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图文]展现共和国三位总理的风采2006-12-13 19:53:00

【评论】 【打印】 【字体: 】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ccna/21547.html

分享到:

网友贴图

    ⊙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原籍浙江省绍兴县(今绍兴市)。

  ⊙1910年春,随伯父离淮安,先后在奉天省银州(今辽宁铁岭市)银岗书院和奉天(今沈阳市)东关模范学校读书。

  ⊙1913年春,到天津。8月,考入天津南开学校。

  ⊙1917年6月,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9月,赴日本留学。

  ⊙1919年4月,离日本回国。参加并领导天津爱国学生运动,参与发起成立觉悟社。

  ⊙1920年1月,领导天津学生运动。1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1年春,加入巴黎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八个发起组之一)。

  ⊙1922年参与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1923年2月,担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之部”书记。

  ⊙1924年7月,奉调回国,9月抵广州。10月,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兼宣传部长。11月,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1925年1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2月,参与领导黄埔学生军进行第一次东征,在中共广东区委内改任常委兼军事部长。8月,和邓颍超结婚。9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第一师党代表,东征总政治部总主任,少将军衔。10月,参与领导第二次东征。11月,被任为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

  ⊙1926年2月,任第一军副党代表。3月,中山舰事件后,和毛泽东等主张反击蒋介石,未被采纳。12月,至上海,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兼中央军委委员。

  ⊙1927年2月,任中共上海区委军委书记。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任总指挥。‘四一二’事变后,主张‘迅速出师,直指南京’,‘政治不宜再缓和妥协。5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7月12日,任中共临时中央常委。8月1日,作为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领导南昌起义。

  ⊙1928年夏,筹备并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作组织问题报告和军事报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任常委秘书长兼中央组织部长。11月回到上海。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是中共中央工作的实际主持者。

  ⊙1929年8月,兼任中共中央军事部长。起草中央8月给红四军的指示信,口授并审定中央9月给红四军的指示信,阐明红军的任务、前途、战略、发展方向等,指出毛泽东仍应为红四军前委书记。

  ⊙1930年3月,离开上海去莫斯科。7月,在联共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8月回上海。9月与瞿秋白一起纠正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主持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

  ⊙1931年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12月,到中央苏区首府瑞金,就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

  ⊙1932年10月,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

  ⊙1933年春,和朱德领导红军战胜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红一当面军总针织委员。

  ⊙1934年当选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0月,参加长征。12月,在贵州梨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采纳毛泽东的意见,决定红军西渡乌江北上。

  ⊙1935年1月,出席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议委托周恩来为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在四川省懋功以北两河口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代表中央提出红军应北上川陕甘创建根据地,会议一致通过。此后经过与张国焘的斗争,和毛泽东等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于10月到达陕北苏区。

  ⊙1936年4月9日晚,和张学良会谈,达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共识。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任中共代表到西安和张学良、杨虎城一起迫使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7年代表中国共产党在西安、杭州、庐山、上海、南京等地同国民党。蒋介石谈判,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7月,起草<<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9月,到山西开展华北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和对日作战工。12月到武汉,为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成员。

  ⊙1938年参与领导长江局所属地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推动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建和发展。3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9月,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12月到重庆。

  ⊙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任书记,领导南方各省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推动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2月,到皖南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确定新四军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方针、任务等。3月,回祖籍绍兴,并指导浙江等省中共地下党工作。6月返延安。7月,坠马,右臂骨折。8月,赴苏联就医。

  ⊙1940年3月,回到延安。5月,到重庆继续主持南方局工作。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国民党封锁消息,周恩来为<<新华日报>>书写题词和诗: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正抗议,并在南方局内部署应变措施。

  ⊙1942年组织南方局干部参加整风学习。

  ⊙1943年为配合整风教育,多次召开南方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和新华日报馆党员干部会议,讲述中共党史。7月,回延安参加整风学习和中共七大筹备工作。

  ⊙1944年5月,出席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为主席团成员。10月,在延安各界举行的双十节庆祝会上发表<<如何解决>>的演说,指出挽救当前国内危机的唯一正确方案是召开紧急国事会议,取消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11月,飞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2月,回延安。

  ⊙1945年1月,再到重庆谈判。2月,回延安。4至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作<<论统一战线>>的发言,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仍任中央军委副主席。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和毛泽东,王若飞代表中国共产党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10月10日,代表中国共产党在<<会议纪要>>上签字。

  ⊙1946年1月上旬,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同马歇尔,张群组成三人委员会,通过谈判,达成停止军事冲突的协议。1月10日至30日,率中共代表团参加国民党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5月3日,率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迁至南京。随即于军事三人小组其他两方人员赴湖北宣化店阻止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进攻,并同中原部队领导人研究,部署了突围方案。这期间,周恩来极力防止内战,争取实现国内和平,但国民党军队终于在6月26日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1月19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返延安。12月,兼任中共中央城工部部长。

  ⊙1947年3月18日,和毛泽东等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各战场的人民解放战争,同时领导国民党统治区的第二条战线斗争。8月,代理中央军委总参谋长。

  ⊙1948年4月下旬,到河北省建屏县西柏坡(今属平山县)。在这里,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年3月25日,和毛泽东等率中共中央机关进入北平。4月,率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谈判,提出<<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接受。21日,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6月,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当选为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共同纲领起草小组组长。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会上作<<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的起草经过和特点>>的报告;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手书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10月,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2月,指出中国经济建设要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领导。

  ⊙1950年1、2月间,在莫斯科和毛泽东一起同苏联领导人会谈,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6月下旬,朝鲜战争爆发。9月20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准备越过三八线。30日,周恩来指出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上旬,美军越过三八线向朝中边境进犯。周恩来协助毛泽东组织和领导抗美援朝战争。

  ⊙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开始,直接领导中国方面的谈判工作。12月,兼任中央转业委员会主任。

  ⊙1952年年初,周恩来、陈云等六人领导小组成立,编制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4月,作<<我们的外交方针和任务>>的报告,指出我国坚持和平的外交政策。8月,拟出<<五年计划轮廓草案>>;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赴苏商谈。1953年1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选举法起草委员会主席。12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2月,主持研究国家体委工作,提出要为祖国锻炼身体。4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会上达成了印度支那停战协议。休会期间,于6月下旬访问印度、缅甸,分别发表两国总理联合声明,共同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家关系的知道原则。7月,离开日内瓦,回国途中访问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苏联、蒙古。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我国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在会上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仍兼任外交部长。12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1955年3月,主持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西藏工作,提出要想方设法减轻西藏人民的负担,由国家给以财政补助。4月,率中国代表团抵印度尼西亚万隆参加亚非会议,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会后访问了印度尼西亚,双方签订了<<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6月,在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上讲话。

  ⊙1956年1月,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会后,主持制订十二年科技规划。5月,谈文艺要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同月,在全国人大会上讲:解放台湾有战争方式和和平方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9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11、12月,访问越南、柬埔寨、印度、缅甸、巴基斯坦。1957年1、2月,访问苏联,波兰,匈牙利,阿富汗,印度,尼泊尔,锡兰(今斯里兰卡)。8月,在青岛出席民族工作座谈会,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工作的理论和政策。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上海陆海空军军官大会上作<<进一步提高军队的政治素养>>的报告。

  ⊙1958年2月,访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布中国人民支援军全部撤出朝鲜。6月,批准创办中国科技大学。

  ⊙1959年1、2月间,率中共代表团参加苏共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4月,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继续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继续当选为主席。

  ⊙1960年4月,访问缅甸、印度、尼泊尔。5月,访问柬埔寨、越南、蒙古。8月,接见日本日中贸易促进会专务理事铃木一雄等,提出对日贸易三原则。9月,和缅甸总理吴努会谈。10月,签订中缅边界条约。8、9月间,主持制订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这个方针在翌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通过。 
       ⊙1961年1月,率友好代表团访问缅甸。4、5月,深入河北省邯郸地区农村调查研究。10月,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参加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

  ⊙1962年1、2月,出席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在会上提倡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指出:这四句话归纳起来就是:实事求是。3月,在广州向全国科学工作、戏剧创作等会议的代表作<<论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并在全国人大二届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是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4月,在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我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发展>>的报告,指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动员更多可以动员的因素,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扩大我们的民主生活。11月起,主持领导尖端科技的中共中央专门委员会的工作。

  ⊙1963年1月,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12月,访问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今埃及),宣布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关系的五项原则,随后访问了阿尔及利亚、摩洛哥、阿尔巴尼亚。

  ⊙1964年1、2月,访问突尼斯、加纳、马里、几内亚、苏丹、埃赛俄比亚、索马里、缅甸、巴基斯坦、锡兰(今斯里兰卡),提出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10月,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提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建议。12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报告,宣布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我国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要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65年1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继续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继续当选为主席。3月,率党政代表团访问罗马尼亚。随后,访问阿尔及利亚。4月,访问阿联(今埃及)、巴基斯坦、缅甸、印度尼西亚。6月,访问巴基斯坦、坦桑尼亚、阿联。7月,到新疆视察。

  ⊙1966年3月,赴河北邢台地震灾区视察,慰问。6月,访问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这年5月后,进入文化大革命时期。在文化大革命中,为维护党和国家正常工作的继续进行,为尽量减少损失,为保护大批党内外干部,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费尽了心血。1967年1月,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召开的抓革命,促生产大会上讲话。2月,主持在怀仁堂召开的中央政治局碰头会,会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7月,江青一伙策动造反派在中南海西门外揪刘少奇。揪刘活动持续一个多月,周恩来坚持不离开中南海,使他们的罪恶企图未能得逞。

  ⊙1968年极力维护工农业生产,制止武斗,解放干部,促进联合。12月,向新华社指示:对外宣传中极左思潮一定要批判。

  ⊙1969年4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九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常委。9月,会见柯西金,就举行中苏边界谈判,防止武装冲突等达成谅解。

  ⊙1970年4月,访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6月,在反映北方七省煤炭产量下降原因的简报上批示:防保守,排极左,仍是当前主要任务。

  ⊙1971年3月,访问越南。4月,在与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领导小组谈话中指出:否定一切是极左思潮。7月,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在被灰烬谈。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9月13日起,连续三天三夜处理林彪叛国事件,使国家转危为安。之后,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使各方面工作有了转机。

  ⊙1972年2月,同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5月,发现癌症。7月,提出要加强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8月,再次提出要批判极左思潮。9月,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签署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3年国民经济逐步回升,是一五计划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8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常委和中央副主席。10月,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敦促加速解放干部工作。

  ⊙1974年6月1日,病重住院,在医院中仍工作不止。9月30日,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招待会。

  ⊙1975年1月,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重新提出向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前进。在会上继续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周总理在会议上的讲话、录像。)9月,在医院最后一次会见外宾。12月,最后一次谈工作。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1928年10月生,湖南长沙人,

194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12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毕业,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

1947年至1951年在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学习并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

1951年至1952年任东北工业部计划处生产计划室副主任。

1952年至1958年在国家计委燃动局、综合局任组长,国家计委主任办公室副处长,国家计委机械局综合处副处长。

1958年至1969年任国家计委干部业余学校教员、国民经济综合局工程师。

1970年至1975年下放国家计委"五七"干校劳动。

1975年至1979年任石油工业部管道局电力通讯工程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副主任工程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室主任。

1979年至1982年任国家经委燃动局处长、综合局副局长。

1982年至1983年任国家经委技改局局长,国家经委委员。

1983年至1985年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党组成员。

1985年至1987年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1987年至1991年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

1991年至1992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务院生产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兼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

1992年10月当选为第十四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1993年3月在全国人大第八届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

1993年6月至1995年6月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1997年9月19日在中共第十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1998年兼任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

1998年3月任国务院总理。同年4月兼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5月兼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

是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酷爱京剧。

  夫人:劳安,湖南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曾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副董事长。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中央金融工委书记。

男,汉族,1942年9月生,天津市人,1965年4月入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构造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程师。

  1960-1965年 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矿产一系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学习

  1965-1968年 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构造专业研究生

  1968-1978年 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队技术员、政治干事、队政治处负责人

  1978-1979年 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队党委常委、副队长

  1979-1981年 甘肃省地质局副处长、工程师

  1981-1982年 甘肃省地质局副局长

  1982-1983年 地质矿产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党组成员

  1983-1985年 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

  1985-1986年 中央办公厅副主任

  1986-1987年 中央办公厅主任

  1987-1992年 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兼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

  1992-1993年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

  1993-1997年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1997-1998年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1998-2002年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中央金融工委书记

  2002- 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中央金融工委书记

  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十四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五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六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网友贴图

周恩来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在“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大智大勇和自我牺牲精神,面对极端复杂的特殊环境,忍辱负重,砥柱中流,尽力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苦撑危局。

周恩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者。他的品德、人格、风范、情怀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
在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在多次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的历史转折关头,为挽救党、为党的事业的继续与发展,周恩来总是顾全大局,沉着坚定,起了极为重要、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朱鎔基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迄今最有人格魅力的总理了,上任之初便说出了让全国人民深受期许的话:“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其任期内,朱鎔基的个人政治操守也是颇为民众所肯定。但对于其在任所进行的改革,朋友们则褒贬不一、聚讼不已,甚至曾听到有人激烈地说:“朱鎔基也不过是一个伪君子,最大的政绩就是制造出了数不清的下岗职工”。在这里,我想回顾和评价一下朱鎔基任期上的改革,至于是否客观、公正,则望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多包涵和指教吧

朱鎔基在1998年的时候所提出的施政方针,按他的话就是“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我主要也围绕着这个施政方针来说。

“一个确保”即是确保8%的增长速度,人民币不贬值。总所周知,朱鎔基是临危上任的,亚洲金融危机造成了中国的发展遭受了一次重大的考验。大家或者还记得,在其上任之前,中国经济在保持较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即将实现经济软着陆。但是亚洲金融危机迫使中国不得不面对许多现实的困境:亚洲金融危机使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环境恶化,对中国吸收外商投资虽然是一个机会,但对进出口贸易确有一定负面影响。亚洲国家地区的货币贬值,造成经济困难,资金紧张,进口受到抑制,而当时这些国家和地区占我出口总倾的11%。以亚洲为产品出口目的地的我国出口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由于市场萎缩而减少出口。我国出口产品种类、结构与东南亚国家地区相似.我国出口企业的出口产品将受到强有力的竞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令我出口更加困难。此时,如果中国让人民币贬值,则将加剧此次金融危机受害国的损失,恶化整个东亚的发展环境,而且香港回归不久,人民币的贬值更会使其遭受重大打击,如此则“一国两制”政策势必受到港澳台及外界的普遍置疑。在这种情况下,朱鎔基为首的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是遭受了许多损失,并因此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速度。此是时势所逼,非一国一人所能预测或改变,故而我并不同意有朋友认为朱造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停滞的说法。所以,朱任期经济发展速度虽只7.8%,并未达到8%的目标,但已经诚属不易。而且,近年来,我们和东盟贸易额增长迅速,又签订了2010年自由贸易的相关协定,不得不说这与当初的政府的决策是有远见的。牺牲一定经济发展速度,换来了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

所谓“三个到位”,第一个指中国的国有企业在三年里面大中型企业实现扭亏为盈。第一个到位造成了大量的国有职工下岗,而且很多学者还认为造成了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除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有不少职工下岗外,数以百万计的小型国有企业破产、变卖,其职工也纷纷下岗,一时怨声载道,工人与政府的矛盾冲突突然激化起来。公允的说一句,在这个改革中,大量的工人下岗成为此次改革最大的受害者,在东北,数以百万计的家庭举步维艰,处境困难,而不少原来的企业领导和地方政府官员则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一夜暴富,这让不少辛苦了一辈子的原国企职工难以接受。我经历过这么一个事情,我父亲所在的厂在98年后,每换个厂长就捞一笔,最后还要把厂子设备连土地都卖给台商,而工人啥也得不到,最后工人找到我父亲和以前建厂的老臣子才让从那批昧良心的领导手里拿回一些利益,不至于工人们干了一辈子而两手空空。

不过,国有企业改革也的确是不能再拖了。中国要发展需要建立新的市场体系,而旧有庞大的国有计划经济体系已经呈现出尾大不掉的状况,不仅冗员众多、效益低下、人浮于事,而且企业和国家几乎担负着职工生老病死住行等沉重的负担,数以百万的大中小企业更是无法有效管理。试问,在这种情况下,加入世贸在即,群狼环伺的情况下,谁又能拿出比朱鎔基更有建设性、短期内现实可行的措施来。请不要忘记,面临同样困难的东欧和俄罗斯几乎采取的是比中国更为激进、更不顾工人利益的做法。

事实上,近年大中型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的确得到了改善,保证中国的财政收入以每年以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一倍的增长幅度在增加。而且,据本人在一些地方的所见所闻,许多下岗职工也开始从刚开始的无所适从而逐渐能自食其力。

第二个到位是“金融改革”,应该说朱鎔基只是开了个头,到现在国有商业银行还一直进行着各种改革,如分离不良贷款,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到给国有银行注资等等。直到今年,国有银行改革加速,其不良资产问题的解决才看到了曙光,得到了国际上的一些肯定(主要方法有:(1)将不良资产拍卖变现;(2)动用坏账准备核销;(3)直接动用银行资本金或利润核销;(4)财政直接注资;(5)发行特别国债对四大银行注资;(6)借助央行再贷款来冲销不良资产;(7)用央行外汇资产对四大银行注资;(8)先剥离,完成上市后减持股份,再用变现的资金对剥离出的不良资产进行核销。这些措施已经初有成效,极大减低了不良资产率,呵呵,具体数据忘了)。虽然成果到今年才慢慢显现出来,但我们应该知道历史并不是断裂的片断,朱鎔基当初金融改革的探索、教训,无疑是今天的一个推动力量。

第三个到位是“精简国务院的机构”,这在当年完成了,减少了一半的人员。但精简推行到省、市、县政府应该说是个长期的过程,牵涉面非常广,如三农问题、分税制改革等等,特别是既得利益者们的切身利益。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的减弱,法治进程的加快,精简虽会有进展,但还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五项改革”指的是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住房体制的改革、医疗体制的改革以及财税体制的改革。这五项改革,朱鎔基在其任期最后一年的报告中,曾说:“这五项改革,有的已经完成,有的正在进行”,但我认为这或许并不是朱鎔基的真心话,因为现在看来,所有这些改革仍然在进行中。

粮食体制改革其实是和农村费税改革(和第五项有关)是配套而行的。从98年开始的粮食体制改革到今年,国家才开始提出完全放开购销市场、直接补贴粮农等政策,但要“基本完成”恐怕还是要待费税改革的逐步实施才能得以实现。相对而言,朱鎔基对于三农问题的认识是不充分的,以致于其在农业政策上多受人诟病。

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按朱鎔基届政府的考虑须弄清和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政府与市场的投资范围边界,放开企业投资决策权;
其次是政府投资管理问题;
第三,政府对全社会投资的宏观调控问题。这三方面直接关系到新的体制框架形成。但这个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划分仍然不清晰,而且政府习惯于“控”而不“调”,甚至是借机在市场上寻租,造成了大量的腐败现象。这里面有很多教训,但亦是无可奈何之事。住房体制改革的应该说也与之类似。

医疗体制改革可以说跟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分不开的,可是我感觉庞大的人口基数总是让这种改革陷入两难:不改,则国家背负沉重的负担,而药价虚高等现象无法解决;改,则社会保障体系没法一时三刻建立,人口基数如此大的情况下,更难说得上对弱势群体给予什么有效的保障。大家说说,没个三五届政府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财税体制的改革实际上是非常关键的一项改革,但其难度堪称第一。其中包括税制转换、税收征管、税费改革、财政支出管理、分税制度等等一系列重大改革,诸位看看,光名字就一大串,哪一项不是关系重大,对遏制腐败、改善民生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写到这,我都有些头大,但这就是一国总理所要面对的。由此。我真想对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说句:表达对时政的看法固然是各人应有的权力,但吹毛求疵实在是不够厚道。

此处,我还想为“教育产业化”和高薪养廉说两句。这些年的教育产业化的确给许多人,特别是那些来自贫困地区的人带来了更为沉重的负担,也产生了一些让人懊恼甚至愤怒的现象。但我对适度的教育产业化表示理解,因为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里就说明了大学的功能除了教育人才之外还有一个主要职能就是科学研究。我们国家不仅需要提高教育的普及面,还必须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上跟上世界的步伐,而这一切在现今国力尚弱、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这两个功能势必会有所冲突。适当的“教育产业化”虽又要牺牲一些弱势群体的利益(似乎在改革中首先受到伤害的都是弱势群体,却又无可奈何),但为了募集有限的社会资源发展教育,我们还能怎么办呢?(实际上每年国家投入教育的钱都是很多的,占财政收入的大概15%,但分摊到个人头上又有多少呢?)

对于“高薪养廉”,我的看法是公务员应当获得与其权力、责任相符的薪水,这个薪水应该比一般老百姓高出一定距离,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个稳定的公务员队伍,此后依法反腐才能合理合情、不脱离现实。必须说明,“高薪”绝对不应该制造出一大批百万政治富翁来,但一味否定“高薪养廉”,其实并不有助于反腐,而多是一种情感宣泄吧。

说了那么些,也该闭嘴了。如果最后要勉强来个总结的话,那么我认为朱鎔基在任期内做的一切实际上是中国动态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无法掩盖其成绩和缺陷。我们也不得不接受这么一个事实:中国是正处于命运攸关时期的一个大国,我们需要的时间和机会竟是如此稀缺,以致于我们不能从容的设定各种美轮美奂、无懈可击的计划,小心翼翼尚且难免磕磕碰碰出点血,而一旦昏了头脑,草率莽撞,恐怕就不是头上多几个大包那么简单了。

朱鎔基或许并没有能完全实现我们对他的期待,但并没有让中国失去前进方向和力量。


    一道眉毛不羁地挑着,细长的眼睛射出锐光,宽厚的鼻头前挺闪亮,上唇撇起来时透着一股子倔和拗-----这是朱鎔基当总理时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
  
  退休后的朱鎔基,过去的严厉与严肃渐渐淡去,面相温和慈祥了不少,笑容也日趋增多。他现在的最大原则是不跟任何人谈工作,但喜欢同普通人聊天。他看书、练书法、拉胡琴。兴致来时,还会与夫人劳安一起“妇唱夫随”地来一段京戏。他的每一天平和而充实,正过着一个退休老人含饴弄孙的幸福生活。
  2003年上任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引用清代诗人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告诫自己时刻不可忘记人民的疾苦。2005年1月2日,新年的日历刚刚翻过一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来到陈家山煤矿,看望在矿难中遇难职工的家属。温总理来的这一天非常寒冷,气温低于零下10摄氏度,温总理来到遇难的煤矿副总工程师牛铁奇的家里,温总理握着牛铁奇妻子的手,流下了悲痛的泪水,叮嘱着说:要坚强地挺过这场灾难,把孩子教育好,把生活安排好。总理说:全国都有你们的亲人,让我们一起共渡难关。总理向这位遇难的矿工遗像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一位国家总理为一位普通遇难的矿工鞠躬落泪,只有一个理由:“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是人民的儿子。”

  做人民的儿子,不是精彩的表白,不是官场的辞令,更不是一时的冲动,这里面有一种天大的责任。三位总理的泪光中,分明映照出他们爱民、恤民、忧民的朴素情怀。我们从中感悟到他们对普通百姓的真切感情,触摸到了三位总理忧国忧民之心。三位总理的泪,对广大民众来说,是一种慰藉,而对那些失职、渎职者来说,是一种问责。

 

阅读(3408) | 评论(1)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

loading...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请 登录 或者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