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log:http://blog.csdn.net/simahao/
本篇适合不熟悉这两个函数的读者 以前在使用stl的过程中发现bind1st和bind2nd这两个函数,当时不太理解什么意思,今天在网上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发现竟然很简单,下面我就具体解释一下他们的用法。 bind1st和bind2nd函数用于将一个二元算子(binary functor,bf)转换成一元算子(unary functor,uf)。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它们需要两个参数:要转换的bf和一个值(v)。 可能这么解释以后大家还不是很清楚,那么就说点白话吧。我们在做比较的时候所写的表达式像 x > k ,x < k,这里的k是一个参数表示你程序里面的表达式要和k值去比较。上面这两个表达式对应的应该是bind2nd ,简单的理解就是把k作为比较表达式的第二个参数。如果使用bind1st则对应的表达式是 k > x,k < x,也就是把k作为比较表达式的第一个参数。大家可能会注意到这里面没有=的比较,先别着急,后面将会说道如何实现=的比较。先举两个例子看看bind1st和bind2nd的用法。 int a[] = {1, 2, 100, 200}; std::vector< int> arr(a, a + 4); 这里的比较表达式相当于arr.value < 100 如果用bind1st则表达的意思就恰恰相反 // 移除所有大于100的元素 这里的表达式相当于100 < arr.value 当然为了实现删除大于100的元素你同样可以使用bind2nd // 移除所有大于100的元素 前面说道=的比较,比如说x <= k怎么实现呢,std又提供了一个好东西not1,我们可以说 !(x > k) 和 x <= k是等价的,那么我们看看下面的表达式: // 移除所有小于等于100的元素 说明:not1是否定返回值是单目的函数,std中还有not2它是否定返回值是双目的函数 例子需要包含头文件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functional>
// 移除所有小于100的元素
arr.erase( std::remove_if( arr.begin(), arr.end(),
std::bind2nd( std::less< int>(), 100)), arr.end());
arr.erase( std::remove_if( arr.begin(), arr.end(),
std::bind1st( std::less< int>(), 100)), arr.end());
arr.erase( std::remove_if( arr.begin(), arr.end(),
std::bind2nd( std::greater< int>(), 100)), arr.end());
arr.erase( std::remove_if( arr.begin(), arr.end(),
std::not1(std::bind2nd( std::greater< int>(), 100))), arr.end());
正文
bind1st bind2nd的使用(转)2009-09-11 20:45:00
【评论】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manbuyuduan/47585.html
阅读(2585) | 评论(0)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