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一个角度品味师生关系
方唯硕
程代展老师与自己心仪弟子的故事,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科学网的网谈,多是基于大家瞩目的事件,如近期的基金申请、黄金大米的伦理问题等。由一篇博文引出一个热门话题并组织网谈的,不是决无仅有,也是比较罕见的。
老师和学生都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阵营似乎还是挺鲜明的(也许我的理解不对)——老师比较理解老师的做法,而学生倾向于支持学生的选择。当然我说阵营并非意味着二者的对立,相反,大家即使观点不同,基本都没有选择意气用事,而是积极沟通,连程老师也做出了反思,这也是科学网在焦点话题上少有的表现。
我作为旁观者,也从这个事件中体味着酸甜苦辣。现在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谈谈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的经历和观点。
我和程老师的专业不同,有些具体情况不了解,但我大胆地猜测,这个得意弟子的待遇恐怕是比较特殊的。当然,从程老师的话语中我能体会到,他对组里的其他学生应该不差,但受限于经费等实际因素,这种待遇不可能“普降甘霖”。虽然国家这几年来经费支持力度很大,但开会/交流的费用管得还是比较紧的。程老师所在的学科未必会象生命科学的支持力度那么大,因此能让学生不断出国开会和交流,他一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因此可以推定,这个学生应该是“重点培养对象”。
我的另一个角度解读就是,课题组或者说师生关系中,怎么对待“重点培养”的问题。在我自己的课题组里,更注重遵循公平原则,当然也绝不是“吃大锅饭”。我觉得给学生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制订并执行透明的奖惩规则,也许比老师发现好苗子并加以重点培养更好,特别是对课题组的整体发展更有利。
也许我的这种观念来源于我的专业和课题组状况。我的课题组成员除去开始阶段只有一两个人,近年来平均是10人左右(少时六七个,最多时十三四个)。对于这样规模的实验室,再加上我所在的专业比较重视团队和协作精神,因此我更多考虑的是,怎样实行对大家公平的做法,并鼓励适度的竞争。
比较极端的公平是组里学生待遇都一样,但采取这种做法的地方也是凤毛麟角。有的组则过度强调竞争,例如我听说有的组不给学生发生活费,只给发论文的人员奖励(当然奖励力度比较大)。这种做法在我看来象是企业对待销售人员的办法,而且就算是销售人员大部分也有底薪啊。这些极端的做法我都是不赞成的。
因此,我优先考虑让大家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但也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区别。例如从这个学期开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费基础上,对博士生每月再加500元,理由是我认为所里的硕士生待遇尚可,而博士生偏低;而职工/助手的待遇已有保障,进一步改善则主要依靠所里解决。
说到参加学术会议,我可以保证学生参会的费用,但要求他们投递论文,并认真完成无论是发言还是墙报形式的交流。其实有论文参会也是满足学校的要求,因为无论文参会学校不算,而且学校还规定不满足交流/参会要求的不许毕业(也许是不给学位,记不清了)。具体允许参加哪个会(主要与开销问题有关),则要考虑投递论文的价值。
总体说来,通过建立并逐步完善组里的规则,我希望能够做到公平并适度竞争。即使是好不容易遇到的出色的苗子,我也小心翼翼地不给特殊待遇,而是督促其通过努力,获得更多的机会。这一方面是考虑到公平的基本准则,另一方面也是怕这个学生受到孤立(不能让大家服气的情况下享受好待遇,就容易受到孤立)。另外,我也担心自己会有揠苗助长的行为,把好苗子给带坏就糟了。
就算真得遇到好学生不想做科研,我也能比较释然(确实曾为有的学生惋惜,尽管远远达不到程老师的程度)。不过,遇到这种情况,我通常会告诫他们:我们这种实验性强的学科基本是“单行线”,一个人离开高校和研究所的环境,去做一段时间专利代理、杂志社和出版社的编辑、行政管理工作后,就算在企业里做开发(除非是很高端的开发,但中国药企目前还不具备这一点),大概很难有机会回头了。换句话说,今后即使后悔当初的决定,也难以改变既成事实了。如果学生仍然坚持这么做,那就祝福他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好好发挥,发掘出自己在其它方面的才能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