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如何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业(2008-06-13 01:11:00)

摘要:两个阶段的主要环节

记者:我们知道中科院研究生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其他普通大学有着鲜明的差别,您能否就我校在培养模式、学期制度等方面的特点做一简单介绍?
侯彦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硕士生培养方面采用两段式培养模式,第一段是为期一年的集中教学即课程学习阶段,此阶段须完成30学分;第二段是为期二年的论文创作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多数学生将回到各自的培养单位,需要抓住的主要环节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术报告,毕业答辩等,占5个学分。共35学分。

学期制度方面,我们采用秋季,春季,夏季三学期制,时间分别为21/19教学周,16/15教学周,5周;其中,秋季和春季学期分别占10-20学分,夏季学期以高级强化课程、系列讲座等为主(小学期),没有学位课。春、秋季学期课程类型多种多样,注重全面发展,交叉学习,细分为公共必修课(硕士生6学分,硕博生7学分),公共选修课(3学分,1-3门,至少选人文或管理课程1门),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科综合课(夏季学期开设)以及其它课程(选修等)。

关于论文选题,也有诸多注意事项。对于硕士论文,在平时要进行一些系统性训练,力求在实验/试验方法、结论方面有些创新;不但要在自己感兴趣的基础上强调可操作性,更要与导师的课题相结合,大致一年时间完成为宜。而硕博连读论文,在选题上又与硕士论文迥然不同。除了在与导师课题相结合的前提下易于操作,它还要求在极大的兴趣引导下进行一些深度性训练,更要求在理论、方法、结论的某一方面有明显的创新!这个过程大致为2-3年时间。

至于中国科学院硕博连读生教育环节,它要求修满37学分,集中教学阶段须完成31学分。(另外6学分回所里后完成,包括专业课和英语。)其中必修环节包括5学分,即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术报告,毕业答辩等,回所完成。学位学分总计42学分。

两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记者:在一年的课程学习和两年的论文创作两个阶段,有哪些重点呢?
侯彦林:我是这样来划分的,在第一年的集中培训中,要用70%的精力学好知识;用30%的精力拓展知识,参加各种活动;并必须在学习知识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升自身修养,在实践中培养锻炼自己。在后两年中,要用70%的精力做毕业论文;用20%的精力学习集体中的智慧,团队精神,参加各项活动;然......

阅读全文(2559) | 评论:0

如果收到2008年北京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2008-06-13 00:35:00)

摘要:我将会把通知书的扫描上传; 把通知书规定的注意事项上传。   请各位有兴趣的网友关注。......

阅读全文(1651) | 评论:1

office Word快捷键大全(2008-05-29 07:01:00)

摘要:word快捷键大全

Ctrl+Shift+Spacebar 创建不间断空格
Ctrl+连字符 创建不间断连字符
Ctrl+B 使字符变为粗体
Ctrl+I 使字符变为斜体
Ctrl+U 为字符添加下划线
Ctrl+Shift+< 缩小字号
Ctrl+Shift+> 增大字号
Ctrl+Q 删除段落格式
Ctrl+Spacebar 删除字符格式
Ctrl+C 复制所选文本或对象
Ctrl+X 剪切所选文本或对象
Ctrl+V 粘贴文本或对象
Ctrl+Z 撤消上一操作
Ctrl+Y 重复上一操作



F1 获得联机帮助或 Office 助手
F2 移动文字或图形
F3 插入自动图文集词条(在 Word 显示该词条之后)
F4 重复上一项操作
F5 选择“编辑”菜单中的“定位”命令
F6 前往下一个窗格或框架
F7 选择“工具”菜单中的“拼写和语法”命令
F8 扩展所选内容
F9 更新选定域
F10 激活菜单栏
F11 前往下一个域
F12 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




Shift+功能键

Shift+F1 组合键 启动上下文相关帮助或显示格式
Shift+F2 组合键 复制文本
Shift+F3 组合键 改变字母大小写
Shift+F4 组合键 重复“查找”或“定位”操作
Shift+F5 组合键 移动到上一处修订
Shift+F6 组合键 前往上一个窗格或框架
Shift+F7 组合键 选择“同义词库”命令(位于“工具”菜单的“语言”子菜单中)
Shift+F8 组合键 缩小所选内容
Shift+F9 组合键 在域代码和其结果之间进行切换
Shift+F10 组合键 显示快捷菜单
Shift+F11 组合键 前往上一个域
Shift+F12 组合键 选择“文件”菜单上的“保存”命令




Ctrl+功能键

Ctrl+F2 组合键 选择“文件”菜单上的“打印预览”命令
Ctrl+F3 组合键 剪切至图文......

阅读全文(2187) | 评论:0

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和非依时性流体(2008-05-28 20:07:00)

摘要:牛顿流体

牛顿流体是指在任意小的外力作用下即能流动的流体,并且流动的速度梯度(D)与所加的切应力(τ)的大小成正比,这种流体就叫做牛顿流体。牛顿流体的流变方程是:τ=ηD
式中:τ--所加的切应力;
D--流动速度梯度;
η--不依赖于切变速度的常数,叫做黏性系数,简称为黏度
      非牛顿流体

        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687年,发表了以水为工作介质的一维剪切流动的实验结果。实验是在两平行平板间充满水时进行的,下平板固定不动,上平板在其自身平面内以等速U向右运动。此时,附着于上、下平板的流体质点的速度,分别是U和0,两平板间的速度呈线性分布,斜率是黏度系数。由此得到了著名的牛顿黏性定律。         斯托克斯1845年在牛顿这一实验定律的基础上,作了应力张量是应变率张量的线性函数、流体各向同性及流体静止时应变率为零的三项假设,从而导出了广泛应用于流体力学研究的线性本构方程,以及被广泛应用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简称:纳斯方程)。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Navier-Stokes equations),以克劳德-路易·纳维(Claude-Louis Navier)和乔治·盖伯利尔·斯托克斯命名,是一组描述象液体和空气这样的流体物质的方程。这些方程建立了流体的粒子动量的改变率(加速度)和作用在液体内部的压力的变化和耗散粘滞力(类似于摩擦力)以及重力之间的关系。这些粘滞力产生于分子的相互作用,能告诉我们液体有多粘。这样,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描述作用于液体任意给定区域的力的动态平衡。 Navier-Stokes equation   描述粘性不可压缩流体动量守恒的运动方程,简称N-S方程。此方程是法国科学家C.-L.-M.-H.纳维于1821年和英国物理学家G.G.斯托克斯于1845年分别建立的,故名。它的矢量形式为: 。      (1) 在直角坐标中,它可写成:       (2) 式中ρ为流体密度;v为流体速度矢量,在直角坐标中其分量为(u,v,w);p为流体各向同性压力;F为......

阅读全文(4516) | 评论:0

从今天开始专心学习vb2005的3本书(2008-05-18 08:49:00)

摘要:从今天开始,学习vb2005的三本书:vb2005技术内幕、vb2005程序设计、vb20005文件I/O与数据库存取秘诀。 逐章节地学习,并将部分源代码,张贴在这个分类下。......

阅读全文(2148) | 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