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灿
看了《勇敢的心》和《斯巴达克思》等国外电影,我发现了中外起义领袖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人家是为理想,为自由,我们的呢?更多的是为了私利。看看《勇敢的心》的男主角华莱士的行为,中国人绝对会笑他是“傻冒”:华莱士将英格兰军队赶出苏格兰后,还要进攻英格兰(倘若换作中国的领袖,一定是想着怎么在苏格兰自立为王了),英格兰国王长腿爱德华派人来求和,授予他封地和财富,被他断然拒绝(倘若换作中国领袖,正好骑驴下坡,宋江不正是这样做的吗?) 再看看我们领袖的表现:陈胜对自己的一位兄弟说了一句经世骇俗的名言:“苟富贵,勿相忘”,可惜他并没有做到;项羽和刘邦先是并肩作战,后是为争做皇帝反目成仇……在众多的起义领袖里,有的小富即安中途腐化变质随后失败,有的一变阔就变脸大肆滥杀功臣,稍为好一点的是做皇帝后不杀功臣轻徭薄赋成就一个盛世的。要找一个为建立自由平等的社会而奋斗的,我敢说你翻遍二十四史也找不出一个。在我们起义领袖的眼里,没有理想,有的只是手段。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看不到“傻冒”式的领袖,因而也看不到理想主义的光辉。我们的领袖赢得了眼前,但华莱士,斯巴达克思们赢得了后人的真诚敬仰,并且他们的理想照亮了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