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浅谈冯小刚几部贺岁片中的经典语言2007-12-10 19:20:00

【评论】 【打印】 【字体: 】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niao0311/31358.html

分享到:

说到贺岁片那是家喻户晓,谁没看过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也不能没看过冯小刚的贺岁片。从九八年的《甲方乙方》(1998年)开始,《不见不散》(1999年)、《没完没了》(2000年)、《大腕》(2002年)、《手机》(2004年)、《天下无贼》(2005年)是一部接一部,贺岁片一经冯小刚带给中国的老百姓,便一发不可收拾。每年的岁末年初,大家翘首以盼,冯氏贺岁,已成为了中国人民新年一道必不可少饕餮大餐。
众所周知,冯氏贺岁片出彩儿的是经典的语言对白,贺岁片的经典语言带给我们的语言冲击是不可想象的。走进大街小巷、单位学校你不看贺岁片你便不能说话,你会听不懂话。员工们向你哭穷会说:“将军,我们已经有一个礼拜没有吃到冰淇淋了,连可口可乐都不是原装的!”(《甲方乙方》)老板对你的工作不满意会说:“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天下无贼》)你要揭人老底儿,人家会让你“做人要厚道!”(《手机》)。
有人说,看冯氏的电影会有一种亲切感在里面,冯小刚走的是平民化道路,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那是再自然不过。

《甲方乙方》(1998年)

“1997年过去了,我会怀念它!”,说到《甲方乙方》我觉得最经典的一句话,便是电影结尾时姚远(葛优饰)的最后这句台词。在岁末年初,大家的想得最多估计该是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这时候这样一句结尾的话,谁都会在心里“咯噔”一下。不管葛优在剧中扮演的是个什么样的角色,葛优的声音和语调绝对是一流的。电影的开始便是在葛优那深沉富有磁性和旁白自述中开始的:“我叫姚远,是个没戏演得演员,九七年的夏天,我和同演闲散在家里的编剧钱康、导演周北雁、剧务员梁子成立了一家公司,填补了一项铺物业的空白,名曰:‘好梦一日游’”首尾遥相呼应,圆满。
冯氏的电影出彩儿是在语言对白上,而葛优嗓音和语调又是没的说,无疑,葛优是冯小刚的一张王牌。正如冯小刚在他的《我把青春献给你》中也写到的,许多角色就是照着他写的。
我觉得有了这具分量最重的话,其它的语言都不必再细说了。如果要提,有必要再说的恐怕就是姚远(葛优饰)在名人唐丽君(徐帆饰)记者发布会上的那一声激情昂扬的:“她已经不咳嗽了!”这一嗓子喊出了演艺圈里多少半拉名人的做作和故作姿态。
《甲方乙方》,葛优获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

《不见不散》(1999年)

这部电影延续了《甲方乙方》语言轻松幽默的风格,男主角依然是葛优,而女一号却从刘蓓换成了徐帆(饰独闯美国的女青年刘青)。看完这部电影给人印象最深的台词恐怕就是葛优在剧中那番关于喜马拉雅山的有名的论述:“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宽50公里的口子,让印度洋上的暖湿气流经尼泊尔吹进青藏高原,彻底改变那里的恶劣环境,把青藏高原变成另一个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其实关于这了论述,早有传言,冯小刚不是原创,可在戏里用它来哄女孩子开心,却和冯氏的冷幽默很搭调。还有“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鼻孔迎接光明”,相信谁听了这样的话都会跟他来一句:“我也I love you 您!”而同样是葛优的一番论断,却道出了多少远在异国他乡漂泊的游子的尴尬和艰难处境:“你以为跳脱衣舞光不要脸就行了?都得会劈叉,能倒立,一条腿轻轻松松一抬一人多高!”
作为太太的徐帆对冯小刚来说无疑是又一张王牌。徐帆以一流的演技和绝对迷人的气质征服了观众。徐帆是湖北人,可他那一口流利京片子,和她北京人艺演员的身份是分不开的。她的经典台词是:“你连牙都是假的!让我看看你还有哪儿是假的。”
《不见不散》,葛优获大学生电影节最受大学生喜欢的男演员奖。
《没完没了》(2000年)
《没完没了》在阵容上,除了不变的葛优,还搭上了香港靓女吴倩莲。马晓晴地道京味的配音“有吃有吃”,也为冯氏的电影添了几分“异味儿”。还有彪哥的精彩演出大有盖过葛爷儿的意味儿,你听:——伟哥,想吐吗?——想,那我也不吐,我舍不得。十三,路易的,8000块钱一瓶,我舍不得吐。而最暖人心的话还是葛优面对窗外从新加坡回来的小莲说的那句话:“姐,好日子还是来了。”听说《没完没了》上映后,葛优开车上街,警察见了他喊:“人在那!”
“看见没有,这就是典型的狂躁症,不犯病的时候跟好人一样。这样的人放到社会上去是很危险的!拿下!”,在2000年,你要损人,这句刘威客串的台词是必不可少的,也可为经典。说到客串,有刘蓓的“先生您是走现金呢,还是走支票?”、徐帆的“不烧呀!怎么净说胡话?”。而最令人笑破肚子的就是那句:“四川老干部仁权(人全)到!”
这部电影的另一亮点就是中间加入《没完没了》的快板说辞,令人耳目一新。

《大腕》(2001)

冯小刚进军国际市场的野心初露端倪。哥伦比亚投资,唐纳德·萨瑟兰演大腕。影片风格也由幽默搞笑转向讽刺。我估计这是目前冯氏电影里经典台词最多也是最长的一部电影。比如搜狗老总的这段台词,一般的人你一口气下来试试:“想靠电子商务挣钱的都是糊涂蛋,网站就得拿钱砸,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高薪聘请几个骂人的枪手,再找几个文化名人当靶子,谁火就灭谁!网站靠什么?靠的是点击率,点击率上去了,下家跟着就来了,你砸进去多少钱,后面加一零(儿)直接就卖给下家了。我还告诉你啊,有人谈收购立马就套现,给你股票你都免谈。你要是感兴趣投个八百万到一千万,多了我不敢说,保你一年挣一个亿。我说的可是美金啊!”
也有人评价这也是冯小刚在电影里骂人最多的一部,几乎所有的经典语句无一不得罪人,“什么是大师,就八个字,特立独行,哗众取宠”,“什么叫成功人士,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贵的,不买最好的”骂人范围大的没边儿。同时,人们也从这部片子知道了贺岁片为什么又叫商业片。“我们中国的运动员已经集体补过钙了。”这样的广告词在《大腕》里是铺天盖地。这也为自己召来许多异样的目光,而冯导也许对此早有预感,并不往心里去,大不了我当你是“二楼楼长”。

《手机》(2004)

“做人要厚道”,有人说《手机》是冯导也厚道了,对自己的路子“也有点儿审美疲劳了”,一改往日贺岁电影轻松娱乐的风格,开始对社会现象展开反思和探讨。看完这部电影觉得冯导还是冯导,只不过是用他的灰色幽默向我们阐释了一个比较沉重的思考。还是让我们来听葛爷儿的:你开会呢吧?对。说话不方便吧?啊。那我说你听。行。我想你了。噢。你想我了吗?啊。昨天你真坏。嗨。你亲我一下。不敢吧?那我亲你一下,“啧”。听见了吗?听见了。
方言的使用,为贺岁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片中许多大道理都是通过“德高望重”的费老(张国立饰)的一口四川话说出来的。还有故事开始时接线员操一口河南话“要三矿,要三矿”,一直在你耳边挥之不去。说到方言,冯小刚也不是创新,在电影中使用方言,也时有争议。姜文在接受《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谈到:“本来电影强调真实性,某种语言不是在于口音而是在于操这种语言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行为方式,这是很重要的。口音本身没什么重要……包括《茶馆》也是北京话,你只是觉得他像普通话而已,其实它也是方言。王利发不是北京方言就很难展现,那就是另外一套戏了。在这样一种前提下,口音成为了内容。”
强烈推荐看看《手机》,哪怕你“一直在开会”。

不是结束

《天下无贼》是不得不说的,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贺岁片,看了几遍我不记得了,直到现在一有空就会拿出来看。对这部片,我要说的太多了,我觉得有必要把它拿出来单独谈。而且现在这部片子还在大家足够的关注之中,我觉得可以放一放。
《天下无贼》不会是结束,我们的关注也不会结束。

二〇〇五年六月五日

冯小刚釜山吹响“集结号” 开始国产片反击战,我们期待着。。。

阅读(1227) | 评论(0)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

暂无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请 登录 或者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