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毕业后的第一年工资2007-03-26 18:49:00

【评论】 【打印】 【字体: 】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elva6401/24306.html

分享到:

从学校走向社会,对于广大青年是很兴奋的。挣钱了,独立了,能够孝敬父母了,能够实现种种理想了,但事实常有出人意料之处呢!听听那些年轻人是怎么说的。

     1、初尝冷暖

     放假,蜗居,懒散且闲适。

    “研究生放假竟然比本科还早!”已经工作了的大学同学Tree恨恨地说。透过MSN的表情符号,我似乎能看到她无比羡慕又夹杂着些许不甘的神情。

    “可是,我还过着寄生生活啊,不像你们已经能自食其力啦!”

    “什么自食其力啊?勉强把自己养活罢了。亏得能住家里,有爸妈帮助,不然真不知怎么活!”

    Tree在一家小广告公司工作了一年。每天要花三个小时在路上,常常没有双休日,眼下月收入还不到两千。她说,这份工作唯一吸引自己的一点是能发挥创新性,还算有成就感。但我知道,即使是这样的一份工作,也来之不易。电视上,新一轮大学生毕业求职浪潮又汹涌起来了。不想再重温去年此时的彷徨焦虑,Tree无奈地对我说:“先积累点工作经验也好,至少收入有保证。虽然少一点,好歹有爸妈啊。等等看年终奖……”

    高中死党“草头”千方百计杀进了日企,每天穿着套装进出高档办公楼。收入比Tree翻了二三倍,但一见面也是一肚皮的怨气:“公司抠啊!除了工资什么都没有。出租票、通讯费都不能随便报。公司附近最便宜的午饭都要20块,地铁涨价,每天车钱也差不多20呢!主任都带头加班,我们也不好意思走……”抱怨归抱怨,她承认,钱还是赚得蛮爽的。“用自己挣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真是享受!”看着眉飞色舞地悉数巴黎一线品牌的她,我问:“你存钱吗?”“存,不过存不起来。啊呀,工作压力很大的,对自己好一点是应该的!而且在那样的环境里工作,太寒酸会被人看不起!像你现在还在象牙塔里,不会明白的啦!”确实不明白,但我理解,应了那句“你不能改变环境,但你能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然而,适应环境有时是痛苦的。半年前,大家都羡慕阿周,她如愿地加入了公务员行列。工作稳定,福利又好,美中不足的是离开了家乡。但刚工作两个月,她就给我来信询问考研读研的情况。活泼好动的她无法接受整日一本正经的工作,而且身边一个年龄相近的人都没有。这时的她开始怀念曾经嘻嘻哈哈、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了。“我想辞职!回去考研!”当时她这么跟我说。但最后好像她的父母说服了她,让她继续留在那个很多人心心念念,求之若渴的岗位上。

    捧着辛辛苦苦换来的第一“年”金,他们的表情相比一年前老了很多。他们看到我都说:校园有保鲜的神奇力量。大概,是真的。

    2、钱到哪里去了啊?

    “笔记本电脑每月分期付款800元,添置化妆品、支付水电煤、网络费等透支两张信用卡合计1500元,房租800元、交通费300元、部门同事应酬交际和朋友结婚送的红包600元……”粗略统计了一下后,ECHO惊愕地发现自己上个月不知不觉就花掉了4000元,这还不包括平时的工作餐、手机费和回家探望父母的开销,这笔支出就已经超出了她每月工资和奖金的总合。ECHO拉出工资卡软卡一看,工作半年后的她手里居然连3000元也没有积蓄下来。

    “这该如何是好?”坐在公司楼下的咖啡店里,ECHO问我。透过咖啡馆落地窗户向外望去,是人如流水车如龙的浦西黄金地段。这个时刻出没在这里的多为在周围写字楼上班的白领。深色衣着,冷漠面孔,背着笔记本,拿着咖啡杯,漂亮的大衣角被风吹起,为衣食房贷而面目严肃地奔走着。

    “我当初拿到录用通知时曾发下雄心壮志对父母说,工作后我每月都会存钱,三年内把在上海买房子的首付给存出来。如今还没有放开手脚花呢,就已经寅吃卯粮了。”为了表示狠下了节约的决心,ECHO连钟爱的拿铁咖啡也没有点,问侍应生要了杯白开水捧着喝。

    “这生活不符合我的梦想,”ECHO犹豫地抿了一口杯中水道“还记得吗读书的时候我们做过多少梦想啊。想云游四方,想看广阔世界,想有了钱可以孝顺父母,想随心所欲买自己想看的书。那个时候总是觉得只要一工作,一有工资就都能实现。有了钱就有自由身。可是你看看我现在每个月,几乎还要伸手向父母要钱呢。钱都上哪里去了?每个月到了信用卡结算日我就有杨白劳被黄世仁催债的感觉。”

    都说这年头,找工作难,难于上青天,在校园里锻造了十几年新鲜才出炉的大学生,却总是如年底大减价的压舱货一样被供多于求的人才市场挑挑拣拣。等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工资的问题又被提上了议程。结束从懂事起就熟悉的象牙塔生活,初涉按月领粮的工薪族人生,对于职场新鲜人来说,头年到手的工资不仅数量少得可怜,且多为过手烟云,不经意间,就消失了。

    于是,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抱怨没饭吃,找到了工作的人又抱怨这饭少。平凡人的小小心境,就这样被自己的愿望和苦恼轮换交替着塞满。“以前克扣着自己的伙食费买书看,现在每月花销巨大,但是唯独书,这半年来却没有买过一本”ECHO笑,“曾经的理想青年我就这样俗掉了啊。”

    3、永远都是30元

    第一次领到薪水,父亲定下纪律:不大手大脚乱花钱;不爱慕虚荣浪费钱;不喝酒赌博糟蹋钱。

    父亲生日时,为他买了件衬衣,八折价136元,算父亲最贵的衣服了。拿回家,父亲喜滋滋的:“正好配茄克穿。”衬衣上的吊牌晃晃荡荡,父亲撕下来一瞧,脸色大变:“这衣服170元?”我忙解释:“八折136元。”话刚落,父亲大发脾气,严厉指责我糟蹋钱:“136元我可以买9件衬衣!把它退了,我不穿!”母亲忙劝道:“你扯了吊牌,退不回去了,儿子好心你要了吧。”父亲转而指责母亲对我“纵容”,一怒之下摔门而去,父亲的生日就这样不欢而散。

    我有女友后,父亲生日,女友居然敢买300多元的马甲,换了个破旧的塑料袋装着拿给父亲,他疑惑地问:“多少钱?衣服蛮漂亮的。”女友忙抢答:“30元,马甲刚一摆上,就全抢光了,我们只抢得这一件。”我一听差点笑喷饭,这衣服真要30元,不抢打起来才怪。果真,父亲遗憾地说:“可惜,只抢得一件。瞧,人家才会买衣服,真正的价廉物美。那年我过生……”父亲于是又唠叨了一遍那年过生日我买衬衣的事。

    得了经验,我们给父亲买衣服时,告诉他的价格缩水十多倍。有次,父亲回家问:“人家都说这衣服是什么老头来,好几百元一件?”我一惊,急中生智说:“老人头贵着哩,这是仿制的,才15元。”父亲听完放下心,边走边嘟哝着:仿制的挺好的嘛,人家还以为是真品哩。我们听了哑然失笑:这本来就是真品嘛。

    为父亲买了这么多年的衣服,告诉他的价格都在30元内,渐渐地,父亲不再过问衣服价格了,因为他老人家确认:我们已经懂得了节俭。想到此,心里不免有些不安的内疚,哪怕是善意的,但我们毕竟说了谎话。

    4、先精神,后物质

    现在回想起来,第一年工作期间的我几乎没存下什么钱。新员工的工资本来就微薄,再加上我蓄谋已久的许多人生志愿必须借了钱这股东风方可付诸实践,因此那时的我虽不懂如何投资理财,以钱生钱;但在如何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关键领域中去,从而转化为无限的精神满足这点上,我还是颇有心得的。

    其实除了每月三分之一的钱上交给父母作为饭贴外,剩下的本来就不多了,用如今刚进公司的女孩子的话来说,都不够买衣服和化妆品的。可在那些领域,我简直是无欲无求。买衣服基本以七浦路为据点,大多为休闲装,出席重要场合的衣服不超过两套;化妆品嘛,仗着自己还年轻,素面朝天的倒也清爽自然。不过,这两大块开支省下来,当然不是存银行做守财奴的,而是有更高层次的追求。至今想起来并深感欣慰的那年的消费记录,大概有这么几件:

    第一是给妈妈做了50大寿。我工作那年妈妈刚好退休,为社会工作了那么多年,一下子退下来难免有些寂寞失落,为了让她高兴高兴,我提前到附近的饭店订了三桌酒席,以参观新居的名义邀请了亲朋好友,并预订了生日蛋糕。酒过三旬菜过五味后,我安排饭店的服务生播放生日快乐的音乐,同时把蛋糕缓缓推到妈妈面前。在她激动的面庞上,我看到了久违的幸福感。虽然给妈妈庆祝生日的饭店并不高档,给奶奶买的保暖内衣,送给爸爸的电动剃须刀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多少将我的感激传达给了他们。

    第二件嘛,是报名参加了中级口译的培训。有道是,教育投资是最大的投资,此言信矣。事实证明,英语在我日后的就业与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为了提高第二语言的能力,这钱不可不花,一点不冤。

    第三呢,是为自己买了一份保险。这是为人生降低风险,增加保障的一项投资。花点钱能得到点安全感,也是值得的吧。听说我那么早就买了商业保险,后来不止一次有朋友感叹我的觉悟高呢。除了以上这些大笔开销,还有一些比如说看音乐剧呀、话剧啊之类的,或是双休日到周边小镇去溜达溜达等,都在我的支出里占有相当比例。有人说,怎么花钱比怎么赚钱更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质。(完)

阅读(2635) | 评论(0)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

暂无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请 登录 或者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