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西方经济学重点(宏观)(2006-12-16 12:19:00)

摘要: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 掌握IS曲线的推导过程,代数表达式以及IS曲线移动产生的影响 掌握LM曲线的推导过程,代数表达式以及LM曲线移动产生的影响 货币需求函数L=ky-hr以及货币需求曲线 IS-LM曲线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非均衡情况(包括i>s时有超额产品需求; i<s时有超额产品供给, L>M有超额货币需求,L<M有超额货币供给等各种情况,需要掌握在图中分析实现均衡的过程) 要掌握教材中第六节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中的那个图表,即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纲要,这样有助于理解整个体系。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要把第二节和第三节的内容全部理解,彻底掌握) 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果大小(因IS斜率而异,IS斜率主要由投资的利率系数所决定,IS越平坦,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即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幅度越大。若投资对利率反应较敏感,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利率上升时,就会使私人投资下降很多,就是“挤出效应”越大,因此,IS越平坦,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被挤出的私人投资就越多,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得就越少,即政策效果越小。其他分析类似。00年政经)</P< p> 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用IS-LM模型分析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类似上边的财政政策)(04年)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四点) 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极端情况(在图中表示,要比较两种情况的区别) 在什么情况下,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对于增加国民收入来说)?(03年) (3)本章有可能会出关于IS和LM曲线方程的计算题。(01政经)</P< p>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货币政策的工具(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变动法定准备金率,02年政经) 货币主义为什么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01年西经,主要是货币政策时滞,先分析引起时滞的各种情况,然后弗里德曼认为,如果任其自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会出现波动的现象,但这种波动的幅度是轻微的,正确的经济政策虽然有可能起着熨平经济波动的作用,然而,由于政策的时间滞后,也会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宏观经济不稳定,权衡得失,他不赞成对宏观经......

阅读全文(5172) | 评论:1

西方经济学重点(微观)(2006-12-16 12:18:00)

摘要: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比较(区别和联系)(00年初试,05年复试) 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00年) 需求曲线的推导(序数效用论由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基数效用论由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边际效用递减来推导)(01年西经,04年政经和网经 )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05年初试涉及到) 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00年西经,由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推导需求曲线的过程可知,需求曲线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水平上追求最大效用的结果,因而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水平下对应予市场价格选择最大效用的商品数量。) 预算约束线的含义(03年,回答时要画曲线)     生产论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与利润最大化的关系(04年,02年西经),利润函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的条件 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第二阶段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期间)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原理对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见课本本章结束语)</P< p> 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学会用图表分析,那书本上相联系的曲线都画出来,由曲线再联系到相关的原理,图表曲线可以把所学知识系统的串起来。 本章有可能与后几章结合出计算题(生产函数)     成本论 边际成本曲线先降后升的U型特征(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 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关系(MC=w/MPL);  平均产量和平均可变成本的关系(AVC=w/APL) 长期平均成本线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由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 注:本章有可能与生产论等结合出计算题(关于几个成本的计算)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四个)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的形状及原因</P< p>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MC)(要注意分析全面,当MR>MC时怎样,当MR<MC时又怎样,最后得出结论) 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00年,根据供给曲线的定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厂商的平均变动成本以上的边际成本曲线。这条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了厂商在既定的市场价格......

阅读全文(4890) | 评论:1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III)(2006-12-09 21:32:00)

摘要: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是指对应于既定的价格总水平的社会总支出水平或总需求量。表示需求总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就是总需求曲线。总需求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通常呈反向变动关系,故该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是指对应于既定的价格总水平,社会对最终产品及劳务的总供给量(用收入表示)。表示收入总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就是总供给曲线。总供给与价格总水平之间通常呈同向变动关系,故向右上方倾斜。     货币工资刚性:货币工资不随劳动需求和供给的变化而迅速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是当劳动的需求量低于供给量时,货币工资下降出现刚性。这主要是因为劳动者存在着对货币收入的幻觉。货币工资刚性成为凯恩斯主义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理论基础。     哈罗德—多马模型:在20世纪40年代由哈罗德和多马相继提出的分析经济增长问题的模型。因基本分析思路相同,故被合称。它假定(1)一个经济只生产一种产品,(2)资本—产出比保持不变,(3)储蓄率、人口增长率也保持不变,(4)不存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折旧。基本形式为G=S/V。式中:v为资本—产出比;s为储蓄率。该模型表示,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一产出比成反比。结论是,当实际经济增长等于资本家意愿的经济增长率并且等于人口增长率时,即GA=GW=GN时,经济才能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但同时认为,这一增长路径是一“刃锋”。     新古典增长模型:20世纪50年代由索洛等人提出的一个增长模型。由于其基本假设和分析方法沿用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思路,故被称为新古典增长模型。它假定(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2)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3)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4)储蓄率不变;(5)不存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折旧;(6)人口增长率不变。从而得到:sf(k)=k1+nk。式中:s为储蓄率,k为人均资本占有量,y=f(k)为人均形式的生产函数,n为人口(或劳动力)增长率;k1为单位时间内人均资本的改变量。模型表明,一个经济社会在单位时期内(如1年)按人口平均的储蓄量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人均资本增加k1,即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另一部分是为新增加的人口配备按原有的人均资本配备设备nk。第一部分被称为资本的深化,后一部分被称为资本的广化。该......

阅读全文(4688) | 评论:2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II)(2006-12-09 21:31:00)

摘要:瓦尔拉斯定律:①对于任意价格,整个经济社会中所有成员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一定等于出售商品和劳务所得到的收入。②这一恒等式对一般均衡的意义在于,它表明无论经济是否处于一般均衡,总有一种商品的价格可以由其他商品的价格表示出来,即当所有其他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另一个市场一定处于均衡。因而,一般均衡分析不可能得到所有市场的价格。但是,如果规定一种商品为一般等价物,那该商品的价格就是1,从而一般均衡才可能有确定的解。③由此可见,该定律成立,意味着一般均衡分析只能得到相对价格。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经济效率。指对于一定的配置而言,当不存在任何变动,使得再配置可以在不影响他人福利状况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福利状况,则称原有的配置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交换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在纯交换经济中,消费者通过交换获得最大满足。当任意两个消费者消费任意两种商品时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时,不可能在不影响他人福利条件下使得另外一个人获得更大的福利,因此交换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RCSA1,2=RCSB1,2 在表示纯交换的埃奇沃斯框图中,当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相切时,交换符合帕累托最优。     生产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生产中,生产要素可以被用于不同产品的生产。当任意两种生产要素被用于任意一种产品生产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时,不可能在不影响一种产品产量的条件下使得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因此生产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RTS1L,K=RTS2L,K在表示生产的埃奇沃斯框图中,当两种产品生产的等产量曲线相切时,生产符合帕累托最优。     交换与生产同时符合的累托最优的条件:如果经济中某种物品既可以用于生产也可以用于消费,那么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是,任意两种产品对消费者而言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产品转换率,即RCS1,2=RPT1,2.此时,两种产量转换曲线与消费者消费这两种产品的无差异曲线相切。     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外部条件或内部原因导致的市场机制转移资源的能力不足而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现象。原因主要有垄断、外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等。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私人不愿供给或供给不足的社......

阅读全文(5985) | 评论:6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I)(2006-12-09 21:30:00)

摘要:需求: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需求既强调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又要求消费者具备购买能力。需求规律使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供给: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供给不仅要求生产者有提供商品的愿望,也要求生产者有提供商品的生产能力。供给规律决定了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同向变动。     均衡价格:由供给等于需求所决定的价格。市场价格高低变化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其最终结果是趋于均衡价格。     需求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简称,表示在一定时间内相应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大小通常用需求弹性系数来表示,它被定义为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由点弹性或弧弹性来衡量。     供给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的简称。它反映了相应于商品价格的变动,该商品供给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其大小通常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表示,被定义为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它可以用弧弹性或点弹性系数来衡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假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或劳务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原因在于追加消费的商品或劳务对消费者的刺激和重要性逐渐下降。     消费者均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并将保持不变的一种状态。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当消费者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都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时,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即RCS1,2=MU1/MU2= P1/P2    和P1X1+P2X2=M  图形表示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切点。       预算约束线:在消费者面临的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收入对效用最大化形成约束。既定的收入全部用于消费可以购买到的商品组合构成的曲线即为消......

阅读全文(5557) | 评论:1

用博弈论分析如何选择逃课策略(转载)(2006-11-09 12:33:00)

摘要:假设:学生去上课则不能偷懒,有成本-1。逃课没有成本也没有收益。如果老师点名了那么学生可以得到平时分1。老师不点则为0。对老师来说,点名耗费课堂时间,成本为-1。如果抓到了学生偷懒,点名有成果,1。学生来了,则为0。 学生老师的收益如下:  学生/老师  点名  不点名  上课 (0,-1)  (-1,0)  逃课 (-1,0)  (0,-1) 按此模型,结果是: 学生希望在老师点名的时候去上课,不点名则逃课。 老师希望学生来的时候不点名,学生不来的时候点名。 (^_^,这是最典型的心态,估计多数人都是这种想法) 在此情况下并无最优策略,对学生来说逃课和上课的收益都一样,而对老师来说点名和不点名也都一样。 对此基础模型进行修正,增加假设学生是热爱学 习的而老师讲课讲得很好,非常吸引人。去上课了可以学到知识,效用为1。没去的话不能学到知识,为0(还可以假设-1,甚至是-N, 这即是加大对逃课的惩罚措施,使得逃课的人机会成本增大)。 修正模型1:上课有效用1。逃课有成本-1。  上课  (1,-1)  (0,-1)  逃课  (-1,0)  (0,-1)  逃课  (-2,0)  (-1,-1) 根据修正后的模型:无论老师点不点名,学生的最优策略都是去上课。 修正模型2:逃课有收益1。    点名  不点名  上课  (0,-1) (-1,0)  逃课  (0,-1) (1,-1) 那么模型得到的最优策略是无论老师是否点名,学生都逃课。所以我们在有事的时候逃课,是因为逃课的效用远大于点名的损失。 由此可见,点名始终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关键所在还是提高教学质量!对于讲得很烂的课就大胆的逃吧,逃课所获得的效用大于上课所获得的。 对老师而言,如果短期内教学质量实在无法提高,那么要加大对逃课者的惩罚,比如说倒扣分的制度。这样可以阻止学生逃课,不过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当然,也可以改变点名策略,比如说抽点,或......

阅读全文(2772) | 评论:1

干预分析模型预测法(2006-11-09 12:20:00)

摘要:干预分析模型预测法        以下数据为1950-1983的中国农业总产值指数情况: y Xt t 1950 79.3 1 1951 86.8 2 1952 100 3 1953 103.1 4 1954 106.6 5 1955 114.7 6 1956 120.5 7 1957 124.8 8 1958 127.8 9 1959 110.4 10 1960 96.4 11 1961 94.1 12 1962 99.9 13 1963 111.6 14 1964 126.7 15 1965 137.1 16 1966 149 17 1967 151.2 18 1968 147.5 19 1969 149.2 20 1970 166.3 21 1971 171.4 22 1972 171.1 23 1973 185.5 24 1974 193.2 25 1975 202.1 26 1976 207.1 27 1977 210.6 28 1978 229.6 29 1979 249.4 30 1980 259.1 31 1981 276.2 32 1982 306.8 33 1983 336.2 34   用线性模型模拟1950-1977年的数据为: Xt=74.16+4.354t R^2=0.8549 &nbs......

阅读全文(3094) | 评论:0

时间系列分析之(自适应过滤法)(2006-10-22 10:40:00)

摘要:#include <iostream.h> #include <math.h> #include <fstream.h> ifstream fin("in.txt");   int main() {        int n; //数据个数        float x[100],xx;  //数据,xx为预测值        int p;  //自回归模型的阶数        float k; //设定的k值        float a[100];  //自回归系数        float mse1=0,mse2=0; //方差,差额小于1%程序结束        int i,j;          fin>>n;        for(i=0;i<n;i++)               fin>>x[i];        fin>>p>>k;        for(i=0;i<p;i++)               fin>>a[i];   &......

阅读全文(5455) | 评论:4

博客访问量计量经济分析(数据)(2006-10-22 00:06:00)

摘要:......

阅读全文(2092) | 评论:2

博客访问量计量经济分析(IV)(2006-10-22 00:01:00)

摘要:多重共线性分析: 输入命令 cor Qy Qdate Qx5 Qd2 得结果:   QY QDATE QX5 QD2 QY 1 0.98099 0.62142 0.446304 QDATE 0.98099 1 0.64576 0.520483 QX5 0.62142 0.64576 1 0.825397 QD2 0.4463 0.52048 0.8254 1 由上表可以看出 cov(Qdate,Qx5)=0.64575   cov(Qdate,Qd2)=0.52048 cov(Qx5,Qd2)=0.8254 所以Qx5与Qd2存在较强的多重共线性. 输入命令ls Qy c Qdate Qx5 得结果: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829.5524 412.7400 2.009867 0.0581 DATE 1058.958 60.31834 17.55615 0.0000 X5 -4.076226 11.15286 -0.365487 0.7186                    
R^2=0.96......

阅读全文(2505)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