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爱情与婚姻2006-06-18 16:11:00

【评论】 【打印】 【字体: 】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elva6401/15964.html

分享到:

爱情与婚姻

摘要: 本文将讨论以下问题:爱情是什么?婚姻又是什么?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是不道德的?价值认同(婚姻里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成家与立业的关系。

关键词:爱情,婚姻,没有爱情的婚姻,价值认同,先成家后立业。

 

关于爱情与婚姻,大家可能会有很多话要说:

“要爱情就别结婚”

“要婚姻就别要爱情”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没有婚姻的爱情是种无奈,没有爱情的婚姻让人恐慌”

……

下面来看看苏格拉底对爱情与婚姻的理解: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

  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觉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

  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今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人生就正如穿越麦田和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和大树,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付出相当的努力。

什么是爱情呢?

爱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通常特指的是成熟男女之间的一种最深切、最依恋的情感。是人世间最微妙、最神奇、最美丽、最激动人心、最特殊却又最平常的情感形式。它既不分年龄、种族、肤色,也不分高贵低贱;它可以跨越国界、宗教的限制,只要有情有意,即便语言不通,也能够达到心领神会!它有时表现为一种理解,有时表现为一种宽容,有时是相互倾慕和欣赏,有时是同情、怜爱和关怀,有时则是一种渴望和欲望,一种生理和心理需求。爱情应该是一种相互欣赏、彼此倾慕、一起互动的情感关系,现为关心、爱护、依恋、体贴、容纳和理解。爱情,不能强求,它绝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占有。

什么是婚姻呢?

现实主义者或许会回答:“婚姻就是合法的同居”;悲观主义者可能会回答:“婚姻是围墙”;而享乐主义者会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再去查一下中外的大词典,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中释:“婚姻是男女经过合法手续结为夫妻”;美国著名的维氏大词典则注明:“婚姻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共同开始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及开始一种合法的以家庭为基础的生活。” 

对爱情与婚姻有一个比较大概的认识,下面来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这句话,相信您也不敢轻易地说不对,毕竟是恩格斯的话。咱们首先就认为这句话是百分之百的正确。从逻辑学的角度来分析,如果一个命题正确,哪它的逆否命题也正确,现在分析一下这句话的逆否命题,逆否命题应该是“道德的婚姻是有爱情的”,感觉如何?没有什么问题,是吧。继续分析,我们来看看这句话的逆命题,“不道德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这句话感觉有了,这句话可能有问题,试想,重婚和同居形成的事实婚姻,是不道德的,但是您能说它没有爱情吗?好了,逻辑学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命题的原命题正确,它的逆命题不正确,那么原命题的题设是结论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回到原命题,题设:没有爱情;结论:是不道德的婚姻。所以没有爱情是不道德婚姻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有点饶舌,是吧?哪就分析逆否命题。题设:道德的婚姻;结论:有爱情。好了,该说偶的观点了,偶的观点就是:道德的婚姻是爱情的充分条件,换句话说,爱情产生的结果不仅仅是道德的婚姻!所以爱情的盲目性出来了。爱情产生的结果还有什么?多了,有网恋、有同居,有喝农药,有卧轨,还有化蝶!

因为太多的原因,造就了太多没有爱情的婚姻,比如以前的包办婚姻,现在的闪电式婚姻。在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人带着"我是个弱者,我认命了"的宿命论思想,带着对爱情永远的遗憾与伤痛走进了婚姻。恩格斯说过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我不是很同意这种观点。首先应该注意婚姻最主要的两大职能是生育和经济。从古自今,结婚很大的目的是繁殖,生育下代。还有就是经济,家庭什么时候都是社会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

尽管恩格斯说过:“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但实际上婚姻不见得总是包含爱情;即使是包含爱情的婚姻中,那个爱情的性质、味道,也和恋爱时的爱情不同。婚姻中的爱情要面对日常生活琐事的考验,要面对两个人朝夕相处的考验,没有什么神秘感,倒有很多责任、义务,虽然也有很多日常人生的温暖。即使有爱情,它主要也不是一种燃烧的激情,而是一种平凡的温情。它是冬天的炉火,规规矩矩;不是旷野中蔓延的野火,无拘无束。更何况世间有很多婚姻根本就没有爱情,或者爱情已经消失,但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因素,诸如责任心、诸如利益牵扯,也必须要维持下去。所以,婚姻无论有没有爱情,都有很多束缚个人意志的东西。没有爱情的婚姻中,个人体会到的是无爱的痛苦,是无表现婚姻中无爱的痛苦。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爱情不是婚姻的必要条件。古封建年代,没有爱情的婚姻比比皆是,但那时也许婚姻是爱情的开始,以至于有了感情可以慢慢培养的说法;如今年代,婚外的恋情,第三者的爱情都几乎成了没有婚姻的爱情典型,如果不要婚姻或许他们还可以缠绵浪漫,一旦扯上婚姻,往往反目成仇、鱼死网破。

既然爱情不是婚姻中最重要的,那什么才是维持婚姻的关键所在?我认为是价值认同。说这个前,先看一个例子吧:

有一对夫妻的感情破裂准备离婚,但他们有孩子。如果他们离婚了,孩子是肯定要受罪的。他们商量等孩子大了再离婚,孩子大了,又因为孙子后来到五十多岁的时候他们终于还是离婚了。他们的孩子,孙子都很不理解他们。因为在平时他们在他人面前都表现的很恩爱,但突然怎么要离婚呢?

其实我们应该理解他们,当时他们没有离婚不是因为他们之间还存在爱情什么的,因为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认同,那就是不影响他们的孩子。正是这个价值认同才是他们婚姻维持了好几十年的根本,尽管这样的婚姻不是那么的完美。

婚姻不同与爱情,婚姻是要关系到很多琐碎的事的。在恋爱过程你可能只看到对方的优点,甚至把他们的缺点当成优点。但在婚姻过程中就不一样了,由于在天天呆在一起,对方缺点会逐渐显现出来,你可能会只注意到他的缺点,甚至看不到他的优点。所以在这期间找一个价值认同是很重要的。找到一个相同的价值是维持婚姻的关键。

既然婚姻与爱情没有什么关系,那对与我们大学生关于立业与成婚有什么建议呢?

要立业先成婚?这是我伦理学老师非常推崇的观点。

我觉得早婚挺好的,因为有时候看看自己身边的某些人,爱情长跑跑了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感情早就麻木了,最后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待才选择了婚姻,以至于很多人一跨进婚姻就感受到和谈恋爱时不同的无趣和琐碎。这种最初的婚姻生活给人留下的印象注定了他们要面对之后更糟的两人生活,实在是太可怕了。我觉的婚姻不应该是爱情的下下策,而应该是爱情的更好境界。早早结婚的好处就是,将恋爱新鲜的感觉原封不动地带进了婚姻,并且,人生从此不再无聊,两个人在一起可以做多少事情呀。

因为婚姻趁早了,所以其它一切也都可以名正言顺地趁早!而且你也一点不耽误单身人士做的事情。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如果没有结婚,那么再过10年,那时候的生活跟现在的生活完全没有改变,每天上班、下班,吃饭,打扮得光艳漂亮的去夜店,然后第二天又连轴转。但是现在结了婚,10年后我可能又有了新的房子,自己的事业和老公的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也许会因为他或者我的工作关系换了国家生活,更可能已经有了一个或者两个可爱的宝宝,他们也每天在长大……因为早婚,所以你面对的生活的各种改变也会更多,更早。

总的来说早婚对事业是有帮助的,早点定下心来。成家然后会有大部分精力可以放在立业上,所以古人说“先成家后立业”,这样的理论对男人尤其好,能更快成熟。如果是先立业后成家的话,你先立业还在想着还没成家呢,还有好多事需要办呢。而先成家没有后顾之忧了,只要想着事业就行,成不成都已经开始平淡生活。先立业的万一事业不成,那年龄大了成家就更难了。

所以立业前先结婚。大学毕业后早点结婚,准备做一翻事业。

 

参考资料:中国婚姻调查网

网易真爱频道话题

榕树下社区

百度知道

   

 

阅读(3115) | 评论(0)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

暂无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请 登录 或者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