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统计数字问题(2009-09-20 19:35:00)

摘要:/*****************************************************************************
算法实现题1-1 统计数字问题
问题描述:
     一本书的页码从自然数1 开始顺序编码直到自然数n。书的页码按照通常的习惯编排,
每个页码都不含多余的前导数字0。例如,第6 页用数字6 表示,而不是06 或006 等。数
字计数问题要求对给定书的总页码n,计算出书的全部页码中分别用到多少次数字0,1,
2,…,9。
编程任务:
    给定表示书的总页码的10 进制整数n (1≤n≤109) 。编程计算书的全部页码中分别用
到多少次数字0,1,2,…,9。
参考网页:http://blog.csdn.net/jcwKyl/archive/2008/10/02/3009244.aspx
********************************************************************************/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cmath>
#include <iterator>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pow(unsigned int idx);
int main()
{
 int n;                    //从1开始编码到n,1<<n<<pow(10,9)
 int m;                 &nb......

阅读全文(3511) | 评论:0

C++文件读写函数介绍(2009-09-16 20:56:00)

摘要:1.fopen()
  fopen的原型是:FILE *fopen(const char *filename,const char *mode),fopen实现三个功能:为使用而打开一个流,把一个文件和此流相连接,给此流返回一个FILR指针。

  参数filename指向要打开的文件名,mode表示打开状态的字符串,其取值如下:

  字符串 含义

  "r" 以只读方式打开文件

  "w" 以只写方式打开文件

  "a" 以追加方式打开文件

  "r+" 以读/写方式打开文件,如无文件出错

  "w+" 以读/写方式打开文件,如无文件生成新文件

  一个文件可以以文本模式或二进制模式打开,这两种的区别是:在文本模式中回车被当成一个字符’\n’,而二进制模式认为它是两个字符0x0D,0x0A;如果在文件中读到0x1B,文本模式会认为这是文件结束符,也就是二进制模型不会对文件进行处理,而文本方式会按一定的方式对数据作相应的转换。

  系统默认的是以文本模式打开,可以修改全部变量_fmode的值来修改这个设置,例如_fmode=O_TEXT;就设置默认打开方式为文本模式;而_fmode=O_BINARY;则设置默认打开方式是二进制模式。

  我们也可以在模式字符串中指定打开的模式,如"rb"表示以二进制模式打开只读文件,"w+t"或"wt+"表示以文本模式打开读/写文件。

  此函数返回一个FILE指针,所以申明一个FILE指针后不用初始化,而是用fopen()来返回一个指针并与一个特定的文件相连,如果成败,返回NULL.
  例:
   以下是引用片段:
FILE *fp; 
  if(fp=fopen("123.456","wb")) 
  puts("打开文件成功"); 
  else 
  puts("打开文件成败");
  2.fclose()
 ......

阅读全文(4692) | 评论:0

linux下用gcc生成静态库和动态库(2009-09-15 10:11:00)

摘要:
蛮清楚的。 我们通常把一些公用函数制作成函数库,供其它程序使用。函数库分为静态库和动态库两
种。静态库在程序编译时会被连接到目标代码中,程序运行时将不再需要该静态库。动态
库在程序编译时并不会被连接到目标代码中,而是在程序运行是才被载入,因此在程序运
行时还需要动态库存在。本文主要通过举例来说明在Linux中如何创建静态库和动态库,以
及使用它们。 在创建函数库前,我们先来准备举例用的源程序,并将函数库的源程序编译成.o文件。
第1步:编辑得到举例的程序--hello.h、hello.c和main.c; hello.c(见程序2)是函数库的源程序,其中包含公用函数hello,该函数将在屏幕上输出"
Hello XXX!"。hello.h(见程序1)为该函数库的头文件。main.c(见程序3)为测试库文件的
主程序,在主程序中调用了公用函数hello。 #ifndef HELLO_H
#define HELLO_H void hello(const char *name); #endif //HELLO_H
程序1: hello.h #include <stdio.h> void hello(const char *name)
{
printf("Hello %s!\n", name);
}
程序2: hello.c #include "hello.h" int main()
{
hello("everyone");
return 0;
}
程序3: main.c 第2步:将hello.c编译成.o文件; 无论静态库,还是动态库,都是由.o文件创建的。因此,我们必须将源程序hello.c通过g
cc先编译成.o文件。 在系统提示符下键入以下命令得到hello.o文件。 # gcc -c hello.c # 我们运行ls命令看看是否生存了hello.o文件。 # ls hello.c hello.h hello.o main.c #
在ls命令结果中,我们看到了hello.o文件,本步操作完成。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如何创建静态库,以及使用它。 第3步:由.o文件创建静态库; ......

阅读全文(3515) | 评论:1

linux下用gcc生成静态库和动态库(2009-09-15 10:11:00)

摘要:
蛮清楚的。 我们通常把一些公用函数制作成函数库,供其它程序使用。函数库分为静态库和动态库两
种。静态库在程序编译时会被连接到目标代码中,程序运行时将不再需要该静态库。动态
库在程序编译时并不会被连接到目标代码中,而是在程序运行是才被载入,因此在程序运
行时还需要动态库存在。本文主要通过举例来说明在Linux中如何创建静态库和动态库,以
及使用它们。 在创建函数库前,我们先来准备举例用的源程序,并将函数库的源程序编译成.o文件。
第1步:编辑得到举例的程序--hello.h、hello.c和main.c; hello.c(见程序2)是函数库的源程序,其中包含公用函数hello,该函数将在屏幕上输出"
Hello XXX!"。hello.h(见程序1)为该函数库的头文件。main.c(见程序3)为测试库文件的
主程序,在主程序中调用了公用函数hello。 #ifndef HELLO_H
#define HELLO_H void hello(const char *name); #endif //HELLO_H
程序1: hello.h #include <stdio.h> void hello(const char *name)
{
printf("Hello %s!\n", name);
}
程序2: hello.c #include "hello.h" int main()
{
hello("everyone");
return 0;
}
程序3: main.c 第2步:将hello.c编译成.o文件; 无论静态库,还是动态库,都是由.o文件创建的。因此,我们必须将源程序hello.c通过g
cc先编译成.o文件。 在系统提示符下键入以下命令得到hello.o文件。 # gcc -c hello.c # 我们运行ls命令看看是否生存了hello.o文件。 # ls hello.c hello.h hello.o main.c #
在ls命令结果中,我们看到了hello.o文件,本步操作完成。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如何创建静态库,以及使用它。 第3步:由.o文件创建静态库; ......

阅读全文(1649) | 评论:0

Linux下静态库.a文件生成方法(转)(2009-09-14 16:53:00)

摘要:Linux下静态库.a生成
1.将各函数代码所在的源文件编译成目录文件。例如,对于myfunc.c,可以用如下命令 将其编译成目标文件:
gcc -c myfunc.c
当然在有多个源文件时,只需在gcc 命令行中将其分别列上就可以了。经此一步,将能够得到各源文件的目标文件。对上例,将得到myfunc.o 2.将各目标文件收集起来放到一个静态库文件中。这主要借助于ar命令完成,如:
ar r ~/lib/libtest.a myfunc.o 注:建立动态链接库、并不需要用到其他的工具,借助于gcc命令即可完成。此时需在命令 行中加上-K  PIC和-G这两个选项,如下我们可以建立libtest的动态版本:
gcc -K PIC -G -o $HOME/lib/libtest.so myfunc.c
1、用gcc的-c选项生成.o文件,如
gcc -c test1.c test2.c test3.c
编译后会生成test1.o test2.o test3.o三个目标文件。
2、然后用ar命令生成.a文件,如
ar crv test.a test1.o test2.o test3.o   本文来自CSDN博客,http://blog.csdn.net/zhangbiao1981/archive/2009/04/27/4128209.aspx......

阅读全文(3196) | 评论:0

bind1st bind2nd的使用(转)(2009-09-11 20:45:00)

摘要: 作者Blog:http://blog.csdn.net/simahao/ 本篇适合不熟悉这两个函数的读者         以前在使用stl的过程中发现bind1st和bind2nd这两个函数,当时不太理解什么意思,今天在网上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发现竟然很简单,下面我就具体解释一下他们的用法。         bind1st和bind2nd函数用于将一个二元算子(binary functor,bf)转换成一元算子(unary functor,uf)。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它们需要两个参数:要转换的bf和一个值(v)。          可能这么解释以后大家还不是很清楚,那么就说点白话吧。我们在做比较的时候所写的表达式像 x > k ,x < k,这里的k是一个参数表示你程序里面的表达式要和k值去比较。上面这两个表达式对应的应该是bind2nd ,简单的理解就是把k作为比较表达式的第二个参数。如果使用bind1st则对应的表达式是 k > x,k < x,也就是把k作为比较表达式的第一个参数。大家可能会注意到这里面没有=的比较,先别着急,后面将会说道如何实现=的比较。先举两个例子看看bind1st和bind2nd的用法。 int a[] = {1, 2, 100, 200}; std::vector< int> arr(a, a + 4);

// 移除所有小于100的元素
arr.erase( std::remove_if( arr.begin(),  arr.end(),
    std::bind2nd( std::less< int>(), 100)), arr.end()); 这里的比较表达式相当于arr.value < 100 如果用bind1st则表达的意思就恰恰相反 // 移除所有大于100的元素
arr.erase( std::remove_i......

阅读全文(2628) | 评论:0

UML关系表示方法(2009-08-10 10:38:00)

摘要:UML关系表示方法 常见的关系有:一般化关系(Generalization),关联关系(Association),聚合关系(Aggregation),合成关系(Composition),依赖关系(Dependency)。       其中,聚合关系(Aggregation),合成关系(Composition)属于关联关系(Association)。       一般关系表现为继承或实现关系(is a),关联关系表现为变量(has a ),依赖关系表现为函数中的参数(use a)。       一般化(泛化)关系:表示为类与类之间的继承关系,接口与接口之间的继承,类对接口的实现关系。
      表示方法: 用一个空心箭头+实线,箭头指向父类。或空心箭头+虚线,如果父类是接口。       关联关系:类与类之间的联接,它使一个类知道另一个类的属性和方法。
      表示方法:用实线。       聚合关系:是关联关系的一种,是强的关联关系。聚合关系是整体和个体的关系。关联关系的两个类处于同一层次上,啊聚合关系两个类处于不同的层次,一个是整体,一个是部分。
      表示方法:空心菱形+实线+箭头,箭头指向部分。       合成关系:是关联关系的一种,是比聚合关系强的关系。它要求普通的聚合关系中代表整体的对象负责代表部分的对象的生命周期,合成关系不能共享。
      表示方法:实心菱形+实线+箭头,       依赖关系:是类与类之间的连接,表示一个类依赖于另一个类的定义。例如如果A依赖于B,则B体现为局部变量,方法的参数、或静态方法的调用。
  &nbs......

阅读全文(1943) | 评论:0

何时使用常量迭代器(2009-08-09 16:30:00)

摘要: 何时使用常量迭代器(const_iterator) CODE 你是否疑惑,为什么C++标准化委员会使用常量迭代器(const_iterator)代替常量迭代型(const iterator)?为什么不用const_iterator代替 const iterator ?


原因很简单:常量迭代器不是常量迭代型。这意味着你能够改变常量迭代器的长度(例如:用++来增加长度)。然而,你不能改变常量迭代器所指向的对象的值。

让我们进一步阐明一下。如果你把迭代器考虑成指向T的指针,那么常量迭代器不是指向T的常量指针,而是指向常量T的非常量指针。

在接下来的例子中,常量迭代器的长度成功地增加了。而另一方面,想要通过迭代器,而改变其中的元素值的企图却失败了,因为它是常量迭代器。

std::vector<double> results;

results:push_back(98.99);

results:push_back(86.33);

std::vector<double>::const_iterator it = vi.begin();

++it; //正确,改变迭代器,而不是其中的元素

*it = 100.5; //错误,不能用const_iterator改变其中元素

总之,const_iterator的使用者,不允许通过其迭代器,而改变其指向的元素值。
......

阅读全文(1609) | 评论:0

View Compilation Error(2009-08-02 21:43:00)

摘要: View Compilation Error 325720_0_16028.cpp \include\xutility(1242) : error C2143: 语法错误 : 缺少“)”(在“>”的前面) \include\xutility(1242) : error C2433: “a” : 不允许在数据声明中使用“inline” \include\xutility(1242) : error C2530: “std::a” : 必须初始化引用 \include\xutility(1242) : error C2059: 语法错误 : “)” \include\xutility(1242) : error C2143: 语法错误 : 缺少“,”(在“&”的前面) \include\xutility(1250) : error C2143: 语法错误 : 缺少“)”(在“>”的前面) \include\xutility(1250) : error C2433: “a” : 不允许在数据声明中使用“inline” \include\xutility(1250) : error C2086: “const T1 &std::a” : 重定义 \include\xutility(1242) : 参见“std::a”的声明 \include\xutility(1250) : error C2530: “std::a” : 必须初始化引用 \include\xutility(1250) : error C2059: 语法错误 : “)” \include\xutility(1250) : error C2143: 语法错误 : 缺少“,”(在“&”的前面) \include\xutility(1257) : error C2143: 语法错误 : 缺少“)”(在“<”的前面) \include\xutility(1257) : error C2143: 语法错误 : 缺少“;”(在“<”的前面) \include\xutility(1257) : error C2433: “a” : 不允许在数据声明中使用“inline” \include\xutil......

阅读全文(4872) | 评论:0

动态规划0-1背包问题(2009-08-01 17:41:00)

摘要:#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显然定义为全局变量不好 const int item=3;//物品数量
const int max_wgt=10;//背包最大容量
int c[item+1][max_wgt+1];//从1…i…item物品中,背包剩余空间为0<=j<=max_wgt的最大价值  int w[item+1]={0,3,4,5};//物品质量
 int vl[item+1]={0,4,5,6}; //物品价值
int knapbag()
{
     for (int i=0;i<=item;i++)//初始化
   {
      for (int j=0;j<=max_wgt;j++)
      {
         c[i][j]=0;
      }
   }
   //c(i,j)=max{c(i-1,j), c(i-1,j-w[i])+vl(i)}
   for (int i=1;i<=item;i++)
   {
      for (int j=1;j<=max_wgt;j++)
      {
         if (w[i]<=j)
         {
        &n......

阅读全文(4113)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