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中外起义领袖的不同之处(2007-05-15 22:52:00)
摘要:朱金灿
看了《勇敢的心》和《斯巴达克思》等国外电影,我发现了中外起义领袖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人家是为理想,为自由,我们的呢?更多的是为了私利。看看《勇敢的心》的男主角华莱士的行为,中国人绝对会笑他是“傻冒”:华莱士将英格兰军队赶出苏格兰后,还要进攻英格兰(倘若换作中国的领袖,一定是想着怎么在苏格兰自立为王了),英格兰国王长腿爱德华派人来求和,授予他封地和财富,被他断然拒绝(倘若换作中国领袖,正好骑驴下坡,宋江不正是这样做的吗?) 再看看我们领袖的表现:陈胜对自己的一位兄弟说了一句经世骇俗的名言:“苟富贵,勿相忘”,可惜他并没有做到;项羽和刘邦先是并肩作战,后是为争做皇帝反目成仇……在众多的起义领袖里,有的小富即安中途腐化变质随后失败,有的一变阔就变脸大肆滥杀功臣,稍为好一点的是做皇帝后不杀功臣轻徭薄赋成就一个盛世的。要找一个为建立自由平等的社会而奋斗的,我敢说你翻遍二十四史也找不出一个。在我们起义领袖的眼里,没有理想,有的只是手段。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看不到“傻冒”式的领袖,因而也看不到理想主义的光辉。我们的领袖赢得了眼前,但华莱士,斯巴达克思们赢得了后人的真诚敬仰,并且他们的理想照亮了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
(转载)上帝从不为难头脑简单的人(2007-05-14 22:16:00)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何帆
转载地址:http://benben.folo.cn/user1/5174/archives/2006/19139.html
才智平平的人往往成就更大。金庸小说中的郭靖就是一个例子。
郭靖憨厚质朴,但懂得用功不辍,也把握得住善恶界限。有这两条,就有了后来的郭大侠。像小龙女、周伯通之类的人物,智力固然卓异,但也有其木讷、天真的一面。像杨过这样飞扬跳脱、聪明外溢的,如果不是受尽挫折、性情大变,估计最终一定是泯然众人矣。贯穿金庸小说的一个思想就是道家的弃圣绝学。当年在学校,玩过一个电脑游戏《金庸群侠传》。游戏的情节是一个金庸迷突然掉进了虚拟世界,他必须亲自经历江湖险凶,最后才能回到现实世界。游戏一开头,那个“小虾米”挠挠头说,我除了“野球拳”,什么武功也不会呀。所谓“野球拳”,估计是闽南话里“瞎胡乱打”的意思。游戏中有意思的设计是,如果你选择练“野球拳”,那会练得最辛苦,而且往往攻击力很久也没法提高,而一旦到了最高的第十级,这个“野球拳”的威力会超过“九阳真经”和“降龙十八掌”。这个小小的富有哲学意味的设计让我对这个小游戏一直念念不忘。
在现实世界的学术圈中,我所看到的也大抵如此,聪明者未必最后胜出,知道坚持才是最后的赢家。学问和武功一样,天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用功。没有下足够的功夫,学问是做不出来的。聪明人往往浅尝辄止,而且对聪明人来说,诱惑常常更多,他们在起跑的时候会把别人都甩在后面,但却经常是最早退出比赛的人。
比学问更复杂的是人生和社会。在社会中生存的最优法则是什么?我相信,这些法则仍然是那些最古老、最简单的道理,比如诚实、勤劳、宽恕、合作。我把电影《阿甘正传》看作是一则寓言。阿甘的智商只有75,几乎属于傻子。他最喜欢说的话是“我妈妈说……”。阿甘的妈妈告诉他什么?遇到危险的时候要跑,跑得越快越好。阿甘就这样从越南战场上拣回一条命,还成了英雄。从常人所理解的成功角度来看,阿甘是成功的。他有钱、受人尊敬、生活经历丰富多彩。尽管当所有这些来到的时候,阿甘浑然不觉。阿甘的女朋友Jeniffer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她们这一代人认为自己是聪明的,聪明到足以对抗社会、颠覆传统。Jeniffer所做的一切都似乎是在寻找极端的边界:她被大学开除、上《花花公子》杂志、跳脱衣舞、流浪、......
历史能不能这样教(2007-05-10 23:11:00)
摘要:朱金灿
偶尔看了一下《贞观长歌》,我想到了我们的历史教育。我们的历史教育大多是重记忆轻分析的。对此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历史是不是可以这样教呢?比如我们知道中国的封建史很长,封建制度的落后性体现在哪里呢?或许电视剧看多的人看不出封建制度在哪里落后了,看看唐太宗从谏如流,那些清官为民请命,哪里落后呢?别的落后我不说了,我只谈一点。我谈的是封建皇位继承制很容易造成兄弟相残。我这样说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贤明如唐太宗,康熙帝们都不得不遗憾地看到儿子相残的局面,由此看来这并不是个人的能力问题,而是一个制度性因素。其实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学习历史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史实证明自己的观点,还可以更深入一点,比如讨论民主制度比封建制度优越在哪里呢?这样做好处至少有两点:一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精神;二是将历史教育和现代公民教育结合起来。我真希望有老师能把我的想法实践一下。......
在VC6.0中使用GDI+的两种办法(二)(2007-05-06 15:46:00)
摘要:
朱金灿
第二种方法是我参考网上的一个做法。
1.首先将GDI+的头文件拷贝进vc目录下的Includes(我的是:D:\Microsoft Visual Studio\VC98\Include),将GDI+的库文件vc目录下的Lib文件夹中(我的是:D:\Microsoft Visual Studio\VC98\Lib)
2.新建一个MFC单文档工程EmployGdiPlus。
3. 在Project->stting->Link->Object/libary中加入gdiplus.lib。
4.添加画图代码,代码如下:
void CEmployGdiPlusView::OnDraw(CDC* pDC)
{
CEmployGdiPlusDoc* pDoc = GetDocument();
ASSERT_VALID(pDoc);
// TODO: add draw code for native data here
HDC hdc = pDC->GetSafeHdc();
Graphics mygraphics(hdc);//???¡§?"??Graphics??¨®
SolidBrush brush(Color(100,0,0,255));//
Fon......
在VC6.0中使用GDI+的两种办法(一)(2007-05-06 15:41:00)
摘要:朱金灿
GDI+是GDI的升级版本。在VC6.0中并没有配备GDI+的相关文件。那么如何在VC6.0使用GDI+呢?我从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并结合自己的使用,总结出一下两种方法。下面我各建一个MFC工程介绍这两种做法。
1. 找到GDI+库文件和头文件,把它放到一个文件夹GDI+Files。这个文件夹包括30个头文件和一个库文件。
2.新建一个单文档工程“UseGdiPlus”,把文件夹GDI+Files拷贝进工程文件夹。
3.进行工程设置,选择VC的Project菜单栏的Setting菜单项,在对话框中的C/C++选项卡中的Category一栏中选择General, 在Project Options中加入一个选择:/I "GDI+Files",如下图所示:
在Project->stting->Link->Object/libary中加入GDI+Files\GdiPlus.lib。
4.新建一个.h文件QGdiPlus.h,该头文件的内容如下:
#pragma once
// Add GDI+ support to MFC or WTL application.
//
// Include this file in StdAfx.h
//
// MFC: Add a QGdiPlus variable to your application class to start and stop GDI+.
// ATL: Create a QGdiPlus local variable in _tWinMain.
// Constructor starts, destructor stops.
// Ensure that GdiPlus header files work properly with MFC DEBUG_NEW and STL header files.
// Q317799: PRB: 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 DEBUG_NEW Doe......
thirdwolf的翻译(2007-04-21 12:09:00)
摘要:公司一个女同事jude发帖:我的房东有一套房子要出租。
哪位愿意租?
thirdwolf(公司的一个男同事):是你的住的那一套吗?
xueren(公司的一个女同事):thirdwolf是什么意思?
我说:呵呵,英语四级白过了,thirdwolf就是第三头狼的意思。
zhangwei(公司的一个男同事):第三只色狼
jude:晕,怎么进来了那么多色狼,跑题啦!
根号三(公司的一个男同事):thirdwolf是三郎的意思,拼命三郎嘛。哈哈
我说:quote thirdwolf是三郎的意思,拼命三郎嘛。哈哈
这个翻译比较形象,鉴定完毕
jude:停止讨论thirdwolf。
Max(公司的一个男同事):下一个议题:fourthwolf
jude:啊,升级了!......
(转载)齐国力教授:千万不要死于无知(二)(2007-03-06 22:36:00)
摘要:国际会议上还提到蕃茄,就是西红柿。在美国,几乎每个家庭都种蕃茄、吃蕃茄,目的是不得癌症。这是刚刚5、6年前才知道的。吃西红柿不得癌症,你知道吗?不得子宫癌、卵巢癌、胰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但这西红柿不是随便吃的,我问大家,西红柿怎么吃?有人说,那还不简单,洗洗就生吃呗。还有人切片放白糖,再喝点啤酒。如果是这么吃的,我告诉你,白吃了!不抗癌。西红柿里面有个东西叫蕃茄素,它和蛋白质结合在一块,周围有纤维素包裹,很难出来。所以必须加温,加温到一定程度才出来。我告诉大家,西红柿炒鸡蛋最值钱了。还有蕃茄汤,或西红柿鸡蛋汤也是好的。生吃西红柿不抗癌,请大家注意。
还有大蒜。大蒜是抗癌之王。我刚一说大蒜怎么吃,有人就说:那玩意得加温吃。你咋什么都加温?我告诉大家,大蒜加温等于零!山东人、东北人最爱吃,一瓣瓣地吃,还说吃大蒜不得癌,但没几天他先得癌症了。什么原因?现在世界上都知道怎么吃大蒜,只有我们不知道。告诉大家,原来是必须先把它切成片,一片一片的薄片放在空气里15分钟,它跟氧气结合以后产生大蒜素。大蒜本身不抗癌,大蒜素才抗癌,而且是抗癌之王。我那天见人吃大蒜,他拿过一碗面,然后很快就把大蒜剥出来了,一瓣一瓣地吃,还不到5秒钟就吃进去了。连5秒钟都没有,这大蒜有什么用呀?一点也没有。如果不按我的方法,那是白吃了。大蒜有味不用怕,吃点山楂,嚼点花生米,再吃点好茶叶就没味了。国外每礼拜都吃的,我们为什么不吃呀!
下面讲黑木耳。黑木耳有什么作用?现在一到过年时心肌梗死一个挨一个,年龄越来越小,已经到30岁了。为什么过年时多?两个原因,一个是高凝体质血稠,就是脂肪高。大家记住,血稠的人叫高凝体质。高凝体质的人加上高凝食物,所以过年时心肌梗死的人特别多,年龄不限。心肌梗死虽然无法治,但完全可以预防。有的大夫告诉你吃阿司匹林,为什么?可以使血不粘稠,不得心肌梗死。但后果是什么,吃阿司匹林的后果是眼底出血,现在很多人眼底出血。我劝大家不要吃阿司匹林了。现在欧洲已经不吃阿司匹林了,吃什么?吃黑木耳。黑木耳有两个作用,其中一个是使血不粘稠。黑木耳的作用是美国心脏病专家发现的,他得了诺贝尔奖。他发现以后,所有欧洲人、有钱有地位的人都吃黑木耳,而不吃阿司匹林了。什么样的人是高凝体质?答案是矮、粗、胖的人,特别是更年期的女同胞。而且血型AB的人更容易高凝血稠。还有脖......
(转载)齐国力教授:千万不要死于无知(一)(2007-03-06 22:34:00)
摘要:
前言:如果你听过这个讲座,就当复习一遍;没听过,就从现在开始执行。
我去年从美国回来,此前在斯坦福呆了六年。我要介绍很多新东西。最近北京市普查完了,我们北京市得了两个冠军,一个是高血压冠军;一个是高血脂冠军,很遗憾。市委非常重视,有文件下达了,要求各单位多听最新保健知识,我就是奔着这个目的来的。
现在,死亡率最高的是30至50岁的人。年龄不是个宝,血脂高很危险。大家知道国际上有个标准,寿命等于成熟期的5至7倍者为长寿。这么说,人的寿命应该是100至175岁。为什么都没有达到呢?最主要一个原因是不重视保健,而且不听保健。这个问题在国内非常严重,特别是领导干部。国家保健局一再强调每个人都要重视自己的保健。现在绝大多数是病死的,很少数是老死的。应该绝大多数是老死而少数是病死。这个极端反常的现象要求我们尽快纠正。
最近联合国表扬我们的邻国日本。为什么表扬日本,因为他的寿命是世界冠军。他们女性的平均寿命是87.6岁,我们国家50年代是35岁,60年代是57岁,现在是67.88岁,距离日本整整差20岁,这是没法原谅的。日本的先进经验是以社区为单位,每一个月讲一次保健课,如果没有来听就必须补课。我国没这制度,谁爱听就听,不听拉倒。我回国后问了许多人,应该活多久呢?有人告诉我五六十岁就差不多了,这说明我们的标准太低了。他们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保健,凑合活着,问题很严重。我在医院工作了40年,绝大部分人病死是很痛苦的。我来的目的很明确,我受科委委托,受命于卫生部的指示,希望每个人都重视保健工作。
联合国提出个口号:“千万不要死于无知”。很多人死于无知,这很冤枉呀。我们知识分子平均年龄58.5岁,按这个数字,我想不算学前教育,小学6年,中学6年,医科大学8年,硕士3年,博士3年,博士后3年,都学完后 快到点了,根本不能干什么了。很多科学家没超过这个年龄。我在美国斯坦福见到了张学良将军,在纽约参加了他的100岁寿辰。我很受教育,一进门见到他我们大吃一惊,他眼不花,耳不聋,很多人问他:“少帅您怎么活这么久”?他回答很明确:“不是我活得久呀,而是他们活得太短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活得短,还嫌......
(转载)ASCII 表(2007-03-06 22:04:00)
摘要:转载地址:http://www.mcu123.com/new/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54
ASCII ( A merican S tandard C ode for I nformation I nterchange , 美国信息互换标准代码 )是基于罗马字母表的一套电脑编码系统。它主要用于显示现代英语 和其他西欧语言。它是现今最通用的单字节编码系统,并等同于国际标准 ISO 646 。
控制字符
Binary
Decimal
Hex
缩写
可以显示的表示法
名称/意义zgyh
0000 0000
0
00
NUL
?
空字符(Null)
0000 0001
1
01
SOH
?
标题开始
0000 0010
2
02
STX
?
正文开始
0000 0011
3
03
ETX
?
正文结束
0000 0100
4
04
EOT
?
传输结束
0000 0101
5
05
ENQ
?
请求
0000 0110
6
06
ACK
?
收到通知
0000 0111
7
07
BEL
?
响铃
0000 1000
8
08
BS
?
退格
0000 1001
9
09
HT
?
水平 制表符
0000 1010
10
0A
LF
?
换行键
0000 1011
11
0B
VT
?
垂直制表符
0000 1100
12
0C
FF
?
换页键
0000 1101
13
0D
CR
?
回车键
0000 1110
14
0E
SO
?
不用切换(Shift键)
0000 1111
15
0F
SI
?
启用切换(Shift键)
0001 0000
16
10
DLE
?
数据通讯换码
0001 0001
17
11
DC1......
(转载)斯蒂夫·乔布斯:我生命中的三个故事(2007-03-03 16:34:00)
摘要:(注: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演讲,作者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斯蒂夫·乔布斯,每次读完我都有新的感受,不知你觉得如何)
转载地址:
http://www.radiohead.cn/blog/post/story.html
(斯坦福)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今天能参加各位的毕业典礼,我备感荣幸。(尖叫声)我从来没有从大学毕业,说句实话,此时算是我离大学毕业最近的一刻。(笑声)今天,我想告诉你们我生命中的三个故事,并非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件,只是三个小故事而已。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串起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原文为“connecting the dots”指一种小游戏:把标有序列号的点连起来,就构成一幅图画——译注
我在里德大学呆了6个月就退学了,但之后仍作为旁听生混了18个月后才最终离开。我为什么要退学呢?
故事要从我出生之前开始说起。我的生母是一名年轻的未婚妈妈,当时她还是一所大学的在读研究生,于是决定把我送给其他人收养。她坚持我应该被一对念过大学的夫妇收养,所以在我出生的时候,她已经为我被一个律师和他的太太收养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但在最后一刻,这对夫妇改了主意,决定收养一个女孩。侯选名单上的另外一对夫妇,也就是我的养父母,在一天午夜接到了一通电话:“有一个不请自来的男婴,你们想收养吗?”他们回答:“当然想。”事后,我的生母才发现我的养母根本就没有从大学毕业,而我的养父甚至连高中都没有毕业,所以她拒绝签署最后的收养文件,直到几个月后,我的养父母保证会把我送到大学,她的态度才有所转变。
17年之后,我真上了大学。但因为年幼无知,我选择了一所和斯坦福一样昂贵的大学,(笑声)我的父母都是工人阶级,他们倾其所有资助我的学业。在6个月之后,我发现自己完全不知道这样念下去究竟有什么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