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西安出差, 遇到两个小学生,一个对另一个说座后面,要不然还得让座!我窃笑。
我昨天去了一个偏远的地方。我要去的这个地方实在太偏僻,最近的公交车下车后还要走上4-5公里路。去的时候还好说,可以下了公交后挡个摩托,问题是折腾一天后饥肠辘辘回来的时候,慌郊野外的根本没有顺车可以坐。于是就只能坚持着一天没有吃饭的肚子,鼓动着跑了一天的双腿往公交车站牌走。
车行了大约两站,上来了几个老年人,一堆子就挤在我身边。有几个年轻人为他们让了坐,剩下没有坐下的,是一个样子瞒精神的,红光满面的,看起来虽然有六十多岁,但是绝对的拥有健康体魄。
我也是受了多年红专教育的,当然懂得尊老爱幼、懂得为老人让座,但是当时的我确实已经到了疲惫不堪的后期,实在没有勇气站着去度过长达二十多站的、将近一个小时摇摇晃晃的路程。
我忍着惭愧的心低下头,装着看不见的样子。但是,内心深处却总有一种作贼心虚的感觉。
这样的坐真是一种痛苦的经历,忍受的却是一种难堪的感觉,特别是偶然的我抬头看见老头,他那直勾勾盯着我的,一副埋怨的眼光,我心里更是倍增愧疚压力。但是我实在没有勇气去让座,我不能去想象,剩下的漫长的路我如何能坚持站下去?
突然,公交车一个急刹闸,老头的身子晃个前冲,仿佛要跌倒。他抓住我座位的靠背,更加置疑的眼光盯住我,仿佛一个法官审判一个罪大恶极的罪犯。
这个时候,旁边就传来了窃窃私语的谴责:那个小伙真没有教养,自己个年轻人坐在那里都不知道给老人让座……现在的年轻人呀,哎……车厢里传来的阵阵的应和声。
我坐在那里,真正的体会到了什么是如坐针毡,体会到了什么是水煎火撩,我真的想横下心站起来给他让座,但是我酸肿的双腿,饿得贴成一张皮的肚子却无法给我站起来的精神;我也想横下心不去在意老头的眼光,不去在意周围人的议论,但是内心深处那深深的自责却让我更加惶恐不安,我该怎么办?
在煎熬中我大约又坐了三四站,但是最终实在没有勇气在坐下去了,无可奈何间我忍着饥饿与匮乏站起来为老头让了座,他一屁股就坐下去,一副成功者的摸样,坐下后甚至都没有正眼看我,更不用说一声谢谢。
旁边同时传来议论声,还在在谴责着我,好象我是在大家的谴责下才做了这个决定,更好象我的让座成了正义胜利的楷模。
我实在受不了满车歧视的眼光,满车谴责的议论,满车小人得志般的洋洋得意,于是为了不使心理再受折磨,在车停的时候,我落荒而逃,选择了下车。
这次我等车,同一路车,等了大约半个多小时,然后挤上一辆塞满人的车,又晃了半个小时才回到目的地。下车后,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知觉。
晚上躺在床上,两腿已经如灌铅搬沉重,因为换车,我浪费了多半个小时,因为换车,我仿佛耗尽了最后的体力,落下的是什么?一车的谴责。
于是我变郁闷与不解:为什么作为年轻人就一定要给老年人让座?
公交车是城市居民日常出行最常乘用的交通工具。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经济生活的日趋繁荣,公交车更是担负着游客运输的重要任务。那些穿梭在大街小巷和各旅游景点的公交车,几乎都已成饱和甚至到了人满为患的运营状态。
在每个公交车停靠站台,每当一趟公交车停靠,旅客们总是争先恐后蜂拥般挤向公交车门,都想着能尽早地上车占个座位,或能有个好地方可站。乘坐公交车,除了上车下车和在车上要提防小偷外,让座问题则是人们最常遇见和谈论最多的话题了。
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在公交车的醒目处写着“请您给老、弱、病、残、幼、孕妇和抱小孩的让座”之类的温馨提示。而且大部分的公交车都专门设有带相关标注的专座,以方便这些有特别需要的人乘坐。但现实中,提示也好,专座也罢,都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当有老人、小孩等上车时,很多时候都不见有人让座——甚至是从起点到终点。老人年迈体弱,往往只能在拥挤的人群中死死抓住铁杆或座椅的靠背,以求平稳;抱小孩的,时间长了累得没法,不得不将小孩在左右臂之间来回轮换;那站着的孕妇的情形……
面对此等种种,尽管乘务员一再反复地宣传,希望有座位的年轻的、力壮的乘客能给这些特殊人群让个座位。但,即使老人或病残等就在自己的身边,可这些有座的年轻人却往往是熟视无睹,无动于衷!
公交车上让座真的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遗憾的是,到底该不该让座?该给那些人让座?至今仍有许多人感到不解,有的人甚至感到不应该让座。让座,一个很平常很一般的小事,却可以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百态。给有特殊需要的乘客让座虽然不是一种硬性规定,但却是一种美德,是社会公德,是对特需群体的一种关爱。四十几岁以上的人都记的,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在公交车站台,自觉排队,按次序上车,在车上主动让座之类的文明行为,是人们一种很很普遍、很普通、很自觉的行动。难道生活富裕了,公德文明就丢了吗?!
朋友们,提高你的素质和修养,勇敢地站起来,向老人和病残人等特需人群说一声:“请您(你)坐这儿吧!”——让座其实并不难。关爱他人,快乐自己。你收获的,不仅仅是受座者言语和内心的感激,以及旁人赞赏的目光。更重要的是,你的举动,将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共树公交文明之风,同创当今社会之和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