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江边怀古(6):清歌棹影入斜阳
离开了江边的牌子,对面一栋插着星条旗的房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房子看上去很普通,比周围的略微气派些。院子打理得很整齐,一红、一白、一粉三棵紫薇,在正午的阳光下正开得灿烂。我见门前也插着一块牌子,就走了过去,才知道这房子的前主人原来是位叫 Levi Barber 的众议员,于是走上前去推开了房门。
一位装修工模样的老人迎了上来,我朝屋内望去,房子正在装修中,便问老人是不是在这儿上班。话刚一出口,看着老人脸上的表情,赶紧改口道:“You must be the owner of this house!”心下想:糟了,私闯民宅了。
老人脸上绽开了笑容,说:“Levi Barber is my great, great, great , …, great grandfather.”我没料到他会用穷举法来数辈份,恍惚间便忘了打开计数器,也顾不上问N到底等于几,赶忙道歉说:我看见外面的国旗和牌子,误以为这房子是对外开放的,就冒失地闯了进来。正打算落荒而逃,老人却说:“没关系,你既然来了,我就带你参观一下吧。”我转窘为喜,一边连声道谢,一边跨进了房门。
我问老人这位祖爷爷是哪朝的议员,老人很自豪地说:是门罗时代的!说着话来到了一间客厅,客厅不大,壁炉上挂着一柄长剑,是一位当年参加过内战的祖爷爷留下的。看得出来老人家很为这件传家宝感到自豪,我于是问他能不能拍照,征得同意后便举起了相机,谁知情急之中忘了调ISO了,一柄宝剑愣被我拍成了捅蜂窝煤的扦子,就不跟这儿献丑了。
参观完楼下,老人又带着我上了楼,出楼梯口先到得一间书房,只见一个书架上放着两面鼓。老人介绍说,这鼓属于另一位在内战中担当鼓手的家族成员。我又一次举起了相机,这次总算记得把ISO给调高了。
接下来的这间房间正对着江边,老人管它叫“boat house”,室内的摆设和墙上挂着的画,都和船有关。老人介绍说:这间房是专门给客人住的,平时都空着,不过他的孙子孙女们都很喜欢这间房。
告别了老人后我又沿着院子绕了一圈,拍了几张紫薇花的特写,看看时间已经不早了,于是收起相机打道回府。
正沿着老桥往回走着,对面出现了“军情”,我赶紧又把相机打开了。
不好!被发现了!那人站住了,用手指着我。
然后他缓缓地把腰间的宝剑抽了出来,耍着花剑一路舞了过来,眨眼的功夫就来到了我面前,很潇洒地把宝剑插回剑鞘,颇为得意地说:“You need some action, don't ya?”言外之意像是在说:俺这剑步还不错吧?
我大乐,打量着这位个子不高、戴着三角帽的老顽童,忽然间好像觉得面前站着的是拿破仑,于是就问他穿的是哪朝的军服。“独立战争!”老顽童朗声答道:“我是XXX将军,现在灵魂附体在我的 great, great, …, great grandson 的身上,和你说话。”又来了!我的脑电流开始东突西撞地找计数器的开关,可还是慢了几个纳秒。唉,又没能数清楚N等于几!管它呢,反正这就是传说中的太子党啊!于是也半开玩笑地说:“It's an honor to meet you, General.”
“将军”开始和我聊天,问我打哪儿来,有何公干。我一一如实招来。“将军”告诉我,星期五晚上小镇上有个露营晚会,届时会有他的表演。我只好表示遗憾,告诉他我家小朋友会在这儿呆上一个星期,老师肯定会带他们去的。
末了,“将军”对我行了一个军礼,我于是按下了那天的最后一次快门。然后目送着“将军”消失在老桥的尽头,转身踏上了回家的路。
感谢各位的鼓励,我这拾了一秋的夏梦,终于在大选尘埃落定之后拾完了。写这样的文章对我来说是第一次,虽然在阅读上我一直偏爱人物传记与历史类的,但写起来还是挺费劲的,自感缺乏驾驭的功力。好在网上写文章多为交流与自娱,写的过程中能去发掘一些资料,把纷繁杂乱的头绪理清楚,收获还算不小。
本来还有一些其它的感慨,但写到后来发现已是多余。历史是一面多棱镜,不同的人,或不同的角度来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就此打住,仅把开篇的那首七律,附上卫老师赠的美玉——“咏怀曹孟德”,重录于此。曹孟德的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喜欢,就慷慨激越与悲天悯人兼具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后人难有能与其匹敌者。卫老师的这首七律,把我对曹孟德的喜爱,用凝练的诗的语言给道出来了。
溪流九曲汇蓝江,野渡登高思旧乡。
白鹭随风追邈远,轻舟逐浪问苍茫。
安邦驱虏闻鼙鼓,拓域开荒凌雪霜。
解甲还归耕钓处,清歌棹影入斜阳。
卫军英老师赐玉:
横槊赋诗临大江,度阡越陌走他乡。
铜台醉舞连慷慨,赤壁忧歌入浩茫。
明月无言情似水,秋风有意露成霜。
谁人今夜观沧海,萧瑟中原望洛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