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科好不好?这似乎是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许多选择了文科的学生和家长都认为:文科专业好,收入高,社会地位好,工作轻松体面。因此文科专业每年高考时填报的人数不少,录取的分数也挺高。由于好招生,开设文科专业的成本又相对较低,于是出现了大多院校都开设文科专业的现象。
确实,文科生素有“万金油”之称,一向就业具有较强的就业灵活和适应性。然而,在近年来在就业市场上却因所学专业应用性不强而沦为就业市场上的“弱势群体”。记者近期调查发现,在眼下的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中,中文、历史、哲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明显遇冷。尤其是在今年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背景下,文科生受冲击更为严重。据麦可思调查显示,近3年来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工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最高,其次是理科,文科最低。法学、经济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文科专业持续走低。
然而记者也发现在众多文科生就业难的今年,一些文科专业就业情况却不错,文科生就业究竟是难还是易?
文科生普遍遭遇就业难
如果仅从名称上判断,文学、经济学、史学、政治学、法学,这些专业都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且由于“学文科”本身所富有的浪漫色彩,让许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对其“情有独钟”。然而,四年之后的就业市场上,文科毕业生却面临着“盛名难副”的尴尬处境。
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在就业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的情况下,文科生的处境则更显尴尬。在中山大学的一场招聘会上,一位学法学的男生说:“学法律最无奈,你还没有考到律师资格,给人家打杂都不要”。
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谌新民说,文科生就业难现象并非今年独有。近几年来文科专业就业率就一直低于理工科专业,在今年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背景下,文科生受冲击更为严重。
北京师范大学张网成博士分析:“我国目前正处在快速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加上相当多的企业越来越重视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对理工科毕业生的需求维持着相当高的增长趋势是情理之中的事。虽然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近年来超过了第二产业,但对高层次服务业人才需求并没有同比增长,加上像计算机、电信这样快速增长的第三产业对理工科毕业生的偏好是很明显的,因此,文科毕业生的出路明显受到限制。”
缺乏核心优势是根本原因
中山大学政务管理学院大四应届毕业生张同学对文科生就业难现象感到不可理解,“高考时大家分数都差不多,知识水平也相差无几,同样是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同样付出了四年的艰辛和努力,为何找工作的时候就产生这么大的差距呢?”
广州市某企业校园招聘负责人王经理向记者解答了这一疑问,作为招聘主体的企业,市场化的经营模式和以效率、利润优先的经营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用人战略,这意味着在学校接受大量理论教育但缺乏一技之长的文科专业学生可能创造的现实价值较少,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自然不占优势。
与此同时,企业内部适合文科生的综合管理类职位人员流动性差、更替缓慢,而专业较为对口的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则竞争异常激烈,“分流作用不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科生们的选择范围。但王经理却表示,众多企业都欢迎综合素质高的文科生。辅修了如计算机、经济、管理、设计、第二外语等方面课程,综合素质高的文科生,就业竞争力是很强的。
“伪文科热”背后是就业遇冷
据了解,由于近年来报考文科的高中毕业生逐年增多,不少高校不得不调整招生计划,增加文理兼收专业和财经、法学等文科专业。对于这两年越来越突出的“文科现象”,高校专家认为,其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就业。
“大家都学会计、国贸,社会上哪有那么多岗位啊?”广州某高校招生负责人说,从去年高招来看,本一、本二和本三都出现了“财经热”,财经类专业分数线奇高,原因就是文科生多拉动的。而这背后可能就是今后的“就业冷”。以经管类专业来说,现在基本上所有学校都在开,一年的毕业生数量就十分巨大,将来的就业令人担忧。
相关专家表示,解决文科生“就业难”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学生自身的努力,政府、高校和社会应形成合力,全局谋划,帮扶其实现就业。
教育专家表示,文科生“就业难”实质上折射的是文科专业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偏差。教育学者熊丙奇就曾撰文称,高校开设理工科专业的成本远高于增设文科专业,故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以各种名目开设各类文科专业以实现扩招,而教学质量、师资实力、专业环境等并无实质性提升。这样的怪现状导致文科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教育并不充分,达不到社会的实际需求。要想使文科生从就业市场上的“冷馒头”变成“香饽饽”,仍需要来自社会多方面的理解和共同推动。
跨专业文科类仍然好就业
前几年中文专业在文科类就业中名列前茅。因为它的应用面实在太广了,没有哪一行哪一个公司不需要秘书类和宣传类人才,所以,中文类专业虽然平平无奇,多年来却能够高踞人才市场需求榜前列。但现在单一的中文专业就业却处于饱和状态。
但调查发现,一些中文专业选修了第二专业的有特长的学生就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一直受到一些专家的非议,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无法胜任人事管理工作。不过,很多企业都喜欢用中文专业,选修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毕业生。
技术型企业如IT业,也非常喜欢中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因为除了招聘之外,日常管理、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的制定以及规章制度的制订起草,有这两种专业背景毕业生非常好用。这类双专业毕业生最受中小企业的欢迎,他们更像一个多面手,样样都通,样样都行,对于善于节省人力资源的中小企业来说,选择他们,就像选择了一个好管家和好的统筹执行者。
实用技术含量高的管理类专业有前景
档案管理大概在五年前,还是一个冷专业,就业不佳。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修订案实施后,国家加大了对档案事业的管理力度,强制性要求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做到档案规范化管理,同时,通过大力宣传,各个单位都开始意识到档案的重要作用,开始重视档案管理。经过几年的整顿和宣传,档案工作近年来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档案管理其实是一个文理兼招的专业,从内容上来说,除了档案的基本管理内容外,还学习属于高级管理的档案编研、属于现代化管理的计算机管理。
档案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和专门档案。档案管理在这三个方面都要深入学习。文书档案是最广泛的,当它的依据性作用被重视之后,许多单位都开始设立档案员一职,需求量稳步上升。由于档案管理有档案编研这项内容,学生的编辑写作能力一般都不错,而为了更好地就业,许多学校(如广西民族大学)都在其中增设有秘书课程,故而一些中小型的企事业单位在招聘秘书时对既能写又能管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青睐有加。
科技档案由于能够为科研攻关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也受到许多研发型企业的重视,用专业档案人才对之进行科学管理的做法已得到企业的认同。
专门档案包括人事档案和财会档案等多方向内容。人事档案发展空间尤其大。随着人事制度的放开,人才流动趋势不可逆转,各个单位除了政府机关之外,都不再接收员工档案,而实行人事代理,即员工档案交由人才交流中心保管。这样一来,各地人才交流中心纷纷设立人事代理部,进行档案代管业务,大量的人事档案如何实现科学规范化管理,保证其安全,这就需要大量的档案管理专业人员了。
开设档案管理专业的院校不多,以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最为著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