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赋值符“=”之前加上其他运算符,可以构成复合的运算符。如果在“=”前加一个“+”运算符就成了复合运算符“+=”。例如,可以有
a+=3 等价于 a=a+3
x*=y+8 等价于 x=x*(y+8)
x%=3 等价于 x=x%3
以“a+=3”为例来说明,它相当于使a进行一次自加3的操作。即先使a加3,再赋给a。同样,“x*=y+8”的作用是使x乘以(y+8),再赋给x。
为便于记忆,可以这样理解:
① a+= b (其中a为变量,b为表达式)
② a+= b (将有下划线的“a+”移到“=”右侧)
③ a = a + b (在“=”左侧补上变量名a)
注意,如果b是包含若干项的表达式,则相当于它有括号。如
① x %= y+3
② x %= (y+3)
③ x = x%(y+3)(不要错认为x=x%y+3)
凡是二元(二目)运算符,都可以与赋值符一起组合成复合赋值符。C++可以使用以下几种复合赋值运算符:
+=,-=,*=,/=,%=,<<=,>>=,&=,∧=,|=
其中后5种是有关位运算的。
C++之所以采用这种复合运算符,一是为了简化程序,使程序精炼,二是为了提高编译效率(这样写法与“逆波兰”式一致,有利于编译,能产生质量较高的目标代码)。专业的程序员在程序中常用复合运算符,初学者可能不习惯,也可以不用或少用。
2.6.4 赋值表达式
由赋值运算符将一个变量和一个表达式连接起来的式子称为“赋值表达式”。
它的一般形式为
<变量> <赋值运算符> <表达式>
如“a=5”是一个赋值表达式。对赋值表达式求解的过程是:先求赋值运算符右侧的“表达式”的值,然后赋给赋值运算符左侧的变量。一个表达式应该有一个值。赋值运算符左侧的标识符称为“左值”(left value,简写为lvalue)。并不是任何对象都可以作为左值的,变量可以作为左值,而表达式a+b就不能作为左值,常变量也不能作为左值,因为常变量不能被赋值。
出现在赋值运算符右侧的表达式称为“右值”(right value,简写为rvalue)。显然左值也可以出现在赋值运算符右侧,因而左值都可以作为右值。如
int a=3,b,c;
b=a; // b是左值
c=b; // b也是右值
赋值表达式中的“表达式”,又可以是一个赋值表达式。如
a=(b=5)
下面是赋值表达式的例子:
a=b=c=5 (赋值表达式值为5,a,b,c值均为5)
a=5+(c=6) (表达式值为11,a值为11,c值为6)
a=(b=4)+(c=6) (表达式值为10,a值为10,b等于4,c等于6)
a=(b=10)/(c=2) (表达式值为5,a等于5,b等于10,c等于2)
请分析下面的赋值表达式:
(a=3*5)=4*3
赋值表达式作为左值时应加括号,如果写成下面这样就会出现语法错误:
a=3*5=4*3
因为3*5不是左值,不能出现在赋值运算符的左侧。
赋值表达式也可以包含复合的赋值运算符。如
a+=a-=a*a
也是一个赋值表达式。如果a的初值为12,此赋值表达式的求解步骤如下:
① 先进行“a-=a*a”的运算,它相当于a=a-a*a=12-144=-132。
② 再进行“a+=-132”的运算,它相当于a=a+(-132)=-132-132=-264。
C++将赋值表达式作为表达式的一种,使赋值操作不仅可以出现在赋值语句中,而且可以以表达式形式出现在其他语句(如输出语句、循环语句等)中。这是C++语言灵活性的一种表现。
请注意,用cout语句输出一个赋值表达式的值时,要将该赋值表达式用括号括起来,如果写成“cout<<a=b;”将会出现编译错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