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用于单片机系统的干扰抑制元件有哪些(2007-10-07 16:08:00)
摘要:1.去耦电容 每个集成电路的电源、地之间应配置一个去耦电容,它可以滤掉来自电源的高频噪声。作为储能元件,它吸收或提供该集成电路内部三极管导通、截止引起的电流变化(di/dt),从而降低系统噪声。要选高频特性好的独石电容或瓷片电容作去耦电容。每块印制电路板电源引入的地方要安放一只大容量的储能电容。由于电解电容的缠绕式结构,其分布电感较大,对滤除高频干扰信号几乎不起作用。使用时要与去耦电容成对使用。钽电容则比电解电容效果更好。
2.抑制高频的电感 用粗漆包线穿入轴向有几个孔的铁氧体芯,就构成了高频扼制器件。将其串入电源线或地线中可阻止高频信号从电源/地线引入。这种元件特别适用于隔开一块印制电路板上的模拟电路区、数字电路区、以及大功率驱动区的供电。应该注意的是它必须放在该区储能电容与电源之间而不能放在储能电容与用电器件之间。
3.自恢复保险丝 这是用一种新型高分子聚合材料制成的器件,当电流低于其额定值时,它的直流电阻只有零点几欧。而电流大到一定程度,它的阻值迅速升高,引起发热,而越热电阻越大,从而阻断电源电流。当温度降下来以后能自动恢复正常。这种器件可防止CMOS器件在遇到强冲击型干扰时引起所谓“可控硅触发”现象。这种现象指集成电路硅片的基体变得导通,从而引起电流增大,导致CMOS集成电路发热乃至烧毁。
4.防雷击器件 室外使用的单片机系统或电源线、信号线从室外架空引入室内的,要考虑系统的防雷击问题。常用的防雷击器件有:气体放电管,TVS(Transient Voltage Supervention)等,气体放电管是当电源电压大于某一值时,通常为数十伏或数百伏,气体击穿放电,将电源线上强冲击脉冲导入大地,TVS可以看成两个并联且方向相反的齐纳二极管,当电两端电压高于某一额定值时导通。其特点是可以瞬态通过数百乃至上千安培的电流。这类元器件要和抗共模和抗差模干扰的电感配合使用以提高抗干扰效果。
......
电磁兼容与抗干扰设计相关文章(2007-10-07 16:07:00)
摘要:如何提高电子产品的抗干扰能力和电磁兼容性
在研制带处理器的电子产品时,如何提高抗干扰能力和电磁兼容性?
1、 下面的一些系统要特别注意抗电磁干扰:
(1) 微控制器时钟频率特别高,总线周期特别快的系统。
(2) 系统含有大功率,大电流驱动电路,如产生火花的继电器,大电流开关等。
(3) 含微弱模拟信号电路以及高精度A/D变换电路的系统。
2、 为增加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采取如下措施:
(1) 选用频率低的微控制器:
选用外时钟频率低的微控制器可以有效降低噪声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同样频率的方波和正弦波,方波中的高频成份比正弦波多得多。虽然方波的高频成份的波的幅度,比基波小,但频率越高越容易发射出成为噪声源,微控制器产生的最有影响的高频噪声大约是时钟频率的3倍。
(2) 减小信号传输中的畸变
微控制器主要采用高速CMOS技术制造。信号输入端静态输入电流在1mA左右,输入电容10PF左右,输入阻抗相当高,高速CMOS电路的输出端都有相当的带载能力,即相当大的输出值,将一个门的输出端通过一段很长线引到输入阻抗相当高的输入端,反射问题就很严重,它会引起信号畸变,增加系统噪声。当Tpd>Tr时,就成了一个传输线问题,必须考虑信号反射,阻抗匹配等问题。
信号在印制板上的延迟时间与引线的特性阻抗有关,即与印制线路板材料的介电常数有关。可以粗略地认为,信号在印制板引线的传输速度,约为光速的1/3到1/2之间。微控制器构成的系统中常用逻辑电话元件的Tr(标准延迟时间)为3到18ns之间。
在印制线路板上,信号通过一个7W的电阻和一段25cm长的引线,线上延迟时间大致在4~20ns之间。也就是说,信号在印刷线路上的引线越短越好,最长不宜超过25cm。而且过孔数目也应尽量少,最好不多于2个。
当信号的上升时间快于信号延迟时间,就要按照快电子学处理。此时要考虑传输线的阻抗匹配,对于一块印刷线路板上的集成块之间的信号传输,要避免出现Td>Trd的情况,印刷线路板越大系统的速度就越不能太快。
用以下结论归纳印刷线路板设计的一个规则:
信号在印刷板上传输,其延迟时间不应大于所用器件的标称延迟时间。
(3) 减小信号线间的交叉干扰:
A点一个上升时间为Tr的阶跃信号通过引线AB传向B端。信号在AB线上的延迟时间是Td。在D点,由于A点信号的向前传输......
单片机高手密决,初学者必看!(2007-09-20 15:36:00)
摘要:单片机高手密决,顶好
1.不要看到别人的回复第一句话就说:给个代码吧!你应该想想为什么。当你自己想 出来再参考别人的提示,你就知道自己和别人思路的差异。
2.别小家子气,买本书几十块都舍不得,你还学个P。为了省钱看电子书,浪费的时间绝对超过书的价值。当然如果查资料,只能看PDF。
3.学习新的开发软件时,一定要看帮助手册。买的书不够全面。刚接触一个软件,什么都不懂,就盲目的问东问西,让人看起来很幼稚。
4.不要蜻蜓点水,得过且过,细微之处往往体现实力。
5.把时髦的技术挂在嘴边,还不如把过时的技术记在心里。
6.看得懂的书,请仔细看;看不懂的书,请硬着头皮看.别指望看第一遍书就能记住和掌握什么——请看第二遍、第三遍。
7.多实践,去焊板子、调试,去写去调,只用软件模拟,是永远成不了高手的。
8.保存好你做过的所有的源程序、PCB、原理图等----那是你最好的积累之一。
9.对于网络,还是希望大家能多利用一下,很多问题不是非要到论坛来问的,首先你要学会 自己找答案,比如google、百度都是很好的搜索引擎,你只要输入关键字就 能找到很多相关资料,别老是等待别人给你希望,看的出你平时一定也很懒!
10 到一个论坛,你学会去看以前的帖子,不要什么都不看就发帖子问,也许你的问题早就有人问过了,你再问,别人已经不想再重复了,做为初学者,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帖子没人回的。
11,虽然不是打击初学者,但是这句话还是要说:论坛论坛,就是大家讨论的地方,如果你 总期望有高手总无偿指点你,除非他是你亲戚!!讨论者,起码是水平相当的才有讨论的说法,如果水平真差距太远了,连基本操作都需要别人给解答,谁还跟你讨论呢。
......
IT人坚持不懈的十件蠢事(2007-09-20 15:23:00)
摘要:第一件事
1.把厌烦的目光盯着新兴技术和提供技术的模式上。
企业2.0?呸!软件服务?哼!我们现在使用我们已经用了许多年的技术做得非常好。谢谢!
第二件事
2.忽略培训和专业发展投资。
你的团队的人将永远不会离开,因为就业市场很糟糕。对吗?对吗?
第三件事
3.把IT预算与设施完全分开。
几十台服务器可能消耗多少电?使用节电技术能有什么区别?
第四件事
4.单纯地从技术的立场看待安全问题。
你的用户肯定知道他们不应该把敏感的数据下载到微型硬盘中。没有人会愚蠢到点击一个钓鱼攻击的电子邮件。
第五件事
5.说到这,不要锁定笔记本电脑。
这样会引起太多的争吵。
第六件事
6.考虑远程用户的例外情况而不是规则。
不要把他们的存在写入规则,不要像要求内部员工一样要求他们。你的公司现在仅雇佣了少量的远程员工。除非你检查一下。
第七件事
7.不要让厂商制定技术时间表。但是,不要指望等着听到有关即将推出的更新和它们潜在好处的消息。
你将知道适合升级的时间。你将深刻地感受到。
第八件事
8.不要规定时间阅读新闻和分析,特别是行业和对手的博客。
谁有时间?你正在做的事情就很好。你知道,这已经不能再好了,因为...,你知道!
第九件事
9.不断评估仅限于IT部门的新技术。
不要去了解业务经理们的需求。毕竟业务总是要适应你选择的应用程序。
第十件事
10.让你们的灾难恢复计划束之高阁。
有很长时间没有重大灾难了,你附近也没有灾难。为什么不嫌麻烦地升级这个计划以反应业务/技术/员工/世界事务等方面的变化呢?
......
IT管理人不能不知的存储7件事(2007-09-20 15:22:00)
摘要:作为IT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如何利用一些新技术来消除性能问题……
由于虚拟化等存储技术的出现,存储产品开始迅速普及,存储性能将影响到整个计算领域。幸好一些新兴的管理技术可以消除这样的性能问题。
作为IT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如何利用一些新技术来消除性能问题。
1.你可能把过多的钱花费在存储上,但性能仍没有提高
存储咨询机构Contoural公司CEO Mark Diamond说,优化存储并不是购买新产品的问题,而在于决定你创建的数据是否保存在正确的地方。这方面的讨论不再仅限于利用廉价的硬盘保存数据的基本概念,而是深入探讨硬盘如何配置,尤其涉及复制和镜像技术时。
Diamond说:“我们通常看到60%的数据被过度保护和过度使用,而10%的数据则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护,因此不符合SLA(服务水平协议)。我们常常可以通过使用同样的硬盘但只是不同地配置它来适用于每一类数据,从而大大改变客户保存数据的费用结构和他们的SLA。”
2.以应用为中心的监测工具可帮助提高SAN性能
从存储区域网(SAN)中获得最佳性能的用户发现了以应用为中心的存储性能监测技术。例如,Affinion Group正在测试Onaro的Application Insight和SANscreen Foundation监测工具。
存储专家Raul Robledo说:“我们能够在出现任何性能激增时,实时得到报警,我们希望能够在业务部门打电话之前得到可能造成停机问题的通知。我们不需要收到来自个人的查询或通知。我们将从监测产品中得到这些信息。”
3.绿色存储技术能够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减少能源费用
用户说,存储并不是数据中心里最大的能耗大户,但新技术仍可以帮助将其能耗减少20%以上。专家说,更高效地利用存储空间可以减少浪费的存储容量。这意味着将长期减少花费在存储上的资金。
在圣地亚哥超级计算中心,运营经理Don Thorp将希望寄托在Copan Systems公司身上。后者是新兴的小型绿色存储厂商中的......
IT人才市场最看重的12项技能(2007-09-20 15:22:00)
摘要:行业很热门,不过前提是你要有所需的技能。如果你想进入这个行业,不妨看看在不久的将来最热门的几项IT技能。
Kevin Scott是谷歌公司的高级技术经理,也是美国计算机协会专业与教育委
员会的创始成员,他说: “我在硅谷看到的一切与认为程序员行将消失、其工作外包出去的观点完全相反。从大企业到新兴公司,许多公司都在积极招聘。”
许多招聘人员认为,现在有更多的空位可供求职者挑选。据美国密尔沃基马奎特大学的IT副教授Kate Kaiser认为,IT人才市场很热门,不过前提是你要有所需的技能。
1 机器学习
Scott说,随着许多公司努力开发需要在庞大的数据集中查找数据的软件,譬如协作式过滤、垃圾邮件过滤和欺诈检测等软件,一些观察人士发现,市场对以下这些人才的需求在迅速上升: 具有机器学习知识,或者能够设计及开发可提升计算机性能的算法和技术。不单单对谷歌而言是这样。有许多应用软件包含非常庞大的数据集,这就带来了一个根本问题,即如何组织数据并提供给用户。
对这种应用软件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了对数据挖掘、统计建模和数据结构等其他技能的需求。其中一些问题不是轻松就能解决的——选择的数据结构或者算法之间的细微差异就会决定你得到的是不是合理的解决方案。
2 把应用软件搬到移动设备上
Sean Ebner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招聘公司Spherion Pacific Enterprises负责专业服务的副总裁,他说,人们竞相在移动设备上提供内容的势头就像互联网在上世纪90年代的疯狂时期。而随着黑莓和Treo等设备成为日益重要的一种商业工具,很多公司都需要擅长把ERP、采购和费用审批等应用软件扩展到这些设备上的人才。他说: “许多公司需要有人能把应用软件推广到移动设备上。”
3 无线网络
美国计算机技术行业协会负责技能开发的副总裁Neill Hopkins说,随着......
择业三要素:上线、关键、底线(2007-08-22 17:51:00)
摘要:上线、底线其实人人不同,只有核心能力也许可以借助他人力量来核实。所以呢,在择业上,成大事者问自己为主,问他人为辅,才是正道。
cpro_client='wggsoscpr';
cpro_cbd='#trans';
cpro_cbg='#trans';
cpro_ctitle='#000000';
cpro_cdesc='#000000';
cpro_curl='#000000';
cpro_clink='#000000';
cpro_flush=4;
cpro_w=300;
cpro_h=250;
cpro_template='text_noframe_300_250';
baidu
前些日子常有学员问我毕业后如何择业,于是就想在此谈谈,以飨更多学员。
就择业而言,一条上线、一个关键、一条底线,是最为关键的原则和方法。
上线,当为心之所属,即心底里最认可哪个行业、哪个工种的价值。
世有百业,不分高低贵贱,也没有真正的夕阳产业、夕阳工种。因为,许多产业至今仍存在,也有人做得非常好。比如手工的机械制作,世界上仍有少量的精密机械产品是手工制作的,因为用机械制作的机械产品尚达不到需要的精度,这样的高级技工可比一般的博士毕业收入高多了。谁能说机械工匠没有前途?
唯有心之所属,才会心甘情愿,才会穷其所有去奋斗。
关键,则是自己的核心能力。
无论怎样用功,总有学不精的技术,是不争的事实。谁都有擅长的,也有很难学会的东西。择业时,一定需要知道自己会什么、擅长什么。做会的、擅长的事,假以时日,终有所成者,大有人在。赶潮流,终无所获者,不乏其人。无所谓对错,大概率、小概率的“赌博”区别罢了,愿赌服输即可。
底线,则是保障自己能食得上人间烟火。
无论是争上线、认清关键,总不能不食人间烟火,总是要保障基本的生存。在保证基本生存基础上的争上线,才是现实的,毕竟每天都要衣食住行。
看看这三件事,上线、底线其实人人不同,只有核心能力也许可以借助他人力量来核实。所以呢,在择业上,成大事者问自己为主,问他人为辅,才是正道。
问他人,需要事先看清对方是何人,以便决定自己的询问是在征询“专家”意见,还是......
毕业十年有感,给年轻人的一点忠告(2007-08-22 17:47:00)
摘要:1.合作。不要随便与人合作,wps2003与人合作要考虑好利与弊。如果有想法尽快去干,一个人努力的干,卖命的干。干到差不了,有资本了,可以与人短期性的合作。与人合作目标要明确。
cpro_client='wggsoscpr';
cpro_cbd='#trans';
cpro_cbg='#trans';
cpro_ctitle='#000000';
cpro_cdesc='#000000';
cpro_curl='#000000';
cpro_clink='#000000';
cpro_flush=4;
cpro_w=300;
cpro_h=250;
cpro_template='text_noframe_300_250';
baidu2 .努力。工作要努力,随随便便过日子过四五年也是过,稍微努力的过四五年也是过,努力的过四五年也是过,何不努力好好的干。如果努力的过好毕业后的四五年,这对我们以后的人生很有帮助。
3.吃苦耐劳。不要怕吃苦。在创业阶段,我们要的是名气,是经验,有时候在保本的情况下可以以低价策略来和别人竞争。我们出卖的是点脑力活,力气活,年轻人,睡一觉起来什么都恢复了。
4.目标。生活要有目标,不仅仅是事业(赚钱)的目标,其他方面也要有目标,如爱情方面的目标,健康方面的目标。家庭方面的目标。各个目标都要重视。只赚了钱,不算人生的成功。
5.虚心学习。多与比自己大的人(长辈)/ 成功人事。交流学习,要虚心听取/ 认真分析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一面自己以后走弯路。
6.了解社会。多了解社会。多实践。多分析某些社会现象的因果厉害关系。认真分析身边发生某些事情。正视社会的阴暗面。分析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不要清高自傲。也不要随波逐流。某些时候半事情,也需要这方面的帮助。
7.自由。出来外面做事情,关键是自由,愉快,能学到知识。每走一步都要分析,不要因某一小点利益限制了自己的自由。
8.计划。给自己定一个五年计划,十年规划。 每季度做什么事情,每个月做什么事情。甚至每天做什么事情,有个计划,有个目标比较好。不要每天混混恶恶。几年后你会发现,几年来一直没有目标,什么也没有做成。
9.胆......
陈皓谈:职业规划就像软件工程(2007-08-22 17:39:00)
摘要:陈皓毕业后的前两年就职于云南省工商银行,从事银行电信内全国性业务系统开发。后来在全球最大的网格计算/分布式平台软件公司从事研发工作,熟悉Unix系统以及C/C++语言,擅长大型系统软件需求分析、设计、架构、实施和维护,目前是某全球金融信息数据处理公司的技术主管。
随波逐流
回想当初,陈皓颇有感慨。还在大三的时候,他就被系里优先推荐给了工行。那时他参与了系上的一个项目(用HTML+JAVA开发一个在线教学课件),由于当时国内根本买不到HTML和JAVA的书,而学校也没有上网条件,所以关于HTML和JAVA对系里的老师都是比较新的东西,当开发完成后,系里对此评价比较高。因此就在大三下学期把陈皓推荐给了工行。
由于早早地被银行“预定”,所以陈皓的大四生活很自由,整个一年他基本是在一家很小的软件公司打工度过的。 就是在那家公司工作的经历,让陈皓后来产生了离开银行的念头。
那家公司主要做些MIS系统,陈皓不仅获得了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的锻炼,还习惯了软件公司高节奏、快学习、充满挑战的环境和氛围。这造成了他毕业后到银行工作时极度的不适应——效率低下,工作毫无激情,工作当中充满了相当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政治斗争。
最主要的是,由于初到银行,很多技术和产品从未见过,而主要实施却由外面公司来完成,银行自己内部中有经验的人又不愿意与人分享知识。虽然可以拿很多红包,整天也很清闲,不是看报纸就是打游戏,但陈皓感觉到那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没有任何激情和斗志可言。和大四时在那个软件公司中的技术氛围相比,完全就是天壤之别。
所以在银行工作的这两年,陈皓天天都在彷徨和思想斗争,“因为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所以,浪费了至少两年的时间”。最后,陈皓打定信念,决意离开去寻找自己的道路。
“因为我是在一个相对比较闭塞的城市(昆明),所以,我要离开银行的决遭到了父母、同学、朋友、同事,几乎是身边所有人的反对。但最终,我还是一意孤行离开了银行,远走他乡到上海这座大城市去寻找自己的人生道路。”
“从此,我走上了一条不可回头,并和以前完完全全不一样的道路。”从国企到民企再到外企,从打杂到程序员再到高级程序员到team leader到技术主管,从小酒店MIS到企业OA到......
李开复:我也曾是游戏高手(2007-08-22 17:39:00)
摘要:我还有一个一般人不知道的“专长”:打电子游戏在学校是NO.1——没人打得过我。
以前的电子游戏比现在简单多了。我常玩的一种游戏叫做Space Invader,屏幕下面有四个堡垒,可发射子弹,上方是很多妖怪,需要把他们一一击中。那个时候的游戏机很“笨”,妖怪不是很快地飞来飞去,只是在慢慢移动。这种游戏投币才可以玩,每次两毛五,而我没什么钱,一天两毛五对我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所以每天我只带两毛五去玩,上完课就去打一次或两次。
这么弱智的游戏,有挑战吗?有!机器中的分数设置只有四位数,最高分数是9999分,之后再得分就会自动回0。而且,每个妖精的分数不一样,有的是一分,有的是三分,有的是十分,所以当打到接近9999时,你就要小心计算了,因为如果错打了一个,超过了9999,就会回0,得重头开始了。为了保持我的记录每天都是最高分,我不会像其他人那样瞎打一通,而是一边打一边计算自己的分数,打到9999分就自杀,不玩了。这样,游戏就很有难度了。而且我刚开始不可能打得很好,需要一次次练习,这也是很大的“投资”。
最后,我每天两毛五的结果几乎都是9999,已经练到炉火纯青了。我每次都把名字的缩写KFL写上去,让后面来玩的人都会看到这个记录,知道谁是最高分,这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当时玩游戏的学生很多,甚至还要排队,我若去的话大家都会说:“看,高手KFL来了!”
我在高中时很守规矩,从不玩这种游戏,到了大学,一下子没有了家长的约束,比较自由,于是才开始玩游戏。回头想想。当时的我还是很幸运的,因为这些游戏不够精彩,没有让我真的沉迷下去,每天我只是花两毛五,放松20分钟。当时如果有什么“魔兽世界”、“CS”,说不定我就会沉迷网吧,毁了一生。
就这样,我打了一个学期的游戏,又是什么使我脱离了电子游戏的“魔掌”呢?是桥牌。我是在高中时跟朋友一起吃午餐的时候学会打桥牌的,进大学后,我参加了桥牌俱乐部,发现玩法不同了:大家都拿同一副牌,这样就可以比赛,看谁打得最好。那时,也许因为中国人的“排队心态”作祟,我特别喜欢参加桥牌比赛,目的就是想得第一。刚进大学的时候,我为了得第一就非常幼稚地找了一个老先生老太太聚集的“桥牌俱乐部”打,打了一段时间后觉得似乎该换一个地方了,不然除了常挨老太太白眼之外,牌技还越来越差。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