焦虑的情绪影响他们思考办法,采取下一步骤的能力。
如果你轻易就为生活中的问题消沉麻木,请花点时间阅读并采取这七个解决问题的途径吧,这样做会使你克服困难,乐观地开始新的生活,最终取得成功。
不要纠缠于什么地方出了错。相反,着眼于下一步该怎么做。把你的精力用在朝着找到答案方向前进——丹尼斯威特利
1. 识别问题
提出与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骤就是识别问题,因为只有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你才能做好应对和解决的准备。
切莫有片刻的发怒,惊慌和焦虑,从容思考,将导致困难出现的因素写下来,逐一识别妨碍你享受生活的一切困难。
2. 正视问题
识别完所有阻止你快乐的一切问题之后,下一步你要做的就是坚强并着手处理问题。
我们倾向于避免问题往往是因为问题带来不适和尴尬,但是,避免问题没办法解决问题,只会延长损害或增加难度, 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吧!
3. 解决问题
一旦有了正视问题的勇气,你就做好了就解决办法作出决定或者采取下一步骤的准备。
记住,愤怒,焦虑或者痛苦除了带给你消极的情绪,改变不了什么,情势只有在你开始决定解决方案的时候才会转变
4. 继续前进
一旦问题解决了,开始新的生活,将这件置之脑后吧,不要再三地想起这个问题,这样做无济于事,徒增烦恼压力。
5. 牢记学到的教训
你或许会觉得奇怪,但出现问题确实对你有益,因为这是学到教训的一种方式。但是如果不吸取教训,将来这个问题很有可能历史重演。
6. 不要失去生活的勇气
“出现问题是以前做错事情的报应”的想法是错误的,......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2012-12-28 19:40:00)
摘要: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etaphors we live by. Lakoff & Johnson的这本书很经典,但国内(大陆地区)一直没有翻译版,台湾周世箴教授有译本,但国内买不到也见不到,只好自己出手了。要转载的同仁,请务必与李斌联系。
Translated and commented by Bin Li。 gothere@126.com
1 我们赖以生存的概念
有人误以为人类可以脱离隐喻来思考和生活。其实不然,人类思考和行动是天然隐喻化的。
我们的概念将我们所感、与自然界的关系、社会关系都结构化了。然而概念系统并非如我们所想的那样简单。通过语言这个重要的证据源来窥测概念系统。
我们日常的概念系统都是隐喻化的。而且我们已经发现了一种方法,可以看出隐喻是如何将我们的感知、思考和行为结构化的。来看这个例子:
辩论 是 战争
你的辩词并不稳固(异于遭到反击)
我和他辩论从来赢不了。
他枪毙了我所有的争辩。
显而易见,我们并非在讨论战争,而是使用了战争作为隐喻。战争有参战双方,有输赢,有攻防。在讨论辩论的过程中,我们借用的是我们文化背景中常用的战争的模式。隐喻将我们讨论辩论的行为结构化了。
如果在其他的文化中,并不把辩论看作战争,而是作为一种舞蹈。舞者是演员,目的是演出平和唯美的舞蹈。那么,辩论就会有另外一些隐喻表达。再进一步,如果我们需要描写这两种文化的差异,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说,我们的话语结构在战争上,而他们的结构在舞蹈上。(译者按:这里的例子其实不好,完全可以不说其他文化的情况。因为这样容易令人误解为可以用不同的喻体来打比方,实际上作者的意思是隐喻是文化的体现,影响甚至决定思维和行动。或者换成更具比较性的例子。)
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种东西来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东西。如上,用战争来理解体验辩论。
结论:隐喻不只是一个几个词语的语言问题,人类的思考过程大致上是隐喻的。在本书中的隐喻也就意指隐喻性的概念。
2 隐喻概念的系统性
依然用“辩论-战争”的例子,两个事件有很多相似性,有参战双方,有输赢,有攻防等等。隐喻的系统性也就非常强。(译者按:实际上是打比方的......
从《千黎笑堇色》想到的(2012-12-11 17:12:00)
摘要:
我们之间的爱,能有多少,经得起反反复复的伤害。我们之间的默契,能有多少,经得起来来回回的反复,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不断追逐的爱,总会有疲倦的一天,总会有痛到麻木的一天,总会有失去希望的那一天。那么,接下来,要怎么办呢?离开的人固然是遍体鳞伤,那被留在原地的人呢?不再有人跟随,不再有人等候,回头的时候,不再有人浅笑着迎上来问候,这是一种自由,还是一种痛失所爱的无助?以为这样就是一辈子,自己不动声色,暗自窃喜着度过有他在身边的每一天,不用付出真心就能得到别人全心全意的爱,多么划算的生意。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一天,那个说着哪怕追上一辈子都会守在身边的人会离开,更没有想过,自己竟然没有任何立场去挽留或是指责他的离开。全世界都说,他为你付出那么多,你什么都不给他,现在人家离开了,寻找自己的幸福去了,你有什么资格挽留?是啊,你凭什么?所有的不适应都是你自己造孽,现在,换了你牵肠挂肚,换了你朝思暮想,天道好还,公平。
最好的朋友告诉我,她喜欢了六年的男生,终于决定放过她,让她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真的不知该做何评价。他们的事情,就像是一场漫长的相互折磨的狗血剧。初中同学,她喜欢他,亲近他,他护着她,为她和其他的男生吵架打架。他给了她很多别人没有的关心,却唯独不给她爱情。她是他最好的女性朋友,却不是女朋友。她是他的傻丫头,却永远不是老婆。她为他做那么多事情,付出那么多,不管是时间还是金钱,委屈自己做那么多事情,他甚至不知道。常常是,他有什么事情就打电话给她,然后她就到处找人想办法解决,好不容易办成了,换他一个不痛不痒的谢谢,有的时候连谢谢都没有。所有人都劝她放弃他,他不是个好男生,成绩不好,长相一般,不温柔不体贴,甚至没有一般男生的体贴,可是喜欢上了就是喜欢上了,谁劝都没有用的。谁没有傻过呢?为了一个不可能的人,飞蛾扑火般的做一切事情,只要他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就能幸福的像张爱玲说的那样,低到尘埃里,尘埃里都开出花来。那个时候大家都很忙,为了高考,为了一些七七八八的事情,并不怎么关注彼此的生活,只是偶尔谈及的时候,说上一句,啊?你怎么还跟他纠缠啊?趁早分了吧。。。可惜,生活哪有那么简单。还是纠葛,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那个男生就像是一个挣脱不开的魔咒,每次的出现都是一场让人深恶痛绝的大灾难。细细想来,他就是她命里的劫,要她付出六年的时间,懂得爱情的无奈。这些事情,我......
几年前我曾经这样说于丹(2012-11-22 19:59:00)
摘要:
曾经声名大噪的于丹这两年在被渐渐的冷落之后,最近又颇受关注。个中原因大概一是因为于丹堂而皇之的做了十八大代表,另一个就是在代表过之后没几天,便在北大的讲堂上被学生轰下了台。一面是光鲜鲜的出场,一面是灰溜溜的下去,前后反差之大于丹亦当自知。钱理群教授说“于丹现象绝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化现象,也不单是一个思想文化现象,而同时具有尖锐的政治性。也就是说,这是通过媒体的炒作,实现的商业、文化与政治的结合,这本身就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两篇关于于丹文章,一篇是2006年写的《于丹启示:推广圣人与营销自我》,另一篇是2007年写的《于丹还是李宇春:美女首先得赏心悦目 》。后面一篇我曾转到科学网,现在要说的是前面一篇,这篇文章是从“百家讲坛”两位大腕互相推介开始的:
于丹白衣白裙,坐在一张黄色的沙发上,旁边是红衫的央视主持人柴静。由易中天来给“于丹《论语》心得”作序,显然是一种精心安排,而易序开篇这样写,很显然也有意在突出于丹。于丹继易中天之后再次在央视百家讲坛喷涌而出,一波未平又起一波,足见栏目策划的功力。于是于丹也像易中天那样,除了在电视上讲解圣人,也出了本书,并且像易中天一样签名售书。
这本书首印60万册,当月又加印20万册,大有盖过易中天《品三国》之势,这在近年来畅销书之中也属罕见。书店里买了本于丹的书,一向心急等不得到家便停车马路边上看了起来。书薄薄的,虽然是中华书局出的,但也是仿照畅销书的模式打造的。书中于丹对“论语”的绎解,大概有7、8 万字,加上书后面附录的《论语》原文,号称10.3万字。这么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竟然如此畅销,实在有点出人意外。当然不是说畅销的一定要大部头,只是有点不解于丹就是这么简单地对论语阐释一番,为何就会博得这么多人的关注?所以这里要说的,不是“于丹《论语》心得”本身,而是这种现象所折射的营销实质。我的看法是:这本书的畅销与其说是于丹书的成功,倒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营销的成功,自然这和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大有干系。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尽而得之。
先说“天时”。这天时不外乎是说宏观形势,在这里主要包括政治与社会气候。现如今中华民族“大国崛起”,中华文化再次得到深刻......
王晓华:文学批评逐渐丧失当代性(2012-11-19 16:06:00)
摘要:
王晓华:文学批评逐渐丧失当代性
2012-11-19 15:12:40 来源:社会科学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作者:王晓华 深圳大学
当代文学批评始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转型,其言说策略、言说方式、言说内容都与此直接相关。这次转型可以归结为两个关键词:其一,改革;其二,开放。前者剑指僵化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后者则表达了一种走向世界的生存姿态。对于这两者,人们最初的设想虽然还比较抽象,但总的方向却非常明确:从禁锢到自由,从依附到独立,从一元到多元。落实到文学批评维度,当时最重要的改革意向便是:重建主体性,进行相对独立的话语生产。正是在这种改革的努力中,中国文学批评获得了当代性。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的转型进程开始变得迟疑和谨慎。在这种背景下,文学批评家的立场逐渐趋于暧昧和保守。经过20年左右的徘徊,种种问题的积聚使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正在逐渐丧失当代性,面临严重的合法性危机。
文学批评涉及两个相关的话语场域——文学生产和学术实践,因而与文学体制和学术体制相关。在1949-1976年间,中国的文学生产和学术生产都曾受到意识形态的严厉掌控,几乎完全丧失了独立品格。为了克服这个欠缺,刘再复于改革开放之初曾呼吁重建人和文学研究的主体性:“给人以主体性地位,就是使人在整个文学过程中摆脱工具的地位,现实符号的地位,被训诫者的地位,而恢复其主人翁地位,使文学研究成为一个以人的思维为中心的研究系统。”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选择,而是80年代大多数文学批评家的立场。完成转型,实现承诺,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原初目标。在这个目标指引下,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学批评家曾激情洋溢地工作,创造了令人难忘的黄金年代。经过一段探索之后,这条地平线逐渐变得清晰——建立与现代性相称的体制和话语生产方式。
然而,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后,整个体制转型的动作都出现了长时间的停顿,中国文学批评的总体话语实践渐趋暧昧,兑现承诺的努力曾经大范围地中止。恰恰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开始迅速走向市场经济,文学批评又不得不面对新的地平线。由于这双重的变化,批评家被抛入矛与盾之间:滞后的体制转型要求他们恪守正统的文学观,市场经济的自由品格又呼唤他们保持开放的动姿。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来说,这无疑是个两难情境。......
秋天的印辙(2012-11-19 16:02:00)
摘要:
秋天的印辙
2012-09-25 18:22:43 来源:新华副刊 林国强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酷夏,演尽繁华,悄无声息;秋意,如岚如梦,缓缓追袭。
此刻,秋阳倾泻在肩头,空气中弥漫着温热的味道。所居小区草坪上、过道旁、林荫道一棵棵枝繁叶茂的香樟,正快活的携着和煦的熏风,淌着绿叶的波纹欢快的舞蹈。想像着那太阳伞似的树叶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变幻出斑斓的色块,就很令人心动。充满生活气息的居民楼房与郁郁葱葱的绿色相得益彰。
抬头望去,香樟树上一片新绿,嫩生生的新叶,或赭红,或浅褐,或嫩绿,光润明丽枝叶婆娑,以直立的姿态簇拥于树冠,显示着秋季的生机与活力,自然的光芒在那香樟树叶上闪烁着。似如天籁的旋律,为这舞动的樟叶伴奏,樟叶也感受到了秋风的情意,用它那近乎完美的舞姿,舞向生命的极致。
香樟树叶就那么深情的注视着我,圈圈翩翩起,舞得欢欢喜喜,尽管它只是我生活中的一个熟悉而沉默邻居。但,如果你能读懂它,它就有了生命和温度。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川》中这样道明秋意:“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而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文更显秋韵:“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人们看香樟树叶,从优雅的风姿中看出了节操棱棱,于是对香樟树肃然起敬。
秋美由心生。心灵的自在与自由,在于与万事万物都可畅谈,都可会心微笑。就像窗外那些伟岸而又古雅碧绿的香樟树,或树冠广展、叶枝茂盛,或浓荫遍地、气势雄伟,给人们一种别样的植物所没有的秋天美。在我眼裡,都是那么的野趣天然,那么的秋韵浓厚,耐人品味。一如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文中感叹:“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香樟树,这秋意盎然,惹人情思的风物生灵。因为它喜欢水也喜欢太阳,爱着大地也恋着天空。它虽无华丽的外表,却暗香涌动,生生不息,不愧为是江南大地四大名木之一。它既无白杨树的斑斑驳驳、也没有柳树的肿瘤结节;树枝树干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一路长去,不会偷工减料也不会画蛇添足;树冠的形态是球形的,在天空中画出优美的曲线。它就像是苏东坡的书法,圆润连绵、俊秀飘逸,却又中规中矩,如果是长满香樟树的一面......
第四讲 公务员职务与级别(上)(2012-11-17 14:34:00)
摘要:
第四讲 公务员职务与级别(上)
大家好,这一讲我跟大家共同探讨公务员的职务和级别
大家好,这一讲我跟大家共同探讨公务员的职务和级别。
应该说职务晋升是对公务员最大的激励,工资待遇是公务员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不管是职务晋升还是工资待遇的来源,还是工资制度,都脱离不了职位的级别,一般来说,职务和级别设置,是公务员管理的基础,公务员法的第三章也就是在职务与级别一章当中,针对公务员管理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公务员的职务和级别进行了重新设计。第三章,职务与级别这一章当中,是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当中一个最大的亮点,这一章所涉及的内容,是广大公务员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公务员法立法过程中所付出努力最大的一章,跟职位分类制度紧密相连,先职位分类,然后进行职务与级别设置。下面我给大家汇报两个问题。
第一,职务设置。职务设置最主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如果我们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要针对职务设置单一化的弊端,为公务员设置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阶梯。在职位分类制度那一讲当中,首先我给大家列举了我们现在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职业发展的阶梯过于单一,根据职务设置单一化的弊端,就是要为公务员设置多样化的职务发展阶梯,这个职业发展阶梯就是多样化的职务区别,从而强化公务员的激励机制,更好的实现以激励保障为主线这一个重要的立法思想。这是职务设置最重要的一个指导思想。
下面我们先看一下公务员法是如何为公务员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阶梯的,请大家看课件。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