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程序从编写到最后得到运行结果要经历以下一些步骤。
1. 用C++语言编写程序
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source program)。C++的源程序是以.cpp作为后缀的(cpp是c plus plus 的缩写)。
2. 对源程序进行编译
为了使计算机能执行高级语言源程序,必须先用一种称为“编译器(complier)”的软件(也称编译程序或编译系统),把源程序翻译成二进制形式的“目标程序(object program)”。
编译是以源程序文件为单位分别编译的。目标程序一般以.obj或.o作为后缀(object 的缩写)。编译的作用是对源程序进行词法检查和语法检查。编译时对文件中的全部内容进行检查,编译结束后会显示出所有的编译出错信息。一般编译系统给出的出错信息分为两种,一种是错误(error);一种是警告(warning) 。
3. 将目标文件连接
在改正所有的错误并全部通过编译后,得到一个或多个目标文件。此时要用系统提供的“连接程序(linker)”将一个程序的所有目标程序和系统的库文件以及系统提供的其他信息连接起来,最终形成一个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它的后缀是.exe,是可以直接执行的。
4. 运行程序
运行最终形成的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exe文件),得到运行结果。
5. 分析运行结果
如果运行结果不正确,应检查程序或算法是否有问题。

1.5 关于C++上机实践
在了解了C++语言的初步知识后,读者最好尽快在计算机上编译和运行C++程序,以加深对C++程序的认识,并初步掌握C++的上机操作。
读者可以使用不同的C++编译系统,在不同的环境下编译和运行一个C++程序。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学习的是C++程序设计,应当掌握的是标准C++,而不应该只了解某一种“方言化”的C++。不应当只会使用一种C++编译系统,只能在一种环境下工作,而应当能在不同的C++环境下运行自己的程序,并且了解不同的C++编译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在需要时能将自己的程序方便地移植到不同的平台上。
在本书的参考书《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一书中简单介绍了在Visual C++ 6.0和GCC两种典型的环境下运行C++程序的方法。
请读者选择一种(如能做到两种更好) C++编译系统,在该环境下输入和运行习题中的程序,掌握上机的方法和步骤。
评论