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传说]荆州三国传说之刘备的传说2006-05-16 00:47:00

【评论】 【打印】 【字体: 】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fengfei/14162.html

分享到:

荆州三国传说之刘备的传说

 

刘备借荆州

    三国时,孙、刘两家联合起来打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诸葛亮趁机派兵占据了荆州。可是东吴不依,强讨恶要。刘备眼看荆州这块宝地呆不下去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整天闷闷不乐。
    他的心思很快被诸葛亮察觉了。一天,诸葛亮问刘备:“主公是为荆州之事发愁吗?”刘备点头道:“难道军师有什么好主意?”诸葛亮用指头沾了一点茶水,在刘备手心上写了一个“借”字。刘备一惊,心想:这又不是借钱借粮,这大的地盘,人家怎会轻而易举地借给你呢?正当刘备打算说出自己的想法时,突然门卫进来禀报:“东吴谋士鲁肃前来求见”。刘备知道他是要荆州而来的,更是愁上添愁。可是诸葛亮听后,却高兴得不得了。他连忙附在刘备耳边,叫他如此这般,然后赶忙出去迎接鲁肃。
    鲁肃被诸葛亮迎进门后,屁股还没坐稳,就见刘备呜呜地哭了起来,哭得十分伤心。
    鲁肃奇怪地问道:“刘皇叔何事这般伤心?”诸葛亮代他答道:“我家主公本想奉还荆州,可自己又无立足之地。想派兵去取了西川,再还荆州,又怕你们不允许,伤了孙、刘两家的和气。因此,主公左右为难,十分伤感。”
    鲁肃是个直肠子的老实人。他见刘备这么一副可怜的样子,心肠便软了。他关心地问刘备:“皇叔有没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的呢?”刘备假装哽咽地说道:“承蒙鲁公的关照,我只想把荆州暂借一时,待我取了西川,便立即归还您主。”鲁肃又问:“准备借好久呢?”刘备说不出所以然来,诸葛亮怕露了马脚,误了大事,忙接着说:“今冬借明冬还”。
    鲁肃心想:反正只借年把时间,这算得什么呢?但他怕刘备到期后不按时归还,便提出要立据为凭。诸葛亮连忙取了文房四宝,当即签字画押。
    鲁肃返回东吴后,把刘备借荆州的事讲给孙权听了。孙权起初不肯。鲁肃反复解释说:“自古以来荆州都是兵家必争这地。现在我方的形势是北临曹操,南有刘备,如不借荆州,伤了和气,一旦曹、刘联合进攻我们,岂不腹背受敌?我们决不能因小失大呀!”
    孙权见他言之有理,又还有借据在手,于是便答应把荆州借给刘备。
    刘备借到荆州以后,一直赖着不还。三年以后孙权派鲁肃拿着借据来讨,诸葛亮理直气壮地说道:“鲁公,只怕借荆州的期限还没到吧!”
    鲁肃急忙出示借据,说道:“你在借据上写的是今冬借了明冬还,总共只一年的时间,如今是三年了,怎么还说没到期呢?”
    诸葛亮道:“鲁公差矣!我是说今冬借了明冬还,并没有写几年几月几日借,几年几月几日还呀?”鲁肃仔细一看,发现借条上果然没写年、月、日,知道自己上了当,气得语无伦次地说:“我……我上了你们的大当啦!”
    所以,至今还广泛地流传着“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的话把哩!


公安县的来历

    公安最早叫梅园。那时候公安一带梅花甚多,家家户户都喜欢种梅花。每天冬天,园中的梅花盛开,有红,有黄,有白,色彩斑斓,气味清香,真是生机盎然,蔚为大观。有一年的隆冬,一位秀才从这里路过,见大片大片连绵不断的梅花,争奇斗艳,景色迷人,便取名叫做梅园。
    后来,汉高祖刘邦分郡定县,又把梅园改为孱陵。
    到了三国时期,刘备借了荆州,为了扩展地盘,夺取江南四郡,便在油江口建立了大本营,一面养兵练武,一面开荒种田,等到时机成熟,带兵出征,以成大业。
    刘备出身于没落贵族,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子孙,属于皇室。自从桃园结义起兵之后,打了不少胜仗。皇帝招见他的时候,攀谈起来,他还是皇帝的上辈,便称他为皇叔,封他为左将军。从这以后,人们都把刘备称左公了。
    左公刘备驻扎油江以后,很多人都来信问候他,信中总是说:“左公安否?”刘备当时因忙于军务,没有功夫详细回书,每次回信时,就提笔写下两个大字“公安”(即左公安泰之意),日子一长,这两个字便成了口头禅。后来,也因为纪念左公安营于此之意,具有双重含意,就把孱陵改为公安。直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了。


龙凤配
   
    荆州有一道名菜叫“龙凤配”。这道菜名还是刘备接亲的时候传下来的。刘备去东吴招亲,带着孙夫人回了荆州。诸葛亮心里分外高兴,就想弄点荆州的名菜为孙夫人接风。于是,找来厨师商量这件事。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诸葛亮的厨师也是个聪明人,他凭着精湛的手艺,当即满口答应下来。
    到了这一天,诸葛亮亲自率文官武将到荆州城的小东门码头迎接刘备和孙夫人。回到城内,又为他们备了丰富的酒席。席上,有一盘菜别出心裁:盘中是一条有须有角的盘龙,围着一支翘首展翅的彩凤,五彩缤纷,煞是好看,众人喝彩不迭。这个说像“龙飞凤舞”,那个说像“龙凤呈祥”,捧得刘备心里痒酥酥的,就第一个用筷子给孙夫人夹了一块。孙夫人一吃,赞不绝口地称道:“脆、软、香、嫩,味道真美,我还从没吃过这样好的佳肴。”
    过了几天,孙夫人念念不忘,特意请来烧菜的厨师,询问这道菜怎样做的。厨师说:“用荆州名产大鳝鱼和凤头鸡,做成一龙一凤,用嫩姜做成龙角,用大蒜根做龙须。”孙夫人点头微笑说:“真是七夺天工!”当即命人赏赐了厨师,还给这个菜取名叫“龙凤配”。从此,“龙凤配”成了荆州传统的名菜佳肴,一直流传至今。


承天寺寺大锅

    荆州市博物馆内,有一古式亭台,亭中存放着一口油黑发亮的大铁锅,因为原来存放在荆州承天寺,所以称“承天寺大锅”。
    三国时候,曹操带领八十三万人马下江南,企图夺取荆州,踏平东吴。在那些日子里,队伍浩浩荡荡向前进发,日夜兼程,不能坐下来煮饭和开饭。这样一来,许多将士的体力不支,士气受到了影响。对于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才好呢?毕竟曹操的谋士甚多,他们研究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铸造出一种大铁锅,其锅沿厚三寸,高三尺,直径五尺,外有六耳。每口锅用两匹马驾辕的车拉着,一口锅的饭能供几百人吃,锅烧热了三天不冷。当时正处秋冬季节,边行军、边烧火,边开饭,对急行军大有好处。曹操见了,不禁喜出望外。
    当时荆州的刺史刘表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一听曹操人马如此神速地临近荆州,是多亏审种神锅供饭,便哀叹:这是天助曹操,灭我刘表也!情急之下,他一命呜呼。其子刘琮更是胆小如鼠,急忙引兵开城投降。
    曹操垂手得了荆州,乘胜东下,水陆并进直取东吴。不想孙权与刘备联合,火烧赤壁,打得曹操落花流水。刘备在诸葛亮的策划下驱兵于曹操兵营之后,不费吹灰之力,一举占领了荆州。曹兵落荒逃走,弃了行军锅。于是刘备命士兵把它拖进荆州城,作为战利品放在承天寺,以供后人观赏。


绣林山

    传说,那年刘备到东吴招亲,走之前,吩咐孔明和关公,要他们选一个好地方,迎接他和孙夫人。
    孔明和关公乘船顺长江东下,来到石首地界,看到这里有几座山,大江弯弯曲曲,风景蛮不错,就把迎接新人的地方选在这里,又派人从荆州运来吴绫蜀锦,从山脚到山顶,披红挂绿,张灯结彩;还派一千名将士,二百名彩女在这里等候。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听说在这里迎接刘备和孙夫人,也手持彩旗、锦幛起来祝贺。
    刘备和孙夫人来到这里,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孙夫人欢喜不过,说:“真是锦绣如林!”后人就把这里的山叫绣林山,把石首的县城叫“绣林镇”。


先主营

    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军夺取了南郡城(江陵)。接着,刘备的大军又准备进攻江南四郡(长沙、贵阳、武陵、零陵)。当时,公安在战略上的位置非常重要,北指汉(水)沔(水),南控沅(水)湘(水),东联吴会(江苏、浙江),西通巴蜀(四川)。刘备为了巩固已经占领的地盘,扩大势力,便驻扎到公安的油江口。
    刘备的大军驻下后,便在窑头埠(油江口附近)修建大本营。大本营临长江而筑,沿江堤而垒,方圆十多里,气派宏伟。一眼望去江岸寨堡耸立,旌旗猎猎;江面上战船密布,樯桅如林,其声势浩大,威风凛然,令人望而生畏,闻而胆寒。
    自从大本营建成之后,刘备便把这里作为与吴、魏抗争的基地。他一面策定军计,指挥练兵;一面派出大批的士兵筹备军粮。因此,不仅军心稳定,而且民情振奋。听说有一次,孙权派一名探子驾船来江边偷探军情,见到这般整齐的阵容,掉转船头便走,走不多远,吓得掉进江里淹死了。
    刘备在大本营住了两年多时间,他常常漫步江边,屹立堤岸,忧天下之动乱,念人间之不平,心潮激荡,感慨万千。刘备离开大本营的前一天,整夜未眠,临走的时候,沿大本营走了一圈,才含泪远去。
    可惜,由于长江北淤南崩,大本营渐渐地崩塌江中,唐代大诗人杜甫住在公安时,写的《公安县怀古》诗中,就有“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的诗句。


黄金口

    在公安县城西南,约十公里处,有个地方叫做:“黄金口”。黄金口虽然不大,却依堤傍水,十分秀丽。提起它的名字,民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三国时期,刘备与孙夫人住在公安。一年夏天,孙夫患了重病,茶水不进,卧床不起。刘备一连守候了几天几夜,孙夫人也没有张口说话。
    刘备见夫人病情这般严重,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军营里的医生下了药,也无济于事,只得派人四处求医。
    第二天,有位士兵禀报说:
    “左将军!柴林街有位德高望重的王老先生,医术高明,药到病除,把他请来给夫人治治。“
    刘备一听,喜出望外,立即派了两名士兵骑马去请那位老先生。谁知士兵去了回来说,那老先生不肯来,要看病,得把夫人送去。
    恰巧这时张飞走进门来,一听老先生不肯来给嫂子看病,气得七窍生烟,大声吼道:
    “这个老家伙!连我大哥请他都不来,真不识抬举。待我老张去把他一刀劈了,提着人头来见大哥。“
    刘备一听,连忙劝张尺息怒,耐心地说:
    “他既然不肯轻易出门,想必是医术高超。想当初我们请军师诸葛亮出山,不也是三顾茅庐吗?眼下夫人治病要紧,只要能看好夫人的病,就是万幸。“说完,刘备便吩咐备了一辆马车,亲自陪夫人来到柴林街。
    马车在老先生门前停正点,刘备先跳下车来。这时,一位年近八旬的老翁出门迎接。刘备一看,只见他白发银须,目光灼灼,精神矍铄,连忙向他施礼。老先生回过礼,说道 :“将军驾到,有失远迎!“
    “哪里!哪里!”刘备客气地说:“只因夫人病重,特送来求您诊治。望您今日妙手回春,让夫人早日康复!”
    说完,便把孙夫人抬进屋里。这时,只见老先生一面切及脉,一面观相,井井有条,诊治仔细。随后便开了一张处方,叫自己女儿去抓药,等女儿把药配齐,老先生又拿去亲自煎成药汤,叫女儿喂给孙夫人喝了。
    王老先生果真名不虚传,孙夫人把药喝了下去之后,不到半个时辰,脸色便由白转红。又过了一会,夫人睁开眼睛,见刘备站在旁边,便轻轻地喊了一声:“皇叔!:”
    刘备一听,心中甚喜,大声笑道:
    “啊,娘娘开了黄金口,娘娘开了黄金口!“
    在场的人一见也都笑了起来。从此以后,人们便把柴林街这个地方改叫“黄金口”了。


刘备打草鞋

    刘备借到荆州之后,有了立足之地,就决心大展宏图。他依仗诸葛亮的雄才谋略,招兵买马,聚草屯粮,一年之内,军队一下子扩充到几十万人。
    第二年夏季的一天,刘备到军中视察,发现许多士兵打着赤脚搞训练,有些人脚板还磨起了血泡,跑步起来像拐子似的。一经询问,才知道是天气炎热,原来从北方买来的毡绒鞋已不能穿。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几天几夜没有睡好觉,总是想不出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天早晨,刘备起床收拾垫席,忽地触景生情,想起自己有能编席的手艺,便马上弄来麻布和破布,撕成条状,先编了鞋底,再系上几根带子,绑在脚 上,试着走路,觉得又轻便,又随脚,很舒服。他想,要是能给每个将士发上一双,岂不解决了大问题,但转头一想,要做几十万双鞋子,哪有这么多的麻布和破布呢?
    于是,刘备穿着这鞋子来找诸葛亮,说明了自己想法。诸葛亮摇了摇手中的鹅毛扇子,说:“主公的手艺高超,主意甚妙,仁爱之心令人佩服。如此疼爱士兵,士兵岂有不随主公打天下的?至于材料嘛,山人建议可用稻草代替。这江汉平原稻草到处都有,真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刘备听后,频频点头说:“真乃足智多谋的大军师!“说完,就回到住处,立即找来稻草,试做了一双,随即穿在脚上走了一圈,感到确实轻便、凉快。接着,他找来许多士兵,教会他们打草鞋的技艺。这些人回营,十传百,百传千,全军上下很快学会了这种手艺。大家穿上这种草鞋,练兵、生产的劲头更足了,无不称颂刘备是“仁爱将军!”


左公走马堤

    当年,刘备领兵来到公安,在长江边上的油江口安营扎寨。在这沿堤上下十多里的周围,都是瘠薄之地。可是,在大本营东,约有两里多长的堤面上,却绿草如茵,翠柳拂岸,景色宜人,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左公走马堤”。
    刘备住在大本营的时候,孙夫人与他不和,经常吵闹,刘备为这事非常烦闷。心想,起初自己缺将少兵,处境困难,夫人对他体贴入微,百依百顺,而现在他打了不少胜仗,在这里养兵屯垦,准备扩展地盘,大展宏图的时候,夫人的脾气却越来越犟。每次吵闹,她又非得占个上风不可,弄得刘备很不体面。有次,因东吴催还荆州,急得刘备发呆,没有理睬孙夫人,结果气得孙夫人修了一座土城,两人从此各分东西。
    自从同孙夫人分手后,刘备每天都起得很早。太阳还未出来,便一个人独自骑着马到营房东边的江堤上散步,几乎很少间断。
    士兵们见了,都纷纷议论开了。有的说左将军是在为孙夫人生闷气;有的说他是在考虑战事。日子一长,搞得军心有些不振。后来,这些话被刘备的一个传令兵听到了。这个传令兵十分聪明,他见这此人都议论起左将军来了,那还了得,他考虑再三,便想了一个主意。
    这天,他没有让刘备知道,便悄悄传下号令,说是左公有令,要在大本营东面的堤岸上,每人种一方草皮,栽两棵柳树,违者罚五十军棍。
士兵们听了,信以为真,都按照指令行动起来,很快就把草种好了,树也栽齐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往常一样,天刚蒙蒙亮,就起了床,骑着马往江堤上去。谁知到堤上一看,翠柳成行,芳草萋萋,空气异常新鲜,令人格外赏心悦目,精神一下子提起来了。这是谁栽种的?他不禁纳闷起来,回营一盘问,那传令兵才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讲了出来。
    刘备一听,心中大喜,不但没有责罚他假传军令,反而夸奖他很有才智,把他推荐到赵云手下做了尉官。
    从这以后,刘备每当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总是骑着马在那段堤上走一遭,天大的忧愁和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


柴林街

    柴林街在三国时期,是公安的一个集市。那时候,柴林街非常热闹,每天,街上赶集的人川流不息,尤其是卖柴的人多。大清早,远远近近的农民便把柴禾挑上街来,从街头一直摆到街尾,沿街走一趟,两边尽是卖柴的。
原来,柴林街离刘备的大本营很近,兵营里住着成千上万的士兵。俗话说:“柴米油盐,样样要全。”所以,大本营每天得派出大批的士兵到柴林街来买柴。再说柴林街周围周围尽是荒地,遍地皆是野苇茅草,老百姓吹柴十分方便,都心甘情愿的挑柴来卖给士兵。日子长了,卖柴的人就越来越多,好像柴林街是个专门卖柴的地方。
    有一天,出去买柴的士兵却扛着空扁担跑回来。刘备见了,不知何故,大声问道:
    “今天怎么不买柴回来呀?”
    “左将军!不知什么原因柴林街失火了,满街的柴草都烧成了灰,房子也烧掉不少。”
    后来查明,才知道是东吴的两个探子干的。他们打听到刘备军中每天在此买柴草,于是就想了个坏主意。先一天夜里,化装成农民,躲在柴林街附近。第二天早晨,两个探子见街上的柴草摆满了,便一个在街头放火,一个在街尾放火。那些柴禾都很干枯,着米易燃,火势顿时漫延开来,火光冲天,全街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农民们一看满街大火,也顾不得自己的柴禾而慌忙逃命。
    刘备听了,气得咬牙切齿。心想:你东吴坏我刘备的事,我也不让你占到便宜。便下令叫张飞连夜带领士兵,到东吴的边防地带抢回了不少粮食,才算出了这口气。
    事后,刘备仍不放心,便想了一条计策。他叫士兵们四处贴下告示,号召老百姓把柴禾挑到孙夫人城旁边去卖,增加价钱。他想,看你孙权还敢再派人来放火?要放火,就先烧你的妹妹。
    这样一来,农民们看到告示,都把柴挑到孙夫人城旁边去卖。东吴也不来人放火了。从此,原“柴林街”也没有卖柴的人了。

阅读(3539) | 评论(0)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

暂无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请 登录 或者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