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历史上的智者张良》之一 刺秦避难获兵书2011-12-28 22:07:00

【评论】 【打印】 【字体: 】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enc999/53100.html

分享到:

《历史上的智者张良》之一 刺秦避难获兵书

        《历史上的智者张良》之一刺秦避难获兵书
        今波: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历史,各位好,《文化中国》,您听我说,我是今波。公元前218年的一天,秦始皇的车辇在1800名,文武官员和护送之下,浩浩荡荡地行进在河南阳武县境内的博浪沙官道上。突然,这道旁闪出一位壮汉,就向秦始皇的车队投掷出了一个120多斤重的大铁锤,不想误中副车,把那个副车啊,砸得粉碎,嬴政,也就是秦始皇了,大为震怒,他以为自己一统天下,威震八方,如今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用大铁锤来搞袭击呢?那么今天我就要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周圣伟教授一起来,跟您讲述一下下面发生的事情。周老师,您好。
        周圣伟:主持人好。
        旁白: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词学》编委。
        今波:大家都知道,就是说这个秦始皇这个人不太得人心,老被人刺杀,这里面最有名的是荆轲刺秦王,然后还有一个琴师高渐离,也拿琴砸过这个秦始皇。如今又地三次遭受行刺,这第三位他该是谁呢?
        周圣伟:张良。张良是楚汉相争时期的风云人物。
        今波:对。
        周圣伟:他的祖先,在韩国做过五世宰相,他的祖父,父亲,先后辅佐过五代韩王。
        今波:过去战国时期的七国当中的韩国,齐、楚、燕、韩、赵、魏、秦,后来当然秦始皇统一以后,他们算六国当中的一个。
        周圣伟:但是秦始皇消灭掉韩国。
        今波:灭了韩了。
        周圣伟:张良心里面非常气。两个原因,一个就是他的祖先一直受到韩国王室的信任和中用。所以他们家跟王室的关系非常密切。第二个,如果秦始皇不灭韩,张良很可能出将如相,顺利地步入坦途。但是秦王灭韩以后,张良这个美梦破灭了。所以后来,张良就把所有的财产,全部散掉,找到了一个刺客,而且他做了一个120斤,当时120斤大概合今天的五六十斤,秦朝是六进制,大铁锤。
        今波:这里我们交代一个背景,因为当时就在荆轲刺秦王以后,秦始皇为了能让这个社会,更太平一下,不要再有人来行刺我了,他受尽了民间的兵器,然后把这些兵器销毁之后,铸造了12个铜人。
        周圣伟:放在咸阳的宫廷里面,所以张良搞了这个大铁锤以后,他就调查侦查好,秦始皇东巡经过,河南阳武县的博浪沙,他和此刻一起下的手,向秦始皇发动了攻击。秦始皇是非常恼火,谁吃了熊心豹胆
        今波:对。
        周圣伟:敢向我行刺。
        今波:不得了了。
        周圣伟:所以下严令通缉,张良于是开溜了。
        今波:就是因为张良这次的惊世骇俗的刺杀,唐朝胡曾就有这么一首诗,当中有这么两句,“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惊摇”,最后这句话对他评价挺高。说“山东不是无公子,“何事张良独报仇”。
        周圣伟:他这个山东指的是山东六国,就是六国都是被秦朝灭掉的,唯独韩国有个张良,胆气冲天,敢于发出这样的壮举。
        今波:这里必须得说明白,现在的山东是太行山东边。
        周圣伟:华山以东都叫山东。(张良)他刺杀秦王,我们至少可以从这个行为里面,看出这样几条,一个这个人重感情,他的祖父,父亲在韩国为相,秦王灭韩国,实际上已经隔代了,但是我要报仇。第二,他敢于向秦王,发动攻击(说明)他有血性。
        今波:一般人不敢啊。
        周圣伟:他有壮士断腕的这种勇气。第三,他也有谋略,刺杀不成他能溜掉,这个不是说谁都能溜掉。他事先都想好了,如果怎么样,我怎么逃跑。
        今波:但是就在他隐姓埋名这段时间当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遭遇,改变了他的一生。据说是这个张良某一天,经过一座桥,碰到一个穿着粗布短衫的这样一位老先生。这种打扮应该象征什么身份?
        周圣伟:平民,褐,短衫就是褐(粗布短衫),现在把老百姓叫做“布衣”
        今波:这个老人家就径直走道了张良的面前,干嘛呢?把鞋这么一甩,把鞋甩到桥下去了,甩桥下,您自己去捡去得了,“不行”,告诉张良,小子你下去,把这个鞋子给我捡回来。张良这一下,什么。但是仔细想想,不对那我就捡吧,因为我是年轻人,我下去就捡了,真捡了。捡了以后正准备要交给他,老人把这个脚往上一伸,小,你给我把鞋穿上。既然我已经给您捡了,我还是给你穿上。
        周圣伟: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今波:没错,但是这个时候老人家,坦然接受之后,哈哈一笑,走了,一声谢都没有。但是走不多远他又返回来了,说了一句:“孺子可教矣”,这就是“孺子可教”的出处吧。说孺子可教,那么这样,我约你五天以后,早上,我们见面,我有话要说。
        周圣伟:一清早,鸡还没叫。
        今波:他那个时候真还没等鸡叫,他就先到那儿了,结果一看老人家已经在那里等他了,而且很生气地说,跟老人家见面你竟然迟到了,(老人)于是拍屁股走了。又过了五天之后他更早一点,估计不要说鸡没叫了,我估计月亮还在那儿大半空中,然后他就又跑过去了,一看老人家又在了。
        周圣伟:老人又骂他,说五天以后再来。
        今波:最后一次。
        周圣伟:半夜不敢睡觉就去了。
        今波:这下老人他终于满意了。于是送给他一本兵书,他一看《太公兵法》,然后并且跟他说,说是十年以后,天下将打乱,十三以后你来见我,是在济北毂城山下的黄石,估计现在也在山东这个附近,兖州附近,那块黄石那就是我,说完走了。

        周圣伟:早在宋朝,苏东坡就说过,黄石老人送书给张良,“其实甚怪”,就是非常奇怪,甚至还有的学者附会其说,说这个老人是石头变的神仙,因为是老天不满意,秦朝的残暴统治,派这个人来启导张良,让张良去辅佐刘邦推翻秦朝的。但是这里面有宣扬天命的成分。
        今波:那么司马迁是写历史的,大家知道,他应该挺严谨的。他怎么会加上这么一个传说呢?
        周圣伟:这个就是跟司马迁,写这个故事的原初用意,和后人解读这个故事,理解的角度有差别。因为司马迁一直认为,推翻秦朝的残暴统治,第一个功臣是项羽不是刘邦。
        今波:对。
        周圣伟:这一点在《史记》里面的好多篇章我们都可以看到,照理说,项羽是刘邦的政敌,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是汉武帝的时候,刘邦是汉武帝的老祖宗,又是跟项羽的敌人,但是司马迁把项羽列为本纪,跟刘邦是平起平坐的。我们过去历史观上,一直有一个说法叫,成者为王,败者寇。
        今波:对。
        周圣伟:但司马迁没有受这个丝毫影响,他把项羽列为本纪,跟刘邦一个档次
        今波:平起平坐啦。
        周圣伟:一个档次,而且载歌载泣,寄予了很大的感情来歌颂项羽。
        今波:在当时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周圣伟:这个不是我说的,清朝有个学者叫王沅曾,他读《项羽本纪》以后,他就写过一段非常精采的话,我认为是很中肯评价。
        今波:是什么?
        周圣伟:就“首难者虽陈涉,首先反对秦朝的是陈涉起义,“灭秦者项王也”,真正灭掉秦朝的是项羽,“入关者虽沛公”,就是首先入咸阳的把秦朝首都灭掉的是刘邦,但是“灭秦者项王也”他两次反复强调,是项羽灭掉了秦朝。所以说派张良过来,什么辅助刘邦推翻秦朝,这是什么?以前就是“君权神授”“君权天授”的天命的思想。这样就错解了司马迁,写这个故事原初的本意。
        今波:您觉得司马迁当时写这个故事,他不是为了刘邦乃至张良,来找这个借口,能够说张良辅佐他,辅佐他有这个借口,那么您觉得他还有什么其他用意吗?在引用这么一段看似神乎的东西。
        周圣伟:有。
        今波:什么用意?
        周圣伟:一个人性格的成熟,思想的成熟,是需要磨砺,需要锻炼的。
        今波:从这个故事当中,何以看出这一点?
        周圣伟:我跟你讲,圯上老人要张良拾鞋,穿鞋,(张良)气不打一处来。
        今波:真的是。
        周圣伟:他想拔拳头揍这个老头。
        今波:以他那种说是动不动,我就把拔刀相向的那种刺客。
        周圣伟:连秦始皇都敢杀的人,但他忍住了,他感觉什么呢?这个老头有点反常,待人接物跟一般人不一样。
        今波:张良这一点他倒转弯转得挺快的。
        周圣伟:所以后来老头回来说他孺子可教,实际上是张良通过了考试。
        今波:这是一次正式的考试。
        周圣伟:不,这是你根本没感觉到的,考试的考试,他没有考试的形式,他有考试的内容,为什么呢?就是追究古代评论一个人物,有两条标准。
        今波:哪二条?
        周圣伟:一个才,一个德。
        今波:德才兼备。
        周圣伟:其中这个德,不仅仅是我们今天理解的什么,老实厚道,善良忠诚,不是,它还包括什么呢?一个人的胸怀气度。所以古代有个词语叫“德气”,就一个人的胸怀是否宽广,气度是否恢弘,往往是衡量这个人,是不是一个人才的标准。孔子讲“登泰山小天下”,古人那时候认识很肤浅,他们不知道喜马拉雅山,以为泰山是中国的最高峰了。孟子讲“吾养吾浩然之气”,圣贤讲的这些话都是强调,一个人的胸襟气度。所以老人考教张良就是为什么张良在博浪沙刺秦王,血性是有的,勇气是有的,胆量是有的,但是你不够成熟,你太冲动,还不够老成,不够冷静,不能忍。
        旁白:华东师范大学周圣伟教授和《文化中国》讲述人今波,正在为您讲述历史上的智者张良。
        今波:追究的哲学“忍”字太微妙了。“心”字头上一把刀。
        周圣伟:心上要滴血。
        今波:真不容易,所以既然说,我黄石老人,是想让你来辅佐什么样的帝王,来灭掉秦的。这里你必须要具备,这样一个字“忍”。
        周圣伟:这个就是我提个引子你就知道,历史上有个故事就是韩信钻裤裆。
        今波:这个故事是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同乡有个泼皮无赖,看到韩信,韩信当年也算一个人物,平常不怎么样,可是他背着个剑。
        周圣伟:老背一把剑。
        今波:那么这个泼皮呢,不行,要找找他的茬,过去以后一找茬,你小子怎么着,别看你长的高个,然后你再背一把剑,你不过就是个胆小鬼,你如果真的不怕死,你把我杀了。你要是怕死鬼,告诉你,今天你想活着,你就从我裆底下钻过去。结果韩信还真没含糊,考虑了一下还真从他裤裆底下钻了过去。这就叫“甘受胯下之辱”,后来有人称韩信叫“胯夫韩信”。如果韩信当时一气之下,拔剑杀了那个泼皮。
        周圣伟:把那个泼皮杀了。
        今波:您想想后面是什么后果?
        周圣伟:杀人偿命,蹲大狱,铁窗里面了此一生。还有一种可能,他拔剑武艺不行,被那个泼皮杀了,生命从此终结,这两种结果都不是韩信愿意看到的,为什么?他胸有大志。他有理想有抱负,如果为这一时的气氛,动了怒,动了手,跟那个泼皮斗,以后就没有他登台拜将,指挥千军万马打败项羽的那种灿烂和辉煌。
        今波:说得太好了。那我们返回头来再去看看张良,如果张林当时血性再一上来,你看你凭什么来指挥我,给你拿鞋子,你敢侮辱我,也真的一拳打出去了,那后果。
        周圣伟:老头走人了,也就没有给他《太公兵法》,也就没有指导张良后来成为帝王师的这种可能了。
        今波:有一个更悬的说法,就是十年之内要乱,天下要乱,十三年以后你在什么什么什么地方看到的那块黄石,那就是我,这个真的可以由两种解释,一种解释就是说,我就是那黄石变的,另外一种就可能是,那块黄石代表我,见石如见人。你觉得这两种,哪一种更可取一点。
        周圣伟:我倾向于后一种,前面一种有点鬼怪迷信色彩。
        今波:真的是。
        周圣伟:为什么呢?因为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面,石头是有灵气的,你看孙悟空,石头里头爆出来的。
        今波:石猴嘛。
        周圣伟:贾宝玉生出来的时候,嘴里面衔块玉,还有过去说佛家说法,说到深的地方,人听不懂,石头能懂,叫“石点头”,所以明清小说里面,就有这样的小说名称叫《石点头》《醉醒石》。
        今波:对。
        周圣伟:所以说黄石老人是,石头变的这个说法,它多少带有这样的一种传统思维的习惯在里面,这种模式在金庸小说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好几次。
        今波:金庸小说里面,某某某的武侠之前还不行呢,突然间掉到那个山洞里面,得遇高人,于是得到了一部什么内功心法,或者独门剑法照着练,以后就武功突飞猛进,这是武侠小说的浪漫。
        周圣伟:不单单是浪漫,它里面也有观念,实际它是就是受到了古人这种文化观念的影响,但同时它又在传导这种观念,我们今天说法叫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张良)从刺客到谋臣,完成了人生经历当中,一次地有革命性的转变。一个人的性格,思想,从质上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今波:那么就是这一次质变之后,张良从此走上了一条更加理性的推翻秦朝政权的这样的一条道路。当然,这之后就是碰到了后面在他一生中太重要了的刘邦。关于这部分,咱们今天的时间不够了,咱们就明天再讲,好吗。
        周圣伟:好。
        今波:好,今天非常感谢您。如果说黄石老人,送给张良的《太公兵法》是一件珍宝,那么他通过这种形式,传导给张良的思想观念,则等于是一座宝藏,张良后来是怎样借取前人的经验教训,规劝刘邦趋利避害,辅佐汉高祖夺取天下的呢?咱们下次再说,好,再见。
上篇:《历史上的智者张良》之二 运筹帷幄攻咸阳
下篇:《历史上的智者管仲》之五 成功秘诀

阅读(2053) | 评论(0)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

暂无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请 登录 或者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