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国师生关系的演化历程2012-02-12 08:14:00

【评论】 【打印】 【字体: 】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enc999/53286.html

分享到:

我国师生关系的演化历程

(王德华)

 

题目挺吓人的,这个主题是几本书的内容。

实际上,研究生培养也就是几十年的事。快速发展的社会,浮躁的社会,不按常规出牌的社会,就是我们当今的社会。全世界都一样,好像2012年真的是最后一年了似的。

 

我觉得很难将导师和研究生随意分为“好和坏,优和差”。通过归纳分类的方法虽然可以将繁杂的事情条理化、清晰化,但如果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也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在生物学上,分类学是一门古老而现代且非常重要的学科,生物学分类是根据特征进行的,特征要在同一个水平上,这样方可进行比较,如形态学、解剖学、行为学、生态学、地理学,甚至分子生物学的特征等等。如果给导师和学生分类,也需要确定分类依据,如果根据个性(性格)分,要多少种类啊,千人千脾气啊。生物是多样的,人的个性也是多样的,每一个人之所以被周围的人们认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然有其独特的能够分辨的特征。要是根据处事方式呢,也是可以分成很多类的。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依据,会产生不同的师生类别,任何分类都是无法包含丰富多样的导师和学生的。师生关系很简单,简单的就是教与学,又很复杂,复杂得雾里看花。

 

如果了解一下中国教育的发展过程,对中国的导师和研究生的情况还是可以说几句的。从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开始到现在,30多年了。这3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的教育到现在这个规模的确是不可想象的,很让人震撼的,成绩是大家看得见的,也是不可否认的,也是国家引以自豪的。正因为有这么大的规模,今天教育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才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处理不当,管理不善,政策失误,对中国的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此规模的教授队伍,博士队伍,大学生队伍,研究生队伍,博士生队伍,任何问题都不会是小问题,况且这些都是高智商的人群,是对社会发展起重要影响和作用的人群。如果对这些人群不重视,必然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中国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大体上可以分为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本是中国学术界的老学者、老专家做导师。那个时候,国家批准的博士点和硕士点不多,招生规模也不大,如中国科学院系统,北京的研究所博士生每年56个人,硕士生10几个人,京外的研究所有些只有硕士招生权,每年也就招收56个研究生。全国第一批博士只有十几人,前几年还举行了一次聚会。这些导师有些是老海龟,有些是跟随老科学家成才的专业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们中很多也在80年代初期到过海外进修访问过。

 

这个阶段的师生关系是最纯洁,最美好的。学生脑海里牢记的是师道尊严,追求向往的是将来做科学家。导师把培养研究生当做非常重要的任务对待,研究生也感觉肩负重要的使命。很理想化的时代,很有追求的时代,是一个奉献的时代。这个阶段持续到90年代中期。

 

第二个阶段90年代中后期,研究生招生权扩大,研究生导师审批权下放。导师队伍壮大,招生规模开始增加。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对科技投入加大。这个阶段的导师队伍除了老专家们之外,一些优秀的年轻导师逐渐加入导师队伍。同时有些海外学成的学者回国(就是当今所称的海龟了)。这个阶段的导师队伍有了层次,老中青三代导师并存。各单位对导师资格审查还是很严格,与之相关的当时的职称晋升竞争很激烈,为了让年轻有为的青年学者尽快成长起来,解决文革造成的人才断层问题,各个单位都有相应的“破格”政策。

 

这个阶段的导师各种经历和背景的都有,但多数还是有海外经历的,或长或短。一般是晋升高级职称后2年,就可以开始招生了,先从招收硕士研究生开始。这个阶段,师生关系还算是一如既往,没有多大改变。但由于硕士点、博士点的增加,导师队伍的壮大,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参差不齐现象开始严重,问题逐渐显露。

 

第三个阶段:最明显的感觉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导师和研究生队伍的泛滥化现象严重。明显感觉研究生质量下滑,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下滑。导师质量和研究生质量都出现的问题。这个阶段,变数太多,因素太复杂,很多改革措施逐渐流行起来,国家的人才政策逐渐全面铺开,如科学院的“百人计划”,教育部的“长江学者”,各地的各种大江山河计划,等等。各种考核评估政策也开始流行铺开,“SCI论文”横扫神州大地,“唯SCI论”、“唯论文论”充斥科研教育界,潮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随之而来的,伴之而行的,招生大跃进,导师大跃进,海龟回国潮。享受人才政策的海外回国的青年人才,职称优先,待遇优先,招生优先,博导、教授、研究员一步到位… … 各种不平等、不公平现象凸显。慢慢地,在一个日趋严重的没有公平竞争、行政化猖獗的大环境下,人们的心理发生改变,态度发生改变,行为发生改变。一旦心态发生改变,思想发生改变,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所以,当今的各种奇怪现象,各种不可思议的政策,就顺理成章了。过来人都清楚这个过程的改变,人为造成的不平等、不公平是新时代新矛盾的根源。这也被看作、也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的进步。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正常的社会规则被人为破坏,刚刚建立的正常发展秩序被粗暴地打乱,正常人们追求的目标和梦想瞬间破灭,看看当今的土博士们的命运和现状就能知道一些情况。这个阶段延续到今天,还在持续着,我们正在经历着,煎熬着,疑惑着,呼吁着,等待着,祈祷着,失望着 …… 师生关系恶化主要是这个阶段,研究生质量下滑也是这个阶段,导师泛滥也是这个阶段,无序化泛滥。这个阶段的故事说不完、道不完… …

 

再展望一下未来新的阶段:如果问题不解决,事情还会进一步复杂,新的问题也注定还会出现。有两个方面是必须引起关注的:一是导师的年轻化,一是新时代的学生。没有经验的年轻导师逐渐增多,有个性的学生数量增多。导师年轻化是好事情,但现实问题不能回避。很多通过人才政策回国的青年人才,学问做得很漂亮,但有些学者在海外几乎没有做导师的经历,也没有认真思考和学习过如何做导师,回国后突然被推倒博导、教授的位子上,面对跟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在中国教育背景下的研究生,双方都是毫无经验,都有思想和主见,都是年富力强,都是年轻气盛,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两个结果。还有国内培养的博士,也有很大一批“熬”到了导师的岗位上来了,他们的行为和学风,学术视野和个人胸怀,也是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这些年轻导师们,也会遇到新的挑战。如果在国内受到良好的训练还好一些,如果本身就是“半吊子”,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悠的主,事情就糟了。如果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到了这些导师的手下,事情就更糟了。以后的事情,大家会看到的。

 

导师的作用不是只指导学生完成一个实验,发表几篇学术论文。做导师是需要学习的,需要思考的。研究生真正需要指导的也不是具体的实验技术,而是学术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些指导是潜移默化的,有些指导是需要以身作则影响的,很多方面不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有些是文化的,有些是传统的,是雨露,是阳光,也可以是雷雨,是乌云。做导师不容易,做研究生也不容易。

 

说到研究生的类型,也是很难归类的,与时代的发展有关,与社会大环境有关。在当今一个信仰缺失的社会里,诚信丧失的社会里,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年轻人能够加入研究生队伍,还是应该鼓励的。当今的研究生有这么几类:一类是理想型的,喜欢科研,希望自己当科学家;一类是迷茫型的,自己也不清楚将来要干什么,面对当前的就业压力,走一步是一步;与之相似的是随从型,这部分学生也应归属于迷茫型,自己没有主见,对未来没有认真思考过,看见大家都考研,自己又没有合适的工作单位,也就随着考研,将来干什么?也是走一步是一步。也就是说,一类研究生是自己有明确目标、有个人追求的,是主动进入研究生队伍的;一类是误打误撞“误入正途”的,是被研究生的。但总体来说,当今中国教育的体制下,有追求的学生很多,但真正有个人兴趣的不是很多,原因很多。所以,导师的引导,研究生自己的悟性和感知,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是很重要、很关键的。

 

最后还是想跟研究生说几句话:

研究生必须清楚,研究生学习是自律性学习。作为成年人需要自我约束,自我规划。前程靠自己设计,未来靠自己打拼,事业靠自己努力。怨天尤人,依赖他人,投机取巧,那是糊涂到家了。作为研究生,自己一定要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导师能给你什么?导师给你的是机会,是学习的支持,是学业的保障。那么,你是否充分利用了导师给你的条件,充分掌握了本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所需要的能力呢?研究生所在研究组的积累,研究组的文化,研究组的传统,导师的处事方式、智慧和才华,师兄弟姐妹的智慧和才华,这些都是自己思想的源泉,学业的保证,自己要充分利用和感悟,用心去学,用心去感悟。如果自己天天坐在电脑前发呆、QQ,整天上网浏览娱乐八卦,时间久了,还奢求有什么进步呢?身边那些昂贵的仪器设备,奢华的实验室条件,这些是随便能得到的资源吗?你所在系所的导师们,你可去请教过问题?去咨询过几次呢?每天看似忙忙碌碌,风雨兼程,严寒酷暑,披星戴月,转眼间,到了自己该离开的时间了,一旦走出学校大门,走出学院楼的门,走出研究所的大门,再回头看看,再仔细想想,你就这样离开了,自己是充满自豪、充满信心,满载而归,还是突然感到满腹惆怅、一脸迷茫、内心紧张无助?也许都是鼻子一酸、满眼泪花,泪水的味道相同,但含义迥异。

 

机会很重要,机会靠自己把握,机会失去了再不属于自己。失去了,不再有了,才知道珍贵,虽然有些遗憾,如能亡羊补牢,也不失为良策。

阅读(1149) | 评论(0)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

暂无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请 登录 或者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