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国家流行心灵鸡汤。所谓“心灵鸡汤”大多是一些小故事,看罢让人觉得比喝了鸡汤还舒服。“心灵鸡汤”引述的故事大抵为众人耳熟能详的事例,毫无新意可言。而且,这些关于古代名人如曹操、关羽、李白、杜甫、陶渊明的段子都极为浅显,如曹操煮酒论英雄,关羽杯酒斩华雄,李白斗酒逞英雄等等,大抵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故事集的水平。而心灵鸡汤的作者不过是用一些过渡语将故事连缀,并发些小抒情和小感慨,实在看不到什么独到的观点,亦难见妙语和所谓的生命感悟。如“一些人酒越喝越糊涂,另一些人则越喝越清醒”“不同的人喝同样的茶,可以喝出不同的况味”之类实在是正确却又无趣的废话,可以套用在任何场合和任何文章中。查看前面的作者简介,其往往贵为教授、博导,而其著作却几乎是江湖写手的水平。其水分比其品读《三字经》这样的蒙学读物还要多数倍,因解析古代典籍还毕竟是一项文本阐释的工作,再不济能相对正确地翻译过来也需要一些时间和学术功底。对这些“鸡汤”则一切都不需要,仅需摘抄些故事,简单归类拼接评论即可,此工作似不日即可完成。
不谈内容上的干瘪以及炮制上的简易,其立论和思路或许就是一个错误,因其根本不能回应一直存在的有力诘问:心灵鸡汤和文字蛋糕究竟有多大作用?至少在我看来,作用是零甚至是负值的。
首先,造成国人普遍幸福感低、疲于奔命绝非仅仅因人们遗忘了闲情雅致,而是被外力逼迫造成。最根本的是制度和文化的原因。当下社会等级固化,多数资源掌握在少数垄断阶层之手,向上流动的途径堵塞,致使弱者非经此种奋力拼搏,连生存都成为难事。其次,中国缺乏宗教,而近几代人抛弃了很多固有文化,这导致了基因上的缺陷,形成一种超级世俗化的社会,一切以权力和金钱为中心,非经奋力拼搏则难以获得尊严和体面。因此,若非经制度和文化的调整和更易,单纯靠个人退居心灵的内在城堡,实在是治标不治本。而且,此种闲情雅致虽然简便易行,却实在是成了某些名利双收的文人教授才可享有的专利,若不改造现实,大多数人生存和尊严且成为问题,如何可以做到从容闲适?即使做到,亦多半是掩耳盗铃,如鸵鸟将头埋在沙中躲避追捕,自欺欺人而已。
其实本人并非刻毒的人,私以为有些文科同僚想挣点钱弄点这些东西无可厚非。但我不能容忍的是,垃圾的流行让很多人把垃圾等同于国学,这是在给国学抹黑,必须制止。
由于心灵鸡汤的作者们玩不出什么新花样,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新事物“正能量”又诞生了,我们的文化产业总是能给人以“希望”。
虽然专家领导很少给出“正负能量”的精准界定,但言下之意却不难琢磨出来:凡是有利于政府官方光辉形象的那些消息,像是书记亲自打着伞到基层转了一圈,GDP因此一下子涨了八个点,军警官兵英勇救援灾区人民等等,肯定都属于正能量的范畴了。
相比之下,凡是不利于官方政府光辉形象的那些消息,像某地城管又打死了一个小贩,某个高官又带着贪污来的大笔钱财逃之夭夭,某些灾民过了好几年还照样住在简易帐篷里等等,自然就是负能量了。
为什么要推崇正能量?据说这样做才能维护政府的名誉,保持社会的稳定,不然就会诱发不满的情绪,引发社会的动荡,抹黑国家形象等等。有些人能把话说的这样冠冕堂皇小子不得不佩服。蒋老师提问,正能量如何避免邪恶愚昧?其实用所谓的“正能量”来粉饰太平就是邪恶愚昧的,因为哲学早就告诉我们,“正当”并不在于实现更大数量的“善”,而是首先在于杜绝某些在本质上不可接受的“恶”;“人权”更不在于达成更大数量的共同福祉之“善”,而是首先在杜绝那些侵犯人权、坑人害人的不可接受之“恶”。用正能量来说明这个社会多么稳定、健康,在道理上就是说不通的,注定是邪恶愚昧。在古代经常有这样的例子,正直的大臣要求皇帝惩治贪官,皇帝为了包庇贪官往往以“天下太平” “老百姓安居乐业”“古今盛世”等正能量做为理由来“大赦天下”。这种以“善”来掩盖“恶”的人治逻辑,在今天仍然大行其道。
如果我们都学一点哲学,就会明白负能量更重要。那些意在渲染达成了多少“善”的正能量截然不同,负能量毫无例外地都是试图揭示这个社会上存在着怎样的“恶”--尤其是那些严重坑害了普通百姓的不可接受之“恶”。
无论是“心灵鸡汤”还是“正能量”都说明我们善于忽悠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不应该被一些假相和虚浮所蒙蔽,尤其是那些身为民役的官员,他们是纳税人养活的,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理所应当的份内之事。
乱象流行在庙堂之上,说明中国人远离真正的道。我们的人文教育应该加强,懂得国学、哲学的真义自然不会有垃圾的市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82964-727091.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