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几篇文章已经分别对C++的异常对象的几种不同的传递方式进行了详细地讨论。它们可以被分为按值传递,按引用传递,以及按指针传递等三种方式,现在该是对它们进行全面盘点总结的时候了。希望这种对比、总结及分析对朋友们理解这三种方式的各种区别有所帮助。
按值传递 | 引用传递 | 指针传递 | |
语法 | catch(std::exception e) | catch(std::exception& e) | catch(std::exception* e) |
如何抛出异常? | ①throw exception() ②exception ex;throw ex; ③throw ex_global; |
①throw exception() ②exception ex;throw ex; ③throw ex_global; |
①throw new exception(); |
异常对象的构造次数 | 三次 | 二次 | 一次 |
效率 | 低 | 中 | 高 |
异常对象什么时候被销毁 | ①局部变量离开作用域时销毁 ②临时变量在catch block执行完毕后销毁 ③catch后面的那个类似参数的异常对象也是在catch block执行完毕后销毁 |
①局部变量离开作用域时销毁 ②临时变量在catch block执行完毕后销毁 |
异常对象动态地在堆上被创建,同时它也要动态的被销毁,销毁的时机是在catch block块中处理完毕后进行 |
发生对象切片 | 可能会 | 不会 | 不会 |
安全性 | 较低,可能会发生对象切片 | 很好 | 低,依赖于程序员的能力,可能会发生内存泄漏;或导致程序崩溃 |
综合性能 | 差 | 好 | 一般 |
易使用性 | 好 | 好 | 一般 |
至此,对C++中的异常处理机制与模型已经进行了非常全面的阐述和分析,包括C++异常的语法,C++异常的使用技巧,C++异常与面向对象的相互关系,以及异常对象的构造、传递和最后析构销毁的过程。
主人公阿愚现在已经开始有点小有成就感了,他知道自己对她(C++中的异常处理机制)已有了相当深入的了解,并且把她完全当成了一个知己,在自己的编程生涯中再也开始离不开她了。而且他与她的配合已经变得十分的默契,得心应手。但是有时好像还是有点迷糊,例如,对于在C++异常重新被抛出时(rethrow),异常对象的构造、传递和析构销毁的过程又将如何?有哪些不同之处?,要想了解更多的细节,程序员朋友们!请跟主人公阿愚进入到下一篇文章中,GO!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