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明亡清兴六十年之袁崇焕冤死之谜2012-11-17 14:32:00

【评论】 【打印】 【字体: 】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enc999/53885.html

分享到:

明亡清兴六十年之袁崇焕冤死之谜


        明亡清兴六十年之袁崇焕冤死之谜

        解说:明亡清兴六十年之袁崇焕冤死之谜。

        解说:一代名将袁崇焕,为了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他的直接指挥之下,先后取得了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和保卫京师大捷。但可悲的是,他最后不是战死在沙场上,而是死在崇祯皇帝的屠刀之下,年仅47岁。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样错综复杂的原因,使得崇祯皇帝一定要处死袁崇焕,而不让他将功折罪。崇祯皇帝处死袁崇焕,为什么不用当时的刑律规定的两种行刑方式绞刑或者斩刑,而是用刑外之刑磔刑,就是俗语所说的千刀万剐。崇祯皇帝为什么会如此残忍?这当中究竟有什么鲜为人知的隐情呢?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走进《百家讲坛》。

        阎崇年:前面我讲过,皇太极带兵攻打北京,袁崇焕率着九千骑兵千里入原保卫京师,在广渠门外和左安门外连获两捷。在这种情况下,在崇祯二年,即天聪三年,1629年十二月初一日,崇祯皇帝紧急召见袁崇焕,原因是议兵饷。袁崇焕接到这个命令之后,要进城,城门不开,堂堂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坐在一个筐子里头,被吊到城墙上面,然后进城,到了紫禁城,到了平台。刚一到平台,崇祯皇帝没有跟他议兵饷,突然下令将袁崇焕逮捕,下狱。

        然后到了崇祯三年,天聪四年,1630年八月十一日,这一天,崇祯皇帝下令,将袁崇焕处死,而且用了最残酷的刑罚,就是磔刑,存磔而死。

        解说:人们不禁要问,袁崇焕为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最后反而被崇祯皇帝处死呢?从而成为千古奇冤。那么袁崇焕究竟犯了什么罪,而一定要被处死?而且是最为残酷的磔刑而死?也就是被千刀万剐。这当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阎崇年:袁崇焕犯了什么罪,评价不一样,我们看一看崇祯皇帝怎么给袁崇焕定的罪。《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都做了记载。我把它概括了一下。崇祯皇帝给袁崇焕定的罪有九条。一,所谓付托不效,这个我底下还要说。二,所谓专恃欺隐,袁崇焕正大光明,没有欺隐,此为莫须有。三,市米资盗,就是卖米给蒙古人,袁崇焕卖米是有,资盗绝无。四,谋款诱敌。谋款之事有,诱敌之事无。五,所谓斩帅践约。斩帅,就是杀毛文龙,杀毛文龙之事有,践约之事无。六,所谓从敌长驱,纯属于莫须有。七,所谓顿兵不进,此事子虚乌有。八,所谓遣散援兵,绝无此事。九,所谓携僧入城。携僧就是携喇嘛,部队里头有喇嘛僧,携僧之事有,入城之事无。因为袁崇焕入城都不可以,坐着筐子吊上来,怎么可以喇嘛进城呢?所以定下来就是第一条,付托不效。意思是说,我崇祯皇帝派你袁崇焕做蓟辽督师,为我守边,皇太极打到北京,你有责任。实事求是来说,袁崇焕作为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守卫山海关,保卫北京,皇太极绕过他的防区,打到北京,他负有一定责任。

        但是责任不完全由袁崇焕负,因为防区不是他的,而且打到北京的责任,也不应该由袁崇焕一个人承担。按照付托不效来说,因为在此之前,崇祯皇帝把兵部尚书王洽下狱,不久死了。袁崇焕既然有一定责任,按照当时的律法,可以论死,论死,不一定必然是死,可以有八议,可以戴罪立功,还可以有其他的处分。那么,袁崇焕不仅是论死,而且是必死,为什么?

        解说:一代名将袁崇焕不是战死在疆场上,而是死在自己人的屠刀之下。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崇祯皇帝一定要处死袁崇焕呢?

        阎崇年:有人说崇祯皇帝灵机一动,也不是,上一年十二月初一日,把袁崇焕打入锦衣卫监狱,从入狱到死,就是到第二年的八月十六,中间经过了八个月零16天的时间,有充分的思考时间。有人说,因为皇太极设了反间计,崇祯皇帝中了反间计,不错,皇太极设了反间计,崇祯皇帝中了计,把袁崇焕逮捕,下狱。可是,事情已经过了八个多月了,你崇祯皇帝可以做一些调查,做一些研究啊,中间还有大学士提出一些建议,你像大学士成基命,年70岁,给崇祯皇帝磕头,跪在地下不起来,跟崇祯皇帝说,请慎重者再。就是请你再慎重。崇祯皇帝他不听。八个多月的时间,可以把情况搞清楚。那袁崇焕是不是喇嘛僧进了城,可以说,没有一个喇嘛进城,袁崇焕自己都不能从城门进来,喇嘛怎么能进来?

        袁崇焕诱敌入城,你得有证据,你没有证据,他怎么诱敌进城。袁崇焕斩帅践约,把毛文龙杀了,践的什么约啊?有证据吗?拿不出来。那为什么要杀他啊?就是很多的小人借着这个机会,对袁崇焕四个字,叫做落井下石。必置袁崇焕于死地,而后快,因为这个时候,明朝的党争很激烈,尽管崇祯皇帝上台之后,把魏忠贤杀了,把客氏杀了,把阉党集团惩治了,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魏忠贤那个阉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它死而不僵。那些阉党的余孽,还在兴风作浪,图谋翻案,东山再起,掌控朝政。

        这些人就是一个劲儿地来撺掇崇祯皇帝,比如说有一个人叫温体仁,纯属一小人,秘密给崇祯皇帝写信,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上了四封信,就要求杀袁崇焕。

        解说:小人的撺掇,皇太极的反间计,真的就能够使得崇祯皇帝必杀袁崇焕吗?原因可能并不是这么简单。因为崇祯皇帝毕竟不是一个小孩子,作为一个刚即位不久,想有一番作为的皇帝,崇祯皇帝不会不知道,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杀一个非常能干又有功于国的朝廷重臣,将意味着什么。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袁崇焕从被捕到被处死,这当中经过了八个多月的时间。那么,到底是什么样错综复杂的原因,促使崇祯皇帝最后下定决心,以极端残忍的方式处死袁崇焕呢?

        阎崇年:皇太极设了反间计,小人撺掇,仅仅有这些原因也不够,因为杀袁崇焕的权只有一个人能决定,就是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对袁崇焕不满意,不高兴。大家想想看,崇祯皇帝他惩治了阉党集团有一个梦,什么梦啊?要中兴,就在崇祯朝要中兴大明王朝。皇太极军队打到北京,崇祯皇帝这个梦就破灭了。这样,多方面原因加到一起,这多方面原因到底有哪些方面呢?我给它盘点了一下,我算了,有九种原因。也就是说,对袁崇焕有九种不满。这九条不满,大体上是这样的。后金的设间,都人的不满,就是首都北京人的不满。朝士的怨言,朝廷官员的不满。中贵的环诉,一些贵族不满。戚畹的愤恨,皇亲国戚他们在郊外的庄园受到损害,他们愤恨。阉孽的诬谤,阉党余孽的诽谤。小人的嫉妒,庙社的震惊,和崇祯的愧赧。九种因素,上下左右,朝里朝外,都对袁崇焕不满。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说一切仇恨,仇恨袁崇焕的那个力量,都聚集到袁崇焕的周围。从而更加促使崇祯皇帝下一个决心,就必杀袁崇焕。

        其实,后金的设间是外力,小人,奸臣,阉孽等等,他们的不满也都是外因,崇祯皇帝决心要杀袁崇焕,这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就是崇祯皇帝。崇祯皇帝为什么非要杀袁崇焕?崇祯皇帝为什么必杀袁崇焕?作为一个皇帝,他考虑问题跟别人不一样,我刚才讲到,崇祯皇帝上台之后,大明王朝走向一个下坡路,辽东大片土地丧失了,阉党乱政,乌烟瘴气,他刚一上台有一个决心,要重振朝纲,收复失地,达到一个明朝中兴,有这么一个梦。

        现在这个梦怎么样啊?实际不仅没有收复,皇太极军队打到北京了,广渠门一战打了,袁崇焕把他们打败了,左安门一战又打了,袁崇焕把他们打败了,德胜门这战又打了,明朝打败了。最后永定门又打了一仗,两个总兵阵亡,两个总兵被俘,明朝军队又打败了。这一仗叫做庙社震惊,庙,指太庙,崇祯皇帝以前16个皇帝的祖宗牌位在那儿,社就是他的祖先和国家,和社稷,江山受到震惊。这是一个政治原因。崇祯皇帝从政治上考虑,必杀袁崇焕。因为在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的时候,蒙古俺达部率着军队打到通州,叫兵薄都城,那个军队从通州往北京这边走,还没到北京城下,还没打呢,兵薄北京,就是兵临近北京城,嘉靖皇帝怎么办呢?把当时的兵部尚书叫丁汝夔杀了。就是因为你丁汝夔不好,你兵部尚书不好,所以蒙古军队才临近北京。这一次皇太极打北京,先把兵部尚书王洽下狱,接着死了。就是因为你兵部尚书王洽不好,所以皇太极打到北京。其实王洽当兵部尚书还不到一天呢,就碰上这事了。

        兵部尚书死了,杀了,你袁崇焕是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你是直接负责这个事情。这个责任谁负?崇祯皇帝他不负。我是大明皇帝,我是天子,我圣上英明,就是因为你诸臣不好,我杀了袁崇焕,以谢天下,以慰祖社。所以崇祯皇帝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就必杀袁崇焕。袁崇焕成了皇太极入侵北京,崇祯皇帝他这个政权腐朽,腐败的一只替罪羊,成了明末党争的一个牺牲品。

        但是大家要注意,崇祯皇帝必杀袁崇焕,怎么个杀法?《明史》有个《刑法志》,《刑法志》规定,在明朝,死刑有两种,一为绞,二为斩。就是明朝死刑第一是绞,绞死,这是比较轻一点的。第二是斩,斩首。斩首是重的,因为斩首以后,身首异地,这是最重的。所以明朝死刑的刑罚,法律规定,最重的是斩首。熊廷弼当年丢了广宁,结果是斩首,把他的首叫做传首九边。那么袁崇焕沿着原来的例子,丁汝夔也好,王洽也好,甚至于熊廷弼也好,顶多是斩,斩首。崇祯皇帝没有。没有绞,也没有斩,而是寸磔而死。

        解说:在封建社会,巨为臣纲,有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样的说法。当时的社会现实确实是伴君如伴虎,非常残酷。但让人感到震惊的是,崇祯皇帝要处死袁崇焕,不是用当时刑律规定的两种行刑方式,绞刑或者斩刑,而是用寸磔之刑,就是俗语所说的千刀万剐。崇祯皇帝为什么用这种最残忍的刑外之刑来处死一个朝廷重臣呢?崇祯皇帝为什么会如此残忍?这当中究竟有什么隐情?

        阎崇年:大家问题最多的就是袁崇焕死得太冤了。真是衷心捧日啊,为了大明江山,为了国家社稷,身先士卒,马颈相交,你就是要谢天下,就是开脱你的罪责,杀了也就算,你就脸面上就过得去了,你为什么非要寸磔?要千刀万剐?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到底为什么。后来我想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性格冲突。就是袁崇焕的性格和崇祯帝的性格发生了冲撞,有了激烈冲突,导致了一个结果,就是崇祯皇帝对袁崇焕不仅是论死,不仅是必死,而且要磔死,寸磔而死。

        那么我们就看一看性格的问题。袁崇焕这个人的性格,他自己说四个字,叫做孤迂耿僻。孤,就是不群。迂,迂直,不是那么通达。耿,就是忠耿,僻,有一点孤僻。那崇祯皇帝性格是什么呢?我给概括了四个字,刚愎暴戾。刚愎,就是刚愎自用,听不得任何意见,暴戾,残暴,凶戾。我具体说明一下。

        过去我讲过,袁崇焕他突出一个敢字,比方说山海关外谁也不愿意去,河东沦为腥臊,河西大片沦亡,那些经略,袁应泰自杀了,熊廷弼传首九边,那些巡抚,王化贞后来也给杀了,那些大员,像杨镐,后来也给杀了。谁也不愿意到辽东那去了。袁崇焕敢,敢去。去了之后他胆大,他还敢犯上司。上司有些人捧啊,哄啊都捧不过来,对不对,讨个好,提个一官半职,袁崇焕不。他为国家,为社稷,为江山,为民众牺牲。人家王在晋是辽东经略,还是兵部尚书,你袁崇焕你顶人家,你写个报告越级,越过王在晋,越过兵部,直接到当朝宰相叶向高那儿。这是官场大忌。可见,袁崇焕他没有私心。他完全是为国家社稷着想。袁崇焕不仅仅是这样,就是说袁崇焕不仅仅是敢走险路,敢担责任,敢犯上司,敢违圣颜,皇帝已经做出决定了,要往山海关派监军,派太监去监督你,那谁还敢反对,皇帝派的。袁崇焕不,他上疏,他说不可以派太监来监军,他们不懂军事,不懂历史,不懂地理,怎么指挥打仗?他来了你话听他的不听?不听,他代表皇帝,你听,他不了解情况。袁崇焕胆够大的。

        袁崇焕这种性格,和崇祯皇帝要求他那个唯唯诺诺,言听计从,百分之分的服从是冲撞的。崇祯皇帝是刚愎暴戾,刚愎,反对的意见听不进,不同的意见听不进,前方打仗,在西北,指挥的稍微有点不利,一个字杀。后来又打仗,有一点不利,一个字杀。崇祯皇帝杀的大员,很多很多。

        解说:根据史料记载,崇祯皇帝在位17年,处死或者逼得自杀的督师或总督,处袁崇焕之外还有10人。处死巡抚11人,逼死一人。14个兵部尚书中,王洽死于狱中,另有一人被斩首,3人自杀身亡,2人被革职下狱,2人遭革职查办。另外,被处死的高级将领还有总理蓟辽保定军务一人,总兵一人。那么,崇祯皇帝为什么会这么残暴呢?广告之后继续讲述。

        解说:崇祯皇帝在位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竟然处死了这么多的军政大员,确实令人发指。那么崇祯皇帝为什么会下手这样狠呢?这当中究竟有什么隐情?

        阎崇年:崇祯皇帝没有仁爱之心,只有残忍之意。这个可能跟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系。小时候就没有妈,寄人篱下,在复杂的宫廷斗争的环境当中,性格有一些变态。怎么见得呢?我举一个例子吧。后来崇祯皇帝到了末年的时候,他到个什么程度?皇后,是他自己的夫人,叫过来,当面,你必须自杀。皇后自杀了。他喜欢那个宝贝女儿是公主,叫来以后,崇祯皇帝亲自拿宝剑举起宝剑就砍自己的女儿,把胳膊都砍折了,这是违反常理的。从崇祯皇帝亲自举宝剑砍自己亲生的女儿,就可以看出,崇祯皇帝暴戾的性格。既刚愎,又暴戾,就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

        袁崇焕和崇祯帝性格发生了冲突,君为臣纲,崇祯皇帝就是一个字,杀。杀了还不为快,还要寸磔,千刀万剐,凌迟而死。所以我说,皇太极攻打北京,是明朝庙社震惊,导致一个结果,就是袁崇焕论死。我讲了,九个方面不满,多因一果,形成一个局面,就是袁崇焕必死。崇祯皇帝刚愎暴戾的性格,同袁崇焕性格冲突,又导致一个结果,袁崇焕磔死,就寸磔而死。袁崇焕之死,不仅仅是个人之死,也不仅仅是个人悲剧,而且是大明皇朝的悲剧。崇祯皇帝自以为很聪明,其实他做了一件蠢事,就叫做自毁长城。《明史·袁崇焕传》说,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自从袁崇焕死了之后,边事更加没有人了,明朝要灭亡这个征候已经决定了。

        解说:根据史料记载,崇祯皇帝冤杀了袁崇焕以后,在能征善战的将领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只得起用年近70的孙承宗,任蓟辽督师。起用还关在监狱之中的马世龙为总理蓟辽保定军务,派往前线杀敌立功。但令人感到悲哀的是,此后在辽东的重大战役中,明朝军队再也没有打过一次胜仗,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袁崇焕确实是明朝末期的国家栋梁之材。尽管袁崇焕死了,但他的精神却是长存的,永远成为激励后来者的宝贵财富。

        阎崇年:袁崇焕死之前,有一个人,这个人叫程本直,说了一段话,很激烈的。举世皆巧人,而袁公一大痴汉也,惟其痴,故举世最爱者钱,袁公不知爱也。惟其痴,故举世最惜者死,袁公不知惜也。举世都知道钱好,袁崇焕不爱。举世都知道死可怕,袁崇焕不怕。又说,引了一段话说,予何人哉?袁崇焕何人哪?十年以来,父母不得以为子,妻孥不得以为夫,手足不得以为兄弟,交游不得以为朋友。十年以来,袁崇焕他离开家了,父母不得以为子,看不见儿子,妻孥不得以为夫,夫妻分开了,手足不得为兄弟,他在辽东,家乡在南方,交游不得以为朋友。连朋友也见不着面。袁崇焕干什么了?一心一意在辽东,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程本直接着又说了,掀翻两直隶,踏遍一十三省,求其浑身担荷,彻里承当如袁公者,正恐不可再得也。这个时候有两个直隶,南直隶北直隶,掀翻两直隶,踏遍一十三省,想再找袁崇焕这样的人,太难得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上人物传的数以万计,数以十万计,今天还留在大家心目当中的,还能震动大家灵魂的,而且永远震动大家灵魂的,为数不多。袁崇焕是其中的一个。梁启超写了《新史学》,他在《新史学》里头说,历史是爱情心志源泉,我之所以要讲袁崇焕,就是要换气唤起我们中华民族所有人的爱国心,就是要弘扬袁崇焕的浩然正气,要发扬袁崇焕的爱国精神。什么叫浩然正气?浩然正气,就是刚直盛大,合乎道义,充满天地,超越时空之气。今天是浩然正气,几百年之后,还是浩然正气,超越时空。我们中国人接受,在美国生活的华人也可以接受。袁崇焕的这个浩然正气和爱国精神,在他身上体现了大大仁大智,大勇,大廉。这个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用鲁迅的话来说,叫做中国的脊梁。袁崇焕被崇祯皇帝杀了,从哲理说来说,死是一个大关节,也是一种大境界,袁崇焕死,虽死犹生,因为他精神超越时空,永存。尽管袁崇焕有他的历史的,民族的,性格的,时代的局限性,袁崇焕的军事指挥,和处理事情,也有失当之处,但是,瑕不掩瑜,袁崇焕的死,我借用杨继盛的一句话,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袁崇焕虽然死了,肉体还了太虚了,但是他的丹心照万古。谢谢大家。

上篇:明亡清兴六十年之袁崇焕落狱
下篇:明亡清兴六十年之祖大寿降清
pbaidup

© 2010 www.enc999.com

阅读(1018) | 评论(0)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

暂无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请 登录 或者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