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再次认识“左”右!2007-09-30 16:11:00

【评论】 【打印】 【字体: 】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yuqiexing/29750.html

分享到:

 

关于中国革命与建设历史上,"左"的错误与右的错误表现在上篇文章已经略有涉及,但还不是很清楚。这次我结合了邓小平的智慧,再次系统的学习了以下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其本质和哲学依据,感觉受益颇深。

1."左“的错误

过于激进,带有冒险主义色彩,有时就是关门主意。它反对事物的正常发展,非要超越这个阶段,不但没有进步,而且给发展带来阻碍。从哲学上来说,这种错误主张直接在没有量变积累的基础上直接进行质变,显然不可取。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有可能是它混淆了现实可能和抽象可能,犯了超越现实可能的错误。我自己总结来说,就是“不该做却做”

2.右的错误

不敢放手去干,延误了时机,放弃了机会,也是影响发展。与上面“左”的错误相比,从哲学上来说,实际上时机已经成熟,即量变已经到了一定阶段,却不进行质变,或者是本来事物已经具备现实可能,却认为是抽象可能。我总结说:“该做不做”

3.为什么我国“左”倾错误要多?

主要是因为“左”的错误常常带有理想革命主义色彩,让人误以为可以带来进步与发展,其实不然。

也可以这样理解。凡是阻碍发展的,我们就要批判。当然主要就是批判那种退步的思想和主义。可以分为“左”的错误和右的错误。

4.改革开放时期的“左”与右

在文革刚刚结束时期,国家百废待兴时期,有一种思想是坚持闭门造车,搞自己的建设,这就是“左”的错误,与抗日的统一战线中的关门主义如出一辙;另一种则是全盘西化,搞成资本主义。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建设总设计师,站在理论的高度,有针对性的消除了这2种错误。


(1) 对于闭门造车的,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去战胜这些习惯势力。


(2) 对于全盘西化的,则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在“两个基本点”的保障下,实现“一个中心”已经不是问题,历史和实践证明了一切。邓小平的设计是完美的。

阅读(2625) | 评论(0)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

暂无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请 登录 或者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