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路由就是指通过相互连接的网络把信息从源地点移动到目标地点的活动。一般来说,在路由过程中,信息至少会经过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通常,人们会把路由和交换进行对比,这主要是因为在普通用户看来两者所实现的功能是完全一样的。其实,路由和交换之间的主要区别就是交换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而路由发生在第三层,即网络层。这一区别决定了路由和交换在移动信息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两者实现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早在4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对
路由技术的讨论,但是直到80年代
路由技术才逐渐进入商业化的应用。路由技术之所以在问世之初没有被广泛使用主要是因为80年代之前的网络结构都非常简单,路由技术没有用武之地。直到最近十几年,大规模的互联网络才逐渐流行起来,为路由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
平台。
路由器是互联网的主要节点设备。路由器通过路由决定数据的转发。转发策略称为路由选择(routing),这也是路由器名称的由来(
router,转发者)。作为不同网络之间互相连接的枢纽,路由器系统构成了基于 TCP/IP 的
国际互联网络 Internet 的主体脉络,也可以说,路由器构成了 Internet 的骨架。它的处理速度是
网络通信的主要瓶颈之一,它的可靠性则直接影响着
网络互连的质量。因此,在
园区网、地区网、乃至整个 Internet 研究领域中,
路由器技术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其发展历程和方向,成为整个
Internet 研究的一个缩影。在当前我国网络基础建设和
信息建设方兴未艾之际,探讨路由器在互连网络中的作用、地位及其发展方向,对于国内的网络技术研究、网络建设,以及明确
网络市场上对于路由器和网络互连的各种似是而非的概念,都有重要的意义。
路由器(Router)是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所谓
逻辑网络是代表一个单独的网络或者一个
子网。当数据从一个子网传输到另一个子网时,可通过路由器来完成。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路径的功能,它能在多
网络互联环境中,建立灵活的连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数据分组和
介质访问方法连接各种子网,路由器只接受源 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属网络层的一种互联设备。它不关心各子网使用的
硬件设备,但
要求运行与网络层协议相一致的
软件。路由器分本地路由器和
远程路由器,本地路由器是用来连接网络
传输介质的,如
光纤、同轴电缆、
双绞线;远程路由器是用来连接远程传输介质,并要求相应的设备,如电话线要配
调制解调器,无线要通过无线接收机、发射机。
路由器原理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工作站A将工作站B的
地址12.0.0.5连同数据信息以
数据帧的形式发送给路由器1。
(2)路由器1收到工作站A的数据帧后,先从
包头中取出地址12.0.0.5,并根据
路径表计算出发往工作站B的最佳路径:R1->R2->R5->B;并将数据帧发往路由器2。
(3)路由器2重复路由器1的工作,并将数据帧转发给路由器5。
(4)路由器5同样取出目的地址,发现12.0.0.5就在该路由器所连接的网段上,于是将该数据帧直接交给工作站B。
(5)工作站B收到工作站A的数据帧,一次通信过程宣告结束。
事实上,路由器除了上述的路由选择这一主要功能外,还具有
网络流量控制功能。有的路由器仅支持单一协议,但大部分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种协议的传输,即
多协议路由器。由于每一种协议都有自己的规则,要在一个路由器中完成多种协议的
算法,势必会 降低路由器的性能。因此,我们以为,支持多协议的路由器性能相对较低。用户购买路由器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需要的
网络协议的路由器。
近年来出现了交换路由器产品,从本质上来说它不是什么新技术,而是为了提高通信能力,把
交换机的原理组合到路由器中,使
数据传输能力更快、更好。
路由器的一个作用是连通不同的网络,另一个作用是选择信息传送的线路。选择通畅快捷的近路,能大大提高通信速度,减轻网络系统通信
负荷,节约网络系统资源,提高网络系统畅通率,从而让网络系统发挥出更大的效益来。
从过滤
网络流量的角度来看,路由器的作用与交换机和
网桥非常相似。但是与工作在网络
物理层,从物理上划分网段的交换机不同,路由器使用专门的软件协议从逻辑上对整个网络进行划分。例如,一台支持
IP协议的路由器可以把网络划分成多个子网段,只有指向特殊
IP地址的网络流量才可以通过路由器。对于每一个接收到的
数据包,路由器都会重新计算其校验值,并写入新的
物理地址。因此,使用路由器转发和过滤数据的速度往往要比只查看数据包物理地址的交换机慢。但是,
路由器
对于那些结构复杂的网络,使用路由器可以提高网络的整体效率。路由器的另外一个明显优势就是可以自动过滤
网络广播。从总体上说,在网络中添加路由器的整个安装过程要比即插即用的交换机复杂很多。
一般说来,异种网络互联与多个子网互联都应采用路由器来完成。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经过路由器的每个数据帧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并将该数据有效地传送到目的站点。由此可见,选择最佳
路径的策略即
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的关键所在。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着各种传输路径的相关数据--路径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选择时使用。路径表中保存着子网的标志信息、网上路由器的个数和下一个路由器的名字等内容。路径表可以是由系统管理员固定设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统动态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动调整,也可以由
主机控制。
1.静态路径表
由
系统管理员事先设置好固定的路径表称之为
静态(static)路径表,一般是在系统安装时就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的,它不会随未来网络结构的改变而改变。
2.动态路径表
动态(Dynamic)路径表是路由器根据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而自动调整的路径表。路由器根据
路由选择协议(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动学习和记忆网络运行情况,在需要时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互联网各种级别的网络中随处都可见到路由器。接入网络使得家庭和
小型企业可以连接到某个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企业网中的路由器连接一个校园或企业内成千上万的
计算机;骨干网上的路由器
终端系统通常是不能直接访问的,它们连接长距离骨干网上的ISP和企业网络。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对骨干网、企业网还是接入网都带来了不同的挑战。骨干网要求路由器能对少数
链路进行高速路由转发。
企业级路由器不但要求
端口数目多、价格低廉,而且要求配置起来简单方便,并提供QoS。
1.接入路由器
接入路由器连接家庭或ISP内的小型企业客户。接入路由器已经开始不只是提供SLIP或PPP连接,还支持诸如PPTP和IPSec等虚拟私有网络协议。这些协议要能在每个
端口上运行。诸如ADSL等技术将很快提高各家庭的可用
带宽,这将进一步增加接入路由器的负担。由于这些趋势,接入路由器将来会支持许多异构和高速端口,并在各个端口能够运行多种协议,同时还要避开电话交换网。
2.企业级路由器
企业或校园级路由器连接许多终端系统,其主要目标是以尽量便宜的方法实现尽可能多的端点互连,并且进一步要求支持不同的
服务质量。许多现有的企业网络都是由Hub或网桥连接起来的
以太网段。尽管这些设备价格便宜、易于安装、无需配置,但是它们不支持
服务等级。相反,有路由器参与的网络能够将机器分成多个
碰撞域,并因此能够控制一个网络的大小。此外,路由器还支持一定的服务等级,至少允许分成多个
优先级别。但是路由器的每端口造价要贵些,并且在能够
路由器
使用之前要进行大量的配置工作。因此,企业路由器的成败就在于是否提供大量端口且每端口的造价很低,是否容易配置,是否支持QoS。另外还要求企业级路由器有效地支持广播和
组播。企业网络还要处理历史遗留的各种LAN技术,支持多种协议,包括IP、IPX和Vine。它们还要支持防火墙、
包过滤以及大量的管理和
安全策略以及VLAN。
3.骨干级路由器
骨干级路由器实现企业级网络的互联。对它的要求是速度和可靠性,而
代价则处于次要地位。硬件可靠性可以采用电话交换网中使用的技术,如热备份、双电源、双
数据通路等来获得。这些技术对所有骨干路由器而言差不多是标准的。骨干IP路由器的主要性能瓶颈是在转发表中查找某个路由所耗的时间。当收到一个包时,输入端口在转发表中查找该包的目的地址以确定其目的端口,当包越短或者当包要发往许多目的端口时,势必增加路由查找的代价。因此,将一些常访问的目的端口放到
缓存中能够提高路由查找的效率。不管是输入缓冲还是输出缓冲路由器,都存在路由查找的瓶颈问题。除了性能瓶颈问题,路由器的稳定性也是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
4.太比特路由器
在未来核心互联网使用的三种主要技术中,光纤和DWDM都已经是很成熟的并且是现成的。如果没有与现有的
光纤技术和DWDM技术提供的原始带宽对应的路由器,新的
网络基础设施将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性能的改善,因此开发高性能的骨干交换/路由器(太比特路由器)已经成为一项迫切的要求。太比特路由器技术
现在还主要处于开发实验阶段。
5. 多WAN路由器
早在2000年,
北京欣全向工程师在研究一种多链路(Multi-Homing)解决方案时发现,全部以太网协议的多WAN口设备在
中国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伴随着欣全向产品研发成功,全国第一台
双WAN路由器诞生于公元2002年,中国第一款双WAN宽带路由器被命名为NuR8021。
双WAN路由器具有物理上的2个WAN口作为外网接入,这样
内网电脑就可以经过双WAN路由器的
负载均衡功能同时使用2条外网接入线路,大幅提高了
网络带宽。当前双WAN路由器主要有“带宽汇聚”和“一网双线”的应用优势,这是传统单WAN路由器做不到的。
宽带路由器
宽带路由器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网络产品,它伴随着宽带的普及应运而生。宽带路由器在一个紧凑的箱子中集成了路由器、
防火墙、带宽控制和管理等功能,具备快速转发能力,灵活的
网络管理和丰富的网络
状态等特点。多数宽带路由器针对中国宽带应用优化设计,可满足不同的网络流量环境,具备满足良好的电网适应性和网络
兼容性。多数宽带路由器采用高度集成设计,集成10/100Mbps宽带以太网
WAN接口、并内置多口10/100Mbps自适应交换机,方便多台机器连接内部网络与Internet,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办公室、网吧、小区接入、政府、企业等场合。
模块化路由器
模块化路由器主要是指该路由器的接口类型及
部分扩展功能是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配置的路由器,这些路由器在出厂时一般只提供最基本的路由功能,用户可以根据
路由器
所要连接的
网络类型来选择相应的模块,不同的模块可以提供不同的连接和
管理功能。例如,绝大多数模块化路由器可以允许用户选择
网络接口类型,有些模块化路由器可以提供VPN等功能模块,有些模块化路由器还提供防火墙的功能,等等。
目前的多数路由器都是模块化路由器。
非模块化路由器
非模块化路由器都是低端路由器,平时家用的即为这类非模块化路由器。该类路由器主要用于连接家庭或ISP内的小型企业客户。它不仅提供SLIP或PPP连接,还支持诸如PPTP和IPSec等虚拟私有网络协议。这些协议要能在每个端口上运行。诸如ADSL等技术将很快提高各家庭的可用宽带,这将进一步增加接入路由器的负担。由于这些趋势,该类路由器将来会支持许多异构和高速端口,并在各个端口能够运行多种协议,同时还要避开电话交换网
虚拟路由器
虚拟路由器以虚求实最近,一些有关IP骨干
网络设备的新技术突破,为将来因特网新服务的实现铺平了道路。虚拟路由器就是这样一种新技术,它使一些新型因特网服务成为可能。通过这些新型服务,用户将可以对网络的性能、因特网地址和路由以及
网络安全等进行控制。以色列RND网络公司是一家提供从
局域网到广域网解决方案的
厂商,该公司最早提出了虚拟路由的概念。
核心路由器
核心路由器又称“骨干路由器”,是位于网络中心的路由器。位于
网络边缘的路由器叫接入路由器。核心路由器和
边缘路由器是相对概念。它们都属于路由器,但是有不同的大小和容量。某一层的核心路由器是另一层的边缘路由器。
无线路由器
无线路由器就是带有无线覆盖功能的路由器,它主要应用于用户上网和无线覆盖。市场上流行的无线路由器一般都支持专线xdsl/ cable,动态xdsl,pptp四种接入方式,它还具有其它一些网络管理的功能,如dhcp服务、nat防火墙、mac地址过滤等等功能。
独臂路由器
独臂路由器的概念是出现在
三层交换机之前,网内各个VLAN之间的通信可以用ISL关联来实现,那样的话,路由器就成为一个“独臂路由器”,VLAN之间的数据传输要进入先路由器处理,然后输出,以使得网络中的大部分
报文同一个VLAN内的报文将用不着通过路由器而直接在交换设备间进行高速传输。 这种路由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仍然是一种集中式的路由策略,因此在主干网上一般均设置有多个
冗余“独臂”路由器,来分担数据处理任务,从而可以减少因路由器引起的瓶颈问题,
路由器
还可以增加
冗余链路,但如果网络中VLAN之间的数据传输量比较大,那么在路由器处将形成瓶颈。独臂路由器现在基本被第
3层交换机取代
无线网络路由器
无线网络路由器是一种用来连接有线和无线网络的通讯设备,它可以通过Wi-Fi技术收发无线
信号来与个人数码助理和
笔记本等设备通讯。无线网络路由器可以在不设
电缆的情况下,方便地建立一个电脑网络。
但是,在户外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时,它的速度可能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其他的无线网络还包括了红外线、
蓝牙及卫星微波等。
智能流控路由器
智能流控路由器能够在自动地调整每个节点的带宽,这样每个节点的网速均能达到最快,不用限制每个节点的速度,这是其最大的特点.智能流控路由器经常用在电信的
主干道上,如华为,思科。网吧,酒店等则常用
网星路由器。
动态限速路由器
动态限速路由器是一种能实时地计算每位用户所需要的带宽,精确分析用户上网类型,并合理分配带宽,达到按需分配,合理利用,还具有优先通道的智能调配功能, 这种功能主要应用于网吧、酒店、小区、学校等,网吧最长用的则是
奥雷路由器。
从体系结构上看,路由器可以分为第一代单
总线单CPU结构路由器、第二代单总线主从CPU结构路由器、第三代单总线对称式多CPU结构路由器;第四代多总线多CPU结构路由器、第五代共享内存式结构路由器、第六代交叉开关体系结构路由器和基于
机群系统的路由器等多类。
路由器具有四个要素:输入端口、输出端口、交换开关、路由处理器和
其他端口。
输入端口是物理链路和输入包的进口处。端口通常由
线卡提供,一块线卡一般支持4、8或16个端口,一个输入端口具有许多功能。第一个功能是进行数据链路层的封装和解封装。第二个功能是在转发表中查找输入包目的地址从而决定目的端口(称为路由查找),路由查找可以使用一般的硬件来实现,或者通过在每块线卡上嵌入一个微处理器来完成。第三,为了提供QoS(服务质量),端口要对收到的包分成几个预定义的服务级别。第四,端口可能需要运行诸如SLIP(串行线网际协议)和PPP(
点对点协议)这样的
数据链路级协议或者诸如PPTP(
点对点隧道协议)这样的网络级协议。一旦路由查找完成,必须用交换开关将包送到其输出端口。如果路由器是输入端加队列的,则有几个输入端共享同一个交换开关。这样输入端口的最后一项功能是参加对
公共资源(如交换开关)的仲裁协议。
交换开关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技术来实现。迄今为止使用最多的交换开关技术是总线、交叉开关和共享存贮器。最简单的开关使用一条总线来连接所有输入和输出端口,总线开关的
缺点是其交换容量受限于总线的容量以及为共享
总线仲裁所带来的额外
开销。交叉开关通过开关提供多条数据通路,具有N×N个交叉点的交叉开关可以被认为具有2N条总线。如果一个交叉是闭合,输入总线上的数据在输出总线上可用,否则不可用。交叉点的闭合与打开由调度器来控制,因此,调度器限制了交换开关的速度。在共享存贮器路由器中,进来的包被存贮在共享存贮器中,所交换的仅是包的指针,这提高了交换容量,但是,开关的速度受限于存贮器的存取速度。尽管存贮器容量每18个月能够翻一番,但存贮器的存取时间每年仅降低5%,这是共享存贮器交换开关的一个固有限制。
输出端口在包被发送到输出链路之前对包存贮,可以实现复杂的
调度算法以支持优先级等要求。与输入端口一样,输出端口同样要能支持数据链路层的封装和解封装,以及许多较高级协议。
路由处理器计算转发表实现路由协议,并运行对路由器进行配置和管理的软件。同时,它还处理那些目的地址不在线卡转发表中的包。
其他端口一般指
控制端口,由于路由器本身不带有输入和
终端显示设备,但它需要进行必要的配置后才能正常使用,所以一般的路由器都带有一个控制端口"Console",用来与计算机或终端设备进行连接,通过特定的软件来进行路由器的配置。所有路由器都安装了控制台端口,使用户或
管理员能够利用终端与路由器进行通信,完成路由器配置。该端口提供了一个EIA/TIA-232异步串行接口,用于在本地对路由器进行配置(首次配置必须通过控制台端口进行)。
Console端口使用配置专用连线直接连接至计算机
串口,利用终端仿真程序(如Windows下的"超级终端")进行路由器本地配置。路由器的Console端口多为
RJ-45端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