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明亡清兴六十年之中原悲歌2011-04-10 09:55:00

【评论】 【打印】 【字体: 】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enc999/52399.html

分享到:

明亡清兴六十年之中原悲歌


        明亡清兴六十年之中原悲歌

        解说:明亡清兴六十年之中原悲歌。

        解说:明朝崇祯皇帝在位的17年里,他的老对手皇太极不仅在王朝的辽东地区,发动过许多次大规模的进攻,甚至还先后五次突破了长城,直接进攻明朝的心脏,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皇太极的八旗大军甚至还一度向南,占领了山东的济南。崇祯皇帝对于刚刚登上皇位不久,就发生的那一场北京保卫战,应当是记忆犹新。在那一场战争中,明朝不仅损失了抗击清军的灵魂人物袁崇焕,而且北京城也险些陷落。但是就是在这样惨痛的教训面前,堂堂大明王朝为什么却被清军一次又一次地突破长城,让整个首都地区惨遭战火蹂躏?而在皇太极对明朝中原的五次进军中,为什么却没有像后来的1644年那样,直接定鼎北京?在曾经的中原大地上,究竟又上演过怎样悲壮惨烈的一幕?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将与我们一同揭开皇太极五入中原之谜。

        阎崇年:大家好,今天我讲的题目是中原悲歌。这个在明亡清兴的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幕。为什么?皇太极时期,他同明朝总共打了八场大战,在关外三场,在关内五场。关外第一场,就是宁锦之战。结果,皇太极打败了,我们讲过。第二场是大凌河之战,结果祖大寿投降,后来又跑到锦州。第三场,是松锦大战。洪承畴统帅13万大军,结果全军覆没,洪承畴,祖大寿都投降了清朝。这是关外。

        关内,先后有五次,皇太极的军队突破长城,进入中原。第一次,是天聪三年,崇祯二年,1629年,就是袁崇焕保卫北京那一战,我们讲过了。袁崇焕在这次战争当中,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袁崇焕平台落狱,第二年就被磔死于世。

        第二次,就是皇太极率着军队,到了张家口一带,他主要是打林丹汗,结果林丹汗西走青海,他扑了个空,为了解决军队给养,就突破长城,进到长城以里,进行骚扰抢掠,但这次规模不大。重要的是第三,第四,第五次。今天我就讲这三次。

        解说:皇太极前两次进攻中原,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好处。而且离他实现定鼎北京,逐鹿中原的梦想还差得很远。那么皇太极随后对明朝中原地区发起的进攻,会有什么新的进展?已经有过失败教训的明朝崇祯皇帝,又怎么会给皇太极以可乘之机呢?

        阎崇年:下面讲第一个题目,一,耀兵京畿。崇德元年,崇祯九年,1636年。皇太极派他的哥哥阿济格,就是多尔衮的同胞哥哥,统帅清朝的军队,来进入中原。皇太极为什么他要进兵中原呢?有一个道理,就是皇太极曾经打过一次大凌河之战,我们讲过,这次战争打得非常惨烈,先包围大凌河城,最后大凌河城里面是先吃马肉,又吃人肉,最后是人吃人。这一仗皇太极打赢了,把大凌河城攻克了,把大凌河城的守将明锦州总兵祖大寿降服了。按理说得到胜利了,这场战争之后,皇太极很高兴,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各旗的旗主,未了,诸王讨论下一步仗怎么打。

        他的一个弟弟叫阿济格,就提出来,说仗不能这么打,你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打了一个大凌河城,打完了你又不守,把城毁了,你得到了什么呢?得到了城,空城一座,你还毁掉没用,得到土地,你没得土地,你又撤回沈阳了,得到人口,降服了一万多人,这一万多人你还管他饭吃,当时后金闹饥荒,自己都没有饭吃,你还得养这批人,你杀了他们,你名声不好,养着他们,你又没有粮食,所以,阿济格认为,你不要再打类似大凌河城这样的战争了,名义上好听,你把大凌河城攻克了,实际上没有得到任何的实惠。阿济格有一段话,《清大宗实录》做了记载,阿济格说,部下士卒,及新附蒙古等,一无所获,皆以为徒劳。就说满洲的兵士,还有很多归附的蒙古的官兵,所有的士卒一无所获,什么没得到。简单来说,没有抢到东西,粮食,衣服,金银,财宝,都没得到。白白辛苦了好几个月。露宿荒野,拼命厮杀,无所获。怎么办?

        经过军事会议商量,最后皇太极决策,进兵中原,进行掳掠,满足广大官兵的财富的欲望。于是,就发动了第三次入塞的战争。

        解说:一心为抢掠而来的八旗军,虽然来势汹汹,但是明朝的军队也不是吃白饭的。前两次被清军突破长城,威胁北京的惨痛教训,还历历在目。况且,如果谁把清军放了进来,那崇祯皇帝一定不会饶过他。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朝的八旗军怎么突破坚固的长城防线?

        阎崇年:这一次战争由阿济格统帅,率着军队就进攻长城,长城明朝的守备很严密,但是有很多的疏漏,因为长城太长。八旗军队就找了几个薄弱环节就打进来了。打进来之后,主要在经京畿地区,就北京附近地区,他没有打北京,因为打过北京,知道北京城墙很高,护城河很宽,难以攻下。

        他怎么办呢?就绕着北京城,从北往西,西南,南面,北京的东南,东面,东北,整个围绕北京饶了一圈。绕这一圈,就是一个府一个府地打,一个城一个城地打,打到哪抢到哪,抢到哪打到哪。明朝的军队是很腐朽的,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打到昌平,个昌平的守将开始还象征性防一下,但是阿济格是很聪明的,他先把俘虏的两千人事先做了工作,就放回到昌平,让他们做里应外合。阿济格军队打城的时候,打得很激烈,城上也守,结果这两千人里头有人做内应,把城门打开,是外攻内应,就把城给打下来了。打下之后,总兵叫巢丕昌,堂堂总兵,没有认真的地抵抗,剃发投降,降了清朝。但是很多的下级的官员,还有一些百姓,在清朝军队进攻面前,表现的气节,表示了不屈的精神。

        比如说有一个人叫鹿善继,这个人是进士出身,他因为种种原因,就退职还乡了。这个人是定县,今河北定州市人,八旗军队就打到他这个县城了,他家是江村人,他从江村村里就到城里,和其他人一起来保卫定县。定县军民坚持了七天七夜,寡不敌众,城破了。城破了,鹿善继就被俘了,杀之前,要把他衣服剥下来,因为八旗军队他们是一缺粮食二缺衣服,特别是家属里面缺衣服。要把他衣服扒下来抢走。鹿善继说,天朝鹿太常衣,肯覆羯狗奴耶。我天朝大臣鹿太常的衣服,能给你们这些狗奴才穿吗?要杀就杀,衣服不可脱。鹿善继拒绝脱衣服,给八旗的官兵,八旗官兵非常愤怒,就拿刀砍他,把他砍死,年62岁。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做了一个评论,整个大明皇朝是日落西山,接近崩溃了。鹿善继这种行为,是个什么样子呢?评论说,捧一篑以塞溃川,挽杯水以浇烈焰。你捧着这么一桶土来堵塞决的河堤,你舀了这么一杯水,来灭火,当然是不可能了。但是,鹿善继这种精神却反映了中华民族爱国的情怀。

        解说:面对清朝八旗军的进攻,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普通民众和下级官员们在奋起抵抗,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幕悲壮的历史证据。但是,在这惨烈的战斗中,我们却很少看到大明王朝的高级官员。那么,这些人究竟在做什么呢?广告之后继续讲述。

        阎崇年:那些高官怎么样?高官我讲两个例子。一个叫梁廷栋,做过兵部尚书,要杀袁崇焕这个奏疏,就是梁廷栋上的。后来崇祯皇帝对他不高兴了,贬陈兵部侍郎,让他带领宣府,山西,大同,这三个镇的兵,来堵御阿济格的军队。这个梁廷栋是在阿济格军队的后头,你走我也走,你退我也退,追而不打。他心里头整天郁闷,你是兵部尚书贬了官了,还不敢打,结果等到阿济格退兵之后,他郁闷而死。死了之后,皇帝追究责任要杀他,一查,他已经郁闷地急死了。所以就没有再追究。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兵部尚书张凤翼。八旗军队打进来,他兵部尚书有责任,他带兵同阿济格军队抵抗。他也是带了军队之后,在阿济格军队的后面,你走我走,你停我停,就是不交火。他想了,他是兵部尚书,他前头有例子,我们讲过,北京保卫战的时候,兵部尚书王恰先下狱死了,袁崇焕死了,他也没有好的结果。他想,事情之后,他可能也要死。他不打仗,带了兵天天干什么之天天吃大黄,天天吃大黄,仗刚结束,他死了。史书评论五个字,惧罪饮药也。就是知道戴罪,害怕,天天吃要死的药,这场仗刚结束,他也死了。就免得官场追究他责任杀头。这样不可以保持一个全尸嘛。

        解说:到现在,已经三次被突破的长城守军,应当会有了足够的记性如果长城再被清军突破,那么崇祯皇帝怎么会轻易地饶过这些守卫的官员?那么面对已经加强了防守的明朝军队,清朝八旗军这次的突破口,会选在哪里呢?

        阎崇年:二,高阳悲歌。崇德三年,崇祯十一年,1638年,皇太极又派他的弟弟多尔衮,还有他的质子岳讬,率领大军第四次破墙入犯中原。这一次他是先打长城的墙子岭,事先了解到,墙子岭明朝有重军把守,易守难功。于是他们就侦探,墙子岭旁边有两个残破的隘口,可以从那突破。于是清军就架着人梯,在一个非常艰险的一个山路上,就突破了长城。突破长城,就从长城进来,这个时候,墙子岭的守将总兵吴国俊,蓟辽总督吴阿衡,还有一个监军太监叫邓希诏,他们在这儿守卫长城。八旗军攻进来了,打到他们驻地了,这个时候,他们三位大员在做什么呢?这个监军太监邓希诏过生日,总兵,蓟辽总督,都给他拍马屁,给他祝寿呢。喝酒,歌舞,喝得酩酊烂大醉。这个时候接到军报,八旗军队包围了。这个总兵吴国俊喝得醉醺醺的,带了兵就出去应敌。打了几个回合,就败逃,被八旗兵给杀了。那个蓟辽总督吴阿衡呢,也是做了一番挣扎,还是喝着酒呢,醉醺醺的,你怎么打仗?一看不行,他就率一部分人败逃了。后来崇祯皇帝火了,就把这个总督给杀了。还有那个太监,监军太监,后来也没好下场。就这样,八旗的军队就突破了长城,就进到北京城外了。

        多尔衮率领八旗的军队,到了北京的北郊之后,怎么办?诸位,兵分八路。西路,沿着太行山的脚下往南,东路,沿着京杭大运河往南,中间1、2、3、4、5、6,6路,合起来八路,平推着往南走。一直推到济南府,一千多里地。这八路我们不能都说了,我先说西路。沿着北京的西郊,昌平,延庆,房山,再往南,就到了现在保定地区,再往南,到了高阳,河北高阳。

        这个时候,孙承宗他是高阳人,他已经在家养老了,过去我讲过,孙承宗是大学士,天启皇帝老师,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他在家里头养老,一听说清朝的军队要打高阳县城,他带领家眷,从村里到了县城,和县里的军民一起守卫高阳县城。清朝的军队猛烈地攻城,他有火器,但是没有一个奸细。战斗打得非常激烈,城攻破了。孙承宗是清朝人知道,因为当年关宁锦防线,是孙承宗和袁崇焕建立的,所以对待孙承宗格外客气,没有杀他,良言相劝,让他投降。孙承宗说,我天朝大臣,城亡与亡,死耳,无多言。我是大明朝的大臣,城存与存,城亡我与亡,共亡。死耳,死了也没关系。孙承宗在城陷落以后,一看也不行了,自己被俘了,望阙叩头。就望着北京皇宫叩头。然后自缢而死,年七十有六。不仅如此,孙承宗的儿孙家眷,亲王跟他在一块儿,40多人,完全殉难了。唯独有一个儿子在外地做官,没有死,后来这个儿子给孙承宗整理这个集子传世。

        解说:西边的这一路八旗军已经攻占了北京周边的大片地区,但这似乎并非是八旗的主力部队,多尔衮亲自率领的那支东路部队,他们到哪里去了?此时此刻,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阎崇年:多尔衮等等率着军队,沿着运河就往南打,直指德州。德州是山东的一个重镇,当时明朝的官员认为,清军必打德州。于是总兵等等,集中兵力来守卫和救援德州。多尔衮叫睿亲王,聪明,多尔衮就没有打德州,就绕过了德州,直接打济南。济南府城是很重要的城,城里人就抵抗。但是还是寡不敌众。多尔衮率领清军就把济南府府城给攻破了。攻破之后,城里头有巷战,同清军搏斗。多尔衮就下令连进攻带屠杀,杀了多少人?有的史书记载,城里头尸体13万具,就是杀了13万人,这个数字未必可靠,但是说明杀的人很多。这一仗不仅仅是杀了百姓,清军总共俘虏和杀了一些什么人呢?我们看一下。

        《清太宗实录》记载,所获人畜计462303,光右翼军队掳掠的黄金4039两,白银977406两,这光是右翼军队一面,左翼军队的数字没有上报,就是没有记录下来,大体与此相仿。

        解说:大明王朝首都附近地区,已经是第四次被清军所洗劫,事情有再一再二再三,哪有再四的道理,更何况皇太极还要第五次大举进攻中原。我们真的已经很难想像,已经吃了这么多次亏的崇祯皇帝,怎么可能让皇太极再次得手呢?广告之后继续讲述。

        解说:刚才说到,皇太极用几乎完全相同的手段,接连进攻明朝中原地区,而且次次得手,我们已经很难想像,已经吃了这么多次亏的崇祯皇帝,怎么可能让皇太极再得手一次呢?

        阎崇年:三,高官被杀。崇德七年,即崇祯十五年,1642年,离明朝灭亡只有两年。皇太极发动第五次入关掳掠。这一次皇太极派他弟弟阿巴泰率领军队,主要范围还是在北京四围的地区。因为这个地区比较富庶。先进工北京东郊地区,三河,宝坻,然后沿着运河再往南。因为运河两岸是北京富庶的地区,一直到了临清,临清这一仗打得非常惨烈。城里面坚持,后金军队就攻打。打下城之后,城里头还反抗,军民反抗,就进行巷战,巷战是非常残酷的。因为你临清的官兵,你很多是手拿一个木棍,或者拿了长矛,你对后金的骑兵,你当然是个弱势,但是还是英勇抵抗。我举一个例子。天津一个参将,叫贺秉钺,他父亲死了,他扶着他父亲的灵柩,回家发丧,路过临清,正好被围在城里。这个贺秉钺,就不顾他父亲的棺柩了,和临清的兵民一块来抗清。最后矢尽弹绝,死在街巷里面。

        再举一个例子,河间府的知府叫颜胤绍,他全家都参加保卫战。最后还是寡不敌众,城破了,他带他手下人到官府里,然后纵火把衙门烧了,自己也自焚而死,就是我宁死不降。清军打倒廪倾以后,又回过头往北打,就到了潍县,潍县城也抵抗,除了官兵以外,还有城市的居民,上城守卫。这个时候,有一个原来担任巡抚的叫张尔忠,年老有病,卧床不起,他让他的手下的人,把他的床,病床抬着,抬到前线,抬到城上,他说用我卧床的躯体,来挡着清朝军队的箭头,掩护其他的人,来射箭,来反抗。当然他的病体中了很多的箭,就死在病床上。

        解说:清军在京师附近地区,大肆进攻和抢掠的时候,我们似乎只是看到了各个地方在奋起抵抗皇太极的大规模入侵,在整个大明王朝的京畿地区,遭到如此惨重损失的危急时刻,明朝的主力部队哪里去了?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阎崇年:这时候明朝军队做什么?正式的官兵做什么?我刚才说守城,大学士周延儒,过去我们提到过,因为情况紧急,他带兵在前线,要同清军作战。大学士,带病作战,天天喝酒,听戏,打牌。不仅如此,而且每天往皇帝那奏报,今天打了胜仗了,消灭敌人多少,明天我又打胜仗了,消灭敌人多少。荒唐,史书怎么记载这个周延儒呢?这么说的,惟与幕下客饮酒娱乐,而日誊章奏捷。这是《明史·周延儒传》说的,天天和他那些部下,门客喝酒,娱乐,还天天写报告,我打了胜仗了,每天写报告,每天报告战果。无耻啊,无耻。后来崇祯皇帝发现了,赐他自尽。我说他死有余辜,千刀万剐都不为过。这一仗就是清军第五次入塞,是个什么结果呢?清朝自己的报道说,与明军作战共三十九次,生擒明总兵五员,兵道五员,副将五员,参将八员,游击四员,一共二十七员,全部处死。这一仗一共攻克了明朝3个府城,18个州城,67个县城,一共88座城镇。清军掳掠的财务《清太宗实录》自己做的记载说,计黄金12250两,白银2205277两,珍珠4440两,绸缎52230匹,缎衣,皮衣,13840领,貂皮等500多张,俘获369260余人,牲畜551040余头。总共俘获人畜920300。皇太极派军队五入中原,特别是第三,第四,第五次入中原,这个对皇太极来说,扩大了政治影响,打击了明朝的军事实力,掳掠了大量财富。对明朝来说,特别是对中原百姓来说,是一场空前浩劫。这样一来,就加深了中原官民的矛盾,加重了民众的苦难,触发了中原地区的民变,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这一讲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上篇:明亡清兴六十年之洪承畴降清
下篇:明亡清兴六十年之多尔衮摄政

阅读(2175) | 评论(0)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

暂无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请 登录 或者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